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作者:侃姐癫談

1997年,王洛勇接受了導演夏剛的邀請,出演其執導的電影《生命如歌》。

劇中,一位蘇聯的鋼琴家,擲地有聲地說出:“一個藝術家如果不為生他養他的土地去呐喊的話,他的作品永遠沒有靈魂,永遠沒有根”。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此刻,王洛勇的心在顫抖,作為孤身在外的遊子,他對萬裡之外的那片鄉土,深沉而熱烈的愛,一如火山般噴湧而出,再難抑制。

“我要回去,我要回到大洋彼岸的中國,我要為十億祖國觀衆表演”,他對自己說道。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孤身闖蕩美國十多年,從隻會兩個單詞的外來客,到美國麻省藝術學院的客座教授;從一個身無分文的窮小子,到西裝筆挺的曼哈頓名流;從被拒之門外的落魄藝人,到登上百老彙的華裔第一人,再到紐約世貿大廈頂層的那副巨大畫像。

王洛勇用堅毅頑強的精神,書寫了中國人的神話,震撼了西方的藝術世界,也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梁與紐帶,堪稱殿堂級的人民藝術家。

一、少年志高遠

1958年,王洛勇出生在古都洛陽,父親是南京人,而母親則是上海人,在國家一五時期,父母來到洛陽支援重點工程建設,而這裡便成了他的故鄉。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小時候,他住在澗西區八号街的家屬院,成天鑽進門口的梧桐林裡,和一群小夥伴躲貓貓,笑聲肆意,合着從樹葉間灑下的稀疏陽光,多年之後,鑽進異鄉的夢裡。

後來,父母又被調到湖北第二汽車制造廠,舉家遷往十堰定居,在這裡,王洛勇與多才多藝的舅舅,學會了吹笛子。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13歲時,在一次“上山下鄉”的活動中,他因為笛子吹得好,被湖北十堰市平劇團破格錄取,而周邊的同學都是因為形體過關考入的,這讓他覺得自己少了點男子氣概。

在劇團裡,王洛勇練功非常刻苦,每次拿大頂就是一個多小時,踢腿一回要踢800次以上,這一練就是5年,也讓他打下了堅實的形體基礎。

後來,他因為出演《龍江頌》而受傷,休養期間,他又被《智取威虎山》中一段圓号表演所吸引,死乞白賴地求着上司要學圓号,拗不過他的軟磨硬泡,上司隻得答應。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1975年,王洛勇考入了武漢音樂學院主修圓号,順便還學了作曲,鍍金回來的他,立馬成了劇團裡的“香饽饽”,不僅跟頭翻得好,還能演會唱,編曲也不在話下,甚讨上司歡心。

然而,此時的他,心中卻裝了更大的世界,得知解放軍藝術學院在招生,22歲的他,孤身前往北京參加考試,奈何,在初試階段就被刷下來,灰溜溜地跑回來了。

在王洛勇的性子裡,有一種不服輸的勁頭,而這次的落選,卻成了插在他心裡的芒刺,時常隐隐作痛。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第二年,在鄉下演出的他,收到了母親風塵仆仆帶來的好消息,上海戲劇學院正在武漢招生,與上司周旋3個小時後,他騎着一輛“小破驢”飛奔至火車站,趕上了去武漢的最後一趟列車。

次日,下了火車,他臉還沒來得及洗,就馬不停蹄趕去考試現場,卻不幸錯過了考試時間,于是,他着急忙慌地找到監考老師俞得先,請求人家給他一分鐘的時間。

合十的雙手都快被他搓爛了,就差給老師跪下了,看着這個灰頭土臉的小夥子,從十堰趕來不容易,俞得先松口給了他一次機會。

王洛勇深情地朗誦一段《賣火柴的小女孩》,還表演了自己拿手的平劇唱段,讓監考老師們稱贊不已,之後,他順利考入上戲表演系。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然而,進入大學之後,與孫淳、劉威、張秋歌等一幫相貌出衆的同學同班,讓王洛勇骨子裡的自卑感更甚,而留給自己唯一的出路,就是比别人更拼命。

1985年,王洛勇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同時還獲得了文學學士學位,并被校方争取留校任教,任教期間,薩日娜、郭冬臨、高曙光等都曾是他的學生。

“從理論到理論,隻怕是會誤人子弟”,為了更好地教學,王洛勇向學校提出進組演戲,以實踐為根本,向學生傳輸安身立命的本事。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然而,學校内規定老師不得外出演戲,這個想法隻能作罷,後來,他又考慮去國外進修,讓學校同意他停薪留職。

誰成想,這一去就是16年,山高水長,一路風霜,再次踏上故土時,已是不惑之年,想來不禁感慨萬分。

二、獨闖美國的16年

這年,王洛勇申請了美國的路易斯安那大學戲劇學院,而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他,被校方欣然接納,并承諾提供6000美元獎學金。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初到美國,人生地不熟的王洛勇,内心很緊張,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解決面試這一關。

老師:“你讀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員的自我修養》嗎?”

