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交換機基礎配置之四:配置U盤開局

作者:每日精修

一、U 盤開局簡介

1、定義

U盤開局是指裝置在開局部署時,使用者預先将開局檔案存儲在U盤中,然後将U盤插入裝置,通過從U盤下載下傳開局檔案來對裝置實作目标版本以及相關業務的部署。

2、目的

随着網絡規模的擴大,網絡中需要部署的裝置數量越來越多,開局部署也日漸增多。相比傳統的通過專業工程師逐台的去給裝置開局的模式,U盤開局功能隻需要讓專業工程師把所有開局檔案存儲到U盤中即可,具體開局任務可以通過開局現場非專業人員來進行。這樣即簡化了開局部署流程,又降低了開局部署成本。

二、U 盤開局原理描述

1、U盤開局流程

U盤開局之前,需要先制作U盤開局索引檔案并将索引檔案儲存至U盤根目錄下。把需要加載的開局檔案儲存至U盤指定目錄(根據索引檔案的要求儲存至相應目錄)。将U盤插入裝置中,裝置會根據開局檔案自動完成檔案的加載。

U盤開局流程如圖1-1所示:

華為交換機基礎配置之四:配置U盤開局

2、開局檔案分類

可以通過U盤中的索引檔案實作對裝置所需檔案的自動加載。

● 必選檔案

– 索引檔案:名稱必須為smart_config.ini

● 可選檔案

– 系統軟體:字尾名為.cc

– 配置檔案:字尾名為.cfg或.zip

– 更新檔檔案:字尾名為.pat

– Web網頁檔案:字尾名為.web.7z

– 使用者自定義檔案

– 腳本檔案:字尾名為.bat

可通過腳本檔案,在U盤開局的同時,導入堆疊的相關配置。

使用者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其中的一種或多種可選檔案進行U盤開局。

3、U 盤開局裝置運作流程

U盤插入裝置後的開局流程如圖4-2所示:

圖 1-2 U 盤開局裝置運作流程圖

華為交換機基礎配置之四:配置U盤開局

其中對配置檔案進行密碼檢查和HMAC校驗流程如圖4-3所示:

圖 1-3 U 盤開局時對配置檔案進行密碼檢查和 HMAC 校驗流程圖

華為交換機基礎配置之四:配置U盤開局

1). U盤插入需要更新的裝置,裝置檢測到U盤在位。

2). 裝置是否開啟了U盤開局功能:

– 如果是空配置裝置,則U盤開局功能一直是開啟的,則進入步驟3。

– 如果是非空配置裝置開啟了U盤開局功能,則進入步驟3。

– 如果是非空配置裝置未開啟U盤開局功能,則不進行U盤開局。

3). 裝置檢測U盤中是否存在U盤開局索引檔案:

– 如果檔案存在,進入步驟4。

– 如果檔案不存在,則不進行U盤開局。

4). 裝置檢測U盤開局索引檔案格式的合法性:

– 如果合法,進入步驟5。

– 如果檔案非法,開局失敗,流程結束,在U盤中生成錯誤報告。

5). 裝置将索引檔案中指定的資料變更時間标志與裝置中記錄的上次U盤開局的時間标志進行比較:

– 如果不相同,進入步驟6。

– 如果相同,開局失敗,流程結束,在U盤中生成錯誤報告。

6). 判斷裝置上是否配置U盤開局的密碼:

– 如果配置了密碼,會再次判斷索引檔案中指定的密碼是否與裝置中配置的一緻,如果一緻,進入步驟7。如果不一緻,開局失敗,流程結束,在U盤中生成錯誤報告。

– 如果沒有配置密碼,進入步驟7。

7). 系統按照索引檔案中的描述資訊從U盤中擷取開局檔案,并将其儲存至指定的存儲媒體中:

– 如果擷取檔案成功,進入步驟8。

– 如果擷取檔案失敗,開局失敗,流程結束,在U盤中生成錯誤報告。

8). 進行配置檔案密碼檢查和HMAC校驗:

