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ERP主資料(6):SAP物料主資料-MRP2視圖(上)

作者:讓工廠管理變簡單
ERP主資料(6):SAP物料主資料-MRP2視圖(上)

二、計劃視圖

02、MRP2視圖

MRP視圖2共包含12個知識點。有三類主資料:采購、計劃和淨需求計劃。

ERP主資料(6):SAP物料主資料-MRP2視圖(上)

1)采購組:負責某個采購活動的買方或買方組的代碼(如采購人員代碼)。

A:負責某個采購活動的買方或買方組的代碼;

B:對内,采購組對物料采購或物料分類負責;

C:對外,是和供應商保持聯系的媒介;

2)采購訂單文本

采購訂單文本是在集團層面來維護物料的采購描述,如采購要求、詳細規格等。

建立采購憑證(采購申請或采購訂單)時,系統會将物料主資料的采購訂單文本複制到采購憑證上,并且還可以在采購憑證上手工更改采購訂單文本。

ERP主資料(6):SAP物料主資料-MRP2視圖(上)

MRP2視圖

01 采購

3)采購類型Procurement Type

定義了物料的采購方式,判斷物料是屬于采購、自制生産、外協或客供件。

采購類型:F-外部采購,E-内部采購(自制),X-兩者皆可。

如:E=自制生産,F=外部采購,X=材料既可由内部生産也可由外部采購,空為沒有購買。每種材料都需要有一種采購類型。

對于本工廠自制的零部件選擇E,商務采購回司的原材料、标準件等選擇F,部分零部分即自制又外協的選擇X。

4)批量輸入:定義何時确定批次。

5)特殊采購類Special procurement

需要在物料記錄中覆寫采購類型或更精确定義采購類型時,使用特殊采購。(50:虛拟件、52:直接生産)

聯合采購類型這個字段設定,指定更精确的物料擷取方式,來滿足多種業務類型:如寄售、外協、虛拟件、公司間采購、公司間銷售等。正常的外購件或自制件是不需要維護這個字段。

系統有的特殊采購類:10、20、30、40、45、50、70、80

ERP主資料(6):SAP物料主資料-MRP2視圖(上)

常用的:

A:特殊采購類型10:供應商寄售簡單的來說就是企業和供應商達成協定,讓供應商在工廠倉庫中建立庫存,由需 求方負責管理庫存或者供應商派人管理(VMI 模式),企業可以根據需求随時領用,但在領 用前這物料的物權屬于供應商的,領用後這物權才轉移到公司并定期進行結算的一種業務模 式.

B:特殊采購類型40:庫存轉移(替代工廠供貨),在元件層維護特殊采購類,需求在元件層傳遞至替代工廠,通過轉儲單将庫存從替代工廠調撥至計劃工廠;

C:特殊采購類30:主要針對标準委外的業務;

D:特殊采購類40:系統中進行跨工廠需求傳遞與跨工廠庫存轉移

E:特殊采購類45: 主要是:從工廠到MRP 範圍的庫存轉移”,

F:特殊采購類50: 用于生産過程中的虛拟件,所謂虛拟件也成為影子物料,即該物料在生産過程中主要用于體 現 BOM 層次,在生産過程中不進行收發料的管理,也不進行庫存管理。

G:特殊采購類型70:從替代工廠領料,在成品層維護特殊采購類,生産訂單的元件物料可以設定為從替代工廠直接領用;

H:特殊采購類型80:在替代工廠生産,在成品層維護特殊采購類,需求和收貨在計劃工廠完成,成品生産群組件采購在生産工廠完成。

當采購類型為E時,特殊采購類如果設定為10=寄售,設定為50=生産過程中的虛拟件,設定為80=計劃工廠與生産工廠分離。

當采購類型為F時,特殊采購類如果設定為30=外協,如果設定為40=公司間采購,如果設定為70=替代工廠領料。

針對标準委外經常用的就是F+30的方式,但是在标準委外加工業務中,如果存在多個工序并且需要不同供應商來完成,比如委外供應商A 加工完成後,還需要發給委外供應商 B 進行加工,這種業務通常做法是 A 供應商加工完成後 需要送回工廠,工廠再将産品發給 B 供應商完成下一道工序的加工,使用 SAP 特殊采購類 型“45:從工廠到MRP 範圍的庫存轉移”,可實作A 供應商加工完成,産品直接送B 供應商 加工,B 加工完成後在送回工廠入庫。

