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泰國也要真金白金補貼電動汽車了

撰文/ 張 鷗

編輯/ 塗彥平

設計/ 師玉超

來源/Bangkok Post

從2022财政年度中央預算撥款30億泰铢(人民币5.8億),預期2023-2025财政年度加碼400億泰铢(人民币77億)——泰國内閣于2022年2月中旬準許了全新的電動汽車激勵政策,驅動新經濟,正式拉開了泰國電氣化的序幕。

政府原定目标是2030年電動汽車占到汽車制造總量的30%,然而伴随着電動汽車在許多國家,特别是在歐洲的快速增長,2021年3月,該目标被提高到50%。

泰國政府的野心是實作全類型汽車的零排放,最終成為汽車及其零部件的區域制造中心,穩固其“亞洲底特律”的稱号。

泰國也要真金白金補貼電動汽車了

舉債支援經濟複蘇

泰國财政部長阿空·丁披他耶拜實(Arkhom Termpittayapaisith)表示,雖然新的電動汽車消費稅結構會減少國家收入,但電氣化的推廣将創造新的投資、就業和需求,所有這些都将以所得稅收入的形式為國家帶來更大的回報。是以,政府必須在初始階段承擔責任和負擔。

在過去的兩年裡,為緩解新冠疫情的影響,泰國政府根據緊急法令貸款1.5萬億泰铢(人民币2898億)元,導緻公共債務飙升至9.64萬億泰铢(人民币1.86萬億),截至2021年12月占GDP的59.6%。

2021年9月,政府将公共債務上限從占GDP的60%提高到70%,以适應未來的進一步借貸,支援經濟複蘇。

泰國政府期望這一次的電氣化革命能成為30年前汽車工業發展浪潮的重制。在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泰國的汽車産業叢集得到了迅猛發展,使泰國成為皮卡的出口中心,為國庫增添了大量收入。

泰國也要真金白金補貼電動汽車了

2021年12月在暖武裡府舉行的2021年泰國國際汽車博覽會上,電動汽車充電中。(照片:Pattarapong Chatpattarasill)

4年激勵計劃:從無差别補貼到扶持本地制造

為了進一步促進2022年至2025年期間的國内電動汽車制造,根據最新的激勵計劃,每輛車将補貼7萬-15萬泰铢(人民币13525-28983元),取決于車輛的類型和型号。

電池容量為10-30千瓦時的乘用車每輛可獲得7萬泰铢(人民币13525元)的補貼;電池容量超過30千瓦時的CKD(全散件組裝)和CBU(完全組裝)的汽車每輛可獲得15萬泰铢(人民币28983元)補貼;電池容量超過30千瓦時的CKD皮卡也可以獲得每輛15萬泰铢的補貼。

此外,價格在15萬泰铢以下的電動機車,無論是CKD還是CBU車型,都可以獲得18000泰铢(人民币3478元)的補貼。

在降低CKD和CBU車輛的消費稅和進口稅方面,對于零售價不超過200萬泰铢(人民币38.6萬元)的純電動汽車,可享受高達40%的關稅折扣。

對于電池容量超過30千瓦時、零售價為200-700萬泰铢(人民币38.6萬-135萬元)的電動汽車,可進一步享受20%的關稅優惠。純電動汽車的消費稅也從8%降至2%。

政府發言人塔納康·旺布孔查納(Thanakorn Wangboonkongchana)表示,促進電動汽車的四年計劃将分為兩個部分:

2022-2024年,通過為進口和本地生産的電動汽車和機車提供稅收減免和補貼,促進更廣泛和更快的電動車使用;2024-2025年,重點關注國内生産的電動汽車,同時逐漸取消對進口汽車的優惠政策。

這套方案確定了來自全球的汽車制造商都能夠在這個新興電動汽車市場獲得同等的利益。包括德國、中國和以色列在内的許多國家都在泰國建立了電動汽車電池廠。

此前,許多汽車公司曾擔心中國汽車制造商會囤積行業内優勢,因為中國和泰國簽署了一項自由貿易協定,對來自中國的一般汽車零部件實行零進口關稅。

泰國也要真金白金補貼電動汽車了

2016-2020年穩定增長的電動汽車銷量

目前更受歡迎的混合動力車

研究公司Krungthai Compass的進階經濟學家皮姆查特·埃卡昌(Pimchatr Ekkachan)告訴《曼谷郵報》,盡管有這些激勵措施,泰國的汽車行業可能需要至少十年的時間才能做好一切準備有效生産和銷售電動車。

她說:“泰國要從生産内燃機汽車的區域中心過渡到電動汽車,無疑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事情,因為現有的供應鍊和基礎設施是為生産燃油車的車身和零件而量身定做的。”

根據泰國工業聯合會的資料,2021年泰國新注冊的純電動汽車總數量為1958輛,比2020年增長了53%。而單單是在乘用車和皮卡的細分市場,就有34338輛的混合動力汽車和7060輛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目前,大多數買家仍然傾向于混合動力車,因為泰國缺乏充足的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充電站數量尤其不足。

