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來源:鮮棗課堂

1865年9月,上海。

在兩江總督李鴻章的籌劃下,近代中國最大的兵工廠——江南機器制造總局成立。

李中堂有一句名言,顯示出超越同時代人的遠見:“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

江南制造局于1867年仿制出德國毛瑟11毫米前膛步槍,這是近代中國生産的第一種步槍。然而,作為官辦企業,該局衙門習氣濃厚,管理水準低下,各種弊端逐漸顯現。

1871年,江南制造局開始量産雷明頓式後膛來複槍,每支成本高達17.4兩白銀,而國外産品成本僅為10兩白銀。

自家産的東西竟比洋人的還貴?中堂大人一怒之下,掏錢進口洋槍。

這凸顯出一個至今仍值得探讨的話題,即:能做出一個産品,不代表能做好一個産品,其背後涉及到管理﹑技術﹑流程等一系列因素,是高度複雜的系統工程。

就在江南制造局成立的同一年,遠在北歐的芬蘭,工程師弗雷德裡克·艾德斯坦也辦了一家工廠。這家小廠房位于坦佩雷鎮的一條河邊,主營業務是木漿和紙闆生産。誰也沒想到,一百多年後,這家小作坊竟成長為一家著名企業——諾基亞。

大浪淘沙,潮起潮落。時至今日,在通信裝置行業,第一梯隊廠商僅存四家,即華為、中興、瑞典愛立信、芬蘭諾基亞。

自2019年美國将華為加入實體清單以來,整個行業在外力的裹挾下,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奇特方式向前發展,已經脫離了正常的周期波動。中國廠商在市場和供應鍊的雙重打壓下,苦苦支撐;而西方廠商不斷突入全球市場的真空地帶,一路狂奔。

兩年過去了,各大廠商的境遇如何?行業又呈現出怎樣的态勢?

本文将對四大裝置商年報進行比較分析,從資料中發現規律。主要聚焦以下幾個次元:

- 營收總覽:銷售額及利潤

- 營收細分:各業務及各區域

- 财務穩健度:現金流﹑資産及負債

- 研發投入:人員及資金

為便于比較,采用美元為機關,匯率如下: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 營收總覽:銷售額及利潤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2021年,四大裝置商的營收排名依次是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中興,保持“一超,二強,一跟随”的格局。

在2021年《财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上,華為位居44位,愛立信位居480位,諾基亞位居485位。該榜單最低營收是240億美元,中興在不斷逼近這個門檻。

華為的營業利潤為191億美元,利潤率為19.1%,占據榜首。愛立信和諾基亞的營業利潤率都在10%左右,形勢趨好。中興利潤率最低,為7.6%。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華為2021年的銷售額同比銳減399億美元,降幅達28%,近二十年來首次出現營收下滑。在美國輪番打壓下,華為多年來高速發展的勢頭遭到極大遏制。

與此相比,另外三家公司的營收都呈現平穩上升态勢。特别是中興,2021年營收同比增幅達13%。中興在2018年已和美國商務部達成和解,其面臨的營商環境要比華為寬松。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華為2020年營業利潤率同比小幅下降,但2021年卻猛增到19.1%,考慮到其面臨的形勢,這并不是符合常理的變化。據其年報顯示,2021年的“其它淨收支”達95億美元,主要包括“處置子公司及業務的淨收益”90億美元,這得益于出售“榮耀業務”以及“子公司超聚變(伺服器産品)”。

也就是說,華為2021年的營業利潤中有90億美元來自業務出售,如果剔除這個因素,當年營業利潤率則為10%,這個數字應該更能反映實際經營狀況。

愛立信2021年利潤率達到13.7%,增幅有所放緩。諾基亞2021年營業利潤率從4%猛增到9.7%,整體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中興的利潤率也得到顯著提升,達到7.6%。

▊ 營收細分:各業務及各區域

各業務營收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華為消費者業務銷售額同比大幅下降49%,營收占比縮小到38%。營運商業務同比下降7%,營收占比44%,重新成為比重最大的業務。