舉個操作案例:

公司産品 ZP001 需要委外加工,加工這産品需要 2 道工序,需要外包給 2 家供應商才能完成, 其中委外供應商 USSU-VSF04 完成第一道工序, 委外供應商 USSU-VSF03 完成第二道工序。

完成産品 ZP001 的生産,其中需要提供原材料 ZM201給委外供應商 USSU-VSF04,加工後的 半成品是 ZH002,然後供應商USSU-VSF03 繼續對ZH002進行加工,加工後的成品是ZP001。

業務上還要求:委外供應商USSU-VSF04 完成第一道工序後将半成品ZH002 直接送給委外供 應商 USSU-VSF03加工,供應商 USSU-VSF03加工完成後再送回公司收貨。

6)配額安排Quota arrangement usage

什麼是配額!就是貨物有多家供應商了,都簽了合同,結合采購政策設定精準的供應商政策。通過配額管理,可以與多家供應商保持業務往來,以保證某些緊缺原材料的正常供貨或通過不同的配額比例,提高供應商的服務和積極性。

業務場景:

1. 如果是按單配置設定的

計算公式:

配額比率 =(配額基數+已配置設定數量)/配額

網上說:已配置設定數量會按照采購類型+特殊采購+供應商的已建立的PO和和PR數量累計數,并且在配額有效期外的采購訂單和數量不會被算作已配置設定數量

2.如果是按比例配置設定的

計算公式:

配置設定數量 = 總量*配額1/(配額1+配額2)

會按比例配置設定給不同的供應商

上面個兩種方式的配置路徑:Spro-生産-物料需求計劃-計劃-批量計算-檢查批量過程

這個分割配額上面

ERP主資料(6):SAP物料主資料-MRP2視圖(上)

先做了個第2種情況的測試:

步驟1 、維護物料主資料,配額安排,為了全面些,先維護成3

ERP主資料(6):SAP物料主資料-MRP2視圖(上)
ERP主資料(6):SAP物料主資料-MRP2視圖(上)

因為分割需要跑MRP,是以維護了MRP1,2,3,4的視圖:

MRP1中這個批量大小,就是上面分割配置的批量大小

MRP2中必須維護成外部采購,不然自制的東西業不需要供應商嘛

ERP主資料(6):SAP物料主資料-MRP2視圖(上)

7)反沖Backflush

反沖,是指在成品産出的同時,相應的物料才被消耗。具體使用需結合企業的實際業務場景來進行配置:

物料反沖業務主要适用于流程制造、重複制造、看闆以及離散制造中無法做到精确發料的物料。其普遍模式為,首先使用拉料單(MF60)将原材料從原材料庫存地點拉到工廠中的房間庫中(移動類型為311,此時不産生會計憑證)。等到生産訂單(或者流程訂單、計劃訂單)被确認的時候,相應的物料才被發料過賬,産生會計憑證(移動類型為261)。

如果是配送制或領料制的方式,此項可以不考慮配置。

如果設定為1,代表永遠反沖,如果設定為空白,則表示不反沖,如果設定為2,表示工作中心決定是否反沖。

SAP提供了3種反沖物料的方式:

1.在工藝路線中,在元件配置設定中設定反沖辨別

2.在物料主資料MPR2視圖,反沖辨別設定為1=始終反沖

3.在物料主資料MRP2視圖,反沖辨別設定為2=工作中心決定,并且在工作中心設定反沖辨別

基于物料的反沖

這種反沖模式的含義是,一個物料是否為反沖料由物料本身所決定,這一設定在工廠範圍内有效。當在一個工廠内,某物料被指定為反沖料之後,此物料就在生産訂單業務中被作為反沖料處理

ERP主資料(6):SAP物料主資料-MRP2視圖(上)

這種物料反沖模式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模式,一旦我們将某物料設成反沖料,則該物料在相應工廠中無論哪個工廠中的房間生産,無論采用哪種生産訂單生産,就都作為反沖料處理了,從業務上講有點死闆。

注意:由于反沖是由系統在背景自動執行,是以肯定可能會出現一些錯誤,如由于缺少存儲位置、批号缺失或不存在、庫存不足,則出現負庫存COGI錯誤,所有反沖錯誤都會累積,直到人員糾正錯誤或庫存資料,COGI才被清除,是以COGI報告需要定期檢視清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