– 如果更新檔案中不包含配置檔案,則進入步驟9。

– 如果更新檔案中包含配置檔案,未設定配置檔案加密密碼,則進入步驟9。

– 如果更新檔案中包含配置檔案,設定了配置檔案加密密碼,但未使能HMAC

校驗功能,則對配置檔案進行解密,解密成功,則進入步驟9;不成功,則開局失敗,流程結束,在U盤中生成錯誤報告。

– 如果更新檔案中包含配置檔案,設定了配置檔案加密密碼,并且使能了

HMAC校驗功能,則首先對配置檔案進行HMAC校驗,再對配置檔案進行解密。HMAC校驗通過并且配置檔案解密成功,則進入步驟9;否則開局失敗,流程結束,在U盤中生成錯誤報告。

9). 根據擷取的檔案或者指定的激活方式,裝置自動判斷是否需要重新開機激活。

– 如果不需要重新開機,則線上激活相應檔案,進入步驟10。

– 如果需要重新開機,裝置會将相應檔案設定為下次啟動檔案,自動重新開機成功後,進入步驟10。

10). U盤開局成功,流程結束。将U盤從裝置中拔出。

說明

● 如果開局成功,系統會在U盤根目錄中生成檔案名為usbload_verify.txt的開局成功報告。

● 如果開局失敗,系統會在U盤根目錄中生成檔案名為usbload_error.txt的開局失敗報告,使用者可根據此報告定位出錯原因。

三、 U 盤開局配置注意事項

涉及網元

無需其他網元配合。

License 支援

本特性是交換機的基本特性,無需獲得License許可即可應用此功能。

V200R020C10 版本特性支援情況

僅如下款型支援U盤開局:

S5720-LI、S5720S-LI(支援USB接口的款型)、S5720I-SI、S5735S-H、S5736-S、

S5731-H、S5731-H-K、S5731-S、S5731S-S、S5731S-H、S5732-H、S5732-H-K、

S5735-L1、S5735-L、S5735S-L1、S5735S-L、S5735S-L-M、S500(支援USB接口的

款型)、S5735-S、S5735S-S、S5735-S-I(支援USB接口的款型)、S6720-EI、

S6720S-EI、S6730-H、S6730-H-K、S6730S-H、S6730-S、S6730S-S

說明

如需了解交換機軟體配套詳細資訊,請點選Info-Finder。

特性依賴和限制

使用U盤開局前

● U盤規格:檔案系統格式是FAT32,硬體接口是标準的USB2.0(S5700-LI提供USB1.1接口)。因不同廠商U盤型号的相容性和驅動存在差異,如果出現U盤不能使用,請嘗試更換主流廠商的U盤,交換機支援不大于128GB容量的U盤。

● U盤開局功能與SVF、EasyDeploy、WEB初始化模式功能互斥。

● U盤開局前,保證開局裝置可以正常啟動,并且保證裝置有足夠的記憶體空間儲存開局檔案。

● 由于裝置為空配置裝置,還沒有相應的安全保證措施。是以當具體開局任務由開

局現場非專業人員來進行時,請保證該人員不會對裝置、U盤及開局檔案進行非法操作。

● 不支援同時插入2個U盤進行開局。

● 不支援通過指令行讀取U盤中的内容,不支援通過dir指令檢視U盤中的檔案和目錄資訊,不支援U盤和裝置存儲器Flash中的内容互相拷貝。

● 索引檔案需要與目前裝置的版本配套使用。例如,從低版本更新至高版本,如果索引檔案中有低版本不支援的字段時,更新過程中該字段不生效。

● smart_config.ini格式的索引檔案支援對配置檔案進行加密和HMAC校驗功能,smart_config.ini格式的索引檔案不支援。是以,當更新檔案中包含配置檔案時,建議使用smart_config.ini格式的索引檔案,設定配置檔案加密密碼并使能HMAC校驗功能,以提高安全性。從V200R013C00版本開始,裝置僅支援smart_config.ini格式索引檔案進行U盤開局。

