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遭遇校園霸淩,家長:他打你了你就打回去

孩子遭遇校園霸淩,家長:他打你了你就打回去

今天是全國中國小安全教育日,一樁樁校園霸淩事件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

霸淩是強勢一方對弱勢一方的有意傷害與羞辱,是以總是發生在“以大欺小”“恃強淩弱”的場合。瘦小、個子矮甚至戴眼鏡都可能成為被欺負的原因。

中國青年報評論校園霸淩事件:孤立、侮辱、群毆、性騷擾、散布謠言......校園霸淩事件不時刺痛人們的神經。霸淩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的多重傷害就如霸淩本身,持續循環而難以磨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研究報告顯示,全世界每3個學生中就有一個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

最近幾年,學界也對兒童間互相欺淩的行為做了不少研究,主要發現三個趨勢:依托網絡社交媒體的欺淩行為越來越多,冷暴力欺淩行為越來越多,以及低齡化現象嚴重,兩歲的孩子就可能學會刻意而持續地欺淩他人。

孩子遭遇校園霸淩,家長:他打你了你就打回去

也許家長還帶着“小孩兒打架而已”的态度來看待三四歲孩子之間的沖突,但這種沖突必須予以及時、妥善地處理,不然,被欺負的孩子很可能一直被欺負下去,而欺負人的孩子很可能發展成行為不端的小霸王。

但家長總是對類似的事感到棘手,以至于很多代中國人都經曆過“他打你了你就打回去”的教育。可是在這種事的處理上,家長應該秉持這樣的原則:你該教育你家孩子有點兒血勇,但你不該教育你家孩子打回去。

若不提升孩子的血性和果敢,一味地催逼着他打回去,你得到的恐怕不是“兔子急了也咬人”的效果,而更可能是孩子迎合家長的馬虎對付。

很多時候,是當媽媽的夠兇,當孩子的太,可惜不是兇媽媽吼兩句孩子,就能靠“獅吼功”把畢生功力傳遞到孩子身上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兇媽本人,很多時候恐怕還是娃的一手締造者。

《21招,讓孩子獨立》這本書中,針對孩子所遭遇的校園霸淩的問題,有提供給家長的詳細的處理問題的原則和建議。

孩子遭遇校園霸淩,家長:他打你了你就打回去

01

提升孩子安全感,并教育他有些血勇

雖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但你畢竟不能陪着孩子對抗每一次壓迫,是以說,與其逼迫孩子使出反抗手段,不如培養孩子擁有正确的反抗精神。孩子被打了,你教育孩子打回去,那孩子沒被打的時候,你的教育哪去了呢?孩子沒讓人欺負的時候家長對孩子特别強勢,孩子一讓人欺負了家長就期待孩子突然變成強勢的一方,可能嗎?就算孩子聽你的,跟人家動上了手,如果真的是帶着“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态度勇往直前也還好,但更多情況下恐怕還是背負着父母的期待做出了違心的行為吧?

小李上國小二年級的時候,一節數學課上鬧肚子,舉了手就跑出樓到廁所寬衣解帶。學校廁所是那種連排蹲坑。正用勁兒的時候,廁所裡進來了一個高年級的逃學少年,立在蹲着的我面前,我擡頭正好能看見他的腰帶扣兒,他伸手作扇巴掌狀,跟小李要錢。

孩子遭遇校園霸淩,家長:他打你了你就打回去

小李老家那地方,那時候早飯一大碗面條才一塊錢,加個雞蛋才一塊五。、他身上僅有的兩塊二是一筆他自己特别珍視的款子,但沒辦法,光着腚怎麼都強勢不起來,隻能交了出來,好在這大哥隻是劫财,也沒打他。

回家後跟他爸一說,他老人家先表示了“沒挨揍就好”,然後緊接着就問我那孩子“有多高,幾年級的,長什麼樣兒,有什麼面部特征”。這一番話弄得小李特别感動,覺得雖然被搶了兩塊二,但是特别有安全感,滿腦子都是:“我爸知道是誰了,這家夥死定了。”也讓他明白了下次如果再被欺負,一定要記清楚對方的長相,友善尋仇。雖然這次“被搶劫”事件最後不了了之,但其中隐藏着一種可取的解決問題的管道:為孩子提升安全感,并教育他有些血勇。

02

三條原則,教家長更好的應對霸淩問題

孩子在外面被欺負了,家長心疼得不得了,教孩子打回去吧?以暴制暴畢竟不是什麼好方法,可又不能什麼都不做吧?孩子受委屈了必須要給一些回應和引導。那有什麼辦法既能解決當下的問題,又能幫助孩子以後更好地應對類似問題呢?家長先要把握以下三條原則。

首先,家長要具備這樣一種良好的能力:能夠區分有意的欺負和孩子間的沖突。

兩個孩子因為搶玩具而打起來這不叫欺負,這種時候我們應該緻力于幫孩子解決産生沖突的原因;老師對學生錯誤行為的批評管教也不叫欺負,我們應該支援真正有道理的一方。但如果我們的孩子因為一些非他過錯的事與特征而被人欺負或羞辱,那這時家長一定要站出身來,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孩子遭遇校園霸淩,家長:他打你了你就打回去

