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媒熱議小馬科斯當選菲律賓總統:或使美國對抗中國變得複雜化,對中國有利

作者: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菲律賓2022年大選的正式結果已經揭曉,總統候選人小費迪南德·馬科斯和副總統候選人莎拉·杜特爾特-卡皮奧雙雙以明顯優勢在投票中獲勝,但仍需選舉委員會和國會确認後正式公布。

在外媒看來,這場大選不僅關乎未來數年菲律賓的發展,也不可避免地牽涉到了全球兩個大國——中國和美國。

此前,菲媒的觀察認為,選舉中排名第二的總統候選人、現任副總統萊妮·羅布雷多獲得了美國的支援。路透社認為,此番小馬科斯勝選,對于中國有利,而對于美國則是不利的。也有菲律賓學者在接受BBC采訪時指出,鑒于馬科斯家族在美國有一些“人權記錄”,屆時小馬科斯将成為“西方棄兒”,或将尋求中國支援。

美聯社則指出,菲律賓大選的結果引發了外界對于該地區“民主進一步被侵蝕”的直接擔憂,并可能使美國試圖削弱中國在菲律賓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的這一努力變得更加複雜化。持有同樣觀點的,也包括了日本媒體,它們稱小馬科斯的政策目前并不清晰顯現。

不過,《外交政策》雜志則通過小馬科斯為數不多的競選辯論發言下了結論,認為其在南海問題上的對華态度比杜特爾特更為強硬,并更為看重菲美同盟關系。如果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持續強硬,考慮到菲律賓國内的政治氣氛,即使與杜特爾特結盟,小馬科斯也會調整杜特爾特時期留下的外交政策。

外媒熱議小馬科斯當選菲律賓總統:或使美國對抗中國變得複雜化,對中國有利

當地時間5月7日,菲律賓馬尼拉大都會帕拉納克市,菲律賓總統候選人小馬科斯的支援者走上街頭。圖自澎湃影像

美國支援的候選人,是她不是他

小費迪南德·馬科斯生于1957年,是菲律賓前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與妻子伊梅爾達唯一的兒子。小馬科斯一直在“淡化”其父親統治時期的醜聞,反對A錢腐敗的指控。總統競選期間,他将自己塑造成“彌合分裂的人”,并把父親執政時期塑造成菲律賓曆史上的“黃金時代”。

曆史上,小馬科斯的父親老馬科斯曾被控A錢政府100億美元,然後逃往夏威夷。1986年,菲律賓爆發“人民力量”抗議,推翻了馬科斯政權。1989年老馬科斯死後不久,馬科斯家族重返菲律賓。

此次與小馬科斯搭檔競選的副總統候選人,是現任總統杜特爾特之女莎拉·杜特爾特,《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Philippine Daily Inquirer)表示,小馬科斯此次競選總統獲得了杜特爾特的“間接支援”。

外媒熱議小馬科斯當選菲律賓總統:或使美國對抗中國變得複雜化,對中國有利

小馬科斯和莎拉·杜特爾特在競選集會上 圖自人民視覺

而另一位總統候選人、現任副總統羅布雷多,身上貼着的則是“親美”、“反華”等标簽。雖然羅布雷多的代表色粉色和小馬科斯的紅色在色環上很近,但是他們在政治上的差別如同水火——羅布雷多是杜特爾特“掃毒戰争”和外交政策的堅定批評者,被認為是反對派領袖。

《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指出,早前,對于這場菲律賓大選,美國政府所支援的總統候選人正是羅布雷多。

外媒熱議小馬科斯當選菲律賓總統:或使美國對抗中國變得複雜化,對中國有利

總統候選人、現副總統羅布雷多 圖自菲律賓媒體

路透社:小馬科斯勝選對中國有利,對美國不利

路透社指出,随着小馬科斯在選舉中取得“決定性勝利”,這一局面不僅将影響菲律賓本國,還将重塑這個東南亞國家與中美兩國的關系。報道特别提到,小馬科斯尋求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關系。

外媒熱議小馬科斯當選菲律賓總統:或使美國對抗中國變得複雜化,對中國有利

路透社報道截圖

報道稱,因為菲律賓處于南海問題的“漩渦”之中,該國也宛如中美地緣政治競争中的一個重要支點。2016年,菲律賓曾單方面提起所謂“南海仲裁案”,仲裁庭越權管轄、枉法裁判,所作裁決無效,沒有拘束力。

競選總統期間,小馬科斯也承認,“南海仲裁案”的裁決是“無效的”,因為中國并不接受所謂裁決。他表示,自己将尋求與中國達成雙邊協定,以解決雙方存在的分歧。

“如果你讓美國進來,你就會讓中國成為你的敵人。”他告訴菲律賓DZRH電台:“我認為我們可以(與中國)達成協定。事實上,中國大使館有我的朋友,我們一直在讨論這一問題。”