● 從V200R005C00版本開始,裝置支援smart_config.ini格式索引檔案進行U盤開局,此格式索引檔案支援堆疊場景,U盤必須插入堆疊主交換機中。如果插入備交換機或從交換機,U盤開局流程不響應。

● S5700S-28P-PWR-LI-AC、S5700S-28X-LI-AC、S5700S-52X-LI-AC、S5700S-LI、S5710-X-LI、S5720-EI、S5720-HI、S5720I-SI、S5720-LI、S2730S-S、S5735-L1、S300、S5735-L、S5735S-L1、S5735S-L、S5735S-L-M、S5720S-LI、S5720S-SI、S5720-SI、S500、S5735-S、S5735S-S、S5735-S-I、S5730-HI、S5731-H、S5731-H-K、S5731-S、S5731S-H、S5731S-S、S5732-H、S5732-HK、S6720-EI、S6720-HI、S6720-LI、S6720S-EI、S6720S-LI、S6720S-SI、S6720-SI、S6730-H、S6730-H-K、S6730S-H、S6730-S、S6730S-S系列裝置僅支援smart_config.ini格式索引檔案。

● 當使用usbload_config.txt格式索引檔案進行U盤開局時,隻支援單台裝置的場景,不支援多台裝置堆疊的場景。在多台裝置堆疊場景下,U盤如果插入備交換機或者從交換機,則開局流程不響應;如果插入主交換機,則開局失敗,主交換機的U盤開局訓示燈紅色快閃,并記錄錯誤報告,報告内容為“The usbload_config.txt index file can not be used for USB deployment of a multi-member stack”。

● 在V200R013C00版本,當裝置在雲模式零配置狀态時,U盤開局支援下發堆疊口基本配置,包括如下指令:

a. interface stack-port

b. port interface enable

c. shutdown interface

d. stack slot priority

e. stack slot renumber

● 從V200R019C00版本開始,當裝置在NETCONF模式零配置狀态時,U盤開局支援下發堆疊口基本配置,包括如下指令:

a. interface stack-port

b. port interface enable

c. shutdown interface

d. stack slot priority

e. stack slot renumber

● 對于S5720-HI,如果裝置啟動U盤開局後需要重新開機,并且重新開機後裝置将更新到V200R009C00或之後的版本,則重新開機前,系統将對下次啟動生效的配置檔案進行檢查,檢查配置檔案中是否包含與下次運作版本相沖突的WLAN特性的配置。如果包含沖突配置,則無法重新開機,開局失敗,同時在U盤根目錄下生成錯誤報告usbload_error.txt檔案,并記錄失敗原因。此時,需要使用者将配置檔案經eDeskpro工具進行轉換後再設定為下次啟動配置檔案。

使用U盤開局時

● 使用U盤進行寫操作時,請務必保證關閉U盤寫保護功能。

● U盤開局過程中裝置不能斷電,否則會造成更新失敗甚至會造成裝置無法啟動。

● U盤開局結束之前不能将U盤拔出,否則可能會造成U盤内的資料損壞。

● 當使用U盤對S5720-EI、S5720-HI、S5720I-SI、S5720-LI、S2730S-S、S5735-L1、SS300、S5735-L、S5735S-L1、S5735S-L、S5735S-L-M、S5720S-LI、S5720S-SI、S5720-SI、S500、S5735-S、S5735S-S、S5735-S-I、S5730-HI、S5731-H、S5731-H-K、S5731-S、S5731S-H、S5731S-S、S5732-H、S5732-HK、S6720-EI、S6720-HI、S6720-LI、S6720S-EI、S6720S-LI、S6720S-SI、S6720-SI、S6730-H、S6730-H-K、S6730S-H、S6730-S、S6730S-S進行開局時,不能使用已分區的U盤,否則裝置可能無法找到U盤上的檔案,導緻U盤開局失敗。

● 如果是非空配置裝置進行U盤開局,必須通過指令set device usb-deployment config-file password配置加密和解密的密碼。

