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職業規劃之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職業生涯發展理論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一個人一生當中最大的幸福在于選擇對兩件事,一是找對機關、找對老闆、找對上司

;第二件事就是找對妻子或丈夫。為什麼這麼說呢?當太陽升起時我們與上司共事,當日

落西下,我們與自己的夫妻相擁。你永遠可以更主動地去影響你的上司,很多時候公司做這

樣的安排也是因為你沒有告訴公司你的選擇。喜歡一個崗位要有超前思維。

    你自己的職業生涯,隻有你自己去規劃,公司幫你規劃的,隻是你這個職位的規劃,

兩者很多時候是不一緻的,你要作的就是盡量讓兩者靠近,如果實在不行,就走人。踏踏

實實的幹好每一項工作,沒有對基礎工作的了解就不有鳳凰涅磐。

    董事會關注産業,總裁關注行業,總經理關注企業,員工關注職業,你要想成長為總

裁或董事長,就要去關注他們應該關注的事情。

    主動選擇要考慮的要點主要包括地域、行業、企業和職業。

第一回:痛惜工作者丢失職業生涯利劍

    我屬于一直潛水的那種,偶爾會上傳或者下載下傳一點資料。看到了家人不少的關于職業

生涯的讨論,也感覺很受啟發。是以也想着給自己一個挑戰,那就是把自己這方面的感悟

總結一下呵呵。唯一的擔心就是時間,平時工作還是比較忙,無論如何,還是先發第一貼

,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談得更多一點。

    在擔任公司高管的幾年間,我面試過數以百計的各個層面的員工,其中最讓我感到遺

憾的一個現象就是很多人有着非常好的素質,甚至有的還是名校的畢業生,因為不懂得去

規劃自己的職業,在工作多年後,依然拿着微薄的薪水,為了一份好一點的工作而奔波。

很多這樣的人,他們隻要稍微修正一下自己的職業方向,就能夠在職業發展上走得更從容

    有一次,一個大連理工大學的研究所學生,好像是學電子的,來應聘我們的公關企劃部部

長。那小夥長得不錯,将近一米八的身高,很陽光,個人素質也很好。他研究所學生畢業後去

了一家稍微有點規模的IT企業,因為他對于軟體的了解很不夠,就沒有做技術,而是從事

管理,後來做到了總經理助理,主管行政和企劃。工作5年後的薪水也就是5000多點,他在

公司的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我在面試的過程中了解到,他之是以應聘我們的公關企

劃部部長,隻是因為我們這個職位給的薪水還可以,而不是因為他喜歡這樣的工作。後來

我幫助他分析,依照他的素質和職業興趣,如果選擇得當,幾年後應該有着很好的發展。

但是我們公關企劃部部長的職位并不适合他,如果我們聘用了他,不但耽誤企業的發展,

而且也會耽誤他本人的發展。我幫助他分析以後他恍然大悟,對我十分的感謝。後來他經

過認證的思考及時修正了自己的職業道路,目前取得了不錯的發展。是以有時候沒有應聘

上反而是面試的成功。在今天的市場環境中,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這樣的人大多都有一

個共性,那就是最初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應該在哪個領域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幾年過去了

,稀裡糊塗的換了幾家公司,回過頭來才發現,隻是積累了不同行業、不同職能方向不成

功地豐富經驗。而且據我觀察越是聰明的人越容易産生這樣的問題。因為似乎什麼工作都

難不倒聰明人,他們就有機會嘗試不同的工作,結果卻都是"蜻蜓點水"。一段時間以後突

然發現,多種多樣的工作經驗并沒有給自己帶來沉甸甸的收獲,反而造成了自己缺乏專長

、缺乏核心競争力的局面。最最關鍵的就是他們永遠都難以結束低薪長跑,白白浪費了上

天賦予他們的才智。

    當然,和此相對應的是另外的例子。有的人起點并不高,既非名校也不是什麼好得不

得了的專業,甚至這裡邊還有大專和中專畢業的人,但是因為他們的正确的職業發展之路

,幾年之後他們在職場上的價值超過了很多當初起點比他們高的人。我們公司現在的财務

總監就是專科畢業的。但在十多年的财務生涯中,從出納、會計、主管會計到财務經理,

他一步一個腳印走得很踏實。不少和他同齡的大學生、研究所學生也還沒有取得這樣的成績。

我也認識不少拿着高薪的人士,他們中不乏低學曆的人才,隻是因為在一個領域裡辛勤耕

耘而成為這個領域的專精之士,進而能夠獲得和他們價值相比對的薪酬。

    各種有趣的職場現象還有很多。有的人進了國有企業,進了政府機關,沒有得到太大

發展,一直非常沖突,想離開又不願失去既得利益,轉換成本越來越大,勉強得來一官半職

,也很是沒意思。始終處在沖突當中,年輕人的激情在無聊的事務中慢慢消磨。也有的人

盲目的相信考證和考研,希望借助證書增加自己在職場的砝碼;有人成功了,為數不少的

人卻越讀越窮,所獲得的薪酬遠遠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如果把考證和考研比作投資的話,

至少是投資收益率不高。我就親自面試過不少MBA,至少我是覺得他們沒有獲得和他們的投

資相比對的回報。我們身邊總有這種從一工作就抱怨不斷卻委曲求全的人存在,他們或者

從一開始就沒有為自己的職業做過規劃,要麼隻進行過短期的職業指導,等有了一份自己

可以接受的工作之後就"适可而止",任由無聊和無奈一天天侵蝕自己日漸衰老的心。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和觀察。有太多的人不了解如何去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包括不少

讀過職業生涯方面的書的人。接觸到不少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對這樣的問題更是全然沒有概

念,甚至我看到有的人30歲了還在為自己的職業發展感到迷茫,而且看趨勢還要繼續迷茫

下去。究其原因關鍵是功力太淺,僅僅囿于職業來考慮職業,沒有能夠從更高的高度上來

考慮這樣的問題;而目前所謂的職業生涯之南的書也大都為學者所作,理論性有餘,實踐

性不足,用以促進思考或許還有點幫助,用來指導實踐則全無所獲。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因