長城汽車(泰國)總經理納龍·斯利塔拉永(Narong Sritalayon)表示,得益于政府對于電動車推廣力度的加大,市場上預計将有多達9.4萬輛各種類型的電動車出售,其中20%将是純電動汽車。

泰國電動汽車聯盟(EVAT)的總裁克裡斯達·烏塔莫特(Krisda Utamote)說:“對電動汽車的補貼和較低的消費稅将促成更多的潛在汽車買家選擇電動汽車。”

泰國也要真金白金補貼電動汽車了

2020-2021年泰國新注冊混合動力車增長(圖源:曼谷郵報)

來自行業内外的擔憂

泰國商會主席洪百川博士(Sanan Angubolkul)認為,政府最新的激勵方案大大有助于促進電動車的采用,因為電氣化是一種全球趨勢,并被列為泰國的S型曲線産業之一。

但他同時也說道:“我相信泰國有能力成為區域性的電動車生産中心,我也相信國内和國際的電動車市場将持續增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激勵方案可能使本地生産的汽車零部件大幅減少,并是以出現大規模裁員。”

他建議泰國政府加快對熟悉正常内燃機技術的現有勞工展開援助和教育訓練:“雖然電動車和數字化是全球趨勢,但泰國應該確定自給自足的發展原則。并且,作為國家核心力量的業務,如旅遊、農業、食品、生物經濟和生活方式,不應該被忽視,同樣需要不斷扶持。”

泰國國家托運委員會主席長柴查(Chaichan Chareonsuk)則表示,促進泰國電動汽車采用和生産的最新激勵方案符合全球大趨勢,并能夠促進環境保護。但急劇和過快的轉型可能會對泰國現有的、已經運作了幾十年的汽車供應鍊産生負面影響。

長柴查先生說:“這樣的轉變不僅會影響本國汽車行業的就業,也會影響零部件行業的就業。”

泰國旅行社協會主席赤瓦塔那普(Sisdivachr Cheewarattanaporn)則認為政府有些“偏心”了。最為蓬勃的旅遊業在經曆了最嚴重的危機後才剛剛開始重新站穩腳跟,那麼電動車制造業等部門如何達到向省級經濟配置設定收入的目标,特别是在微觀部門,目前根本是未知的。

“政府不應該忘記旅遊業,它在疫情前對GDP的貢獻幾乎達到20%,并且是幫助減少收入不平等的一個重要領域。”赤瓦塔那普說。他認為,泰國的經濟信心在未來仍然取決于旅遊業,并引用了一項對泰國華商的調查,90%的人認為沒有旅遊業,泰國的經濟複蘇就不會發生。

泰國也要真金白金補貼電動汽車了

需要更長久、更多樣的政策支援

朱拉隆功大學的經濟學家卡迪卡(Katikar Tipayalai)認為,政府的電動汽車補貼政策解決了價格擔憂,但激勵方案将于2025年到期,有效期太短。

她說,如果政府想在未來建立更多的國内需求,外國汽車制造商可能需要幾年時間來認真投資泰國。在世界各地,電動車都是由購買電動車後政府長期提供的特權來支援的,而不僅僅是價格的折扣。

例如,挪威是世界上電動汽車普及率最高的國家,該國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就一直在研發此類車輛。挪威能夠轉變生産方式,使電動汽車自1990年以來占到生産總量的100%,現在電動汽車占全國汽車使用率的87%。

挪威用于促進電動車使用的措施包括降低汽車購置稅、車牌稅、汽車年稅以及降低公共場所的停車費用。電動汽車還可以與公共交通使用同一條車道。

德國是歐盟綠色協定的上司者,政府為電動汽車提供5-10年的汽車稅豁免和8000-10000美元的補償,包括免費停車等特權。

而在中國,根據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顯示,每輛車有4800-12600元人民币的适度補貼計劃,各個地區還有不同的支援措施,如降低停車費、降低公共充電站的充電費以及免費通行費。

從長遠來看,為了實作全國的電動車使用目标,卡迪卡建議泰國政府推動生産供國内使用的電動車。或者可以像美國一樣,率先在政府機構或公共交通供應商中指定電動車的使用。

泰國也要真金白金補貼電動汽車了

2021年12月2日,在暖武裡府舉行的2021年泰國國際汽車博覽會(照片:法新社)

泰國可再生能源公司Energy Absolute的副首席執行官阿莫(Amorn Sapthaweekul)認為,電動車激勵方案是說明泰國有潛力成為電動車生産區域中心的第一步。不久之後,電動汽車很有可能成為泰國的主要經濟驅動力。

他說:“這些激勵措施是在向泰國群眾和外國投資者宣布,我們的電動車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裡程碑。否則,汽車制造商和買家仍然會對政府的電動車政策持懷疑态度。讓公衆了解明确的政策方向和具體的行動計劃是政府的主要任務之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