● S5700-LI支援smart_config.ini和usbload_config.txt兩種格式的索引檔案。如果U盤中兩種索引檔案都存在,則優先使用äm†àìȎcÑnĒªȇ²n²檔案。U盤開局時,建議U盤中不要同時存放兩種格式的索引檔案。通過U盤降級到V200R003及以前版本S300, S500, S2700, S5700, S6700 系列以太網交換機時,建議使用usbload_config.txt作為索引檔案,因為V200R003及以前版本不支援smart_cfg.ini作為索引檔案。

● 在堆疊系統中,隻要有一台裝置不支援U盤開局,整個堆疊系統開局失敗。

● 裝置帶U盤重新開機開局,可能會由于裝置配置未恢複造成開局失敗,則可通過拔插U盤解決。

四、制作索引檔案

U 盤開局索引檔案的制作方法

使用者可以在PC機上編輯U盤開局索引檔案,具體步驟如下:

1. 建立一個空的文本文檔。

2. 按照U盤開局索引檔案格式編輯檔案内容。

3. 将此文本文檔另存為“smart_config.ini”。

4. 将索引檔案smart_config.ini拷貝至U盤,此檔案必須儲存至U盤根目錄下。

U 盤開局索引檔案格式

說明

● smart_config.ini類型的索引檔案,每一行的内容不能超過512個字元,否則索引檔案無效。

● smart_config.ini索引檔案中的字段名不區分大小寫。

● 索引檔案中加載檔案的字段均為可選,但至少要指定一種檔案類型的字段。系統軟體名、配

置檔案名及更新檔檔案名支援的最大長度為48個位元組,其他類型檔案名支援的最大長度為64個位元組。

BEGIN LSW

[GLOBAL CONFIG]

TIMESN=

AUTODELFILE=

ACTIVEMODE=

USB-DEPLOYMENT PASSWORD=

[DEVICEn DESCRIPTION]

OPTION=

ESN=

MAC=

AUTODELFILE=

ACTIVEMODE=

DEVICETYPE=

HMAC=

DIRECTORY=

SYSTEM-SOFTWARE=

SYSTEM-CONFIG=

SYSTEM-PAT=

SYSTEM-WEB=

SYSTEM-SCRIPT=

SYSTEM-USERDEF1=

SYSTEM-USERDEF2=

SYSTEM-USERDEF3=

END LSW

smart_config.txt索引檔案支援注釋資訊,注釋資訊以英文半角的分号“;”開始。可以在字段的同一行後直接增加注釋(字段内容與注釋之間需要有空格隔開),也可以是單獨的注釋行。

表 1-1 smart_config.ini 索引檔案字段含義

字段 描述
BEGIN LSW 必選字段。起始标志,此字段不能修改。
GLOBAL CONFIG 必選字段。全局配置起始标志,此字段不能修改。
TIMESN

必選字段。資料變更時間标志,字元串格式,長度範圍為1~16,不能包含空格。建議格式:年月日.時分秒。

例如,2011年06月28日08時09分10秒,可設定為TIMESN=20110628.080910。

每個TIMESN對應某台更新的裝置。在U盤開局過程中,裝置會在重新開機前記錄此TIMESN(更新後不需要重新開機的則在更新完成後記錄),下次更新不可使用此TIMESN。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造成在裝置重新開機後更新失敗,則需要将TIMESN重新修改後再進行U盤開局。

AUTODELFILE 可選字段。表示是否允許更新後自動删除原有系統軟體。
  • AUTODELFILE=YES:删除
  • AUTODELFILE=NO:不删除

