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終局,焉知生死”,像一路走來那樣,姚偉從不講放棄。标志着奪冠的哨聲吹響,她奔過去,和隊友們蹦跳着圍成一圈。她們親昵地拍拍彼此的頭,将主教練水慶霞一下又一下抛向空中。
2022年女足亞洲杯奪冠後,姚偉與冠軍獎杯合影。受訪者供圖
文丨新京報記者 左琳 劉逸鵬
編輯丨李彬彬
校對丨張彥君
►
本文6221字 閱讀12分鐘
陽光将草皮曬得發亮。印度新孟買帕提爾體育場,身披8号戰袍的姚偉,在足球場上奮力奔跑。
2022年女足亞洲杯,中場出身的姚偉司左後衛——參與左路防守,援助左路進攻。這是她第一次在國家隊出任該位置,同時也意味着,這并不是她最擅長的位置。
資料記得她的表現。據統計,本屆女足亞洲杯,姚偉5次出場全部首發并貢獻15次搶斷,與越南球員陳氏芳草并列排在所有參賽球員的第一位;半決賽與決賽兩場逆轉獲勝的關鍵之戰,姚偉打滿全場,是隊内上場累計時長最長的球員之一。
即便如此,在亮點紛呈的女足隊員中,她依舊不是最閃耀的那個。
貢獻絕殺的前鋒、出色撲救的門将……這次比賽,人們對許多球員印象深刻,以防守為主的姚偉鮮少被提及。但熟悉她的人都清楚,球場上的姚偉沉穩又可靠,比分落後時,總能拍着手鼓勵大家。
從弟弟的“陪練”一路踢成“國腳”,這個執拗地從不服輸的24歲女孩,有着一份超越年齡的沉穩。她說,“路是一步一步腳踏實地走出來的。認真面對每一天的訓練、學習和比賽,這就夠了。”
2022年女足亞洲杯半決賽,身穿8号球衣的姚偉(前排左三)與隊友合影。受訪者供圖
跟男生踢球的女孩
奔跑迅速、體力充沛、領悟力強,在啟蒙教練熊四弟看來,姚偉是他從教10多年來,“見過的第一個适合踢球的女孩。”
起初,姚偉隻是校足球隊的一名小觀衆。國小一二年級時,每天放學,她都留在球場邊,等待雙胞胎弟弟姚道剛訓練結束一起回家。一次訓練時,球滾出場外,待在場邊的姚偉起身就追。“這個女孩速度好、靈活性也強。”熊四弟注意到了她。
彼時,姐弟倆就讀的武漢市硚口區新合村國小,已經擁有相對成熟的校園足球培養模式,但直到他們入學的2004年,依然沒有一支女子足球隊。就連熊四弟都打心眼裡覺得,踢足球是男孩子的事,“人曬得黑不溜秋,每天一身臭汗,又有傷。”
童年時的姚偉(左一)和雙胞胎弟弟姚道剛(右一),後來他們都成長為職業足球運動員。受訪者供圖
姚偉的出現,讓熊四弟的看法有了改觀。“你能不能跟着我們一起踢?”熊四弟發出邀請,但被拒絕了。
那時的姚偉對足球毫無概念。父親常看球賽,自己也就跟着看;學習成績不錯,就去參加國文和數學培優;喜歡奔跑的感覺,又去跑田徑。她從沒想過踢足球,“那時也沒有女生踢球。”
大半年過去,姚偉依然坐在場邊。一次訓練後的比賽,球隊還差一人,熊四弟又找上姚偉:“你來幫我守個門好不好?球來了你就躲,但你能用腳踢、用手推更好。”
和弟弟一起踢球,姚偉覺得蠻有意思,即使球場還隻是水泥地,但比孤軍奮戰的田徑“好玩”。自此,球隊訓練隻要缺人,熊四弟就請姚偉上場;球隊練習,姚偉也在旁邊踢着玩;有時候姚偉沒分到球,還會主動找熊四弟:“老師,我沒有球啊。”
那時,每學一個新動作,兩人回家後就自己練習,弟弟進攻、姐姐防守,勝負欲被激起。姚偉的母親馬秀芳常向熊四弟抱怨:“孩子一回來就踢球,用鍋和壺擺門,一球上去都砸扁了。”
姐弟倆的“加訓”讓熊四弟大受啟發,“想要戰勝對手,就要用更多的時間。”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姚偉和弟弟的足球訓練課變得風雨無阻,寒假也隻有過年幾天能休息,“天上下刀子也要練。”
一場酷烈的打磨就此開始。
熊四弟還記得,一次比賽時,姚偉被一個男孩踢到,立刻蹲下來捂腿,完全不顧比賽。面對他的嚴厲批評,那個“怕疼”的小女孩似乎又回來了,“他踢到我了,很疼。”
