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米開朗基羅借物抒情的作品

作者:小橙紫文化
米開朗基羅借物抒情的作品

1505年,米開朗基羅奉命為教皇朱利葉斯二世建造一座巨大的陵墓。他在卡拉拉采石場工作了八個月,自己采摘石頭并将它們運到羅馬。米開朗基羅沒有為建築師布拉曼特在教皇面前的诽謗付出代價,這導緻了該計劃的消亡。相反,他借錢來支付石頭。直到1513年,米開朗基羅才與羅馬教廷簽署了一項新的合同,建造朱利葉斯二世的墳墓,并開始在原計劃大幅減少的基礎上,創作"摩西"和其他幾座雕像來裝飾陵墓。

米開朗基羅借物抒情的作品

像大衛一樣,摩西是古代以色列的英雄。他是一位先知、詩人、指揮官和政治家。摩西出生時,以色列人被流放到埃及。法老們擔心奴隸的數量會超過他們的主人,他們下令淹死每一個新的以色列男孩。摩西的母親無法忍受,是以她把她的孩子放在一艘用紙莎草制成的船上,放在河岸上。她讓女兒躲起來,在黑暗中偷看。碰巧法老王的公主在一個女仆的陪同下,在河邊洗澡。當她聽到孩子哭泣時,她感到同情。摩西的姐姐假裝路過,向公主推薦了一個保姆來撫養孩子。事實上,保姆就是她的母親。是以,盡管摩西在埃及政府中長大并接受教育,但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民族信仰和愛國主義。

米開朗基羅借物抒情的作品

成年後,摩西目睹了同胞的奴役和痛苦,他感到非常憤怒。有一次,他看到一個埃及人狠狠地毆打以色列人,以至于他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憤怒。摩西當場殺了他,躲了起來。經過幾次曲折,摩西終于帶領所有的以色列人打敗了法老,逃離埃及,越過紅海,到達了西奈半島。摩西寫了慶祝勝利的詩歌,展示了他的詩歌天賦。以色列人很沮喪,因為他們被奴役了很長時間。他們迫切需要一位才華橫溢、睿智、果斷的上司者。摩西就是這樣一個人。摩西在西奈山上花了40天時間為以色列人制定法律,将每個人都必須遵守的道德準則列為"十誡",刻在兩塊石碑上,然後下山。然而,山腳下的希伯來人忘記了他的告誡,因為他們的領袖們已經很多天沒有在那裡了,他們在埃及做着他們認為是偶像崇拜的事情,向金牛座緻敬。摩西看見了,非常生氣,就把石碑扔下山,砸碎了,然後又回到了山上。四十天後,他帶回了刻有十誡的石碑。據說,他第二次下山時,以色列人害怕接近他,因為他"充滿光明"。5世紀的拉丁聖經說:"摩西頭上有角。"這就是為什麼米開朗基羅像他之前的其他藝術家一樣,在摩西的頭上放了兩個角。

米開朗基羅借物抒情的作品

除了用他的頭角作為先知的象征外,米開朗基羅還用長長的卷發胡須表達了摩西的詩歌,并用石碑來澄清他作為立法者的地位。然而,對雕像最重要的描繪是上司者的威嚴感 - 目光靈活,莊嚴的眼神,平靜的姿勢,濃密的眉毛。

米開朗基羅借物抒情的作品

米開朗基羅在稱贊他的英雄的長處時毫不掩飾自己的缺點。我們可以看到無法控制的憤怒在摩西的胸膛上隆隆作響,促使他憤怒地砸碎石頭。還有牛群的驕傲,摩西和米開朗基羅自己也為此感到自豪。米開朗基羅的性格和氣質是摩西的縮影。今天,當我們面對摩西的威嚴時,我們似乎看到米開朗基羅憤怒的表情被當機在大理石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