,近來我一直考慮怎麼樣将自己對于職業生涯的經驗和觀點能夠系統的表達出來,以期能

夠對這方面的問題感到困惑的朋友有所幫助。有些内容純粹是我自己的感悟,有的是别人

的感悟但我比較認同,對在這方面給予我啟發的朋友們表示感謝。

    以上的姑且算作引言,書歸正傳。開始。

第二回:職業生涯揚帆于選擇-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首先想表達的第一個觀點就是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其實一生來講失敗的人和成功的人

努力差不多,我甚至發現很多在職業發展上并不順利的人非常努力,反而一些人順風順水

,仿佛很輕易的就得到了别人眼中的成功。成功的人努力幾年就很輕松了,頂多智力上開

發的多一些;而失敗的人也很努力,因為一旦他不努力就沒有飯吃。

    一個人一生當中最大的幸福在于選擇對兩件事,一是找對機關、找對老闆、找對上司

;第二件事就是找對妻子或丈夫。為什麼這麼說呢?當太陽升起時我們與上司共事,當日

落西下時我們與自己的夫妻相擁。

    正确的選擇是如此重要,然而你會發現現實生活當中很多的人面臨選擇的時候竟然會

非常草率。一個人花在影響自己未來命運的工作選擇上的精力,竟比花在購買衣服上的心

思要少的多,這是一件多麼奇怪的事情,尤其是當他的未來幸福和富足全部依賴于這份工

作時。幾乎沒有人會認為自己是錯誤的--沒有人會故意做出一個不利于自己的決定。他們

之是以選錯,往往是由于不懂得如何選擇。很多人認為自己無法了解自己到底适合做什麼

工作,隻好換來換去,希望能在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但許多年過去了,仍然很迷惑

。是以我們要認真選擇,否則你根本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那片土地适合你生長,什麼樣的環

境适合你發展。

    和企業發展是一個道理,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在沒有選擇對明确地方向以前,單純的談

速度是沒有太大意義的,甚至有時等待優于行動。沒有明确選擇的行動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

瞎折騰,瞎折騰的結果就是無序導緻無效.

    在這個世界上,通向成功的道路何止千萬條,但你要記住:所有的道路,不是别人給

的,而是你自己選擇的結果。你有什麼樣的選擇,也就有了什麼樣的人生。你有什麼樣的

職業選擇,你就擁有什麼樣的職業生涯。你今天的現狀是你幾年前選擇的結果,你今天的選

擇決定你幾年後的職業狀況.那麼究竟如何來做選擇?選擇的依據是什麼?選擇要考慮的要點

又有哪些呢?

第三回:選擇的内在依據是源于你的價值觀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選擇的最深層次的依據是你的價值觀,選擇的表面依據是你的職

業目标,當然對于沒有目标的人選擇的依據就是他個人所了解的利益。主動選擇要考慮的

要點主要包括地域、行業、企業和職業。或者說一個非常清晰的職業目标應該描述為多少

年後我希望在某地(北京/上海/紐約/老家的縣城)某個行業(房地産/物流/教育教育訓練等等

)某個企業(500強/民企/國企/政府等等)的一個從事某職業(人力資源/财務/金融/管理

等等高/中/低層)的人士。

    這幾個要點我會在後面做詳細地論述,我個人覺得也是最有實際參考作用的部分。從

實際的例子來看,我們的人生價值觀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态度,進而決定了我們的職業取向

并導緻了我們做出各種的職業選擇,這種職業選擇決定了我們的職業狀況進而也決定了我

們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又最後決定了我們的人生幸福感。

    價值觀的這個環節是我們大多數人很容易忽略的,雖然它在事實上左右着我們的決定

并進而決定我們的人生包括職業。一個人之要想成為職場的頂尖人物,他就必須清楚知道

自己的價值觀,同時确實按照這個價值觀過其人生。我所見到的在職業上有着良好發展的

人士都是因為他們秉持他們的價值觀念,而一些不太順利的人士大多思想混亂,要麼是秉

持錯誤的價值觀念,要麼是根本沒有,随着社會大衆的輿論搖擺不定。

第四回:破解價值觀于職業規劃中的重要性

    從企業選人的角度也能夠很好地揭示價值觀的重要性。為什麼麥肯錫的咨詢顧問很多

并不是出身于管理專業?為什麼一些學業上并不突出的同學能夠在競争激烈的應聘中勝過

那些學習成績突出的人?為什麼外企在招聘trainee的面試中總是會有"你最大的成就是什

麼"、"你最大的優缺點是什麼"等等看似非常普通的問題?其實我覺得都和價值觀有非常密

切的關系。因為一個人在職業上的價值觀念和他能取得的成就是息息相關的,與此相比,

一時的學習成績反倒成了末節。

    從價值觀的角度來說,職業發展成功還是失敗的判别标準就是你是否得到了你想要的

生活,你的職業所帶來的生活方式是否符合你的價值觀。如果符合,你就會感覺很快樂,

哪怕收入會相對低一些;如果不符合,你會感覺很疼苦,哪怕你拿着看起來很高的年薪。

我剛剛工作的時候,遇到哪些拿高薪的人,總是很羨慕;到了今天心态就比較平和,遇到

比自己薪水高的人能夠了解甚至有時候有些高薪的朋友還讓人覺得同情,因為為了高薪他

們也失去了很多,比如天倫之樂和某種程度的身體健康,但他們得到了成就感。

    是以,我一向主張在職業發展上我們沒有必要去羨慕别人,因為當你得到的時候你就

失去了,反之亦然。你可能得到的是高薪,但失去的是時間;你可能不能成為一個好上司

,但會成為一個好兒子。關鍵是你得到的正好是你想要的,而你失去的你并不介意,真正

的職業追求是圓滿和平衡。

    職業發展不能用掙錢的多餘少來判斷,那不應該成為我們職業上的目标。我看到的真

正成功的職業人士,即使在他們職業生涯的早期,也沒有單純的考慮金錢而是更多的追求

自己的夢想,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去發展,應該說,這樣的人反而會成功,金錢是職業發展