“比賽沒有停止,你蹲在那裡、球丢了,你腿會疼;起來繼續跑、幹倒他,腿也會疼。随着時間的推移,疼總會過去。你蹲在那裡,球就丢了,為什麼不能堅持呢?”熊四弟諄諄引導,“既然走上這條路,就一定要努力堅持。”
不久後,姚偉再次受傷,腳踝關節交叉神經粘連,休養一個月都沒好。熊四弟打聽到一位康複醫生,帶着姚偉和馬秀芳去求醫。揉開經絡的過程很疼,但整個治療過程,姚偉完全沒有哭,此後回到球場,也沒有怕過球。
姚偉已經不記得這些事了。足球帶給她的,更多的是快樂,相比之下,傷痛就如足球的輕吻,是競技體育不可避免的附屬,“摔着摔着就不怕疼了。”有時遇到男生調皮“挑釁”,她還會像熊四弟告訴她的那樣,見到對方就赢他兩個球,讓他來佩服。
“‘我一定赢你’、咬牙不服輸,她有這種個性和氣質。”熊四弟向新京報記者回憶道。
國小時的姚偉(前排右二)和隊友們與啟蒙教練熊四弟的合影。受訪者供圖
那幾年,每天訓練完回家已是晚上七八點,姚偉趴在桌上寫作業,常常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睡着了。作為球場上唯一的女孩,盡管位置是防守,姚偉還是備受矚目——她與弟弟配合默契,赢得了一場又一場比賽。
弟弟姚道剛記得,小時候一起踢比賽,隊伍從沒因為有一個女孩而削弱實力:“她是主力,踢得比我們男生還好。”
“人‘狠’話不多”
比起天賦,姚偉更願意将自己劃歸為“努力付出型”——除了比賽結束後的假期,幾乎每天都在訓練;為了保持狀态,每天的生活場景都是從訓練場到房間,兩點一線。
刻苦訓練,成為姚偉保留至今的習慣,她曾在一份獎學金申請材料裡寫道,“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2010年,為備戰城運會(青運會前身)與全運會,在湖北省體校就讀的姚偉被抽調至武漢市體校,與大她一兩歲的球員組隊。在那裡,隊友韋璇第一次見到姚偉,“話不多,從不炫耀成績,笑起來眉眼彎彎,一點兒也不張揚。”但很快韋璇就意識到,這個低調的妹妹,在球場上比誰都拼。
并肩作戰近6年,在韋璇的印象中,姚偉從沒有抱怨過訓練太累、強度太高。有時備戰大賽,一天四次訓練,體力消耗極大,“到後面我們都會走神,但姚偉不會。”
不僅如此,隻要自我感覺訓練量不夠,姚偉還會主動加練,這讓韋璇佩服不已,“教練講的,她會一直練到完全吸收掉,那她的進步一定是快的。”
姚偉家中儲存着的她曆年來參加比賽獲得的獎牌獎杯。受訪者供圖
韋璇還記得2013年第十二屆全運會的一場比賽。當時,湖北女足對陣江蘇女足,“那之前别說赢對方了,都沒有打過平手。”對決異常膠着,場面一度白熱化,“姚偉最後踢到腿抽筋,但心裡一直憋了股勁兒,最後我們竟然跟對方踢成平局。”
這股絕不輕言放棄的執拗,其實早就被足球牢牢釘進了骨髓。比如,即便訓練再辛苦,姚偉也沒有落下學業,一直堅持一邊讀書一邊訓練。“我們完全可以隻搞足球,不搞學習,但姚偉沒有這樣子。”韋璇感慨道。
2015年,姚偉考入江漢大學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在學校輔導員周玉格的印象裡,姚偉認真又用功,“既沒有因為訓練耽誤學習,也沒有因為學習耽誤訓練,有時訓練到晚上,也會堅持完成學習任務。”
“人‘狠’話不多”。在姚偉看來,做好該做的事是理所應當的,不論過程如何痛苦。“認真面對每一天的訓練、學習和比賽,這就夠了。”
但姚偉總有軟肋,每當這時,朋友和教練就成為她的依靠。她在微網誌裡對朋友們寫道,“在你們面前,我可以隻當自己,不用擔心不夠優秀就被丢下。”
她太擔心自己犯錯了,總是把目标定得高高的,一旦沒有達到預期,自信就會動搖。“每次比賽或訓練出了問題,我都會首先想,是不是自己的問題?想得越多,就越會陷進去。”