預設情況下,AUTODELFILE為NO。如果該字段不存在、為空或是不合法值,均表示為預設情況。

有兩種AUTODELFILE字段:全局字段和單台裝置字段。

  • 位于[GLOBAL CONFIG]字段内的是全局字段,位于[DEVICEn DESCRIPTION]内的是單台裝置字段。
  • 如果單台裝置設定了此字段的值為YES或NO,則以單台裝置設定的生效。如果單台裝置沒有設定此字段或者此字段為空,則以全局設定的生效。
ACTIVEMODE 可選字段。表示檔案拷貝完成後的檔案激活方式。
  • DEFAULT:按照各個檔案的預設方式激活。
  • 其中,系統軟體、配置檔案預設激活方式是重新開機裝置;更新檔檔案預設激活方式是不重新開機裝置,線上激活;Web網頁檔案、使用者自定義檔案不做激活處理,下載下傳成功後U盤開局即結束。
  • RELOAD:采用重新開機裝置的方式激活。

預設情況下,ACTIVEMODE為DEFAULT。如果該字段不存在、為空或是不合法值,均表示為預設情況。

有兩種ACTIVEMODE字段:全局字段和單台裝置字段。

  • 位于[GLOBAL CONFIG]字段内的是全局字段,位于[DEVICEn DESCRIPTION]内的是單台裝置字段。
  • 如果單台裝置設定了此字段的值為DEFAULT或RELOAD,則以單台裝置設定的生效。如果單台裝置沒有設定此字段或者此字段為空,則以全局設定的生效。
USB-DEPLOYMENT PASSWORD

可選字段。U盤開局的認證密碼。如果待開局裝置的配置中包含開局認證密碼,則此字段中必須填入相應的密碼,如果待開局裝置中未配置密碼,該字段為空或不存在即可。同一個索引檔案隻能使用同一個密碼。如果一個索引檔案需要對多個裝置開局,則裝置上配置的開局認證的密碼必須相同。 說明:

如果是非空配置裝置進行U盤開局,必須通過指令set device usb-deployment config-file password配置加密和解密的密碼。

DEVICEn DESCRIPTION

必選字段。單台裝置檔案資訊描述起始标志,n表示裝置的編号,從0開始,最大為65535。

說明:

  • DEVICEn DESCRIPTION字段下表示單台裝置資訊的每個字段不可以重複出現,否則将不比對這個DEVICEn。
  • DEVICE按照檔案中定義的順序從上到下進行比對,比對到一組之後不會再比對其它DEVICEn。
OPTION 可選字段。單台裝置檔案資訊有效标志,表示該裝置檔案資訊是否有效。
  • OPTION=OK:有效
  • OPTION=NOK:無效,此單台裝置的檔案資訊都無需判斷
預設情況下,OPTION為OK。如果該字段不存在、為空或是不合法值,均表示為預設情況。
ESN

可選字段。裝置序列号。如果ESN=DEFAULT,表示不比對ESN序列号,否則需要和裝置比對ESN。

預設情況下,ESN為DEFAULT。如果該字段不存在或為空,則表示為預設情況。

待更新的裝置将在索引檔案中按DEVICE從上往下進行比對,比對的優先級為:MAC > ESN > DEVICETYPE > DEFAULT。一旦比對上,則按比對上的DEVICE資訊進行加載檔案,如果此過程出錯,将不會再次進行比對,隻會輸出錯誤報告。
MAC

可選字段。裝置MAC位址,格式為:XXXX-XXXX-XXXX,X為十六進制數。如果MAC=DEFAULT,表示不比對MAC位址,否則需要和裝置比對MAC位址。

預設情況下,MAC為DEFAULT。如果該字段不存在或為空,則表示為預設情況。

DEVICETYPE

可選字段。表示與裝置的類型比對,例如S5732-H。如果DEVICETYPE=DEFAULT,表示不比對裝置類型。否則需要和裝置的類型比對。

預設情況下,DEVICETYPE為DEFAULT。如果該字段不存在或為空,則表示為預設情況。

HMAC

可選字段。配置檔案的HMAC校驗值,用于對加載的配置檔案進行校驗。該值為64位的字元串,是通過計算工具對U盤中的配置檔案以HMAC-SHA256算法計算出的值。其中用作計算的密鑰必須與在裝置上通過set device usb-deployment hmac-key指令設定的HMAC密鑰保持一緻。

預設情況下,不對配置檔案進行校驗。

說明:

可通過HMAC-SHA256計算工具(如OpenSSL或者HashCalc)生成配置檔案的HMAC值。

當U盤開局的更新檔案中包含配置檔案時,為提高安全性,建議通過指令set device usb-deployment config-file password配置加密和解密的密碼,對配置檔案按照标準zip格式壓縮,壓縮時指定密碼,再儲存至U盤,通過指令set device usb-deployment hmac-key指令配置U盤開局時HMAC校驗功能的HMAC密鑰,同時通過指令set device usb-deployment hmac使能HMAC校驗功能。

DIRECTORY 可選字段。檔案在U盤中存放的目錄。
  • 此字段為空或不存在時,表示檔案位于U盤根目錄下。
  • DIRECTORY=/abc,表示檔案位于U盤的abc檔案夾下。

預設情況下,DIRECTORY字段為空。

索引檔案中檔案目錄的格式必須與裝置的檔案系統一緻:

  • 目錄深度小于等于4級。目錄必須以“/”開頭,每一級目錄以“/”隔開,但不能以“/”結束,例如/abc/test是合法目錄,/abc/test/則是非法目錄。
  • 每一級目錄的字元串長度範圍是1~15。
  • 目錄名使用的字元不可以是空格、“~” 、“*” 、“/” 、“\” 、“:” 、“'” 、“"” 、“<” 、“>” 、“|” 、“?” 、“[” 、“]”、“%” 等字元,目錄名稱不區分大小寫。
SYSTEM-SOFTWARE

可選字段。系統軟體名稱,字尾名為“.cc”。

如果指定了此字段,則裝置在拷貝系統軟體前,會将此系統軟體的版本号與裝置正在運作的系統軟體版本号比較,如果相同則不進行拷貝以及系統軟體的更新。

SYSTEM-CONFIG 可選字段。配置檔案名稱,字尾名為“.cfg”或“.zip”。
SYSTEM-PAT 可選字段。更新檔檔案名稱,字尾名為“.pat”。
SYSTEM-WEB 可選字段。Web網頁檔案名稱,字尾名為“.web.7z”。
SYSTEM-SCRIPT

可選字段。表示腳本檔案的名稱。

可通過指定此字段,在U盤開局的同時,導入堆疊的相關配置。裝置重新開機後,堆疊配置将會生效。

腳本檔案以“.bat”為字尾,檔案名長度為5~64個字元,格式與配置檔案一緻,“!”表示注釋。腳本檔案樣例:

#
stack slot 0 renumber 2
!修改堆疊ID
#
interface stack-port 0/1
port interface xgigabitethernet 0/0/27 enable
#
interface stack-port 0/2
port interface xgigabitethernet 0/0/28 enable
           
說明:
  • 不支援unix和linux系統編輯生成的腳本檔案,因為此系統生成的檔案内容裝置無法識别。
  • U盤開局執行腳本檔案下發配置錯誤時,無法進行復原操作。可以通過改寫腳本檔案,修改錯誤配置并且删除已下發成功的配置,重新執行腳本檔案實作U盤開局。
  • 如果腳本檔案中包含非堆疊的配置指令且是會儲存至配置檔案中的指令,則此類指令在裝置重新開機後會丢失。
  • 腳本檔案的堆疊指令中,如果slot-id與目前裝置的slot ID不一緻,則會導緻腳本檔案執行失敗。同時,當有stack slot slot-id renumber new-slot-id指令時,其他的堆疊指令中涉及slot-id的都需要和目前的slot-id一緻。例如下面的腳本檔案是錯誤的,目前裝置的slot ID為0不是2,2是裝置重新開機生效後的slot ID。# stack slot 0 renumber 2 # interface stack-port 2/1 port interface XGigabitEthernet 2/0/1 enable
  • 堆疊線的連接配接可以在U盤開局前也可以在完成U盤開局後進行。對于已經連接配接堆疊線的多個裝置,如果導入腳本檔案重新開機後成為堆疊系統非主裝置時,不會在裝置上生成U盤開局成功的報告。

