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4年,假若毛主席沒有堅持一件事,今日的烏克蘭就是我們的下場

作者:阿搜述史

最近,随着俄烏沖突的不斷更新,讓人在思考烏克蘭現狀的同時,也不免暗自慶幸我們能夠生活在和諧安穩的中國。

如今之烏克蘭,面臨着來勢洶洶的俄羅斯和各懷鬼胎的美英等國,它的當下讓我們聯想到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情景。

曾經的新中國,也面臨過多國威脅、四面楚歌的險境,但多虧毛主席及時推出的一項舉措,我們國家才能曆經風雨,逐漸蛻變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大國。

那麼 ,毛主席當年究竟做了一件什麼樣的事,能夠在内憂外患之際力挽國家于狂瀾?烏克蘭又為何會變成如今這般模樣?

沖破美蘇阻撓 曆經險境華麗蛻變

1949年10月1日,随着一陣震耳欲聾的禮炮聲響,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無數人民的歡呼聲中宣告成立。新中國成立伊始,正值抗日戰争結束後不久,由于多年來經久不絕的戰亂,當時的國内可謂是千瘡百孔、一窮二白。

而另一邊,那些被驅逐出中國的外來侵略者們也沒有就此作罷,他們靜悄悄地躲進暗處,待到時機成熟,這些人依舊會再度卷土重來。

内憂外患之下,如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衆的安全,如何改善人民群衆的生活水準成了毛主席和其他上司人要解決的“當務之急”。

1964年,假若毛主席沒有堅持一件事,今日的烏克蘭就是我們的下場

1950年,素來有着“世界警察”别稱的美國聯合其他多個國家,悍然進軍北韓,“北韓戰争”随之爆發。北韓和大陸一樣同屬于社會主義陣營,北韓戰争爆發後,毛主席審時度勢,毅然決定出兵北韓,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北韓人民。

與此同時,美國為了阻撓大陸援助北韓,不惜對中國采取了多方面的封鎖和制裁。美國的險惡用心,可見一斑。

1964年,假若毛主席沒有堅持一件事,今日的烏克蘭就是我們的下場

毛主席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如果長期這樣處處受限下去,是無法和美國等超級大國平等對話的。經過和諸位中央上司人的共同商讨,毛主席制定了新中國的外交政策,即隻向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靠攏。

位處同一陣營之内,不僅能借助同盟國的力量制衡美國,還能夠對日後中國的發展提供新的參考價值。兩相權宜之計,足以展現毛主席的深謀遠慮。

1964年,假若毛主席沒有堅持一件事,今日的烏克蘭就是我們的下場

毛澤東主席

而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毛主席的決定是正确的,蘇聯在得知中國入朝參戰後,也第一時間抽調了大批空軍,趕赴北韓各地馳援大陸志願軍。

此外,在抗美援朝期間,蘇聯還曾多次向大陸有償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和技術專家,可謂是幫助甚大。也正是得益于蘇聯的鼎力相助,大陸在此後的長達十年的時間裡奠定了重工業的基礎。

1964年,假若毛主席沒有堅持一件事,今日的烏克蘭就是我們的下場

1950年,毛主席率中國使團外出通路蘇聯,并通過當時蘇聯上司人斯大林提供的錄像中,首次看到了原子彈的真正威力。看着錄像裡原子彈騰空而出、奔赴太空的情景,毛主席忍不住感慨萬分,又不免心生神往。

那時,蘇聯和美國都已經擁有了核武器,假設未來有一天,中國也能像它們一樣有自己的核武器,那該多好啊!

1964年,假若毛主席沒有堅持一件事,今日的烏克蘭就是我們的下場

毛主席會有這樣的想法并非一時興起,早在中國入朝參戰時,美國方面就屢次利用手中的原子彈來威脅中國,以此來達到震懾的目的。

況且,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内各項技術都是一片空白,研發核武器則更是知之甚少。無奈,這計劃隻能是暫時擱淺,漸漸沒了下文。