所帶來的副産品。當你按照自己的夢想去追求而後成功,所有美好的東西都會朝你擁來,

包括金錢。

    關于價值觀的部分我想暫時先放一下,因為這部分要說明白要稍微費點事,而大家也

往往沒有這個耐心。我能夠講明白,暫時也沒有太多的精力寫出來。但毫無疑問,這是最

重要的部分。或許,最後我可以再補上這一部分的其他内容比如如何能夠更清楚自己的價

值觀等等。

    接下來想談一下選擇的要點。來點實際的

第五回:職業規劃的選擇有四-地域首當其沖

    第一個選擇是要考慮地域。這也是不少人容易忽略的。我的高中同學的案例最能說明

地域對一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我們高中同學大都來自于農村,也有部分是縣城的,我

們當地的教育不是很發達。同班的50個同學,包括後來複讀的在内,後來考上大學包括本

科、專科和中專的在内,也就是在30人左右。從我大學畢業到現在8年的時間,應該說大家

的職業發展基本上定型。大學畢業後,大部分同學選擇了比較發達的城市,但也有部分同

學回到了并不發達的老家。尤其是家在縣城的同學,因為當時大都專科或中專,基本上都

回去了。但其中有兩個大學畢業的農村同學也選擇了回去。去年春節回家同學聚會,這兩

個同學都很後悔,因為他們所謂的學曆和能力在落後的縣城并沒有用武之地,失去了競争

優勢,稍微好點的企業加起來不超過5家,想跳槽都沒有地方去,想再去一線城市吧,早已

失去了當初的鋒芒,更何況已經娶妻生子;反倒是家在縣城的同學,因為家庭有良好的人

際網絡大都發展得不錯。我說這話的意思并不是反對大家回去建設家鄉,而是說一定要考

慮長遠發展,因為你改變不了落後的思維,更何況工作之初你本身就不成熟。如果你卻由

此意,我到建議你可以先在比較發達的地方學習,将來成為真正的職業人士在傳回家鄉或

者到家鄉去投資,都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地域甚至會成為限制一個人發展的瓶頸。如果你分到縣城,如果從政的話,基本上你

就當到縣委書記,至多當到地區專員,還要運氣非常的好;如果你分到各大部委,運氣不

算太差的話也能混個處長,稍微好點就能幹個司長,不小心就當了部長。當然,我這裡有

說笑的味道,但從機率上來講,大緻如此。

    企業設立時選擇和自己配套的區域。咨詢公司基本上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

,這四個地方恐怕占了全國咨詢公司的80%,其他地方也有,但大都規模不大。濟南和大連

、青島等地也有咨詢公司,但日子整體上就不如上述四個地方的滋潤。工廠選擇時也要考

慮配套,是以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工廠就星羅棋布。人才要發展也要考慮配套。你去比較适

合自己的區域,就能夠得到好的配套,比如比較好的平台、比較好的教育訓練、更寬廣的視野

等等;否則缺了某個環節,比如得不到教育訓練、事業狹窄等等你就很難得到發展。

    單純的說要去大地方發展或應該固守一隅都是不對的。因為更換地域而獲得發展或發

展受阻的例子都很常見,我隻是告訴你這是個值得考慮的因素。在職業流動越來越普遍的

今天,一生中在幾個城市工作也很正常。我個人的建議是在職業發展的初期要盡可能在比

較發達的地方工作,等你已經在職業發展上達到相當的程度再考慮生活上更能接受的城市;

我也不建議職業發展過程中頻繁的更換城市,因為你在某個城市積累的資源随着地域的變

動而大大貶值,會無形中使你的很多成本上升。

    有的人認為大城市競争過于激烈,生活成本太高而沒有勇氣去面對挑戰;其實完全沒

有必要。因為從另一方面來說,大城市的機會更多,而且激烈的競争更能夠激發個人潛能

,更容易達到更高的職業高度。在二三線城市有個一二十萬的年薪就很難再有上升的空間

,但在北京、上海這樣的薪水算不上什麼。我原來公司的行政秘書素質很好,是學建築的

,身高178,很有氣質,鋼琴九級,因為工作的原因從大連調到上海,後來跳槽到斯坦威,

是一家銷售奢侈鋼琴的公司,有了更為光明的職業前景,但在大連她永遠沒有這樣的機會

   大多數人畢業時理所當然的留在自己讀書的城市,或者回老家等等,其實有必要深思哪

些地方更适合自己發展。即使在職業中期的朋友也可以考慮通過地域的轉換讓自己的職業

生涯躍上一個新的平台。

第六回:職業規劃選擇之二-行業選擇應保持内在連續性

   第二個選擇是要考慮行業。也有不少的朋友在這個問題上犯錯誤。有的人工作了7,8年

都難說自己停留在哪個行業,其實行業和個人發展息息相關。如果你選擇了金融,那就意

味着幾個人操縱上億的資金;二三十個人操縱上千萬上億的資金,那是房地産行業;幾百

人拼死拼活的再幹,隻有百萬數量級的利潤,那是生産行業。選擇什麼樣的行業,就有了

什麼樣的發展空間。

   在行業選擇上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沒有行業。這是職業發展的大忌,也是最讓人感到惋

惜的,但是這點确實比較容易避免的,關鍵是是要有行業的意識。有的人聊起來我幹過多

少多少行業,以為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其實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并沒有多少好處