王洛勇:“Yes!”

老師:“那你說說自己的感受吧!”

王洛勇:“Yes!”

老師:“從哪一段開始呢?”

王洛勇:“Yes!”

老師:“你聽懂我的意思嗎?”

王洛勇:“Yes!”

老師:“那麼開始吧!”

王洛勇:“Yes!”

隻見台下同學笑作一團,好吧,“Yes先生”出名了,王洛勇怎麼也想不到會以這樣的方式,開始他的美國之旅,為了順利留學,他隐瞞自己英語蹩腳的事實,最終被校方勸退。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自尊心極強的他,不願意就此放棄,打道回府,于是一邊打工,一邊尋找機會。

“在異國他鄉,我靠的是中國人特有的堅韌不拔,吃大苦、耐大勞,才挺過來的”,王洛勇回憶道。

為了生存,他租住在一間地下室裡,一天打4、5份工,刷盤子、洗車、送貨,還幫着白人太太開車,接送孩子。

不久之後,他終于考進了波士頓大學戲劇表演系,并收到5000元的獎學金,緩解了他囊中羞澀的窘境。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整整3年,他幾乎沒有睡過一個整夜覺,每天隻睡3小時,把自己的頭發用膠水黏在電風扇上,逼着自己學習至深夜。

1989年,王洛勇順利畢業并獲得文學藝術碩士,之後,他還被威斯康辛大學聘請,教了六年表演。

這年春天,陽光正好,王洛勇步行6個小時,走到了藝術的聖地“百老彙”,觀看了一場名叫《蝴蝶君》的戲,看得他熱淚盈眶,情難自已。

“等着吧,我總有一天要到這來的”,他暗下決心說道。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回去之後,他久久難眠,心中刺癢,一個大膽的想法突然冒了出來,他要演《蝴蝶君》裡的主角“宋麗伶”。

而這個角色就像平劇裡的大青衣,男扮女裝,美貌驚天,影史上最成功的塑造者是尊龍,幾乎是人魂合一,再難超越。

王洛勇憑着一腔孤勇,撥通了導演的電話,一番真誠的自薦之後,竟拿到了競演的劇本。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為了争取到這個角色,王洛勇請了英文老師,瘋狂練習口語,他用一個找來的小石頭,含在嘴裡練習發音,經常一天下來,滿嘴是血,腮也腫的像個桃子。

而這塊石頭在他嘴裡含了3年,直到最後,石頭的所有棱角都被牙齒磨圓了,如今,王洛勇還儲存着這塊小石頭,時刻勉勵自己不忘始終,戮力前行。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1990年,在西雅圖,《蝴蝶君》演出取得空前成功,王洛勇也一炮打響,有意思的是王洛勇憑借《蝴蝶君》還拿到了最佳女主角獎。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1995年,王洛勇前後面試了8次,終于站上了百老彙的舞台,出演音樂劇《西貢小姐》第一男主,此後,這部劇一連演了5年零8個月,曆經2478場。

至此,王洛勇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明星,也成為百老彙華裔第一人,填補了百老彙曆史上沒有亞洲人演主角的空白,并獲“美國福克斯演員獎最佳男演員”稱号。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在美國,王洛勇的劇照貼滿了大街小巷,公共汽車、旅遊巴士,甚至世貿大廈的頂層,而他每次出門吃飯,經常被當地影迷認出,甚至為他買單。

《紐約時報》曾評價他的表演,“他清晰的英文吐字,讓所有母語演出的美國專業演員感到羞愧”。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隻有天知道,他付出了超出常人千萬倍的努力,來美國的第10年,他終于站上了巅峰之位,他配得上鮮花,也值得所有人的掌聲。

三、歸來亦是重生

2001年,在事業的頂峰期,王洛勇毅然選擇回國,他想看看家鄉的變化,也想把自己的所學所思帶回來,肥沃國内的藝術土壤,把中國優秀的戲劇文化推廣出去。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闊别祖國16年,對他來說,這次的歸來亦是重生,而他也肩負了更高遠的志向和使命,這是一份深厚的家國情懷。

回國之後,他一邊在上海戲劇學院授課,一邊接拍影視劇,而他所帶的第一屆學生就是胡歌、袁弘和韓雪等。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在人民教師的崗位上,王洛勇深知其意義之重,從不敢有一絲懈怠,他的表演課富有創意,眼界新穎,思維開闊,讓學生們受益匪淺。

胡歌就曾誇贊老師,是一位真正的表演藝術家,功底紮實,德藝雙馨。

而王洛勇最大的願望,就是完善出中國最優秀的藝術大學,不出國門,就可以學到全世界頂尖的表演技術和音樂技術。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另一方面,王洛勇開啟了自己的影視生涯,通過大量的實踐積累,應用到教學工作中。