企業業務逆勢增長2.1%。華為近期成立的各大軍團,就是要在各個垂直領域形成突破,“撒豆成兵”,塑造新的增長極,以抵消營運商和消費者業務的下滑。但企業業務基數偏小,要想快速彌補整體營收的下降,仍極具挑戰性。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愛立信的網絡業務同比增長1.1%。2021年是全球5G快速發展的一年,但愛立信的網絡營收并沒有顯著增長,一大原因是中國銷售額同比減少10億美元,估計和瑞典電信管理局的“神助攻”有關。

目前愛立信全球5G合同數為172個,已商用5G網絡為121個。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諾基亞的移動網絡業務同比下降6.5%,主要原因是北美市場佔有率減少,競争對手包括愛立信和三星。目前諾基亞全球5G合同數為214個,已商用5G網絡為74個。

諾基亞的網絡基礎設施業務同比大增13.9%,主要包括固網和海纜業務。華為正在被打壓,而愛立信沒有固網業務,客觀上給諾基亞提供了更大的市場空間。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中興各項業務實作全面增長,特别是消費者業務,增幅高達59%。政企業務實作16%的增長,顯示出在垂直行業的積極布局。

各區域營收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華為各區域營收呈現全面下滑的态勢。主戰場中國區的營收降幅最大,達30.9%。歐洲中東非洲作為主要海外市場,營收同比下降27%。整體市場形勢依然嚴峻。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北美和歐洲市場作為愛立信的基本盤,同比都顯著增長。東北亞降幅最大,主要受中國區市場影響。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北美和歐洲市場是諾基亞的基本盤,同比都實作增長。大中華區營收同比增長2.3%,主要得益于中國市場的複蘇。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除了亞洲區域外,中興整體上呈現增長态勢。中國區同比增長達14.7%,歐美及大洋洲增幅最高,達23.8%。美國的“清潔網絡”計劃并沒有對中興海外銷售造成明顯沖擊。

▊ 财務穩健度:現金流、資産及負債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華為2021年底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同比減少70億美元,降幅達25%。愛立信和中興都有明顯增長,諾基亞小幅減少2億美元。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以近三年為時間軸,2020年,華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同比銳減88億美元。2021年又同比增加39億美元,細分後發現,其銷售商品及服務所得現金大幅減少,而支付給供應商及雇員的現金降幅更大,導緻該現金流量淨額增加。

愛立信﹑諾基亞和中興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逐年增加,反映出經營活動擷取現金能力的穩健性。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就資産負債率而言,四家廠商處于55%~70%的區間範圍内。中興負債率最高,為68%;諾基亞最低,為56%。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就企業總體運作效率而言,愛立信的總資産周轉率最高,為81%;其次是中興,為72%。華為的人均銷售額最高,為51萬美元;其次是諾基亞,為29萬美元。

▊ 研發投入:人員及資金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華為的研發員工數最高,達10.7萬人,占比也最高,為55%。愛立信的研發員工數最少,占比也最低,和另外兩家公司形成明顯對比。

如果換個角度,則引申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華為在業界以高強度工作而聞名,也就是說,其研發部門的工作強度應該高于愛立信。在此前提下,華為研發員工比例仍是愛立信的兩倍。作為曾經的無線領域王者,愛立信研發體系的整體效率是否更勝一籌?