。我面試中遇到不少的人,在不同的行業作過,但是對那個行業都沒有深入地了解。我們

前段時間招聘一個地産的副總裁收到了不少的履歷,30-35歲這個年齡段,隻有很少的人在

這個行業擁有超過6年以上的行業經驗,僅從這一點就能夠淘汰很多的人。我在後面會将到

職業的選擇,職業的選擇也一定要結合行業才能有更大的發展。即使就财務而言,房地産

的财務和物流行業、貿易行業的财務也會有相當大的差異。

   剛剛工作的人有時也很難馬上發現最适合自己的行業,但你可以去嘗試,但我建議你的

目标是要成為這個行業的專家,無論你是從事技術還是管理。沒有相當年的行業經驗,你

很難說了解了一個行業,比如對于行業的慣例、發展趨勢得了解、行業的價值鍊條、各個

層面的細節、人脈關系的積累等等都需要相當時間的積累。失去了行業背景,你的價值就

會大打折扣。

   行業不是不可以改,我的一個建議就是行業發展要有内在的連續性。比如沿着行業的價

值鍊條在不同的企業工作,這往往會鑄就你的職業優勢。原來做教師的該做教育訓練師,原來

做建築的改到房地産,等等基本上都是比較可行的轉換。内在連續性的道理其實很簡單,

就是保持你的職業資源的不斷升值增值,而不是把精力浪費在不同的行業,這個道理也适

用于我在後面談的職業的選擇。其實職業發展的很多

道理和作企業管理是相通的,比如管理中的SWOT分析、銷售中的4P、戰略制定的步驟等等

很多的管理工具都可以拿過來指導我們的職業發展。我一向反對企業作不相關多元化,企

業應該聚焦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同樣我們個人也是如此。有的聰明人擁有的能量是10,

分散在多個領域,每個領域都不超過5,而我們大家認為得并不聰明的朋友,或許能量隻有

8,但聚焦在一個領域反而會有好的發展。我有一位大學同學六年幹過十個行業,基本一無

所成,隻積累了每個行業不成功的豐富經驗。在高科技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往往一個專

業足夠一個人奮鬥一生,在這種分工很細的空間裡我們自己的特長在哪裡?我們立志在哪

個行業幹一輩子?你對行業的透徹見解和有所作為令人敬佩和追崇,那你的收入和你的生

活才能跟一般人不一樣。

第七回:職業規劃選擇之三-大企業為首(此條适合初入職場者)

    美國人一輩子在不同的企業作相同的職業,日本人一輩子在相同的企業作不同的職業

,唯有中國人不同,沒有改革開放的時候,和日本人差不多,一輩子在相同的企業作不同

的職業,改革開放了,人才流動了,不少人卻又有點矯枉過正,變成了在不同的企業作不

同的職業。當然随着大家職業意識的提高,這種狀況會有所好轉。

    不同的選擇導緻不同的生活方式,選擇企業更是如此。粗略來說,國内的企業大緻可

以分為外企、國企和民企,政府部門可以歸到國企中去,我個人沒有到政府部門發展的想

法,但從和政府打交道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素質不錯的人,隻是要适應他們的工作習

慣太難了,但我個人認為,如果把去政府也作為一個職業的話,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首選當然是各大部委,必去什麼外企都要好,因為占有的資源多,其次是省、市,在下面

的就沒有什麼意思了。企業裡面有很多的隐形冠軍,就是企業知名度不高,但是獲利能力

很好,又很好的行業地位,各大部委包括中央的一些企業有不少這樣的隐形冠軍,名氣雖

然沒有500強大,但那待遇讓500強的所謂白領都要羨慕,但他們不屬于你我窮孩子做職業

規劃要考慮的範疇,基本可以排除,但是如果你萬一遇到這樣的機會,可别千萬錯過。

    我在這三種的企業都呆過,總的體會是外企講能力,國企講本事,民營企業既要講能

力,還要有本事。本事是中國人特有的詞彙,也隻有我們中國人才能明白其中的内涵。我

們說政府部門或者國企某某人升遷了,我們的評價往往是這個人很有本事,是以我們遇到

的國企上司大多都是比較有本事的人,但是能力怎樣就不好說了。是以我的建議是有本事

的朋友要去國企,有能力的朋友要去外企,兩方面能兼顧的朋友要去民企呵呵。

    當然,這個事情不是絕對的,現在國企也講能力,應該是國企本事的比例要大一些,

外企對能力的要求要大一些,至于具體的比例,不同的企業不同。你要選擇适合你自己的

企業。

    就具體的福利待遇而言,也要看最終的結果。外企總體的福利很好,但也很難讓你有

意外的收入;民企總體福利不好,但一不小心公司蓬勃發展,你就成了小富翁。外企壓力

大一些,教育訓練比較系統,進步比較快;國營企業壓力小,可以兼顧很多家庭的事情。我覺

得本身無所謂好壞,就像我前面談到的價值觀,關鍵看你想選擇什麼。

    但是扒開企業一個個看,卻是各有各的特點。很難就簡單得說外企就比國企或者民企

好。要針對每個企業來做決定。同樣是國企/民企/外企,也分三六九等。有的外企隻是挂

羊頭賣狗肉而已,其管理和福利等甚至還不如一般的民企,即使是500強的下屬公司,有時

候待遇和發展空間也會有很大差異。我的一個同學就去了西門子的一家公司,待遇在外企

裡面裡面也屬于一般。剛畢業的同學最容易被這個光環迷惑,也有不少的企業用這個幌子

來騙人。一旗在前面的文章提到"好,繼續期待,不過,在做選擇的時候,有個問題是很難解決

的,就是資訊不對稱,特别是對于某個企業的了解。"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

定的手段來識别出來。

    我個人的意見是剛開始不要進一些比較小的企業,尤其是剛剛畢業的同學。因為你那

時得社會經驗非常少,很難處理得好很多的關系,非常容易對社會和職業等等方面形成一

些錯誤乃至極端的看法。你從小企業獲得的東西太少了,看似學到了一些東西,實際上得

不償失,再去找工作的時候才發現已經處于競争的劣勢。我就遇到過幾個在小企業作副總

經理的人,個人能力還不錯,但是稍微大一點的工作都不願再給他們機會,因為他們已經

長成了一顆歪脖子樹,公司甯願招一些完全沒有經驗的人來。談到這裡,又要說題外話。

不少人誤把經驗當作能力,誤把學曆、知識當作能力,都是不對的。有的人所謂的十年行

業經驗也隻是對行業有點粗淺了解,有的人幹了三年已經有了很深的見識。或者有的人讓

你感覺,雖然他的經驗很不夠,但他的那種思維方式很好,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肯定會

