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曉楓:懶洋洋的天

周曉楓:懶洋洋的天

早晨醒來的時候,陽光已經溶漾在室内。對面牆上,窗棂打成了整齊的格子,陽光充盈其間。伸了一個懶腰,我感到了暖棚中大白菜生長的快樂。已經九點了,可一切依然安靜。

我在床上繼續假寐了一會兒。就這樣慵懶地待了很長時間,一個念頭突然像清涼的水一樣滲進我的頭腦裡:應該去遠郊獨自走走。我是個情緒主義者,立即被這一想法煽動起來。洗漱完畢,套上一條米色條絨的束腰連衣裙,我就像一顆幸福的花生走出了家門。

經過輾轉的車乘,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已臨近中午。我爬上草坡,嗅到了四溢的草汁清香。像一隻羊,我産生了由衷的感激和快樂,這快樂促使我繼續向草坪深處走去。我找到了一個安靜的地方,向陽的草被風整齊梳理。視線裡已看不見同類了,我舒适地躺在這整匹的綠天鵝絨上。

這時,萬仞陽光傾瀉下來。雲像神聖的大鳥飛過,天空一片吉祥。棉花是人類的種植,雲是神的作物。草坡的綠色蕩漾開來,有着細膩的層次過渡。還有那些美麗的花兒,開放着香氣和色彩。

幾隻蜜蜂飛過來,它們的巢就在附近。多好,蜜蜂上班的地方離家這麼近,何況它們的工作就是和甜蜜打交道,這裡的蜜蜂真會享受。不像我,我像一隻被生活擊打的撞球,屢經磕碰,最後還是要掉進陷阱中去。蜜蜂“嗡嗡嗡”自然又輕松地歌唱着,它們不學電視裡的歌星,他們非得把五官擰在一起才能出聲,好像不如此就不投入,可我看他們就像得了盲腸炎。随着蜜蜂的引領,我眯起眼睛,聽到美妙的天籁普降下來。我享受着午後的動人時光,神清氣閑,夢穩心安。

很多訓導都在強調“享受”帶來的害處,因為這個詞讓人聯想起酒肉聲色一類。這種了解是偏狹的,如同把财富的概念僅了解為貨币和家私。有多少人是從閑章的鑒迹、韻琴的餘音、奇書的靈光裡……享受到心靈的真正的舒展,對“享受”不加分析的粗暴指責态度有失公道。一個人如果樂享山林之松濤、喜受水澤之浴濯,他可能更懂得對自然的感恩與回報,而我們卻輕率地冠以“遊山玩水”之名,在口氣上埋藏輕微的嘲笑。

我承認自己意志的薄弱,濁世紅塵中難以清修自持,但我覺得對于凡人,不是隻有在刻意的清苦中才能維護品性的高潔。對肉體和精神的過分刁難與讨伐,未必一定能得到大覺悟,反而容易失去真性情。享受本身不是罪過,關鍵在于享受者的态度,如果能對享受從容出入——享受前不惶惑驚慌,享受時不貪戀忘返,享受後了無挂礙,也許我們更可以擁有一顆平常心,更懂得人生細處的溫情,然後從一飯一缽、一言一舉中,确定神示的道路和真谛。

春天,這隻綠色的候鳥,每年都悄悄飛回。我看着矮崗上的那些樹,它們像依着母親的孩子;或許春天就像一棵樹,風把它輕輕晃動。誰把光的塵粒磨得更細,這輕盈的黃金彌散在整個世界……我打開内心的花朵,感覺體外的天堂。我的骨頭是笛子做的,風吹着我,滿身都是音樂。人們啊,你們可以拿走我又苦又甜的巧克力愛情,可以拿走我細微起伏的燈芯絨溫柔——别說我給你們的是虛拟的幸福,你們不知道,現在的我有多好。

多好,現在是春天,萬物都奉獻出它們親愛的孩子。陽光多了,快樂就像浮遊生物繁茂起來;春天來了,人們不由自主地善良起來。放下吧,眼光的劍和舌頭的斧子,不要再互相傷害,讓我們展開雲水襟懷。

我特别怕冷,因而害怕冬天嚴肅的臉。冬天我經常感冒,說話時覺得自己簡直是個陌生人。穿着最厚的襪子最厚的鞋,隻恨不能長出最厚的皮。我像米老鼠一樣穿大厚鞋出門,用唐老鴨一樣的啞嗓講話,哪裡能做個可愛的女人?而在春天的肌膚上,我的足尖芭蕾般輕盈靈動,并且,我用最動聽的聲音向春天說着甜言蜜語。

我在這個令人陶醉的下午浮想聯翩,不知不覺睡着了。陽光蓋在身上,青草鋪在身下,我仿佛一隻倍受寵愛的昆蟲,一動都不動,不搖擺,也不飛翔。

漫長的午覺醒來了,已是黃昏時分了,太陽把它漂亮的晚霞鬥篷脫在天邊。我收拾好行裝,走在回家的路上。天漸漸地暗了,可我一點也不憂傷,我感激這懶洋洋的一天。

周曉楓:懶洋洋的天

周曉楓,1969年6月生于北京,做過20多年文學編輯,現為北京老舍文學院專業作家。

出版有散文集《斑紋一一獸皮上的地圖》《收藏一一時間的魔法書》《你的身體是個仙境》聾天使》《巨鲸歌唱》《有如候鳥》等,曾獲魯迅文學獎、人民文學獎、十月文學獎、華國文學傳媒大獎等獎項。2017年開始兒童文學創作,出版童話作品《小翅膀》和《星魚》,獲中國好書、中國童書榜年度最佳童書。

周曉楓:懶洋洋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