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咨詢: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

心理咨詢: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有着非常大的影響。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會影響你的三觀、處事方式,形成自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換句話來講,你的擇業、擇友、擇偶都或多或少跟你的原生家庭脫不了關系。

什麼是原生家庭

我們人的一生中有兩個家。一個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另一個是我們長大以後,自己結婚成家的那個家,我們把第一個家叫做原生家庭。

心理咨詢: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

◎ 原生家庭帶給了我們怎樣的影響?

父母的脾氣秉性、為人處世風格、家庭環境等,會潛移默化地複制到後輩身上烙下印記。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影響。

1.原生家庭影響了我們表達和接受愛的能力

之前有段話在微網誌上很火:

“一直覺得在家庭氛圍好的小孩很幸運,他見過好的感情是什麼樣的,擁有對健康的愛的敏銳嗅覺,很容易就往正确的方向跑。”

因為知道往正确的方向跑,是以總是過得很幸福、總能交到不同的朋友,然後從不同人那裡收獲更多的溫暖和愛。

那麼,在湊合、冷戰、吵架的夫妻關系下長大的孩子呢?

“不知道什麼是好的,要花很多力氣去踢開那些糟糕的。要碰壁很多年,才知道哪條路是對的。”

他們不夠幸運,沒能享受更多的保護和關愛,卻承受了冷漠的暴力。于是,變得獨立卻沒有安全感,表現上無憂無慮,内心裡千瘡百孔。

比如,一個非常漂亮、品學皆優的女孩子,找對象的時候總是找條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相處一段時間,又很難勉強自己而分手;而她在找工作時,也會因為覺得自己太差,配不上那些好的高薪的職位;在機關也不敢提要求,總覺得自己不配。

心理咨詢: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

2.影響親密關系

1

有些人在冰冷的家庭中成長,從小目睹了父母不和、爸爸的出軌,覺得婚姻很可怕,習慣把一切親密關系都拒之門外,即使遇到喜歡的人,一想到家庭和父母,也會默默告訴自己:“算了吧”。

2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會發現自己和父母婚姻狀況驚人地相似。

有位女士婚後發現,她的公公、丈夫和兒子在婚姻關系裡的表現幾乎一模一樣,都是非常大男子主義,對伴侶統統指責加控制。而家裡的女人也是如出一轍,統統地讨好丈夫并忍氣吞聲。

3

有些年輕人雖然進入了婚姻,依然被原生家庭控制,這種情況多見于獨生子女家庭。

比如婆婆百般幹涉小倆口生活,或者有的丈母娘也包辦小倆口的家務甚至代替小倆口養育孩子,這種影響對年輕人來說也是非常痛苦的。

心理咨詢: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

3.影響自尊、情緒、性格和行為習慣

父母脾氣暴躁 = 我時常難以掌控自己的脾氣

父母性格呈現極端多面性 = 我性格古怪多變

幾乎沒有受到過任何誇獎 = 即使自己已經在優秀的水準線上也内在自卑

成長的過程中感受經常被忽略 = 嚴重讨好型人格,希望全世界都喜歡自己

心理咨詢: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

一位女士發現,因為她扮演的是“家中傭人”的角色(料理家務、照顧弟妹;為了讓父母都可以出外上班,以及讓弟弟可以讀大學,她自己隻讀到國小就沒有再繼續上學),是以她在重要的朋友關系及親密關系中,常常落入卑屈的模式。她沒有結婚,而且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一位男士覺得要戒掉隔三差五就上酒吧喝幾杯馬丁尼的習慣很難。他發現自己有這種習慣,全是因為遵循父親和祖父的慣例。

一位女士說話總是很小聲,因為小時候家人不許她太大聲說話或太引人注目。她也不敢向老闆要求加薪,因為這樣會引起别人“特别的注意”。

許多在“謹慎的雙親”照料下長大的來訪者發現,當他們年齡愈長,就愈害怕在金錢上、職場上,及親密關系上冒險。

在不允許表達強烈情緒——不管正面或負面——的家庭中長大的男性與女性,長大成人後很難了解自己的感覺,當然更不可能将感覺表達出來。

心理咨詢: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原生家庭中受到影響的人,往往第一時間會非常迫切地希望消除過往的痕迹。