SYSTEM-USERDEF1

SYSTEM-USERDEF2

SYSTEM-USERDEF3

可選字段。使用者自定義檔案。
END LSW 必選字段。檔案結束标志。

說明

● 編寫索引檔案時,按照固定格式輸入一行後必須回車換行後再進行新内容的編寫,編寫完成請注意儲存索引檔案。

● 如果某項關鍵字沒有比對或者沒有搜尋到,則認為該項的參數内容為空。

五、配置 U 盤開局

前置任務

裝置上電,運作正常。

操作步驟

U盤開局之前,需要先制作U盤開局索引檔案,然後将索引檔案和需要加載的開局檔案儲存到U盤中,最後将U盤插入裝置中啟動U盤開局流程。

1). 執行指令system-view,進入系統視圖。

2). 執行指令undo set device usb-deployment disable,使能裝置的U盤開局功能。預設情況下,U盤開局功能是去使能的。建議U盤開局結束後,将此功能關閉。但是如果裝置是空配置裝置,則U盤開局功能一直是使能的。

3). (可選)執行指令set device usb-deployment config-file password password,配置U盤開局時用于對配置檔案進行加密和解密的密碼。

說明:當U盤開局更新檔案中包含配置檔案時,為提高安全性,建議通過此指令配置密碼,并将配置檔案通過此密碼按照标準zip格式壓縮加密後儲存至U盤。如果需要對配置檔案進行HMAC校驗,則必須要通過此步驟配置密碼。

如果是非空配置裝置進行U盤開局,必須通過指令set device usb-deployment config-file password配置加密和解密的密碼。

4). (可選)執行指令set device usb-deployment hmac-key,配置U盤開局時HMAC校驗功能的HMAC密鑰。

說明:U盤開局時,如果使能了HMAC校驗功能,則使用set device usb-deployment hmac-key指令配置的HMAC密鑰計算需要加載的配置檔案的HMAC值,然後将該值與索引檔案中的“HMAC”字段值進行比較。如果一緻,則檔案合法,可以進行U盤開局;如果不一緻,則檔案非法,不能進行U盤開局。

5). (可選)執行指令set device usb-deployment hmac,使能配置檔案的HMAC校驗功能。

說明:使用者在進行U盤開局時,如果更新檔案中包含配置檔案,可以對加載的配置檔案進行HMAC校驗,以保證檔案的合法性。

6). 制作索引檔案。

具體的制作方法請參見4.4 制作索引檔案。

7). 将制作好的索引檔案儲存到U盤根目錄下。需要将此檔案中定義的開局檔案儲存到指定目錄,預設為根目錄。

8). 将U盤插入裝置中,啟動開局流程。

須知:由于裝置為空配置裝置,還沒有相應的安全保證措施。是以當具體開局任務由開局現場非專業人員來進行時,請保證該人員不會對裝置、U盤及開局檔案進行非法操作。

– 進入開局流程後,系統首先按照äm†àìȎcÑnĒªȇ²n²索引檔案中的描述資訊從U盤中擷取開局檔案拷貝到裝置預設的存儲媒體中。如果是堆疊環境,在主交換機拷貝完成後,會将這些檔案拷貝至所有成員交換機上。