最嚴重的一次是2021年的奧運會女足預選賽。姚偉自覺沒有發揮出該有的狀态,随後公布的入圍名單裡,毫無意外地沒有出現她的名字。
“知道結果後,我還是哭了。”往常,姚偉低落的情緒隻會持續一兩天,這次失落被拉長到兩三個月。“我很想去參加奧運會,這是難得的國際大賽,沒能入選,真的是非常非常遺憾。”
她和往常一樣訓練、比賽,但每當想起落選,總會感到失落。是朋友幫她走了出來。她們陪伴她度過了難挨的幾個月,大家一起聊天,偶爾還會徹夜暢談。
姚偉也不斷說服自己堅強。曾經有一年,傷病反複困擾着她。起初,她在隊醫和翻譯的陪同下,在德國康複三四個月,回到國内後,她堅決回到國家隊參訓。草皮上,隊友們自在地奔跑,将汗水灑在綠茵場上,她隻能在旁邊默默看着,一遍遍數着受傷康複的日子,不停重複枯燥的康複訓練,直到再次站上球場,複習傳球,投入激烈的對抗。
雙面姚隊
2015年9月,姚偉正式就讀江漢大學。恰逢校足球隊重組,因為“能力強、天賦高、夠認真”,姚偉被任命為江漢大學女子足球隊(以下簡稱“江大女足”)隊長。
這是一支以2015年全國青運會亞軍隊為班底組建的球隊。雖然曾經在同年齡段隊伍中做過隊長,但在嶄新的江大女足裡,姚偉初出茅廬、年紀最小。“壓力肯定會有,當時隻想着,盡力做就好。”
奔跑在球場上的姚偉。受訪者供圖
姚偉将自己的優勢歸結為責任心,她告訴新京報記者,“照顧每一個人、了解每一個人,同時先做好自己,帶動其他隊員,這是作為隊長的正常職責。”
但在韋璇看來,這是了不起的能力——無論怎樣都充滿信念,相信自己、相信隊友,永遠不會放棄。“在被進球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沮喪,可能沒有信心扳回一球。但在球場上,女孩子的情緒也很容易被帶動,這時你聽到一個人說‘沒關系,再來’,或者看到一個人依然在努力,就會感受到力量。”
每次比賽結束,哪怕是訓練比賽,姚偉也會主動複盤,分析全隊和自己的問題。有時隊員的狀态不好,情緒擺在臉上,姚偉總是貼心地湊上去安慰。
就像一塊海綿,她柔軟地吸納掉所有人的情緒。而這份不動聲色的溫厚背後,是别離教給她的一門關于珍惜的功課。
2013年,姚偉16歲,父親因病去世,當時,她正在備戰全運會。為了不影響女兒,馬秀芳總是借口你父親在忙搪塞過去,直到比賽結束。
姚偉從不主動提起這件事,直到現在,她仍會壓低聲音,稱之為“那件事情”。最初幾年,身邊的朋友總是小心避開這個話題,但姚偉意識到,打擊之後,自己一夜之間成長了。
“以前我很愛和朋友一起玩,無憂無慮的。父親去世後,我必須獨立,學會自己做選擇,遇到問題也要學着自己解決。我會考慮家人、考慮未來,覺得是時候承擔起家庭的重擔了。”姚偉成熟起來,她很少向家人傾訴負面情緒,跟母親馬秀芳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回家就說點兒開心的話。”
也同樣是在那一年,全運會結束的第二天,姚偉所在的球隊面臨解散——比她大一兩歲的姐姐們各奔前程,有人去國家隊集訓,有人去讀大學,而那是她最喜歡的集體之一,相處時間甚至比家人還要多。
2013年,姚道剛、姚偉随湖北省男女足征戰第十三屆全運會。受訪者供圖
情緒總會被時間慢慢治愈。把遺憾和懷念深深埋在心裡,姚偉的足球之路還在踏實向前。全運會後,她入選國家少年女子足球隊集訓,作為女足國少隊一員,參加2014年U17女足世界杯,此後,又作為武漢市體校同年齡段隊伍的主力球員刻苦訓練,直至進入江大女足這個新集體。
在這裡,她是母親節寄花給媽媽的孝順女兒,是會開解弟弟“沒能踢到最擅長的位置也要盡力”的沉穩姐姐,也是那個跟着節拍錄搞怪短視訊、在鏡頭前會害羞捂臉的幼稚孩子。她曬自己喜歡的美食、跟朋友的旅行,偶爾還會興奮地截圖告訴親朋好友:“看!白敬亭回我微網誌啦!”
