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紮瓦希裡被美軍定點清除,他如何“改造”了基地組織?

作者:酒死了

記者 | 劉子象

編輯 |

繼本·拉登之後,美國又一次定點清除了基地組織另一名頭目。

8月1日,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基地組織上司人艾曼·紮瓦希裡被無人機擊斃于阿富汗喀布爾。拜登說,紮瓦希裡是9·11事件中本·拉登的副手,“深入參與了計劃”,希望這次行動可以告慰9·11的遇難者家屬。

另外,紮瓦希裡也被認為是其他多起襲擊案的策劃者,包括1998年美國駐肯亞和坦尚尼亞大使館爆炸、2000年科爾号驅逐艦遇襲等。

自1998年起,紮瓦希裡開始擔任本·拉登的助手。2011年本·拉登被美軍擊斃後,紮瓦希裡接替了他。雖然不像本·拉登那樣家喻戶曉,但他在基地組織的行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據美媒的說法,若本·拉登是基地組織的代言人,紮瓦希裡則是它充滿仇恨的心髒。

2001年,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将他列為22名“世界頭号恐怖分子”第二位,僅次于本·拉登,并懸賞2500萬美元捉拿他。但紮瓦希裡多次從美國的追殺中幸存。美軍分别在2001年、2006年和2007年對他的藏身點進行襲擊,均無收獲。

阿富汗當地時間7月31日早上6點18分。71歲的紮瓦希裡正站在喀布爾一處房屋的陽台上。兩枚“地獄火”飛彈從無人機上飛來,直接命中他。與他同在一處房子裡的家人沒有傷亡。之後,美國花了“幾天時間”最終确認了他的身份。

多年來,美國情報部門一直在追捕紮瓦希裡,但是直到近幾個月才精确鎖定了他的藏身之處。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得知紮瓦希裡的妻子和孩子轉移到喀布爾的一處住所,後确認紮瓦希裡也住在這裡。紮瓦希裡經常站在自家陽台上的習慣,讓他暴露于美軍的視線。

今年5月和6月,紮瓦希裡藏身地的情報被送往拜登手中。7月1日,拜登在戰況室聽取了擊殺行動的報告。7月28日,拜登準許了行動。7月31日,中央情報局(CIA)實施行動。

與本·拉登被組織成員視為精神領袖的角色不同,紮瓦希裡更多是一名“理論家”。本·拉登為基地組織帶來了号召力和資金,紮瓦希裡則提供了戰術群組織技巧。

事實上,紮瓦希裡在内部是一個備受争議的人物。他是出了名的易怒和教條主義。組織内的批評者認為他控制過度、行事隐秘、制造分裂。一些更早追随本·拉登的基地成員将紮瓦希裡看作“傲慢的外來者”。

喬治敦大學和平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Bruce Hoffman曾透露,與出身富商世家的本·拉登不同的是,紮瓦希裡從十幾歲開始就已經是徹頭徹尾的恐怖分子。

他出生在埃及一個中産家庭,家族成員都是醫生和學者。最初,他延續了家族傳統,在開羅大學醫學院畢業,獲得外科碩士學位,在開羅郊區開了一家診所。但很快他就被号召推翻埃及政府的激進伊斯蘭組織所吸引,成了一名激進青年。

1981年,他因參與刺殺埃及總統薩達特而被捕,最終被判非法持有武器罪,并服刑三年。正是這次服刑,讓他徹底變成了一個狂熱的暴力極端分子。據其他囚犯說,紮瓦希裡在坐牢期間經常受到酷刑和毆打,這一經曆進一步促使了他的極端化轉變,不僅使他反對埃及政權,同時也開啟了他仇恨美國的生涯。

1985年獲釋後,紮瓦希裡前往沙特、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并建立了埃及伊斯蘭聖戰組織的一個分支派系。1993年埃及伊斯蘭聖戰組織重新崛起後,紮瓦希裡接管了上司權。在他的上司下,該組織對埃及總理和部長發動了一系列襲擊,在試圖推翻埃及政府的運動中,導緻1200多名埃及人死亡。

1997年,美國認定他為“征服先鋒”組織的上司人,該組織是伊斯蘭聖戰組織的一個派系。兩年後,他因參與多次襲擊而被埃及軍事法庭缺席判處死刑。

他與本·拉登的關系建立于上世紀80年代末。1998年,紮瓦希裡将他的伊斯蘭聖戰組織與本·拉登的基地組織合并,成為本·拉登的副手和首席“伊斯蘭理論家”。同年,本·拉登、紮瓦希裡等人發表了一份宣言,呼籲在全世界消滅美國人。

紮瓦希裡曾一度十分活躍,成為基地組織最著名的發言人。在本·拉登四處藏匿的2007年,紮瓦希裡出現在16個視訊和錄音帶中,是前者的4倍,當時基地組織正試圖在世界各地激進化和招募成員。

2011年正式上位後,紮瓦希裡重建了基地組織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邊境地區的上司層。他還将基地組織從恐怖襲擊的集中策劃者重塑為“連鎖加盟式”的上司者。在他的帶領下,基地組織走了一條“碎片化”和“網絡化”的路線,在伊拉克、沙特、北非、索馬裡、葉門等國家都建立了自治分支網絡。此後10年,該組織鼓動或直接參與了上述地區的一系列襲擊案。

不過,随着紮瓦希裡的多名副手被美軍相繼打死,他協調全球事務的能力被削弱。近年來,紮瓦希裡已經成為一個遙遠而邊緣的人物,隻是偶爾發出一些資訊。

在撤軍即将滿一年之際,美國将此次行動渲染為反恐行動的重大勝利。2021年8月底,深陷阿富汗戰争泥潭20年的美國最終撤軍。不過,美國官員曾表示,将保留從其他地方對阿富汗境内的恐怖分子發動攻擊的能力。這次行動是美國撤離阿富汗以來第一次已知的反恐行動。

另外,紮瓦希裡的死亡無疑對基地組織是又一次打擊,但其效果能否比肩本·拉登被擊斃仍然存疑。

近幾年,随着ISIS等其他恐怖組織崛起,基地組織在全球的影響力越顯弱化。另外,在紮瓦希裡的建設下,現在的基地組織已經趨向“碎片化”形式。即使沒有了頭目,組織或許仍然可以運作。

目前還不清楚誰将接替紮瓦希裡,成為基地組織新的頭目。不過,現在至少一個人被認為可能是潛在的接班人:一個化名為“Saif al-Adl”的埃及人。據信,這名經驗豐富的聖戰分子在伊朗待了很長時間,行動經常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