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守“滬”日記|“硬核”老爸的家書

整理/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鐘樹奇

圖/受訪者提供

口述:廣東援滬核酸檢測隊隊員何昕

是日淩晨,剛出倉的我收到父親的一封家書,一字不漏地看了兩遍,淚眼婆娑。“家書抵萬金,位卑未敢忘憂國!”

守“滬”日記|“硬核”老爸的家書
守“滬”日記|“硬核”老爸的家書

父親的家書

父親不苟言笑,但卻是“硬核老爸”

來滬半月,處在疫情“拉鋸戰”中的我收到父親的來信,瞬間戰鬥值加滿。這是一份平常卻又不普通的家書!我樸實無華的父親總在關鍵時刻給我輔導、鼓舞,使我有勇氣與力量去打敗林林總總的困難,踏上自己漫漫人生路途。來自數千裡之外的叮咛、囑托、深切牽挂是濃得化不開的拳拳父愛。

我想對我一生教書育人、剛正不阿的老共産黨員父親說:“來滬半月,衣甚暖、食頗飽、眠極安,父母勿念為盼。三月滬疫事一起,情形頗危,女兒到滬無一日不着白衣,無一日不在前線。冀望用吾之所得,解困于衆親,不敢半點兒戲,不敢一絲懈怠。惟望不負二老所囑、上司所付、醫院所托、國家所命。唯憂我父母年事已高,在家照看吾兒辛勞,網課突襲,吾兒頑劣,不思學業。粵滬兩城,相隔甚遠,女兒頗念之!此役,有前車之借鑒、有祖國之強大、有萬人共赴國難之決心,成功之日,相去不遠!車水馬龍、繁華盡染時,便是吾歸期!”

都說父愛是深厚的,相比深厚的舐犢之情,我覺得時間太快,我們都在膽怯中、在匆忙中辜負彼此。賜予和付出,并非須要回報,而是須要轉化成生命的養分,去有力地愛自己和他人,同時獲得更多豐厚的愛,汲取更多的養分!

守“滬”日記|“硬核”老爸的家書

何昕和兒子一起“雲午餐”

這個世界上沒有超級英雄,隻是無數人在同時發光發熱,在這個特殊時期,我有幸能來到上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離不開我的父親、母親對我的全力支援。在上海的這段日子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這個世界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隻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我們大家一起加油,勝利最終屬于我們!

感謝我的“硬核父親”!(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王沫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