– 檔案拷貝完成後,裝置會根據索引檔案中ACTIVEMODE字段指定的方式激活檔案。

– 如果此次更新需要裝置重新開機生效,則在重新開機前會延時10秒,在此時間内,裝置USB燈黃色常亮。

通過訓示燈檢視 U 盤開局狀态

# S6720S-EI、S5720I-6X-PWH-SI-AC和S5720I-10X-PWH-SI-AC:通過SYS訓示燈的狀态,判斷U盤開局進行的狀态。

● 黃色慢閃(每2秒閃一次):U盤開局成功。

● 綠色快閃(每秒閃四次):U盤資料讀取中。

● 紅色快閃(每秒閃四次):U盤開局失敗。

# 通過USB訓示燈的狀态,判斷U盤開局進行的狀态(S5720I-6X-PWH-SI-AC和S5720I-10X-PWH-SI-AC除外)。

● 綠色常亮:U盤開局成功。

● 綠色快閃(每秒閃四次):U盤資料讀取中。

● 紅色快閃(每秒閃四次):U盤開局失敗。

● 黃色常亮:檔案拷貝完成且校驗成功,U盤可以拔出。

● 常滅:可能原因有U盤中無索引檔案、未插U盤、USB接口損壞、訓示燈壞、插入非開局U盤、重新開機過程中。

說明

● U盤開局成功後,系統會在U盤根目錄下生成開局成功報告usbload_verify.txt檔案。此時,可以拔出U盤,U盤開局結束。

● 如果U盤開局失敗,系統也會在U盤根目錄下生成錯誤報告usbload_error.txt檔案,可以通過檢視此檔案定位失敗原因。

● U盤開局結束後,建議執行set device usb-deployment disable指令,去使能裝置的U盤開局功能,防止因U盤誤插入而引起不必要的版本更新,導緻業務中斷。

六、U盤開局配置舉例

組網需求

在裝置部署過程中,為了降低人工成本、節省部署的時間,使用者希望為兩台新裝置實作自動更新及配置。需求如下:

● 裝置更新時間為2013年07月28日02時09分。

● 第一台裝置S5732-H從V200R020C10版本更新至較高版本,MAC位址為xxxx-xxxx-xxxx,系統軟體名稱S5732-H-new.CC,使用者自定義檔案userfile.txt ,要求更新完成後,删除原有的系統軟體。

● 第二台裝置S5735-L從V200R020C10版本更新至較高版本,ESN号為020TEA10xxxxxxxx,系統軟體名稱為S5735-L-new.CC,需要加載的配置檔案為vrpcfgnew.zip,更新檔檔案為patch.pat。

配置思路

采用如下思路配置:

1. 制作U盤開局索引檔案smart_config.ini。

2. 将索引檔案smart_config.ini和開局檔案儲存至U盤根目錄下。

3. 将U盤插入裝置的USB接口啟動開局流程,實作裝置自動完成軟體更新。

操作步驟

步驟1 編輯U盤開局索引檔案smart_config.ini。

# 建立一個索引檔案,命名為“smart_config.ini”。索引檔案的内容與格式如下:

BEGIN LSW

[GLOBAL CONFIG]

TIMESN=20130728.020900

[DEVICE0 DESCRIPTION]

MAC=xxxx-xxxx-xxxx

AUTODELFILE=YES

DEVICETYPE=S5732-H

SYSTEM-SOFTWARE=S5732-H-new.CC

SYSTEM-USERDEF1=userfile.txt

[DEVICE1 DESCRIPTION]

ESN=020TEA10xxxxxxxx

DEVICETYPE=S5735-L

SYSTEM-SOFTWARE=S5735-L-new.CC

SYSTEM-CONFIG=vrpcfgnew.zip

SYSTEM-PAT=patch.pat

END LSW

步驟2 将索引檔案smart_config.ini及其他所有開局檔案儲存至U盤根目錄下。

步驟3 将U盤插入S5732-H中啟動開局流程,觀察訓示燈,監控U盤開局的狀态。

裝置重新開機後,系統檢測開局狀态:SYS訓示燈黃色慢閃(每2秒閃一次),表示U盤開局成功;SYS訓示燈紅色閃爍,表示U盤開局失敗,可檢視U盤根目錄下usbload_error.txt檔案定位出錯原因。

确認U盤開局成功後,拔出U盤,再插入另外一台待更新的裝置中。

步驟4 将U盤插入S5735-L中啟動開局流程,觀察訓示燈,監控U盤開局的狀态。

裝置重新開機後,系統檢測開局狀态:USB訓示燈綠色常亮,表示U盤開局成功;USB訓示燈紅色快閃(每秒閃兩次),表示U盤開局失敗,可檢視U盤根目錄下usbload_error.txt檔案定位出錯原因。

确認U盤開局成功後,拔出U盤,U盤開局結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