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網評」日本投資非洲卻碰瓷中國,扭曲心态換不來影響力

作者:海峽網絡
「中國網評」日本投資非洲卻碰瓷中國,扭曲心态換不來影響力

中國網評論員 華章

日前,日本主導的第八屆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TICAD)于8月27日至28日在北非國家突尼西亞召開。然而,在這樣一場日方與非洲國家探讨各領域合作的會議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卻多次拿中國說事,炒作所謂“中國債務陷阱”,并鼓吹其合作措施将幫助實作一個“有韌性的非洲”,與中國的做法“不同”。

通常情況下,在探讨雙多邊合作會議上,參與方隻會将互利共赢作為合作願景,像日方這樣公開宣稱将對抗他國當作目标的并不多見。日本的反常表現,與自身實力下滑和聯美抗中的戰略算計不無關系。

多年前,日本就認識到,非洲對其謀求大國地位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自1980年首次提出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40多年來,日本雖屢次申請“入常”失敗,卻始終癡迷于此。日方認為,要實作這一目标,需要取得盡可能多的成員國支援,并不惜開展“金元外交”為自己拉票。非洲有54個主權國家,是聯合國中的巨大“票倉”,自然成為日方拉攏的對象。2013年,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承諾5年内向非洲提供總額3.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币1486億元)的援助,以争取非洲國家支援,希望在2015年借聯合國成立70周年的契機“入常”。此次岸田文雄承諾未來3年将為非洲發展提供300億美元援助,恐怕還是沿襲“金元外交”的老路,為2025年借聯合國成立80周年之機再次“沖關”作準備。

此外,非洲堪稱“能源資源寶庫”,特别是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等儲量豐富,對于工業發達但資源貧乏的日本來說,具有格外重要的吸引力。日本一些能源企業很早就在非洲布局,《朝日新聞》等日本媒體也曾用大量版面宣傳非洲的礦産資源,希望日本企業加大投資力度。在政府層面,日本早在1993年便主導召開了第一屆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以加強日非能源投資和經貿等領域合作,迄今已有近30年曆史。

可見,日方從自身利益出發,早已賦予了非洲重要的戰略地位,并非是近兩年才心血來潮要加強對非合作,也并非是為了實作所謂“有韌性的非洲”。但與日本政府的認知和願望相反,近年來,日本對非洲的投資規模卻不增反降。《朝日新聞》公布的資料顯示,日本對非洲的投資在2013年達到最高點,超過100億美元,之後便開始下滑,到2020年已不足50億美元,2021年也僅比前一年略高而已。就連日本經營多年的TICAD影響力也在下滑。今年會議前夕,日本多名人士擔憂本屆會議的參加人數減少,規模縮小,“TICAD的品牌将會失去”。

日本對非投資心有餘而力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日本經濟持續不景氣。上世紀90年代前半期,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實作人均GDP超過4萬美元的國家,但此後這一數字便陷入緩慢增長甚至停滞狀态。日本已先後被新加坡、南韓等亞洲國家超越。自2014年以來,日本GDP年均增速始終維持在2%以下,多個年份低于1%,2019年、2020年兩年甚至連續出現負增長。在本國經濟長期低迷的情況下,對外投資援助乏力成為必然。

與此相比,在“一帶一路”倡議架構下,中非合作卻在穩步推進。截至2021年底,在53個同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中,有52個國家以及非盟委員會已經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檔案,非洲已成為參與“一帶一路”合作最重要的夥伴之一。商務部公布的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對非投資存量已經超過434億美元,投資遍及50多個非洲國家;中國已經連續13年保持非洲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2021年中非貿易額突破2500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35.3%。

中日對非合作,差别顯而易見。日本在實際舉措上乏善可陳,就隻好在打嘴炮上下功夫,拿一個對非合作的“優等生”當靶子,靠言語抹黑别國,證明自己做得更好。此外,在中美博弈加劇的背景下,日本緊跟美國的反華政策,不斷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發表不當言論,采取不當行動,既借美國之手打壓中國,也向美納上投名狀、博得好感,為實作國家“正常化”鋪路。具體在對非合作上,日本更有通過離間中非關系,以赢回其在非影響力的算計。

然而,中國與美國的戰略競争态勢全世界都看得很清楚,後者及其從屬國多次出言污蔑诋毀中國的用意,各國也心知肚明。非洲開發銀行行長阿金文米·阿德西納就明确表示,中國沒有故意讓任何國家背負債務的計劃,中國在非洲正以支援基礎設施建設的方式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非洲也并未陷入債務危機。南非《外交》雜志主編克裡坦·巴哈納也提醒,日本加大對非投資的意願必須轉化為現實,切實造福于非洲人民才行。

在這一話題上,中國的态度要開放、包容得多。中國外交部曾多次強調,中方歡迎一切幫助開發中國家建設基礎設施、促進共同發展的倡議;中方同時認為,不同的相關倡議之間不應是互相替代、互相排斥的關系,而應提倡相容并蓄,溝通協調,形成合力。日本亞洲太平洋論壇理事長田中健二也認為,日本能夠向非洲派出的人數有限,日本資本也已進入到投資非洲的瓶頸,此時和中國合作是最佳機會。

奉勸日方,在對外合作上,抹黑别國換不來影響力,反而會顯得自己小肚雞腸;不如加強與包括中國在内的第三方合作,才能真正履行對非承諾,才是真正腳踏實地幫助非洲國家建設基礎設施、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的正途。(責任編輯:樂水 宇馨 原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