有不錯的發展。小時候老家有句罵人的話"你一把年紀都活到狗身上去了"指責某些人的見

識沒有随着年齡的增加而增長,話糙理不糙。是以我們人在企業,但不能局限于企業,要

有更高的視角。董事會關注産業,總裁關注行業,總經理關注企業,員工關注職業,你要

想成長為總裁或董事長,就要去關注他們應該關注的事情。

    職業發展中最悲哀的兩個狀況一是拼命的在貧瘠的土地上耕耘,二是總是在尋找機會

卻不知道自己就站在肥沃的土地上。在企業裡工作這麼多年,我的體會是讓你100%滿意的

企業是不存在的。我遇到不少的人整天抱怨企業,福利不要,上司或老闆太苛刻等等,這

都不是一種職業的素質。如果你覺得企業不滿意,我的建議是要麼離開他,要麼去改進,

抱怨不解決任何問題。我剛剛工作的時候,我們一幫一塊進公司的大學生聚會的必修課之

一就是一起抱怨公司,我後來發現這種狀态太危險,很容易把自己給搞成老大姐。去年我

又到原來的公司去了一趟,發現抱怨的那些人還在抱怨,而沒有抱怨的那些人要麼已經在

公司有了不錯的發展,要麼已經重新開辟了自己的職業領域。我并不是說一點都不能抱怨

,現在不公平的事情太多,還不讓我們說幾句發洩一下嘛,但我隻主張有限度的抱怨。根

據我的觀察,其實抱怨很容易形成習慣,結果最後抱怨成了主旋律。尤其是幾個喜歡抱怨

的人走到了一起,你一言我一語,開完聲讨大會,不解決任何問題,反而容易消磨人的意

志,所有的抱怨之詞都成了你安慰自己的借口。這不是一個積極心态的人的做法。我和不

少的私營企業老闆打交道,現在社會上太多不公平的現象,尤其是政府部門,太多需要我

們抱怨的東西,但我發現他們很少抱怨,他們隻是想着如何來利用目前的這種體制。我不

是說他們一定是對的,我隻是請你相信,機會往往來自于不合理。

第八回:職業規劃選擇之四-工作鎖定主戰場

    我在這裡先解釋一下,所謂的職業就是你所從事的具體職能比如營銷、财務、行政、

管理或者業務。我遇到的大部分職業規劃不理想的人是在這部分,而在具體職業上的選擇

出現誤差帶來的傷害也最為明顯、最為嚴重。

    我先結合結合職業和企業來講。我遇到過學管理的同學到很小的企業去做管理,我覺

得這個選擇欠妥當。不是說小企業不需要管理,而是目前中小企業的現狀實際上不重視管

理。中小企業是業務和機會導向,還沒有發展到戰略、管理導向。如果你是做業務的,去

中小企業也不一定有什麼不妥,因為所有的大企業都是從小企業走過來的,但是學管理的

或者說将來希望做管理的,你必須到能夠讓你了解管理、應用管理的地方去。千萬不要以

為你是管理專業畢業的你就會管理,這裡面的學問太深了。你去了以後,一切全憑自己摸

索,真正規範的東西沒有學到,積累了一大堆錯誤的觀念和操作辦法,真的是把自己給害

了。

    人事行政部就是不少中小企業的産物。不否認有大的公司會設行政總裁,主管人事和

行政,也不否認有的人事行政部經理發展得很好,但就我接觸的而言,這個職位的發展空

間小。尤其是行政。前段時間一個重點大學畢業的小女孩很高興的告訴我她剛工作半年就

被提升為辦公室主任,後來我給她分析她才明白其中的道理。為什麼呢?行政這個職位的

發展空間太小,剛開始好像工資不低,但我很少見到在這個職位上拿高薪的,能突破10萬

算是不錯了。因為就絕大多數公司而言,它的進入門檻很低,經常遇到不知道幹什麼好地

說,我來幹行政吧,這個崗位提供的價值是基本上一定的,無論誰來做,也不可能做出花

來,薪水上升到一定空間就後繼乏力。很多有才情的小姑娘稀裡糊塗在這個崗位呆了好幾

年,結果就成了軟翅膀的蝴蝶,很難再飛起來了。這樣的工作倒是很好找,但是哪怕你做

了很多年的行政,薪酬也是在某個位置打晃,很難有突破。是以這個職位可以作為跳闆,

但不宜久留,那些能力強的,要迅速利用這個職位,成長為副總等等。其實,不光是行政

,關于職業這裡我的建議就是要在企業的主戰場。

    什麼是主戰場?舉例來說,實際上就是那些最能夠直接提供價值的部門,主要是業務

部門,當然,對于一些大的企業而言,我認為财務、人力資源、戰略規劃部門等等也可以

劃入主戰場的範疇。如果是在軍隊裡面,那就是直接打仗的那一部分,當然也會包括資訊

和情報等支援部門,但是你如果進了炊事班,那你的職業空間就不是很大,有個笑話說炮

兵連炊事班的戰士"背黑鍋、戴綠帽子"還要看别人打炮,簡直是悲慘之極。也很少聽說那

個将軍有多少年的炊事員生涯。是以,你要想當将軍,不要去當炊事兵;你要想在職業上

有上升空間,最好不要去企業的不是主戰場的部門。但是大家可能會說,這些部門的存在

對企業是确實必要的,我們都不去,那誰去?我的意見是讓沒有看到這個文章的人去看呵

呵。

    不過請大家放心,因為總歸有些人喜歡平平淡淡,樂意去那樣的部門。

    前兩天遇到一個著名大學學計算機的研究所學生,他去了一家比較大的公司作業務軟體的

開發和硬體維護,雖然目前待遇也還可以,但我認為他的發展空間很有限,原因就是他沒

有在企業的主戰場,他們公司将來的總經理隻能是業務出身,不太可能是他的這種經曆。

如果将來他們公司計算機方面的業務外包,這非常有可能,他的發展就要受損,因為他和

那些在軟體公司工作的同學的差距已經在逐漸拉大。我遇到好幾個學計算機的,都在房地

産、生産等等方面的企業,他們的發展空間可想而知。類似這種情況,要去也隻能去一些

非常大的公司,否則一點意思都沒有。

第九回:案例探讨

    這裡想再說點題外話,我們去企業工作的時候,首先應該問一下我們能夠替企業創造

多大的價值,因為我們的收益實際上來自于我們創造的價值,如果我們的專業技能不能為

企業創造價值的話,既是我們能夠拿到一時得高薪,也很難有大的發展,關鍵是有職業素

養的人會覺得很難受。我來目前公司的時候,有另外一家企業的老闆也希望我過去做管理

,給我的薪水是目前企業的1.5倍,但是那家企業隻有50、60人的規模,遠遠不如我目前企

