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名登山者在攀登玉珠峰時遭遇不測”的消息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事發後,救援隊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在曆經8個多小時的艱難搜救後,找到了他們,但是三具冰冷的屍體,且其中唯一的女孩死狀慘烈,令人不忍直視。
如今,這件事迎來了最新進展,三人身份已确定,受難原因也不簡單。其中,唯一的一個女孩臨終前發的朋友圈,更是充滿了無奈與絕望,成為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三人為何失聯喪命?受難女孩又說了什麼?
遇難者身份曝光
在大自然面前,人類還是太渺小了。
4月13日,青海玉珠峰雪山兩男一女登山受難的消息一經傳出,令人痛心。
一支四人登山隊伍中,有三人不幸遇難。經過救援隊長達8個小時的搜尋後,在玉珠峰東南山脊5600米處找到了他們,但三人已無生命體征。
救援人員發現三人時,在海拔五千米以上,且周圍全是亮冰,便推測他們很可能遭遇了滑墜,連登山鞋都摔掉了。
且當時現場溫度低至零下28℃,三人的防護服已被磨損,背包裡的巧克力也散落出來。女孩張某的死狀尤為慘烈,令人不忍直視。
看到現場時,救援人員無不痛心惋惜,本是一次難忘的登山旅行,卻沒想到是世間最後的足迹。随着輿論的發酵,遇難者身份也逐漸曝光,人們就更加痛心。
據悉,遇難者中有兩位甘肅籍人士和一位甯夏籍人士,分别是王某、喻某和張某。
王某,也就是“毒”,是一位資深登山愛好者,每周都會爬一座山,不僅經驗足,還體力充沛、性格熱心,常幫人背包、拿東西,很會照顧人。
“喻”則是中科院博士後,也就是王某。從部分網友釋出的内容可知,他是老師最優秀的學生之一,想必也是,中科院博士呀,肯定學習非常好,前途無量。
唯一的女生,張某,還隻是一名大二學生,正值青春年華,卻永遠留在了雪山。
在遇難前,張某還發了一條朋友圈:“睡得迷迷糊糊被叫醒,那一刻真想換一個體面的工作”。沒想到,這竟成了她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不禁令人感歎,命運無常。
欸,真令人惋惜,明明一個個都是那麼優秀的人,未來還一片光明,卻因一次登山活動,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此消息一出,瞬間在網上掀起驚濤駭浪,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熱議。随着熱度的不斷發酵,不僅受害人身份已明确,其受害原因也顯露了出來,并不是人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遇害緣由令人無奈
此次事故中,三人未按照正常路線行駛,選擇了充滿危險的“逃票路線”,避開了大學營監管,從南坡東南方向出發前進,不僅隐秘攀登,還未按規定提前報備,最終釀成悲劇。
怪不得出意外,本來正常路線登山就危險重重,更何況還是不走尋常路的他們。這也告訴大家,登山時切勿存在僥幸心理,一定要按照正常路線。
不知道原因的時候,還十分心痛,知道了緣由後,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登雪山這麼危險的運動,他們還不按規則行事,不出意外還好,出了意外,恐怕連呼救都沒辦法。
這次不就是,從他們失聯後,救援隊找了8小時才找到,真是讓人聽了既生氣又無奈。
沒按規定事先申報登山計劃,繞過玉珠峰登山關卡私自上山,不僅使自己陷入危險,還導緻事故發生後搜救難度增加,錯過最佳救援時機。
除此之外,他們也未進行充分的高原适應。
根據公開的資訊顯示,事發前三位遇難者血氧含量隻剩正常值一半多點,看來在意外發生前,三人極大可能就出現頭腦不清晰、四肢僵硬的情況。
在這種狀态下,面對高海拔環境中的各種風險時,其反應速度與判斷力會明顯降低,一點小失誤都有可能造成悲劇。
而且當時的氣溫還在零下30℃甚至更低,十分危險。這種狀态下,即使裝備完整,也有可能發生意外,更别說他們三人從路線到裝備都不是最佳,即使再有經驗,也扛不住身體受不了。
攀登時,一旦出現滑墜或掉入冰裂縫的情況,沒有專業器材與足夠保暖層的狀态下,求生機會幾近為零。可想而知,他們應該也是這樣遇難了。
不論是何原因,三人均已遇難,讓我們祝願他們一路走好。此事真讓人痛心,如果他們按照原定計劃,說不定還可以逃過此劫。
原定計劃,漏洞百出
據遇難者朋友稱,他們四人計劃在4月12日抵達,稍作休息後,次日淩晨三點開啟攀登之旅,預計下午六點下山,14日返程。
若按照計劃行事的話,說不定就不會死亡了。但這看似周密的計劃,卻漏洞百出,因為他們不僅沒有向當地相關部門報備,還未聘請專業向導,隻是自己組團去。
13日下午,同行的一人因體力不支先行下山,這也讓他躲過一劫。下山後,他發現無法聯系上其他3人,便焦急萬分,趕忙報警并在網上釋出尋人啟事。
最後,雖然人找到了,但已經死了。經調查,這3名失聯者在13日17點左右失去信号,最後出現的位置是海拔5600米的C1營地東南側。
雖然救援隊迅速展開救援,可玉珠峰環境惡劣,山上既沒有手機信号,溫度還低,是以工作開展的十分困難。
即使有當地人幫忙帶路,但展開救援需要專業裝備,這也增加了救援時間。最後經過艱難搜尋,救援人員終于發現了3名登山者,可迎接他們的是冰冷的實體。
救援人員看到現場狀況時,無不痛心惋惜。之後在展開救援工作時,更是格外痛苦,除了心理上的傷心之外,還有肉體上的折磨。
畢竟是在海拔幾千米的雪山,環境惡劣,位置危險,是以整個過程充滿了困難。為了保持遺體的完整性,救援隊還不能直接搬運,需借助繩子弄下來。
可想而知,一個人登山就很難了,還得帶着另一個人,肯定更難。在此過程中,還有救援人員凍傷,失溫等,專業人員都如此艱難,更别說他們三人了。
此次事件,給所有登山愛好者敲響了警鐘:大自然的威嚴不容挑戰,違規登山、盲目自信,最終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在追求挑戰與刺激時,一定要敬畏自然、遵守規則,莫讓悲劇再次上演。
同時也告訴我們,在登山時,一定要找專業人員指導、帶領,不要私自去攀登,即使經驗豐富也不可以。再有經驗的人,也會失誤,是以切忌盲目自信、掉以輕心。
此外,還要提前評估登山路線的風險,若遇到惡劣天氣、複雜地形或突發狀況時,能迅速做出正确決策,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
總之,要切記,遵守規則,敬畏自然。
筆者觀點
愛好運動,尋求刺激固然重要,但自身性命更重要。若沒有了生命,這一切都是徒勞。
從萬裡騎行俱樂部張金成到登雪山三人遇難者,這些悲劇事件讓我們意識到,我們的生命不僅屬于自己,還承載着對家人、朋友的責任。我們在追求個人理想和挑戰自我時,應充分考慮後果,珍惜生命,不讓自己陷入危險,也不讓親人們承受失去家人的痛苦。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檔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文章可能會有些潤色,請廣大條友理性觀看,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