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分鐘簡單闡釋計算機發展史,緻寫文案的你:三分鐘快速看完這本書的精髓

三分鐘簡單闡釋計算機發展史,緻寫文案的你:三分鐘快速看完這本書的精髓

圖檔發自簡書App

剛剛看完了這本《尖叫感:網際網路文案創意思維與寫作技巧》。

閱讀感不是很好。但是裡面的細節還是有很多可學習的地方。

首先明白一個道理:

文案無須轉型,隻需生長,網際網路改變的隻是文案的傳播方式和形式,并沒有改變它的本質——簡單粗暴地來講,它的本質就是賣産品,過去是,現在也是。

無論時代如何改變,都不要忘記回到文案的起點:用最精準的文字、最精準的政策和管道,抵達最精準的閱聽人。傳播鍊條變了:想讀——互動——二次傳播

别人首先有興趣看你的内容,看完你的内容覺得有趣,能轉發互動等等,達到二次傳播的效果,這才是更好的。

那怎麼讓别人看完願意轉發分享或者參與互動?

1、提問:抛出一個話題,這是最容易吸引參與和互動的方式。

2、内容正能量。國外有研究表明人們更願意轉發積極向上的内容。

3、以第一人稱來寫,有親切感,又容易拉近彼此距離,試問有什麼事比自己的事更讓人關心?

4、不要讓人看出來你在做廣告。為什麼你願意轉發廣告?要麼是因為明知它是廣告卻仍然被打動,要麼是因為沒覺得它是廣告。

咪蒙的公衆号上面經常賣東西,寫的那些軟文,有人讨厭嗎?不管讨不讨厭,每一篇都是10萬+閱讀量啊……說服消費者購買最常用法則

首先我們要知道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全過程是: 産生需求(或目标)——産生動機——引發購買行為。

那就是說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如何讓消費者産生需求。

這本書裡提到了ELM經驗法則。這一法則認為,文案占據消費者心智有兩條路徑:中央路徑和外圍路徑。

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中央路徑:利用邏輯、推理和深入思考來說服消費者。

具體做法:灌輸各種事實、資料、證據、證書、研究、報告,将它們融入你的文案中。

當然,你可以選擇那些對産品有利的證據,或者說可以讓人更加信服的證據呈現出來。這也是将品牌訴求合理化的手段。

這裡有一個小技巧,巧用數字。左右消費者的了解。

外圍路徑:利用愉快的想法和積極的形象或“暗示”所産生的聯想來說服消費者。

具體做法:在你的廣告文案中填滿色彩缤紛、令人愉快的形象,幽默或受人歡迎的主題,或者名人代言、推薦,等等。

文中還舉例說明什麼時候有哪一種方法。比如,保險的文案通常采用“中央路徑”來說服消費者,而飲料的文案則更多采用“外圍路徑”。這樣一看就更清楚怎麼去運用了。

但這樣用,并不是最好的,更好的方法卻是:從“外圍路徑”入手,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起毋庸置疑的品牌形象,再以“中央路徑”作為事實和資料支撐,有力地支撐起(或合理化)這一品牌的核心定位。

兩種文案寫作路徑互為表裡、互相補充,是在消費者心智中創造出品牌邊際差異的最有效的手法之一。善于抓痛點,絕對不自嗨

寫出“吸睛”文案的重點在于,要比消費者更懂産品,比消費者更懂他自己,并且融入其中。

對消費者的心理和需求深刻洞察。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很難。

那如何抓痛點,還不自嗨呢?

1、找到某種大部分人還不知道的産品益處,在文案中強調它。

2、不要期待一下子就傳達出一切資訊,文案應該做的是,先傳達核心資訊,成功吸引關注後,再慢慢傳達其他資訊。

一個産品肯定有許多優點,或者是賣點,但一定有一個最特别的地方,就拿這個地方詳細寫,其他優點簡略寫。

3、文案必須給予消費者想要的資訊,而不是單純描述産品資訊。

什麼是消費者想要的結果?不要告訴顧客你的産品是什麼,你需要講的是你的産品對他有什麼用,這才是關鍵之處,也是他感興趣的地方。

在文案描述中,産品特性隻是附加價值,消費者利益才是主導因素。

如果不知道消費者的利益點在哪裡,可以想象自己是消費者,怎麼說服自己買這款産品,你買的理由可能就是消費者的需求。

當然,麻煩一點的話,也可以去做市場調查,采訪那些買過的人,為什麼購買。

4、如果一個産品,你不能想出它有什麼特别的賣點怎麼辦?

那你可以想産品的反面。

三分鐘簡單闡釋計算機發展史,緻寫文案的你:三分鐘快速看完這本書的精髓

圖檔發自簡書App

寫好文案不能自嗨,要走出去,站到使用者群裡,代入他們的内心,傳遞真實的需求痛點。如何喚起顧客購買欲望

1、深挖使用者的需求:表層需求(産品功能)——情感需求(産品訴求)——自我實作需求(品牌内涵)

2、産品介紹挑起隐秘訴求。

3、說出使用者心裡的那句話。

差文案是自娛自樂,傳達的是使用者不關心的點;而好的文案,是說出使用者心中那句話,告訴他可以幹什麼,而不是你有什麼。

這裡可以參考羅伯特·布萊在《文案完全創作手冊》中總結過“消費者購買産品的22個理由。

明白了這些理由,拿自己的産品跟這些理由對接,思考自己的産品是其中哪一個消費者購買的理由,由此入手寫。如何得到消費者信任

1、指出産品或服務的實際好處;

2、利用使用者見證,讓使用過産品的使用者來稱贊産品;

3、跟你的競争者做比較,逐一解釋為什麼你的産品更勝一籌;

4、如果有相應的研究證明産品的優質,那就寫進文案;

5、增加企業的信賴度,比如強調企業的曆史、銷售額、已經取得的成績,等等如何做到與消費者“共謀”

這其實也是找痛點應該注意的地方。

方式一,點出使用者的“小心思”。

方式二,瞄準優越感下手。

方式三,你可以嘗試讓文案的使用者定位聚焦一點,再聚焦一點。

換句話說,在文案裡不要呼籲所有人來買産品,試着将你的目标使用者限定為某一個群體。

别貪心,别動不動就在文案裡說“地球人都用我們的産品”,消費者當然有從衆心理,但“從衆”也分群體,人們會崇拜、渴望加入更優秀的群體,文案應該對此進行巧妙的包裝(僞裝),盡量讓你的定位訴諸一個更好的、更“令人憧憬”的群體。

方式四,改變訴求。

例如:我提供A,你想要A,但你說不出口——我懂你,是以我們一緻對外,心知肚明地把A說辭轉換為B說辭,結果皆大歡喜。如何寫“走心”文案

1、講一個使用者身上發生的故事;

訴諸那些強烈的情感,比如理想、感情、情懷、奮鬥。

2、找到某個群體共同的記憶;

比如這些詞:“歲月”“回不去”“兒時”“青春”“回憶”“美好”…

3、使用人稱來叙述;以“你”為導向,多在文案中使用“你”這個字,拉近距離感。

書中還講了10種寫好标題的方法、如何制造讓人看下去的懸念、如何讓人馬上下單的勾子以及段子手似的好文案。

這些不是很特别,算是寫文案必備,沒有詳細去寫。

好啦,就這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