四大通信裝置商的2021年,華為繼續榜首

以近三年為時間軸,各大公司都在不斷增大研發投入。

三年來,華為研發投入總計653億美元;其次是諾基亞,總計145億美元。作為典型的知識密集型行業,充足的研發投入是保持行業領先地位﹑構築行業壁壘的必要條件。

▊ 比較公司學

從上述年報資料中,可以看出各個公司之間的差異。尤其是華為,呈現出明顯的獨特性。為此,筆者采用“比較公司學”的手法,把四大裝置商的特質進行橫向對比,試圖發掘其中的異同及規律。

本文重點關注兩個因素:

1. 上市與否

四大裝置商中,隻有華為不是上市公司,顯得非常另類。企業選擇上市,目的在于通過股市杠杆去撬動更多資金,以擴大經營規模。中興在深圳和香港上市,愛立信在瑞典和美國上市,諾基亞在芬蘭、法國和美國上市,都能獲得多方融資管道。

而華為沒有上市,就少了一條重要的融資途徑。但是,它選擇内部全員持股的辦法,通過内生力來獲得資金再投入。這種方法創造了兩個副産品:一是将員工和公司深度綁定,超出了正常契約關系的範疇;二是通過可觀的股票分紅,對員工進行更強的物質激勵。

當然,上市也有弊端,公司要為股東負責,一舉一動都在公衆的聚光燈下。公司需要定期釋出各種财報,每次報告的披露,要麼達到分析師預期,股價上漲,要麼達不到預期,股價下跌。由此帶來的是最直覺的市值波動,并不斷刺激着投資人的神經。是以,上市公司往往要聚焦于中短期政策,保持業績增長并提升盈利水準,以應對資本市場的質疑。

華為沒有上市,也就沒有被資本所綁架,它可以制定出長遠的甚至是激進的戰略,進而搶占行業的制高點。

2. 勞資關系

華為以奮鬥者為本,而西方公司以人為本,二者有本質差別。如果把它們的宗旨互換,會呈現出強烈的違和感,因為每家公司的基因不一樣。

華為采用的是重度推拉的管理方式。一方面提供超出行業水準的激勵,吸引員工不斷奔跑;一方面用嚴格的規章制度和價值觀宣教,來防止員工懈怠。華為對剩餘價值的攫取堪稱剛猛,但又會留出更多利潤和員工分享,這種獨特的配置設定機制是它多年來高速發展的基礎。

但是,華為能一直保持這種高回報的機制嗎?

這是以公司高速發展為前提的,一旦增長放緩,激勵勢必降低,平衡就容易打破。是以,華為有時會采取一種“運動式”的方法來激活組織。

例如,2016年,它将國内兩千多名研發人員派到海外,參與一線市場拓展。這種大開大合的運作方式,在全球商業界都是罕見的,在西方友商眼中更是天方夜譚般的故事。

這種“胡蘿蔔+大棒+口号”的管理方式也存在一定局限。

對于很多“70後”和“80後”而言,“物質匮乏+集體主義”深深镌刻在孩提時代的記憶裡,當他們加入華為後,天然契合公司獨特的機制和文化。但是對于“90後”和“00後”而言,他們成長于一個“物質豐富+資訊爆炸”的時代,更加注重個人感受和自我實作,“胡蘿蔔+大棒”的效果就會打折扣。

根據一份畢業生就業調查顯示,最受95後歡迎的新興職業竟然是主播或網紅。對于新生代而言,他們擁有更多的選擇,将自己和一家企業深度綁定甚至每天“996”的模式,已經不是首選。

西方公司采用的是輕度推拉的管理方式。企業和員工之間是一種正常契約關系,并沒有摻雜太多其它因素和過多的宣教。獎懲措施都偏于溫和,采取比較傳統的配置設定方式,高度依賴成熟的流程體系。在執行力上,兩家北歐公司也許要弱于華為,但推拉的平衡受外部變化的沖擊較小,也更穩定。

西方公司基于普适的價值觀,推崇更加中性的企業文化,依賴的是員工建立在契約關系上的自我管理,并不受限于員工的年齡或國别。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各項工作照樣能夠有序運作,咖啡和休假并不會影響高品質産品的釋出。這是為什麼呢?

