天天看點

下雪天,注意這些小細節保障出行安全

今天清晨,元謀壩子的初雪悄然而至。

雪景雖美,路上卻滑。

雪天出行,如何預防滑倒?

一旦滑倒,應該怎麼辦呢?

我們為大家準備了“防摔秘籍”+“處理技巧”,

趕快收藏吧!

遠離滑倒,記住“防摔秘籍”

1.時刻保持警惕

下雪天,戶外有很多地方都是比較濕滑,容易滑倒的,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應該時刻保持警惕心。尤其是很多路面雖然沒有積雪覆寫,但是結了薄薄的一層冰。這種情況是最容易被忽視,也是最容易引起滑倒的。

2. 合适的着裝

雪天出行,要佩戴手套,穿保暖的衣服;褲子不可過長以免踩到褲腳發生跌倒;襪子合腳,不穿滑腳的絲襪;鞋帶要系緊并且鞋帶不可過長以免踩到鞋帶跌倒;挑選合适的防滑鞋子。

3.不要倉促趕路,放慢走路速度

在下雪天出行時最好預留更多的時間。每一步都要踩實,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走路才不會滑倒,尤其是碰到不平的路面更是要放慢步伐。

4.在下雪天出行要留意藥物影響

服用藥物也可能增加滑倒風險。有研究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跌倒發生率大于30%,其中因用藥等相關因素發生跌倒占比10%以上,常見比如鎮靜催眠藥、降壓藥、降糖藥等。建議上述相關人群,按照醫生指導用藥及安排合适出行時間。

5.盡量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中行走

在下雪天,由于光線不足通常很容易忽視在黑暗中的未知物體,也增加了滑倒的可能性,是以要盡可能保證出行環境的光線充足,盡量避免在黑夜中出行,必要時可以配備手電筒。另外,要保證視力的正常,定期檢查視力,如果需要随時佩戴眼鏡。

6.随身攜帶手機

應随身攜帶手機,一旦不慎滑倒,周圍如果沒有其他人能幫忙,可以立即打電話請求支援。

7.配備輔助器械

使用輔助器械,比如拄拐杖或者使用助行器,這個對于中老年人尤其重要。

8.酒後盡量不出門

在下雪天,飲酒後最好不要出門,如果要出行那麼盡量不要飲酒。這是因為酒後會影響身體的平衡功能,會出現走路不穩,尤其是在路面濕滑的區域會增加滑倒的可能性。

下雪天,注意這些小細節保障出行安全

路滑不慎摔倒,學會正确處理

下雪天,骨科門診經常碰到滑倒受傷的人前來就診。據統計,在滑倒受傷的患者中,以50歲以上中老年人居多。輕者造成軟組織損傷,重者導緻骨折。常見的有以下部位容易骨折,滑倒後手撐地導緻腕部疼痛腫脹,往往是桡骨遠端骨折,肩部疼痛往往是肱骨近端骨折。

滑倒後,一屁股坐在地上,對于中老人來說這是最要命的姿勢,容易導緻腰椎和髋關節周圍骨折。那麼,雪天出行,如果不慎滑倒應該怎麼做呢?

1.如果滑倒不可避免,那麼在着地的瞬間盡量順勢滑或者翻滾,這其實可以起到卸力的作用,有點類似于太極裡的以柔克剛。我們經常在電視裡看到籃球比賽中,球員從空中失去平衡摔倒在地面時,總會順勢一滑也是這個道理。就是将身體撞擊地面的力量轉化為滑動的力量,進而避免嚴重的受傷。

2.滑倒後,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感覺身體某個部位有劇烈疼痛感,那麼往往提示有骨折的可能,不要立即站起來,這樣可以避免造成進一步損傷。可以先稍躺片刻,評估一下身體的感覺,同時尋求周圍人群的幫助或者打電話尋求醫療援助,盡快前往醫院就診。

除了滑倒時做好正确處理,日常也可以通過多運動,提升“防滑倒能力”。

1.保持骨骼健康,防治骨質疏松

尤其對于絕經後的女性和老年男性,注意每日攝入足量的蛋白質、鈣和維生素D。有充足的維生素D才能促進腸道的鈣吸收,而多曬太陽可以促進體内維生素D的合成。骨質疏松患者滑倒後骨折的機率要遠遠高于正常人。

2.長期運動鍛煉,提高防滑倒能力

堅持科學運動,能有效提高身體素質,增強肌力,降低滑倒風險。一般來說,鍛煉可分為有氧運動、無氧運動、平衡訓練、拉伸訓練四大方面。四大方面均要兼顧。推薦規律的身體負重鍛煉(比如跑步,各種球類運動等)。一周鍛煉五天。每天鍛煉30分鐘~60分鐘。

下雪天,注意這些小細節保障出行安全

雪天駕車 這些一定要注意

行車準備篇

1

除冰有技巧

如果停車時車上已經堆滿了雪花(像這樣 ),一定不能用熱水澆,因為這樣極易損毀玻璃。

下雪天,注意這些小細節保障出行安全

第一招:着車後要先将車身上的浮雪撣幹淨,等待發動機和水溫都開始上升後,再開啟空調。有前後風擋電加熱功能的車輛也要注意,不要在車子内外差過大的時候直接開啟電加熱功能,雖然風擋玻璃都是防爆的,但也有爆裂的可能,特别是貼有前後風擋膜的車子,還有可能造成車窗膜的損壞。待車輛預熱後,再開啟車上的風擋加熱功能,在車身和玻璃上的冰碴逐漸融化後再開始除冰的工作,這時就能事半功倍了。