對此,曾在“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上司菲方法律團隊的菲律賓前最高法院大法官安東尼奧·卡皮奧(Antonio Carpio)聲稱,小馬科斯的這一立場是一種“背叛”,他和中國一同站在了菲律賓的對立面。

不過,常駐馬尼拉的安全問題專家隆梅爾·班勞伊(Rommel Banlaoi)則認為,小馬科斯固然希望與中國建立更為友好的關系,但他并不願意以讓出所謂的“領土”為代價。

班勞伊稱,小馬科斯的父親統治菲律賓長達20年,他雖是美國的親密盟友,但在1975年菲律賓與中國建交後,開始與中國接觸。小馬科斯年輕時曾随母親來過中國,親眼目睹了兩國關系的發展。

在菲律賓國内,小馬科斯被認為是“對華态度友好”的總統候選人,同時小馬科斯力挺即将卸任的杜特爾特的對華政策。今年年初,他公開支援杜特爾特和中國的接觸方式是菲律賓的“唯一選擇”、中國是菲律賓最重要的貿易夥伴,與中國的關系對菲律賓經濟舉足輕重。

西方“棄兒”,或将尋求中國支援

菲律賓大學迪裡曼分校政治學助理教授吳安平(Jan Robert Go)對BBC表示,小馬科斯上台後,很可能會延續杜特爾特政府對華的外交政策,與中國保持友好關系,而非在南海問題上對抗。

“他曾提到将繼續杜特爾特的基礎設施項目‘大建特建’(Build, Build, Build),而這其中一些項目是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提供的貸款,”吳安平說。盡管小馬科斯表示,他将維持菲美同盟關系,但吳安平認為,考慮到小馬科斯在美國有一些懸而未決的案件以及他的家族在“人權方面的記錄”,這可能會給菲美兩國的關系繼續蒙上陰影。

1995年,夏威夷地方法院曾下令,馬科斯家族須向其統治下的近萬名“人權受害者”支付20億美元的賠償。然而,小馬科斯已經有15年未曾去過美國,他與他的母親還因蔑視法庭裁決而面臨額外的3.53億美元罰款。

外媒熱議小馬科斯當選菲律賓總統:或使美國對抗中國變得複雜化,對中國有利

當地時間5月9日,菲律賓前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之子、總統候選人小馬科斯參加投票。圖自澎湃影像

目前,小馬科斯的發言人沒有立即回應路透社記者就其訪美計劃的置評請求,而美國國務院和美國司法部也未回應有關小馬科斯訪美是否會獲外交豁免的置評請求。

“屆時,小馬科斯将成為西方的‘棄兒’,他可能會向中國尋求支援,”吳安平說。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内德·普萊斯5月10日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現在評論菲律賓大選結果或可能産生何種影響還為時過早,但美國期待與新一屆菲律賓政府延續特殊夥伴關系。

美國華盛頓智庫機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東南亞研究項目主任格雷格·波林(Greg Poling)說:“小馬科斯的壓倒性勝選将讓華盛頓的許多人感到失望。”

“但這改變不了一個事實,即美菲同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美國需要繼續努力深化這一同盟關系。”波林說道。

安全問題專家班勞伊則稱,小馬科斯将尋求維持與美國的同盟關系,但他在選擇上會保留一些餘地。“根據菲律賓和美國在BBM執政下的雙邊關系如何發展,重新談判共同防禦條約仍是一個選項。”班勞伊此處所說的BBM,正是小馬科斯的兒時小名“邦邦·馬科斯”(Bongbong Marcos)。

美聯社:小馬科斯勝選使美國對抗中國的努力複雜化

對于小馬科斯的勝選和即将上台執政,美媒也消極看待。美聯社指出,小馬科斯當選新任菲律賓總統之際,正值美國日益關注印太地區,着手實施于今年2月公布的“美國印太地區戰略”,即通過加強安全聯盟和夥伴關系網絡,大幅擴大美國與該地區的接觸,以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和雄心。

外媒熱議小馬科斯當選菲律賓總統:或使美國對抗中國變得複雜化,對中國有利

美聯社報道截圖

和路透社一樣,美聯社也提到了小馬科斯在對華政策上的态度:準備擱置“南海仲裁案”、希望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關系、基本延續杜特爾特時期的對華外交政策。

而在對待美國的态度上,小馬科斯預計将維持住菲律賓同美國的同盟關系,但由于美國支援了其父親被廢黜後而上台的政府,以及馬科斯家族在夏威夷地方法院的法律案件,這種關系變得更為複雜。

報道稱,現任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即将離任之際,其支援率為67%,他在任内與中俄建立了更緊密的關系,并時不時地指責美國。然而,他也已經撤回了向美國發出的一些威脅,比如廢除兩國之間的一項防務協定。