西方公司的核心依托,是一百多年來,從大工業時代再到資訊時代所沉澱出的現代企業制度,以及由此演繹出的運作體系。這是建立在無數企業興衰經驗之上,由各大公司﹑各大商學院﹑頂級咨詢公司通力合作,不斷提煉出成熟的方法論,并在實踐中反複疊代的過程。多年磨合形成的最優運作機制,加上潤物細無聲的企業文化,已經接近“無為而治”的管理境界。

▊ 結語及展望

近二十年來,通信行業處于一個高速發展期。尤其是移動通信,從3G到4G再到目前的5G,每一代技術的演進都帶來大規模的網絡投資,每一代網絡的商用又會激發海量的新應用,每一輪新應用的爆發又會促進網絡的擴容。通信裝置商們在每一次浪潮中,都享受到了時代發展的紅利。作為中國廠商,華為和中興在全球市場不斷擴充,已經跻身第一梯隊行列。

然而,在5G到來之際,地緣政治對行業的影響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美國的“長臂管轄”猶如一把達摩克裡斯之劍,懸在所有裝置商的上空,而中國廠商受到的影響最大。

華為至今仍在美國“實體清單”當中,再加上“清潔網絡”的限制,其發展勢頭被極大地遏制,銷售額出現二十年來的首次下滑。

愛立信和諾基亞在5G的首輪浪潮中頻頻出擊,已斬獲可觀的5G合同,完成了第一輪布局。2021年4月,3GPP将5G演進技術正式命名為5G-Advanced,并計劃從Rel-18開始标準化。全球各大營運商也在積極探索5G-Advanced的業務場景,預計兩家北歐公司将在5G下一輪浪潮中繼續占據有利地位。

中興早在2018年就已和美國商務部達成和解,并且合規觀察期已于今年3月結束。中興的供應鍊能夠正常運轉,除了部分發達國家市場受限外,總體經營狀況是比較穩健的。

2021年可以說是整個行業的轉折之年。

華為在巨大承壓下,營收開始大幅下降,而另外三家廠商都顯示出穩步增長的态勢。以這個時間軸往後,如果外部環境沒有大的改變,預計這種“剪刀差”的發展趨勢仍将持續,行業格局也将進一步分化。

對于華為而言,“有品質地活下來”仍是目前主要目标。在營運商業務和消費者業務不斷縮小的情況下,尋找新的藍海是當務之急,包括成立各大軍團,拓展垂直市場,以及進入汽車行業,合作造車等。

但凡事都無法一蹴而就,華為現在是和時間賽跑,以盡快打造新的增長極。如果營收和現金流持續承壓,預計華為還可能通過出售資産的方式來控制規模,并換取寶貴的現金流。另外,在營收大幅下滑的情況下,怎樣保持十幾萬員工的凝聚力和穩定性,同樣是一件極具挑戰的事情。

行業的這場變局持續至今,給國人帶來很多啟發。雖然全球産業鍊分工合作的模式早已深入人心,但國際政商環境一旦有變,這種模式反過來就會成為掣肘,甚至能直接擊垮一家企業。

對于國内産業界而言,手中不光要有“利器”,更要有“制器之器”,力争在産業鍊上遊掌握更多的話語權,比如先進制程光刻機﹑核心晶片﹑高端EDA軟體等,才能避免受制于人。

前進的道路上固然會有荊棘,但合作共赢仍将是這個世界的主題。

滾滾長江,東流入海,勢不可當。

(全文完)

參考資料:

[1] 華為2021年年度報告。

[2] 中興通訊2021年年度報告

[3] Ericsson Annual Report 2021.

[4] Nokia Annual Report 2021.

[5] 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百度百科

[6] 華為打造15大軍團台前幕後,财經天下

[7] 華為車BU擴至14大部門背後:兩條分岔路和它的代價,Tech星球

[8] 如果不分紅,華為會怎樣?财經雜志

[9] 這代打勞工不想996了,飯統戴老闆

[10]《跌蕩一百年:中國企業1870-1977》,吳曉波,中信出版集團

[11]《美國“長臂管轄”》,高偉,中國财政經濟出版社

[12]《以奮鬥者為本,華為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綱要》,黃衛偉,中信出版集團

本文作者秋鳴,通信行業資深從業人士。

晶片資料推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