業的規模,是以我思慮再三,還是到了目前的這家公司。原因就是我去了那家公司,從管

理的角度來說,一是我很難再有提高,二是那樣一個規模的公司我很難創造和自己收入相

比對的價值,時間一長,在公司的地位就要下降,再找工作的話這段經曆就不能夠為我的

職業發展增值,而目前的公司空間就比較大,光集團職能部門就有8個,還有下面的産業,

在這種體制下,我的管理思想能夠創造價值。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但毫無疑問,主戰場

原則是最主要的因素。從目前的實際工作情況來看,我的這個選擇是正确的。

    有個家人問到為什麼講财務也可以劃入主戰場呢?這是因為在大的企業财務能夠創造

非常大的價值。一個一定規模的企業财務總監能夠拿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年薪,那時因

為在那樣的公司通過财務管理比如稅務籌劃、資金營運、内部控制等等能夠創造幾百萬甚

至上千萬的價值,某種程度上比業務部門的價值并不小。比如房地産公司而言,财務能力

甚至會成為公司的核心競争力之一。而且随着管理的發展,财務會逐漸的介入業務,大家

對财務的重視程度會越來越高。将來的高層管理者,誰在說自己不懂财務那就不應該了。

公司裡的三駕馬車,無論如何是應該有财務的一席之地的。但是小的公司就不同,皮包公

司老闆或者老闆娘就相當于财務經理,頂多設個出納,規模再大一點的公司,如果要設副

總,一般也是業務出身,财務就是中層,因為業務有限,财務能夠創造的價值本身就有限

在這裡我要恭喜學财務的家人,我個人認為财務是非常有前途的一個職業,也是一個很容

易規劃自己發展路徑的職業。我遇到一些學财務的朋友,提起财務來大吐口水,認為财務

沒有什麼意思,其實我覺得是沒有從更高的高度來看待這個問題,越來越多的企業會走向

以财務控制為核心的企業管理,而且财務和投資、資本運作、金融等等都有千絲萬縷的聯

系,可謂是前途無限。

    其它和财務是差不多的職業包括人力資源、内審、管理、戰略規劃等等,如果不小心

沒做好職業和企業的結合,隻能是埋怨上司不重視你這一部分,其實不是上司不重視,而

是你那裡創造的價值很有限,如果你是上司,你也這樣幹。

    當然我不否認這裡面有管理理念的因素,但是這是目前國内企業的現狀。

    還有一個很好的職業就是銷售。銷售是最能考驗一個人能力的職業,而且我個人覺得

這是一個對于起點比較低的朋友非常好的一個職業。我就又遇到幾個學曆并不高但薪水很

不錯的朋友,但我還遇到一個東财畢業的哥們,他大學畢業後在國内做了2年,後來竟然跑

到紐西蘭讀了個營銷的研究所學生,結果他的同學在國内都做到10萬年薪了,他回到國内找工

作都還成問題。為什麼?研究所學生學曆去大學教書有點低,人家的門檻現在都提到了博士,

用來做銷售又有點高,處于一個很尴尬的境地。是以我一向不建議身邊的朋友去讀營銷方

面的研究所學生,除非你想做研究或者工作深造。銷售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職業,大家全憑

業績說話,而且業績也比較容易衡量。

    我前面講到在行業和職業的選擇方面要有内在的連續性,最好的連續性當然是兩者都

要保持,因為現在的專業化分工越來越明顯,尤其是有些職業和業務的結合比較緊密,比

如你會做洗髮乳的銷售但不一定能做好化肥的銷售,你能擔任生産性企業的财務總監但是

做地産公司的财務總監你就很吃力。但是如果做不到兩者都連續,我建議你最好能保持其

中的一個是連續的。比如你一直在地産作但是作不同的職業,這樣你将來的發展方向應該

就是某個地産公司的總經理或者高管;或者你一直從事某個職業,比如你一直做銷售、财

務或者人力資源,這樣即使在不同的行業作,但你會成為某個職業領域的專家。

有一個問題,是關于職業選擇的。我是個剛畢業的研究所學生,學的是管理,專

業方向偏重投資理财。當初我參加目前這家公司面試時,是申請做與我專業相關的業務工

作的,可是進來後老闆臨時給我換成了做文秘,每天是寫簡報、報告,雖然也了解了些業

務,可是都是很間接的。從樓主上面的分析看,行政似乎并不是企業的"主戰場",而且職

業發展空間很有限。可是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并非我的選擇出了問題,而是老總就是這麼

給我安排的,我曾多次想找老闆談這個事情,但是老闆一直沒時間和我細談。想換機關吧

,又擔心剛來就換,給人印象不好,而且職業上目前也沒有什麼跳槽的資本積累。

    我職業選擇往往受到公司老總的左右,自己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

,這樣的情況該如果作出應對呢?尤其是剛畢業沒多久的大學生,說話沒分量(公司老總

不會因為你不喜歡他給你的安排而改變他的決定),跳槽無資本,這樣的處境真是很尴尬

    第一,我在前面講過,行政不是企業的主戰場,但并不是說從事行政的就完全沒有前

途,隻是你不要在這樣的職位上停留太久,因為這樣的職位門檻低,技術含量不高,可替

代性強。但行政職位也有他的優勢,那就是和高層接觸比較多,能力強的話比較容易得到

賞識,達到老總的認可後就可以以之為跳闆,去争取你想去的位置。我想說的是在職業發

展的過程中,我們永遠都可以比原來做得更主動一些,這是我們最寶貴的選擇權利。

    第二,讓一些剛畢業的學生從事一些技術含量低的工作是很多公司的用人之道。絕大

多數新人都要從這個階段走過來,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階段。坦誠來說,現在讓你承