然而,很多人卻不了解,認為這樣一位世界級的藝術家,跑去演電視劇,實在太糟蹋了。

王洛勇卻不以為意,他笑言自己不是什麼厲害的專家,他也需要深入劇組補補課,而真正的藝術從來不是束之高閣,而是真正走進老百姓的生活中。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此後,王洛勇先後主演了《林海雪原》、《虎嘯龍吟》、《生死卧底》和《東北抗日聯軍》等70多部影視劇,也曾斬獲“金鷹獎”和“金雞獎”等重要獎項。

在主旋律的正劇中,他出演了許多的英雄人物,演過中國最大的豪俠郭靖,中國最大的戰略家諸葛亮,還有中國最好的幹部焦裕祿。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英雄來自于人民,而人民是這個偉大國家巨大的齒輪,推動着它不斷前進,他有幸作為“親曆者”,說好中國故事,這是他最驕傲的地方。

2003年,在拍攝《林海雪原》時,他飾演剿匪英雄“楊子榮”,那是他第一次去東北,根本不知道這裡有多冷。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當導演把他往外一推,站在四野無人的雪地裡,那股冷風往肺管子裡一插,仿佛被這片黑土地的魂附體,根本不用演,那感覺立馬就來了。

在零下40度的環境裡,一場叼着煙鬥抽煙的戲,煙鬥一貼嘴,就拽不下來,凍在嘴皮子上,一扯拉下一整塊皮,鮮血直流。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抿抿嘴,繼續拍戲,一場戲下來,他才發現手已經變了顔色,血已經不回流了,當地農民見狀上前,立馬把他的手往懷裡捂,輪流給他搓了40分鐘,才保住這雙手。

在之後,是《虎嘯龍吟》裡的“諸葛亮”,前有李法曾版,後有唐國強版,都是經典難以超越,我想,若不是王洛勇這樣成熟的演員,這版諸葛亮一定會是場災難。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王洛勇的表演堪稱教科書般,非常進階,他也是觀衆心中,最接近真實版的諸葛亮,接地氣,有人味,不近妖,也不類神,就隻是苦心孤詣的凡人罷了。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王洛勇真正演出了其精魂,舉手投足之間,絕無一處閑筆,實在妙哉妙哉。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而今年與後生演員劉亦菲、陳曉合作的古裝劇《夢華錄》,王洛勇飾演顧千帆的父親“蕭欽言”,也是讓人十分期待。

四、與妻子相守40載

“這一切要歸功于我的太太,沒有她,就沒有我的今天”,在一次頒獎典禮上,王洛勇動情地說到。

在事業上一路勇進的王洛勇,私下裡,還擁有一段非常圓滿的婚姻,他與妻子丁甯一起攜手走過40年,兩人育有一兒一女,生活非常幸福。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當初,兩人是在十堰市平劇團相識的,十七八歲的年紀,朦胧的情愫蕩漾在青春裡,因為團裡的規定,兩人沒有談戀愛。

而王洛勇對丁甯一見鐘情,經常偷偷幫助她練功,還為她作了兩首曲子,随後在團裡唱火了。

在之後,19歲的丁甯義無反顧嫁給了王洛勇,1985年,王洛勇出國留學之後,丁甯留在國内照顧一雙兒女,并在十堰一家文化機關上班,夫妻倆過起了異地分居的生活。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後來,王洛勇在美國穩定下來,就把妻兒和父母接到了美國生活,一家人終于團聚在一起。

然而,由于王洛勇一門心思撲在表演上,常常早出晚歸,與妻兒們交流的時間并不多,在6年裡,他沒有陪妻子過一個節,一個星期也隻與家人吃過兩頓飯。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對于這一切,丁甯沒有抱怨,也沒有争吵,她默默地守護在丈夫的身後,照顧着孩子,照料着老人,為丈夫打理一切瑣碎的家務事,讓他有足夠的精力追求事業。

當王洛勇決定回國時,丁甯又二話不說地追随他回到祖國,這些年來,王洛勇非常感激妻子的付出,将自己全部的收入交給愛妻打理,身處複雜的影視圈,他始終潔身自好,給足妻子安全感。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如今,63歲的他,仍然奮鬥在影視行業一線,教學、拍戲、演話劇,過得充實而忙碌。

前些年,他在參加《朗讀者》的節目中,用一段純正的英文,朗誦諸葛亮的《出師表》,其翻譯之精辟令人震撼,在網上引起熱烈的讨論,甚至紅到了國外,吸引不少粉絲争相模仿。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以往,很多翻譯中國戲劇的人不懂戲劇,使得本應傳播出去的中國文化被困住了,而他正在用世界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弘揚千古流傳的經典。

王洛勇:曾是胡歌的恩師,獨闖美國16年,感激19歲嫁給自己的丁甯

正如他曾在社交平台上,寫過的一句話,“生命是一場旅行,永無終點站”,而王洛勇也正向更廣闊的天地奔赴而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