1964年,假若毛主席沒有堅持一件事,今日的烏克蘭就是我們的下場

1954年9月,赫魯曉夫出任蘇聯新一任最高上司人。赫魯曉夫上台後,繼續延續斯大林援助中國的政策。

不過,較之于斯大林,赫魯曉夫對中國的援助力度更大、涵蓋的方面也比原來要多。但赫魯曉夫越是這般慷慨大方地對中國“伸出援手”,毛主席心中的顧慮也愈發與日俱增。

1964年,假若毛主席沒有堅持一件事,今日的烏克蘭就是我們的下場

赫魯曉夫

蘇聯如此不求回報的對中國大發“好人卡”,毛主席對它自然是感激的。可中國總不能永遠都依附在蘇聯的羽翼下,未來的中國要走的是獨立自主的道路,這兩者顯然是相悖的。

赫魯曉夫加大援助力度,其中目的顯而易見,無非就是想着将中國捆綁到自己的陣營中,使之變成任由它拆遷操縱的“附屬品”。

1964年,假若毛主席沒有堅持一件事,今日的烏克蘭就是我們的下場

同樣是在1954年,赫魯曉夫來華通路,并出席了新中國建國五周年的慶典。慶典結束後,在和赫魯曉夫交談時,毛主席主動提及了原子彈一事,希望蘇聯能夠協助中國研發原子彈。

果不其然,在聽完毛主席的請求後,赫魯曉夫并沒有直面回應毛主席,而是象征性地羅列出一大堆“理由”搪塞了過去。

盡管在表面看來,赫魯曉夫的态度含糊不清,頗為敷衍。但事實上,他内心裡的小算盤打得比誰都清楚。

1964年,假若毛主席沒有堅持一件事,今日的烏克蘭就是我們的下場

原子彈是破壞力極強的戰略性威懾武器,擁有它,就相當于國家的軍事領域有了堅不可摧的“盾牌”。赫魯曉夫深谙此理,一旦真的同意幫助中國研發原子彈,那麼等到未來中國發展起來後,蘇聯就沒有辦法再去拿原子彈壓制它了。

在原子彈一事上,赫魯曉夫模棱兩可的回答并沒有成功瞞過毛主席的“火眼金睛”,反而讓毛主席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測。不過,這并沒有澆滅毛主席心中想要研發原子彈的火焰。

1964年,假若毛主席沒有堅持一件事,今日的烏克蘭就是我們的下場

1955年1月,在毛主席的授意下,大陸研發原子彈的計劃正式提上日程,一切準備就緒,所有研發人員躊躇滿志,隻等原子彈成功之時。但老話常說“萬事開頭難”,新中國研發原子彈的過程也同樣坎坷不斷,一波三折。

雖說從1957年起蘇聯就已派出技術人員來到中國,但僅隔兩年後,蘇聯方面就中斷了協定,撤走了在華的全部技術人員,同時帶走的還有原子彈的所有圖紙。

1964年,假若毛主席沒有堅持一件事,今日的烏克蘭就是我們的下場

而此時的新中國,正處于三年自然災害的高發期,國内可謂是風雨飄搖,經濟情況也不容樂觀。但即使是面對這樣艱難的困境,毛主席依舊沒有放棄研發原子彈的工作。在某次會議上,毛主席曾說出過這樣一番話:

“要下定決心搞尖端技術,赫魯曉夫不給我們尖端技術,很好!如果他給了我們,這個人情反而會更難還!”

寥寥數語,卻字字透露着毛主席研發原子彈的果斷和堅決,也是對作壁上觀的蘇聯最有力的回擊。毛主席對此早有預見,如果中國不主動謀求發展,結局無疑是重蹈覆轍,繼續忍受着其他大國的欺壓,永遠也無法再擡起頭來。

1964年,假若毛主席沒有堅持一件事,今日的烏克蘭就是我們的下場

随後,在毛主席的全力倡導下,全國上下的技術研發人員團結一心,開啟了漫長的原子彈研制之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克服了重重困難和考驗後,1964年10月16日,新中國第一枚原子彈在羅布泊成功發射。

短短數年時間,大陸就依靠自己的力量研發出了首枚原子彈,進展速度之快不僅讓蘇聯出乎意料,也同時使得其他大國震驚不已。

1964年,假若毛主席沒有堅持一件事,今日的烏克蘭就是我們的下場

但對于新中國而言,原子彈的成功研制還隻是巅峰的開始。1967年6月17日,新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枚氫彈也試爆成功。

原子彈和氫彈的相繼成功,在不斷提升大陸國力的同時,也徹底粉碎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企圖對大陸實施“核訛詐”的陰謀。

1964年,假若毛主席沒有堅持一件事,今日的烏克蘭就是我們的下場

大陸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号”

1970年4月24日,新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号”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大陸自主研發的人造衛星橫空出世,标志着此時的中國已完全具備了研制洲際飛彈的能力。