擔一些更重要的工作你也不一定能做得恰到好處。我覺得你現在能夠做的,是把上司讓你

做的工作做到讓他放心并嘗試着比他吩咐的做得更多,為自己的職業生涯赢得第一筆授信

。我現在手下有一個今年剛畢業的研究所學生,我就故意考察他,一項工作做好了再安排另一

項,逐漸提高工作的挑戰性。如果他第一項工作沒做好,後續的工作就很難再安排,頂多

有2,3次的嘗試機會。是以新的機會是自己一步步赢來的。

    第三,喜歡一個崗位要有朝前思維。如果一個人等到當上了高層才開始思考高層的問

題,那他成為高層的機會很渺茫;同理,如果你想去做投資管理,哪怕現在在行政或文秘

的職位,那你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怎麼才能去做投資管理的職位?如果讓我去做,我會

怎樣去做?比如你可以和現在做投資管理的同僚去聊,了解目前公司投資管理方面需要改

進的地方,然後你可以認真思考,寫報告或者和總經理溝通,談你的看法;或者盡可能的

主動去做投資管理方面的工作,慢慢得你就會成為投資管理團隊中的一員。

    第四, flybird300的問題是很多到中小企業的朋友都會遇到的問題,那就是老總本身

很少有職業規劃的意識,他是根據自己的感覺在用人,往往是非常的草率;而且這樣的企

業本身在招人的時候就沒有人力資源規劃,甚至有的時候根本沒有想好為什麼要把這個人

給招進來,但是這個人并不知情,隻是他的工作職責一般都不會很清晰;再者來說,這樣

的企業業務體系往往并不成熟,組織架構調整比較頻繁,也會不考慮員工的感受,根據自

己的感覺把員工放在某一個位置上,這個位置還會經常地變換。是以會把很多人的職業路

徑給搞得亂七八糟。問題的原因是多種多樣,關鍵是怎麼來解決?什麼樣的方案更合适?我

個人的意見就是以上的三點,實際總結起來就是你自己要主動地去選擇,否則就是把自己

的命運完全的交到了公司手裡。我個人的經驗就是你永遠可以更主動地去影響你的上司,

很多時候公司做這樣的安排也是因為你沒有告訴公司你的選擇。當然,如果公司實在很爛

,那就毫不猶豫,騎驢找馬盡早脫身。 

-----------------------------------------------------------------------------------------------------------------

職業生涯發展理論
【摘要】薩柏的職業生涯發展理論 帕金森的職業 人比對理論 施恩的職業生涯發展理論

    薩柏的職業生涯發展理論

    薩柏是美國另一位有代表性的職業學家。他把人的職業發展劃分為5個大的階段。

1、 成長階段。從0~14歲。經曆對職業從好奇、幻想到興趣,到有意識培養職業能力的逐漸成長過程。薩柏将這一階段,具體分為3個成長起:

(1) 幻想期(10歲之前):兒童從外界感覺到許多職業,對于自己覺得好玩和喜愛的職業充滿幻想和進行模仿。

(2) 興趣期(11~12歲):以興趣為中心,了解、評價職業,開始作職業選擇。

(3) 能力期(13~14歲):開始考慮自身條件與喜愛的職業相符合否,有意識的進行能力培養。

2、 探索階段。由15~24歲。擇業、初就業。也可分為3個時期。

(1) 試驗期(15~17歲):綜合認識和考慮自己的興趣、能力與職業社會價值、就業機會,開始進行擇業嘗試。

(2) 過渡期(18~21歲):進入勞動力市場,或者進行專門的職業教育訓練。

(3) 嘗試期(22~24歲):標明工作領域,開始從事某種職業。

3、 建立階段。從25~44歲為建立穩定職業階段。經過兩個時期。

(1) 嘗試期(25~30歲):對初就業標明的職業不滿意,再選擇、變換職業工作。變換次數各人不等。也可能滿意初選職業而無變換。

(2) 穩定期(31~44歲):最終職業确定,開始緻力于穩定工作。

4、 維持階段。在45~64歲這一長時間内,勞動者一般達到常言所說的“功成名就”情景,已不再考慮變換職業工作,隻力求維持已取得的成就和社會地位。

5、 衰退階段。人達到65歲以上,其健康狀況和工作能力逐漸衰退,即将推出工作,結束職業生涯。

帕金森的職業 人比對理論

     這是用于職業選擇、職業指導的經典性理論。最早由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帕金森提出。1909年,帕金森在其《選擇一個職業》著述中,明确闡明職業選擇的三大要素或條件:(1)應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興趣、智謀、局限和其他特征;(2)應清楚的了解職業選擇成功的條件,所需知識,在不同職業工作崗位上所占有的優勢、不利和補償、機會和前途。(3)上述兩個條件的平衡。帕金森的理論内涵即是在清楚認識、了解個人的主觀條件和社會職業崗位需求條件基礎上,将主客觀條件與社會職業崗位(對自己有一定可能性的)相對照,相比對,最後選擇一個職業與個人比對相當的職業。

職業 人比對,分為兩種類型:(1)因素比對,例如所需專門技術和專業知識的職業與掌握該種特殊技能和專業知識的擇業者相比對;或者髒、累、苦勞動條件很差的職業,需要吃苦耐勞、體格健壯的勞動者與之比對。(2)(特性)比對,例如,具有敏感、易動感情、不守正常、個性強、理想主義等人格特性的人,宜于從事審美性、自我情感表達的藝術創作類型的職業。

帕金森的職業 人比對論,這一經典性原則,至今仍然正确、有效,并影響着職業管理學、職業心理學的發展。

金斯伯格的職業生涯發展理論

    美國著名職業指導專家金斯伯格,對職業生涯的發展進行過長期研究,對于實踐産生過廣泛影響。金斯伯格的職業發展理論分為幻想期、嘗試期和現實期。

1、 幻想期:處于11歲之前的兒童時期。兒童們對大千世界,特别是對于他們所看到或接觸到的各類職業工作者,充滿了新奇、好玩的感覺。此時期職業需求的特點是:單純憑自己的興趣愛好,不考慮自身的條件、能力水準和社會需要與機遇,完全處于幻想之中。

