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計算機網絡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涉及許多組成部分:

 主機(hosts)  路由器(routers)  各種鍊路(links)  應用(applications)  協定(protocols)  硬體、軟體  ……

要以怎樣的角度去了解和分析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如何組織和實作這個複雜的網絡功能?

先來看一個航空旅行的結構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幫旅人從一處到另一處。

每層完成一種(類)特定服務/功能

每層依賴底層提供的服務,通過層内動作完成相應功能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劃重點:階層化實作複雜網絡功能,利用下層提供的服務和對等層的資訊,實作本層功能,并為上層提供服務。

第二個例子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1.計算機網絡概述

1.1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概述

  • 網絡體系結構是從功能上描述計算機網絡結構
  •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簡稱網絡體系結構(network architecture)是分層結構
  • 每層遵循某個/些網絡協定完成本層功能
  •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是計算機網絡的各層及其協定的集合
  • 體系結構是一個計算機網絡的功能層次及其關系的定義
  • 體系結構是抽象的

1.2采取分層結構,why

  •  結構清晰,有利于識别複雜系統的部件及其關系
    •  分層的參考模型(reference model )
  •  子產品化的分層易于系統更新、維護
    •  任何一層服務實作的改變對于系統其它層都是透明的(啥透明的????
    •  例如,登機過程的改變并不影響航空系統的其它部分(層)
  •  有利于标準化

1.3分層網絡體系結構基本概念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上層使用下層服務,或言之,下層為上層提供服務

  •  實體(entity) 表示任何可發送或接收資訊的硬體或軟體程序。
  •  協定是控制兩個對等實體進行通信的規則的集合,協定是“水準的” 。
  •  任一層實體需要使用下層服務,遵循本層協定,實作本層功能,向上 層提供服務,**服務是“垂直的”。
  •  下層協定的實作對上層的服務使用者是透明的。
  •  同系統的相鄰層實體間通過接口進行互動,通過服務通路點 SAP(Service Access Point),交換原語,指定請求的特定服務。

2. OSI參考模型

  • 開放式系統互聯通信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縮寫為 OSI),簡稱為OSI模型(OSI model),是由國際标準化組織 (ISO) 于1984年提出的分層網絡體系結構模型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 目的是支援異構網絡系統的互聯互通

     異構網絡系統互連的國際标準

     了解網絡通信的最佳學習工具(理論模型) ,(Theory Victory,Market defeat)

     7層(功能),每層完成特定的網絡功能

2.1OSI參考模型解釋的通信過程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看圖說話:

  • 主機A和主機B要通信
  • 對等層次之間遵從相同協定,交換資料(雙向虛線箭頭
  • 雙向實線箭頭就是資料流動的實際過程。資料傳輸是縱向的。
  • 相鄰層,通過接口互動
  • 上面四個層次,對應到目的主機的四個層次。 端到端層。

2.2 OSI參考模型資料封裝與通信過程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如圖所示:

  • A-PDU :應用層的協定資料單元(Application-Protocol Data Unit)
  • …-PDU:…
  • AH、SH…DH。如AH,附加在這一層的控制資訊,叫做應用層頭(Application Header),構成了這一層協定的資料包
  • DT 在資料鍊路層加了尾
  • 實體層就不加頭尾了,轉換成比特流傳輸…
  • 最後再去頭去尾,去頭去頭去頭…最終傳到目标主機

——看圖說話結語:我看圖說話不太好,這些圖裡的精妙我說說不太懂

2.3為什麼需要資料封裝?

就好像為什麼寄信要把信裝在信封裡。

  • 增加控制資訊

     構造協定資料單元 (PDU)

  • 控制資訊主要包括:

     位址(Address): 辨別發送端/接收端

     差錯檢測編碼(Error-detecting code): 用于差錯檢測或糾正

     協定控制(Protocol control): 實作協定功能的附加資訊,如: 優先(priority)、服務品質(QoS)、 和安全控制等

2.4 實體層功能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接口特性

  •  機械特性、電氣特性、功能特性、規程特性

比特編碼

資料率 (資料傳輸速率、“百兆千兆網絡”

比特同步

  •  時鐘同步

傳輸模式

  •  單工(Simplex) (單工通信,比如電視機放電視,單向通信

     半雙工(half-duplex) (雙向通信,交替進行,比如對講機,說的時候不能聽,聽的時候不能說

     全雙工(full-duplex)(雙向通信,同時進行,比如視訊通話

2.5資料鍊路層功能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邏輯的,資料鍊路層。

看圖說話:

負責結點-結點(node-to-node)資料傳輸(node2node,兩個直接相鄰的計算裝置的,以幀為傳輸機關

組幀(Framing) (成幀,加頭加尾

實體尋址(Physical addressing)

  •  在幀頭中增加發送端和/或接收端的實體位址辨別資料幀的發送端和/或接收端
  • 在實體層不能實體尋址

再如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看圖說話:

  •  流量控制(Flow control)
    •  避免淹沒接收端 (讓接收端和發送端的接受速度和發送速度比對。
  •  差錯控制(Error control)
    •  檢測并重傳損壞或丢失幀,并避免重複幀。(采用了差錯編碼
  •  通路(接入)控制(Access control)
    •  在任一給定時刻決定哪個裝置擁有鍊路**(實體媒體)控制使用權**

2.6網絡層功能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看圖說話:

 負責源主機到目的主機資料分組(packet)傳遞

  •  可能穿越多個網絡

 邏輯尋址(Logical addressing)

  •  全局唯一邏輯位址,確定資料分組被送達目的主機,如IP位址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資料從END S,送到END D

再看圖說話:

路由(Routing)

  •  路由器(或網關)互連網絡,并路由分組至最終目的主機
  •  路徑選擇

    分組轉發

2.7傳輸層功能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負責源-目的(端-端) (程序間) 完整封包傳輸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看圖說話:

 分段與重組

 SAP尋址 (上圖中的x ,y是SAP位址)

  •  確定将完整封包送出給正确程序,如端口号

 連接配接控制

 流量控制

 差錯控制

2.8會話層功能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對話控制(dialog controlling)

  •  建立、維護

同步(synchronization)

  •  在資料流中插入“同步點”

最“薄”的一層(在實際中,這一層不單獨存在)

2.9表示層功能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處理兩個系統間交換資訊的文法與語義(syntax and semantics )問題

資料表示轉化

  •  轉換為主機獨立的編碼

加密/解密

壓縮/解壓縮

(這一層也不是獨立存在的

2.10應用層功能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支援使用者通過使用者代理(如浏覽器)或網絡接口使用網絡(服務)

典型應用層服務:

  •  檔案傳輸(FTP)

     電子郵件(SMTP)

     Web(HTTP)

     ……

3其他參考模型

3.1TCP/IP參考模型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3.2五層參考模型

模型圖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5層模型的資料封裝: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3.3課後讨論

分層網絡體系結構

現代網絡體系結構大部分都采用分層體系結構,分層體系結構的優點在課程中也做了概括性介紹。那麼分層網絡體系結構有什麼缺點那?在某些情況下是否有必要不采用分層結構那?查閱資料,看看是否存在誇層體系結構的網絡設計?有什麼優點?

分層網絡體系結構的缺點有

1、降低系統的性能,原本隻是簡單的問題,經過多層的過程變得複雜

2、造成級聯修改問題, 在一些問題中,若一部分需要變化或優化,可能會導緻所有層都需要變化。

2、層次多,會使得效率降低,增加許多協定

在當網絡較小、簡單并且過程很清晰的時候,可以不采用分層結構,比如說使用者基數小的私人網絡。

跨層體系結構設計就是使網絡體系結構中實作層之間的跨層互動。

優點:減少了沒有必要的資訊互動,提高了效率。

無線通信跨層結構

優點是:系統性能增強,提高了網絡的綜合性能

Fzu數計魏榮…2020-2-20

分組交換除了存儲轉發之外,還可以采用直通式和碎片隔離 。

1.直通式。 優點:不需要存儲 ,延遲非常小、交換非常快,這是它的優點。 缺點:因為資料包内容并沒有 被以太網交換機儲存下來,是以無法檢查所傳送的資料包是否有誤,不能提供錯誤檢測能力。由于沒有緩存,不能将具有不同速率的輸入/輸出端口直接接通,而且容易丢包。

