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親人過世也要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理?人性的複雜,你很難想象

01

随着通訊科技的進步,朋友圈已經變成了人與人之間互相了解,以及交流的另一個新平台。

隻要打開微信,動動手指就能分享身邊的種種人和事。

但令很多人不解的是,自己家有親人去世還要發朋友圈的行為,招緻了不少非議。

前兩天,就聽朋友私底下吐槽:

“有親人離世應該是一件特别特别傷心的事,這時候你發個朋友圈,目的何在?”

原來他有個同僚突然請假回了老家,第二天朋友圈就曬出了自己參加葬禮的圖檔,似乎是在寄托哀思。

而大家的第一反應幾乎都是:膈應甚至反感。

當然,這種事情因為你不知道對方是何種心境抑或有什麼目的,是以不好去評價。

可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親人過世也要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理?人性的複雜,你很難想象

02

記得聽過一句話,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

即便有的人發朋友圈是在博取他人的關注,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有自己的想法,我們要學會了解:

1、為了表達發洩,排遣内心的悲傷

衆所周知,訴說能減輕人的痛苦。

就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她實在太痛苦了,但又不知道怎麼做,隻能一遍遍訴說……

而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朋友圈已經無形中成為了我們表達心情的重要場所。

親人離開,是一件讓人悲痛至極的事。

幾乎每個訴說家事的人,很大原因是因為太難過而憋不住,希望得到别人的傾聽,不是冷眼和鄙視。

是以,不妨寬容一點,讓他們把這份思念通過社交網絡發洩出來,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然後一步步回歸到正常的生活。

親人過世也要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理?人性的複雜,你很難想象

2、為了避免各種麻煩

其實,發朋友圈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廣而告之。

因為不想一個個告知,還是選擇在朋友圈說一下,以免被打擾和日後不小心被揭開傷疤。

當年我奶奶去世時,工作上電話仍舊接連不斷,有的甚至還打到了家裡人的手機上。

後來索性發了個朋友圈,大家知道了情況也就沒再打擾我。

更何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朋友間嬉笑打鬧少不了會提到彼此的的親人,萬一不知情正好碰到痛處,很容易搞得誰都下不來台。

真的,有時親人去世發朋友圈,不是有什麼特殊目的,而是提醒大家最近不要在自己面前提起已故親人。

3、留作紀念,也是一種力量

“我很想他。”

曾看到一位網友的留言,在父親去世當天晚上他就發了一條朋友圈。

那年他才15歲,很多人都不了解這一舉動。

可當時在碼字的時候,他是流着淚的,暗暗告訴自己最堅強的後盾沒了,要獨自面對未來的風風雨雨了。

還把父親生前部分照片編輯成視訊并配以文字的方式發到了朋友圈,不過隻有親戚可以看到。

從那以後,但凡遇到過不去的坎兒,他都會翻開這條朋友圈看看。

其實,用朋友圈把當時的心情記錄下來,何嘗不是在紀念,也是一種對未來和生死的坦然。

親人過世也要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理?人性的複雜,你很難想象

03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

“這個世上哪有什麼感同身受,多的隻是冷暖自知而已,于己驚天動地的傷,于人不過随手拂過的塵。”

說到底,朋友圈隻是寄托那輕微的一點思念和痛苦的方式之一罷了,沒必要事事上綱上線。

親人離世發不發朋友圈,也是一個人的自由。

如果你想發,最好設定僅與離世親人相關好友可見,這樣,你的朋友圈多了一篇記錄,别人的朋友圈也多了一厘清淨;

如果你遇到有人發這類朋友圈,也不要覺得膈應,沉默便是能給對方最好的慰藉。

總而言之,請記住:

每個人表達情緒的方式不一樣,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不妨好好利用自己的朋友圈,利用朋友把更多的正能量傳遞出去,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