2、 嘗試期:11~17歲,這是由少年兒童向青年過渡的時期。此時起,人的心理和生理在迅速成長發育和變化,有獨立的意識,價值觀念開始形成,知識和能力顯著增長和增強,初步懂得社會生産和生活的經驗。在職業需求上呈現出的特點是:有職業興趣,但不僅限于此,更多的和客觀的審視自身各方面的條件和能力;開始注意職業角色的社會地位、社會意義,以及社會對該職業的需要。

3、 現實期:17歲以後的青年年齡段。即将步入社會勞動,能夠客觀的把自己的職業願望或要求,同自己的主觀條件、能力,以及社會現實的職業需要緊密聯系和協調起來,尋找合适于自己的職業角色。此期所希求的職業的職業不再模糊不清,已有的具體的、現實的職業目标,表現出的最大特點是客觀性、現實性、講求實際。

金斯伯格的職業發展論,事實上是前期職業生涯發展的不同階段,也就是說,是初就業前人們職業意識或職業追求的變化發展過程。

施恩的職業生涯發展理論

    美國的施恩教授立足于人生不同年齡段面臨的問題和職業工作主要任務,将職業生涯分為9個階段。

1、 成長、幻想、探索階段。一般0~21歲處于這一職業發展階段。主要任務是:(1)發展和發現自己的需要和興趣,發展和發現自己的能力和才幹,為進行實際的職業選擇打好基礎;(2)學習職業方面的知識,尋找現實的角色模式,擷取豐富資訊,發展和發現自己的價值觀、動機和抱負,作出合理的受教育決策,将幼年的職業幻想變為可操作的現實;(3)接受教育和教育訓練,開發工作世界中所需要的基本習慣和技能。在這一階段所充當的角色是學生、職業工作的候選人、申請者。

2、 進入工作世界。16~25歲的人步入該階段。首先,進入勞動力市場,謀取可能成為一種職業基礎的第一項工作;其次,個人和雇主之間達成正式可行的契約,個人成為一個組織或一種職業的成員,充當的角色是:應聘者、新學員。

3、 基礎教育訓練。處于該階段的年齡段16~25歲。與上一正在進入職業工作或組織階段不同,要擔當實習生、新手的角色。也就是說,已經邁進職業或組織的大門。此時主要任務已是了解、熟悉組織,接受組織文化,融入工作群體,盡快取得組織成員資格,成為一名有效的成員;二是适應日常的操作程式,應付工作。

4、 早期職業的正式成員資格。此階段的年齡為17~30歲,取得組織新的正式成員資格。面臨的主要任務:(1)承擔責任,成功的履行與第一次工作配置設定有關的任務;(2)發展和展示自己的技能和專長,為提升或進入其他領域的橫向職業成長打基礎;(3)根據自身才幹和價值觀,根據組織中的機會和限制,重估當初追求的職業,決定是否留在這個組織或職業中,或者在自己的需要、組織限制和機會之間尋找一種更好的配合。

5、 職業中期。處于職業中期的正式成員,年齡一般在25歲以上。主要任務:(1)標明一項專業或進入管理部門;(2)保持技術競争力,在自己選擇的專業或管理領域内繼續學習,力争成為一名專家或職業能手;(3)承擔較大責任,确實自己的地位;(4)開發個人的長期職業計劃。

6、 職業中期危險階段。處于這一階段的是35~45歲者。主要任務為:(1)現實的估價自己的進步、職業抱負及個人前途;(2)就接受現狀或者争取看得見的前途做出具體選擇;(3)建立與他人的良師關系。

7、 職業後期。從40歲以後直到退休,可說是處于職業後期階段,此時的職業狀況或任務:(1)成為一名良師,學會發揮影響,指導、指揮别人,對他人承擔責任;(2)擴大、發展、深化技能,或者提高才幹,以擔負更大範圍、更重大的責任;(3)如果求安穩,就此停滞,則要接受和正視自己影響力和挑戰能力的下降。

8、 衰退和離職階段。一般在40歲之後到退休期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齡會衰退或離職。此間主要的職業任務一是學會接受權力、責任、地位的下降;二是基于競争力和進取心下降,要學會接受和發展新的角色;三是評估自己的職業生涯,着手退休。

9、 離開組織或職業 退休。在失去工作或組織角色之後,面臨兩大問題或任務;(1)保持一種認同感,适應角色、生活方式和生活标準的急劇變化;(2)保持一種自我價值觀,運用自己積累的經驗和智慧,以各種資源角色,對他人進行傳幫帶。

需要指出的是,施恩雖然基本依照年齡增大順序劃分職業發展階段,但并未囿于此,其階段劃分更多的根據職業狀态、任務、職業行為的重要性。正如施恩教授劃分職業周期階段是依據職業狀态和職業行為和發展過程的重要性,又因為每人經曆某一職業階段的年齡由别,是以,他隻給出了大緻的年齡跨度,并在為職業階段上所示的年齡有所交叉。

格林豪斯的職業生涯發展理論

    格林豪斯研究人生不同年齡段職業發展的主要任務,并以此将職業生涯劃分為5個階段。

1、 職業準備。典型年齡段為0~18歲。主要任務:發展職業想象力,對職業進行評估和選擇,接受必須的職業教育。

2、 進入組織。18~25歲為進入組織階段。主要任務是在一個理想的組織中獲得一份工作,在擷取足量資訊的基礎上,盡量選擇一種合适的、較為滿意的職業。

3、 職業生涯初期。處于此期的典型年齡段為25~40歲。學習職業技術,提高工作能力;了解和學習組織紀律和規範,逐漸适應職業工作,适應和融入組織;為未來的職業成功做好準備,是該期的主要任務。

4、 職業生涯中期。40~55歲是職業生涯中期階段。主要任務:需要對早期職業生涯重新評估,強化或改變自己的職業理想;標明職業,努力工作,有所成就。

5、 職業生涯後期。從55歲直至退休位職業生涯的後期。繼續保持已有職業成就,維護尊嚴,準備引退,是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