其次,孩子與孩子之間的道歉是一定要有的。

孩子被欺負了,有時對方家長會來道歉,有時對方隻是帶着“不就是小孩子打架嗎?屁大點兒事兒”的無所謂态度,但我們一定要幫孩子争取到來自欺負他的那個具體個人的道歉。倘若不是這樣,孩子心中就會留下一個心結,而且問題也遠遠沒有被真正解決。

最後,要始終保留孩子跟家長表達自己“被欺負了”的通道。

孩子被欺負後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敢跟老師說,也不敢跟家長說。我們有必要始終維系與孩子的互信關系,成為孩子的避風港。如果孩子被欺負了卻不敢跟爸媽提及,那才是為人父母的巨大失敗。

03

給家長們的3條建議

落實到具體的方法上,依然有很多可選項,在此我給出以下三條建議。

第一,強勢地替孩子争取到對方的道歉,并讓對方承諾不再欺負人。

孩子受了委屈來找我們,我們要做的并不僅是勸慰與安撫,更應該幫他争取他應得的東西:一次來自施暴方本人的正式道歉。不用對方家長的解釋,也不用來自對方的賠禮,更不要大事化小而後小事化了的和稀泥,唯有受傷的人接受道歉,同時對方承諾改正,才是最好的句号。

孩子會受的委屈有很多種:搶玩具搶不過,被老師批評,中午沒吃到喜歡的菜……這時候我們可以安慰,可以講道理,可以給他再做一頓好吃的補上缺憾。但如果委屈的原因是沒來由的欺淩,就一定要讓對方有一次面對孩子的正式道歉。憑什麼要用“下一次你打回去”的話來把解決方案推到“下一次”?憑什麼還要有“下一次”?這一次的問題就應該被妥善解決,而解決的形式,就是對方真誠的道歉。

孩子遭遇校園霸淩,家長:他打你了你就打回去

第二,身為家長,我們還應該告訴孩子他擁有什麼資源,以及我們時刻準備好了幫助他。

當孩子被欺負了,很多家長會強調“下次你就打回去”,這其實就是一種對孩子已有資源的強調:“你也有力氣,有拳頭,你可以打回去。”但這種對資源的強調如果泛化一些,就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了。

除了拳頭硬之外,我們還可以讓孩子認識到他擁有的其他很多可以保護自己的資源,進而不至于白白被欺負。比如“随時支援他的爸爸媽媽”“能夠及時幫助他的老師”,甚至“有一個當警察的叔叔”其實也挺能幫助孩子唬住同齡人的。

但是也要注意,如果跟孩子過多地強調資源,就可能帶來另一個風險:孩子是不受欺負了,但因為有恃無恐,他開始欺負别人了。而提升共情能力,才能夠讓孩子不至于去欺負他人。現在大量的研究證明,孩子的同理心差,是導緻他們欺負别人的最重要原因。是以我們還有必要幫孩子去領會那些弱勢人群的感受與想法,才能讓孩子在社交中保持平衡。

第三,“三十六計走為上”,最後的手段便是“惹不起,躲得起”。

個人與家庭的力量畢竟有限,倘若外界的壓力太大,我們又該怎麼辦?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紀錄片《千禧嬰孩檔案》中講了這麼一個孩子,他從小就遭受長期欺淩,家長在學校通過觀察,發現自己的孩子沒有做任何錯事就蒙受欺負,于是趕緊給孩子轉了學,沒二話。

孩子遭遇校園霸淩,家長:他打你了你就打回去

04

要搞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

是争執的更新,還是故意的欺負?我們的孩子有沒有打對方?對方孩子有沒有受傷?如此等等。如果我們的孩子沒有錯,那我們就要幫孩子争取到來自對方的道歉。如果我們的孩子願意諒解對方,也要給他自己表達的機會。

更重要的,還是一系列的善後工作。比如重新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防線。告訴他爸爸媽媽絕對地支援與保護他,也要告訴他:“今天的事情他沒有犯任何錯誤,但有時候就是這樣,你沒犯錯誤也有可能遭遇麻煩,隻要我們妥善處理就好了。”

此外,還要告訴孩子遇到類似的事情一定要跟家長說,不要自己藏着、憋着,這樣爸爸媽媽才能盡己所能幫助他。

孩子遭遇校園霸淩,家長:他打你了你就打回去

不要埋怨,不要說任何風涼話,也不要說這是孩子之間的小事。這樣隻會讓孩子覺得無助與無能,進而進入心理感受與錯誤行為的惡性循環,最後不斷壓抑被欺負後的負面情緒。

有些欺淩并不是身體上的,而是行為或者情感上的,比如别的小朋友總搶自家孩子的東西。如果總是某個特定的孩子在搶自家孩子的東西,而且屢次交涉都沒能起到好的效果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隔離這兩個孩子的互動。教育别人家孩子不是我們的責任與能力範圍,很多時候我們隻能通過減少兩個孩子的相處來解決問題。

如果我們的孩子總是那個“軟柿子”,誰都來搶他的東西,那我們就需要幫孩子做更多的心理建設了。比如可以和孩子進行角色扮演,家長來扮演搶東西的人,看看孩子會做何反應。結合孩子的行為,再進行細緻的教育和交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