毛主席緊抓這股大好的發展勢頭,于1965年3月下達訓示,立項研制新中國第一枚洲際飛彈“東風5号”。曆時八年科研人員的艱苦奮戰和反複試驗後,1980年5月18日,大陸首枚洲際彈道飛彈“東風5号”成功發射,射程距離則高達9000公裡。

1964年,假若毛主席沒有堅持一件事,今日的烏克蘭就是我們的下場

“東風5号”洲際彈道飛彈

人們所熟知的那句“東風快遞,使命必達”正是由此得來,随着大陸在國防事業上的不斷突破,那段任人宰割、飽受帝國主義欺辱的“灰色時代”也徹底終結。

但事實上,新中國能在這20多年的時間裡取得如此矚目的成就,最大的功勞還是要歸功于毛主席的英明上司。試想一下,若不是因為毛主席偉大的戰略目光和英明決策,今天的中國又會是怎樣的光景呢?

“自廢武功”的烏克蘭 一步錯則毀一國

再來看如今的烏克蘭,眼下的它就像是一團四處飄零的雜草,靠着緊抱着其他大國的“大腿”艱難度日。可誰曾想到,現在靠“乞讨”為生的烏克蘭,多年前也曾是前途光明的歐洲強國。

1991年12月25日,曾經鼎盛一時的蘇聯對外釋出蘇聯解體的聲明。随後,偌大的蘇聯分裂成了15個大大小小的國家,其中就包括烏克蘭。

作為蘇聯的主要成員國,烏克蘭所分得的紅利自然也是所有國家中最多的。它從蘇聯那裡繼承了将近1400枚核彈頭,這其中還包括176枚洲際飛彈核彈頭。擁有如此龐大的核彈頭數量,烏克蘭不出所料地成了當時僅次于美俄的第三個核武器大國。

1964年,假若毛主席沒有堅持一件事,今日的烏克蘭就是我們的下場

眼看着烏克蘭就要趕超自己站上頂峰,另一邊觀望已久的美國和俄羅斯當然不會坐以待斃。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素來淵源頗深的老“冤家”,頭一次在同一問題上達成了共識,那就是,必須讓烏克蘭境内的核武器徹底“消失”。

意見統一後,美國和俄羅斯就開始對烏克蘭輪番“洗腦”,他們告訴當時就任烏克蘭總統的克拉夫丘克,世界已經回歸和平,烏克蘭完全可以放棄核武器,坐享和平帶來的各種好處。

而事實也證明,克拉夫丘克的确是相信了美俄的說辭,幾經美俄的遊說後,他同意決定銷毀境内的所有核武器。

1964年,假若毛主席沒有堅持一件事,今日的烏克蘭就是我們的下場

1994年12月5日,烏克蘭同美國、俄羅斯和英國聯合簽署了《布達佩斯備忘錄》。按照協定中的相關條款規定,烏克蘭必須銷毀全部核武器,不得私藏。

作為交換條件,美國、俄羅斯和英國則必須保證烏克蘭國土的完整性和安全,不得擅自侵犯烏克蘭。協定生效後,烏克蘭将國内部分核彈頭移交給俄羅斯,剩下的核彈頭予以拆解。

1996年6月1日,烏克蘭銷毀了國内所有的核武器運載工具。2001年10月,烏克蘭國内最後一個地下飛彈庫被政府拆毀,從此烏克蘭徹底淪為了一個“無核”的國家。

1964年,假若毛主席沒有堅持一件事,今日的烏克蘭就是我們的下場

烏克蘭銷毀境内全部的核武器,此舉實則是等同于老虎拔牙。想當初,烏克蘭正是靠着核武器,才得以稱霸歐洲。然而,烏克蘭為了謀求和平的“紅利”,甘願自放刀槍,大量先進的坦克和軍事武器是以被閑置成廢鐵。上天賜予烏克蘭一手好牌,它卻硬生生把牌打得稀爛。

如今,烏克蘭因為加入北約一事惹怒了俄羅斯,烏俄戰争一觸即發,曾經答應幫助烏克蘭的那些“友國”們,這次卻幾乎都沒有出面。

透過烏克蘭的現狀,我們也清楚地明白了一個道理,國家若想不被他人看低,自己就必須成為巨人。一味地依靠他人幫扶、試圖站在巨人肩膀上發展,結局終究會坑害了自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