有政治學專家表示,美菲關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國總統拜登,一方面拜登在菲律賓的地緣戰略利益方面有優勢,另一方面他必須在促進美國理想中的“民主和人權”上取得平衡。

“如果他(拜登)選擇後者,他可能不得不孤立小馬科斯政府,而小馬科斯對美國的态度又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拜登如何與之接觸。”這位政治學專家說道。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波林稱,盡管拜登政府可能更傾向于同羅布雷多合作,但其與小馬科斯政府之間的關系,對于兩國安全和繁榮至關重要,尤其是在中美競争的新時代。

波林表示,與羅布雷多希望對抗中國不同,小馬科斯的政策似乎像是“加了密”,他不僅回避總統候選人辯論,回避采訪,在大多數問題上都保持了沉默。

與美聯社有着相似觀點的,還有日本媒體《日經亞洲》(Nikkei Asia)。這家媒體認為,小馬科斯被認為将會延續杜特爾特的對華友好路線,其勝選可能使美國在亞太地區(對抗中國)的努力變得複雜化。報道稱,目前尚不清楚,小馬科斯政府将如何與美國打交道。

《外交政策》唱不同調:小馬科斯不是“杜特爾特翻版”

與大部分媒體的分析觀點不同,美國《外交政策》雜志(Foreign Policy)5月10日則撰文,替小馬科斯的政策“解密”。正當其他媒體認為小馬科斯是力挺杜特爾特對華政策時,該雜志稱其在外交政策層面并非是杜特爾特的翻版,他打算在中國面前“捍衛主權”,并優先考慮與美國結盟。

值得注意的是,《外交政策》雜志在分析中美菲三國之間的關系時,主要的着墨點就是南海問題。

外媒熱議小馬科斯當選菲律賓總統:或使美國對抗中國變得複雜化,對中國有利

《外交政策》雜志文章截圖

文章稱,小馬科斯也許會受到其父親和杜特爾特的政策影響,在未來組建一個對與中國打交道感興趣的新政府,但同時也會讓美國保持在其身邊。而在政治上,他會尋求同杜特爾特結盟。

是以,未來六年任期内,美國應當期待一個略有不同的“杜特爾特式上司人”,他對中國友好,但不會像杜特爾特那樣表現出要解散菲美同盟的意圖,而如果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持續強硬,他甚至可能會加強菲美同盟關系。

雖然在競選期間拒絕了大多數辯論活動,但小馬科斯今年還是參加了一場主要辯論,《外交政策》雜志稱,正是在這場辯論上的一些發言,可以窺探出一些其政策端倪。

小馬科斯說:“無論超級大國試圖做什麼,我們都必須在菲律賓的利益範圍内合作。我們不能允許自己成為其他國家外交政策的一部分,我們必須有自己的外交政策。”這一聲明表明,他既不會讓菲律賓固守與美國的聯盟,也不會與中國建立新的夥伴關系,而是希望走一條中間道路,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大國競争。

小馬科斯還在辯論中強調,菲律賓是地緣政治的一個“熱點”,聲稱本國“不會向任何國家,特别是中國,讓出任何一寸土地”。《外交政策》雜志解讀稱,小馬科斯對于“南海仲裁案”表示,由于中國拒絕參與仲裁,“菲律賓不再有機會”,這不應被解讀為他對于裁決的否定,而是承認沒有中方配合,執行裁決就很困難。

文章指出,而且小馬科斯還在辯論中表現出了在南海問題上的決心,稱其目标是“向中國表明,菲律賓不是要向中國船隻開火,而是正在保衛我們的領海”。“菲律賓需要讓中國意識到,我們知道他們在做什麼,我們不同意他們的做法,将繼續通過外交和其他管道解決問題,使之不再發生。”他有關中國的發言,又一次比杜特爾特強硬得多。

外媒熱議小馬科斯當選菲律賓總統:或使美國對抗中國變得複雜化,對中國有利

資料圖:現任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 圖自澎湃影像

在看待菲美關系時,小馬科斯也明顯有别于杜特爾特,他稱這一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同盟”,讓菲律賓受益了一百多年。與杜特爾特試圖瓦解菲美同盟不同,小馬科斯的發言代表着将會優先考慮菲美同盟。

《外交政策》雜志最後也指出,小馬科斯所有的表述,也隻是一個表述而已。未來幾年,他必須以實際行動來證明其言行的一緻性。

但文章最後仍舊認為,考慮到如今菲律賓群眾、軍方上司層和其他選民的情緒,相當多的人支援美國是一個基本事實,加上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強硬态度沒有任何減弱迹象,杜特爾特的政策在政治層面已經失敗。是以,小馬科斯可能會調整杜特爾特的外交政策,最大化菲律賓的戰略利益,以避免掉入同樣的陷阱。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