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問答:汽車上隐藏着哪些很難發現但是很有用、很高效的裝置?

汽車上隐藏着哪些很難發現但是很有用的裝置?哪些裝置在車上有用又高效但是很難被人發現呢?

現在的汽車,是實打實的高科技産品,是現代工業的明珠。一個國家的汽車工業發展水準,在很大程度上展現了這個國家的工業水準。但我們普通人,對汽車并不很敏感,感覺它就是一個為人服務的交通工具,有什麼高科技值得吹捧的。其實,在汽車好看的皮囊裡面,包裹着一個高傲的靈魂。

我們普通人看汽車,更看重的是外觀、内飾、配置等,其實你在汽車上的每一個操縱,比如挂擋、踩油門、踩刹車、轉動方向盤等,汽車裡面都有無數個裝置在同時運作,給你提供最佳的駕駛感受,最忠實的執行你的駕駛意圖。而這些裝置,就隐藏在你看不到的角落裡,默默的為你服務。

問答:汽車上隐藏着哪些很難發現但是很有用、很高效的裝置?

1、傳感器

現在的汽車上至少有上百個傳感器,它們就是汽車上的“哨兵”,在時時刻刻監控汽車的運作狀态,比如車速、發動機水溫、空氣溫度、轉速、負荷、燃油壓力、凸輪軸位置、變速箱油溫、汽車傾斜角度、方向盤轉角、刹車信号等。并把這些運作狀态轉換成電信号,即時傳遞給汽車上的各個電控單元,或者顯示在儀表盤上提醒駕駛員注意。

問答:汽車上隐藏着哪些很難發現但是很有用、很高效的裝置?

2、電控單元

如果說傳感器是“哨兵”的話,電控單元即是汽車的“司令部”,是汽車的大腦。電控單元根據傳感器傳遞過來的各種信号,準确判斷汽車的運作狀态,并做出正确的操控指令,比如加速、減速、制動、轉向等。現在的汽車上一般有數十個電控單元,最簡單的也有發動機、變速箱、車身、空調等,更複雜的還有燈光、懸架、制動、轉向、音響等,有些先進的車型,汽車上幾乎所有的功能都是由電控單元控制的。

問答:汽車上隐藏着哪些很難發現但是很有用、很高效的裝置?

3、執行器

有“哨兵”、有“司令部”,當然還要有作戰的士兵,執行器就是執行具體任務的士兵。電控單元發出指令給執行器,執行器忠實的執行指令,控制自己的動作,讓汽車加速、減速、制動、轉向等。比如我們踩下油門踏闆,節氣門上的執行器——電機就開始動作,讓節氣門翻闆開啟角度增大,讓更多的空氣進入發動機,汽車就開始加速。其它的還有凸輪軸位置改變、噴油器開啟時刻與持續時間、點火線圈點火時間、變速箱換擋等等。

問答:汽車上隐藏着哪些很難發現但是很有用、很高效的裝置?

4、制動系統輔助

駕駛員踩下刹車,汽車就開始減速直至停車。在這個簡簡單單的動作中,其實有很多裝置在同時工作。踩下刹車踏闆,制動開關開啟,刹車燈點亮,并把制動信号傳遞給電控單元;真空助力裝置開始工作,給制動總泵提供更大的制動力;ABS泵根據踏闆力、車速等,确定輸出的制動力,并根據車速信号,判斷車輪是否抱死,以降低或者增加制動力;如果在踩刹車的同時還打方向盤,車身電子穩定控制系統也會工作,防止車身失控,等等。這些動作都是在我們不知道的情況下進行的,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踩下刹車踏闆,刹車油直接進入到刹車分泵中産生制動力,過程比這個複雜多了。

問答:汽車上隐藏着哪些很難發現但是很有用、很高效的裝置?

5、轉向助力系統

駕駛員轉動方向盤,汽車就可以按照駕駛員給定的方向行駛。對于老式沒有助力的轉向系統來說,方向盤與轉向車輪是通過轉向機連接配接的,二者同步動作。而現在的汽車都有轉向助力系統,在駕駛員轉動方向盤的同時,助力系統也開始工作,一方面降低駕駛員的勞動強度,另一方面讓轉向更精準。特别是現在普遍使用的電動轉向助力裝置,可以根據方向盤轉角、車速等随時調整助力的大小,轉向更安全、更精準。

問答:汽車上隐藏着哪些很難發現但是很有用、很高效的裝置?

6、碳罐裝置

汽車的燃油箱體積是固定的,而裡面的燃油随着消耗,體積是逐漸減小的,并且由于溫度的變化,燃油箱内的壓力也是随時變化的。如何平衡燃油箱内外的壓力呢?燃油箱碳罐系統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在汽車工作過程中,碳罐系統随時與外界大氣做氣體交換,平衡油箱内部壓力,吸收燃油蒸汽,保證發動機燃油供給。它一般隐藏在葉子闆裡面,是很難發現的。

問答:汽車上隐藏着哪些很難發現但是很有用、很高效的裝置?

7、三元催化器與顆粒捕捉器

燃料在燃燒室中,一般很難完全燃燒,是以尾氣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以及顆粒物等,這些物質會污染大氣。為了降解這些物質,在排氣管中安裝了三元催化器與顆粒捕捉器,可以将尾氣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并吸附顆粒物,最終排放出的尾氣對大氣的污染就比較小了。這是汽車上重要的環保裝置,如果它損壞,汽車的尾氣就會不合格。

問答:汽車上隐藏着哪些很難發現但是很有用、很高效的裝置?

其實汽車上還有很多隐藏的裝置,比如各種安全裝置(安全氣囊、潰縮方向盤、潰縮腳踏闆、各種高強度鋼等)、隐藏的車鑰匙、隐藏的門鎖等等。我們看到的是汽車靓麗外觀,使用的是汽車便捷快速,但真正服務于我們的,卻是各種看不見的裝置。這就像我們的社會結構,我們看到的是新聞、電視中的高官巨賈,但實際為我們服務的,卻是千千萬萬、默默無聞的普通百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