2.碎片隔離。 它檢查資料包的長度是否夠64個位元組,如果小于64位元組,說明是假包,則丢棄該包;如果大于64位元組,則發送該包。 缺點:這種方式也不提供資料校驗。 優點:它的資料處理速度比存儲轉發方式快,但比直通式慢分層網絡體系結構的缺點有1、降低系統的性能,原本隻是簡單的問題,經過多層的過程變得複雜2、造成級聯修改問題, 在一些問題中,若一部分需要變化或優化,可能會導緻所有層都需要變化。2、層次多,會使得效率降低,增加許多協定在當網絡較小、簡單并且過程很清晰的時候,可以不采用分層結構,比如說使用者基數小的私人網絡。跨層體系結構設計就是使網絡體系結構中實作層之間的跨層互動。優點:減少了沒有必要的資訊互動,提高了效率。無線通信跨層結構優點是:系統性能增強,提高了網絡的綜合性能

mooc97533698…2020-5-10

(補充)4. 服務模型

  •  服務( Service):低層實體向上層實體提供它們之間的通信的能力

     服務使用者(service user)

     服務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 )

  •  原語(primitive):上層使用下層服務的形式,高層使用低層提供的服務,以及低層向高層提供服務都是通過服務通路原語來進行互動的—形式
  •  服務通路點 SAP (Services Access Point) :上層使用下層提供的服務通過層間的接口—地點;

     例子:郵箱

     位址(address):下層的一個實體支撐着上層的多個實體,SAP有标志不同上層實體的作用  可以有不同的實作,隊列  例子:傳輸層的SAP: 端口(port)

4.1服務的類型

 面向連接配接的服務和無連接配接的服務-方式

  •  面向連接配接的服務( Connection-oriented Service)
    •  連接配接(Connection):

      兩個通信實體為進行通信而建立的一種結合

    •  面向連接配接的服務通信的過程:

      建立連接配接,通信,拆除連接配接

    •  面向連接配接的服務的例子:

      網絡層的連接配接被成為虛電路

    •  适用範圍:

      對于大的資料塊要傳輸; 不适合小的零星封包

    •  特點: 保序
    •  服務類型:

       可靠的資訊流 傳送頁面(可靠的獲得,通過接收方的确認)

       可靠的位元組流 遠端登入

       不可靠的連接配接 數字化聲音

  •  無連接配接的服務(Connectionless Service)
    • 無連接配接服務:

      兩個對等層實體在通信前不需要建立一個連接配接,不預留資源;不需要通信雙方都是活躍;(例:寄信)

    • 特點: 不可靠、可能重複、可能失序,IP分組,資料包;
    • 适用範圍: 适合傳送零星資料;
    • 服務類型:

       不可靠的資料報 電子方式的函件

       有确認的資料報 挂号信

       請求回答 資訊查詢

4.2服務和協定

  •  服務與協定的差別
    •  服務(Service): 低層實體向上層實體提供它們之間的通信的能力,是通過原語(primitive)來操作的,垂直
    •  協定(protocol) :對等層實體(peer entity)之間在互相通信的過程中,需要遵循的規則的集合,水準
  •  服務與協定的聯系
    •  本層協定的實作要靠下層提供的服務來實作

       本層實體通過協定為上層提供更進階的服務

4.3 資料單元Data Unit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口水話描述一下:

Layer n 代表本層(第n層),那麼 n-1代表上一層,n+1代表下一層。

n+1層的SDU,通過層間的接口Interface,來到n層,n層實體在它們的n層協定中交換n- pdu,然後傳輸,成為下一層的SDU

(可能說的還是很含糊,等我開動一下腦筋再想想法子)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4.4分層處理和實作複雜系統的好處

對付複雜的系統

  •  概念化: 結構清晰,便于标示網絡元件,以及描述其互相關系

     分層參考模型

  •  結構化:子產品化更易于維護和系統更新

     改變某一層服務的實作不影響系統中的其他層次

     對于其他層次而言是透明的

     如改變登機程式并不影響系統的其它部分

     改變2個秘書使用的通信方式不影響2個翻譯的工作

     改變2個翻譯使用的語言也不影響上下2個層次的工作

  •  分層思想被認為有害的地方?(效率比較低,害處就一筆帶過了)

5.各層次的協定資料單元

應用層:封包(message)

傳輸層:封包段(segment):TCP段,UDP資料報

網絡層:分組packet(如果無連接配接方式:資料報datagram)

資料鍊路層:幀(frame)

實體層:位(bit)

6.發展曆史(挂幾張圖好了)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Day3計算機網絡概述——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概述、OSI參考模型、服務模型、發展曆史三、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本篇結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