比如,有些人想通過逃離家庭(如外地上學、出國等)來逃離這一切,卻發現,它在内心留下的烙印,那些條件反射、依戀模式、價值觀念,那些痛苦的孤獨的回憶……都從未離開自己。

另外,一個人雖然非常渴望 “改寫過去”,但無意識中卻傾向于不由自主地重複一些早年的創傷性體驗。

“強迫性重複是這樣一種心理現象——個體不斷重複一種創傷性的事件或境遇,包括不斷重新制造類似的事件,或者反複把自己置身于一種‘類似的創傷極有可能重新發生’的處境裡。”

比如曾經因為被羞辱的孩子,當他成年後,他會不斷無意識中去創造曾經被羞辱的類似場景,然後會被再度羞辱;

曾經因為媽媽抑郁而不能得到很好照顧的孩子,當他成年後會不斷與受苦的女人交往,進而不斷重複曾經需要不斷照顧母親時痛苦的那些體驗等。

沒有人願意讓自己一直重複體驗那些痛苦的體驗,但是潛意識會帶領他們去再次重複體會那些痛苦,如果沒有人幫助,會很難從那些體驗中逃出來。

那麼,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限制?

◎ 1. 認識到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這隻是你人生的第一次成長。

父母隻能陪伴我們人生的一段小時光,我們首先要明白,自己才是終其一生陪伴自己的那個人,童年決定了我們生命初期的生命品質,但成長卻是我們自己一輩子去完成的事情。

我們作為成年人,脫離了原生家庭,需要也完全能夠自己去掌控自己的意識和人生,而這也是決定能否完全擺脫原生家庭負面影響的重要因素。

人的一生當中會遇到大量的人和事,而這些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我們的性格,幫助我們成長,改寫我們的人生。

人生越往後走,你會越來越發現,父母對你的影響将會越來越少。

心理咨詢: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

◎ 2.承認原生家庭有它自己的局限性。

承認我們對原生家庭的恨、愛、憤怒、羞愧、傷痛、挫敗等情感,是降低原生家庭對我們負面影響的第一步。

父母也是普通人,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他們沒法帶給你一個好的原生家庭,可能是由于他們的父母也沒有帶給他們一個好的原生家庭。

父母有自己的局限性,也有時代的局限性,不讓父母的悲劇,在自己的身上重新上演,以免造成代代相傳的“強迫性重複”。

心理咨詢: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

◎ 3. 以更開放的視角去看待早年的經曆。

其實,成長中的負面經曆确實對我們有着深遠影響,卻不僅僅是負面的影響。不幸的經曆并不總是破壞性的,它還會給人們帶來許多積極的影響。

認識到這一點,可以幫助我們更多地去思考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益處,而非沉浸在崩潰之中。

可以思考自己從原生家庭繼承下來的思考方式以及行為方式有哪些,它們是幫助自己成長,還是阻礙成長?是否有更好的方式? 雖然反思的過程會是痛苦的,但收獲肯定是非常大的。

心理咨詢: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

◎ 4.尋找心理咨詢的幫助

一旦你覺察到一些自我限制的行為、思維和模式,你就可以選擇賦予自己力量,去學習和改變。

學會接受不同人的思考方式、行為方式,去了解他們為何這樣做。如果你有了新生家庭,也可以去了解對方的原生家庭,更多地了解對方。

理清自己受到負面影響形成的當下狀态是怎樣的,想象理想狀态的自己是怎樣的,然後思考如何從當下變為理想狀态的方法。

這個過程中,若能找尋到一位心理咨詢師,适時給予指點和回報,會更有效。

而在一段安全的咨詢關系中,咨詢師可以一起探索出使你糾結與痛苦的原因,也可以帶你重新體會早年與父母互動的過程,獲得新的經驗和認知。随着不斷獲得一種更加清晰的了解,可以成功地降低各種強迫性重複的行為。

廣州心理咨詢結語:

從原生家庭中繼承的一些模式和規則,在過去也許是必要的,但現在可能隻會對自己造成限制。

如果想擁有比原生家庭更好的生活,就努力嘗試跳出原生家庭的桎梏,去主動吸收更好的思維方式以及生活方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