“該放松的時候,要好好放松,該認真的時候,就要全神貫注。”更多時候,她還是那個在球場上嚴肅又靠譜的姚隊。
作為一支主要由學生組成的球隊,江大女足整體年齡比其他隊伍小、大賽經驗稍遜,要想站上領獎台并不容易。韋璇很少見到姚偉顯露情緒,為數不多的波動隻在比賽裡出現,“比如她還在為進球努力,但隊友已經放棄了。”
2016年11月,姚偉獲女甲聯賽最佳新人獎,入選2016賽季女甲最佳陣容。經過一年的打磨,2017年10月,姚偉帶領江大女足戰勝浙江隊,獲得女甲冠軍,并提前一輪獲得了晉級女超聯賽的資格。
這條晉級之路并不容易。賽前,姚偉和隊員們都希望能赢,推着江大女足往更好的方向走下去。“到了下半年,其他隊伍也會研究我們的打法。如果那場對陣浙江的比賽失敗,就會拖得更久,變化也會更多,是以我們不想把壓力放在最後一場。”姚偉回憶。
開場不到15分鐘,姚偉貢獻助攻,球隊獲得兩粒進球,姑娘們牢牢掌握着控球權,最終将比分定格在4:0。在姚偉的帶領下,江大女足第一次沖進全國女足頂級聯賽,也是第一支打入頂級聯賽的學生軍。
回憶那場關鍵之戰,未進一球的姚偉說,她并不在意自己的表現是否驚人,一切榮譽都來自團隊的力量:“隻有團隊表現好了,才能成就你個人。這些榮譽,也是依靠團隊才獲得的。”
那年的頒獎禮上,江大女足共獲得四項大獎,姚偉個人斬獲了最佳運動員獎。2020年和2021年,江大女足連續兩年在女超聯賽中奪冠。
2017年10月1日,江大女足獲得女甲聯賽冠軍,并成功晉級女足超級聯賽。圖檔來源:姚偉微網誌

永不放棄
2022年2月6日晚,中國女足逆轉戰勝南韓女足,時隔16年重登“亞洲之巅”。馬秀芳租住的屋子沒有網,她和鄰居們湊在信号強的地方,用流量觀看了這場決賽。
“我覺得她發揮得不夠好。0:2落後南韓隊時,我都要放棄看比賽了。”馬秀芳如此評價女兒在決賽時的表現,但她也清楚,女兒盡力了。
決賽前一個月,中國女足正式公布了亞洲杯中國隊23人名單,姚偉位列其中。人們都在猜測,往常踢慣後腰和中衛的姚偉,此次位置應該不會大變。但姚偉最終被安排在左後衛,5場比賽全部首發。
熟悉她的人并不擔心。姚偉是個全能的球員,江漢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蔣國勤用“多面手”來形容她,“可以打很多位置,能給教練調配隊員位置留下許多空間。”這也是姚偉對自己的期望:“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全面是關鍵的素質。哪兒都能踢,會給教練員在戰術安排上更多選擇。”
“可以看出,教練組對她很信任。”早已因傷退役的韋璇也關注着這場對決。在她看來,姚偉慣踢的後腰位置,需要顧及球場的前後左右、方方面面,這本就證明姚偉的技術能力無需擔心。熊四弟對曾經的學生也很有信心,他說,姚偉的綜合能力可以達到80分,或許不是最閃光的那名球員,但關鍵時刻,她總會出現,化解危機,創造機會。
但對姚偉來說,盡管覺得自己可以,盡管曾在俱樂部踢過這一位置,但臨時調配依然是個考驗。而左後衛的位置,也注定了她不會格外亮眼。在這場90多分鐘的比賽裡,姚偉的名字極少被解說員提及,更多時候,她在球場左路奔跑,規矩地傳球。
“由于我們自身的失誤導緻先失兩球,心理上會有小小的打擊。”憶及上半場0:2落後于對手時,姚偉告訴新京報記者,“非常不甘心,就像小時候和男生一起踢球,勝負欲一下起來了,想盡全力打破這個僵局,拼得比之前更兇狠了。距離比賽結束還有時間,不到最後,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2022年女足亞洲杯奪冠後,姚偉和隊員們歡笑合影。受訪者供圖
榮光過後,征途繼續。在隔離酒店,姚偉一遍遍回味比賽時的那些驚險瞬間,按照節奏做好訓練和複盤。過去幾年,反複發作的傷病、難熬的康複期,給她帶來了一重重意想不到的阻礙,但她清楚心底對足球的渴望,這個從年少至今的長久陪伴,見證她成長,也是她的榮耀。
2月27日,女足姑娘的隔離結束,姚偉回到武漢家中,用難得的休息時間陪伴家人,随後,她将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新一年的訓練。
未來實在太過遙遠,她更在意此刻——她想像自己最喜歡的球星德布勞内一樣,從容、觀察敏銳、進攻彪悍、組織力強。她還想為俱樂部、為國家隊在比賽中争得更多榮譽。如此一步步地,踏實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