想要快速除冰的車主可以選擇第二招:噴霧除冰雪劑,這種噴劑是專為結冰的車窗和雨刮器解凍的高速防冰噴灑濃縮液,不損傷車身表面,可輕易地除去冰雪,可防止再次結冰和弄髒,而且很容易買到。

2

車頂和後風擋的清潔同樣重要

還有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車主都隻注重于前風擋玻璃的清潔,把前風擋弄幹淨就急着開車上路,而後風擋和車頂的冰雪就不管了,其實這樣是很危險的,行駛中後風擋積雪會阻礙觀察車後的路況,而且在并線或轉彎時飛落的冰雪會影響其他駕駛人的安全。

3

雨刷玻璃水要注意

雪天行車前還應檢查雨刷和玻璃水是否正常。車頂的雪在溶化後會從前風擋流下來,需要用雨刷刷幹淨。而在泥濘路上行駛,前車甩起來的泥點會濺到前風擋,這時就需要噴玻璃水清洗後再用雨刷刷幹淨才能保持前方視線的清晰。

4

調節胎壓,增大摩擦力

必要時,可将輪胎放掉一些氣,增大汽車與冰滑路面的接觸面積,增強輪胎附着力。在停車時,為防輪胎當機于地面,最好在車輪下鋪墊沙石、柴草、木闆等物。若必須在坡道上停車,應挂擋、拉緊手刹,并在車輪下填塞輪胎支墊、石塊等,以防汽車溜坡。

上路行駛篇

擦鞋

首先,上車後要先清除一下鞋上的積雪,由于雪水會使鞋底變的濕滑,如果踩油門或刹車踏闆時腳下打滑會很危險,即使不發生事故,也會讓駕駛者受到驚吓而影響駕車心情。

“慢!”

下雪天,注意這些小細節保障出行安全

在雪天行車,關鍵的就是要“慢”。因為雪天不可預測的因素有很多,在雪天行車,車子容易打轉或打滑,發生車禍的機率大增。

必須與前車保持比平時多一倍的距離,保持低速行駛。發現前車減速時要馬上收油,并将腳放在刹車踏闆上準備刹車。手動擋的車型要盡量避免使用1擋,盡量選用2擋起步以避免車輪打滑。自動擋車型,特别是後驅車,一定要選擇SNOW(雪地)模式來行駛,刹車和油門的使用也要輕,以避免車輛側滑的發生。行車并線時要先通過後視鏡觀察好目标車道的情況,在保證安全距離的情況下,打轉向燈示意,确認後方無危險後再并線。

避開路邊陰濕路段

行車及停車時避開陰濕有積水處,一般情況下,陰暗潮濕的地方、立交橋下及隧道洞口等處都易結冰,當行駛到該地段時,盡量行駛在前車留下的車轍中,不要靠路邊駕駛。

車窗除霧

寒冷天氣上路時,車窗由于内外溫差過大很容易結霧,如果車輛有風擋加熱功能的話盡量全打開,另外可以開啟空調的除霧擋來防止車窗結霧。保持車内視野清晰的同時也要注意車外的左右後視鏡,最好準備一塊擦車用的麂皮或吸水性好的棉布,在停車的時候随時将後視鏡擦幹淨,但切忌邊走邊擦!

5

車輛打滑不要慌張

車輛打滑時千萬不要慌張,方向盤要順着打滑方向輕輕地轉,待車輛回正後,再輕輕地踩刹車,直到整個情況完全控制住。

下雪天,注意這些小細節保障出行安全

千萬不要急刹車!!

不帶ABS與車身穩定系統手動檔車輛在踩刹車時要“一松、一踩”地進行連環式點刹。裝配有ABS刹車系統與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的車輛在踩刹車時必須一次踩到底,同時控制好方向盤,用“點刹”的方法是不能讓系統發揮作用的,反而易發生危險。

6

應付坡道冷靜對待

在雪地爬坡時危險性極高,強烈建議後驅車不要爬坡上橋 !如果遇到後驅車以及其它爬坡車輛,必須與前車保持比平時多一倍的距離。

下坡時,必須利用發動機減速的原理配合制動,切勿一直靠刹車制動。如果起步失敗,要立即拉手刹,借助手刹再次起步。

停車篇

預防車玻璃結冰

想要避免一大早就着急的情況出現,還是勸各位車友提早做準備。

首先,晚上回家停好車後要記得将雨刷器擡起,避免雨刷被凍在前窗上。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在車涼下來後将風擋的雪水清理一下,墊兩張報紙在前風擋上,這樣基本上就能避免前風擋結冰了。另外,最好在睡前先運動一下,将車輛上的積雪在蓬松狀态下先清理掉一部分,減少積雪在車身上堆積的時間。

豎起雨刮

下雪天,注意這些小細節保障出行安全

長時間停車最好豎起雨刷,防止雨刷凍住。如果真的不小心凍住了,千萬不能用熱水化冰,這樣會使玻璃因局部溫度變化炸裂,對雨刮本身也會有傷害,正确方法是打開空調至熱風,等雨刷器自然化開。

夜間停車避開水坑

若是夜間停車,還要注意避開坑窪或者有積水的地方,否則輪胎有被凍住的可能。

碰上雨雪天氣,堵車真是不可避免,不過想想下雪是多美好的事情,大家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開車吧,畢竟行車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下雪天,注意這些小細節保障出行安全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