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向制造業的RPA發展之路

作為直接展現國家生産力水準的制造業,它是差別開發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重要因素,同時也在國民經濟中占據着重要份額。我國制造業是國家的支柱産業之一,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發展态勢。然而,随着我國人口紅利的的消失,人工費用的增長,傳統制造業單單依靠人力發展的道路已經越走越窄。如今,RPA的出現,為制造業的發展擴充了新的出路。

面向制造業的RPA發展之路

RPA主要被用來執行計算機軟體中大量高重複、标準化、規則明确、大批量的正常事務,是企業資訊自動化程序中比較進階的一種存在,其應用場景符合兩大要點:大量重複和規則明确,針對制造業,RPA可以建立多種機器人,應用于物料、庫存、訂單等多方面,以優化其相應的流程,推進制造業的自動化程度。

物料清單的自動化生成

物料清單(BOM)是制造業中至關重要的資料檔案,用來描述企業産品組成的技術檔案,其中包含了建構産品所需的原材料、元件、子元件和其他材料的詳細清單,是ERP系統中識别物料的基礎依據。該檔案一般由計劃部員工安排,向企業内的所有員工提供産品結構和工藝流程的詳細資訊,說明所要購買的材料内容、數量、方式、地點以及其他詳細說明(如何組裝和打包産品)。即使是單一的遺漏或小小的失誤,也可能導緻材料計劃、物料需求的錯誤,産品成本核算不準确,裝運延遲等問題的出現。

使用RPA可以自動化建立和更新BOM清單。RPA機器人能夠完全複制人類員工在生成BOM中所執行的步驟,利用螢幕抓取技術,更快地建立和跟蹤變更,幫助企業避免代價高昂的人為錯誤,實作BOM流程的自動化。當今制造企業大多使用ERP系統建立BOM清單,希望能通過資訊化軟體解放人力,提高效率。但是通過ERP系統建立BOM清單的過程依然存在大量重複性工作流程,以某公司在ERP系統建立一個新的BOM清單為例,一般的流程如圖所示:

面向制造業的RPA發展之路
面向制造業的RPA發展之路

人工整合所有的訂單;擷取訂單資訊後确認所需的品名料号,區分主次用料;然後在ERP系統中建立一個BOM清單;而後一一輸入資訊到對應的表格中;最後稽核維護生成BOM清單。

這一過程中如果引用RPA軟體機器人,則能夠更深層次的減少從業人員的機械勞動力,将整個建立BOM清單的過程完全自動化,人工隻需要跟随RPA全程監控以及最後稽核即可。如此可以進一步的解放勞動力,增強企業收益程度。 

采購訂單建立與管理

采購管理是企業控制管理成本盈利的一種手段,包含有采購計劃、采購訂單、發票校驗交易管理、采購合同和政策采購等多流程。其中手動建立采購訂單(PO)對制造業企業來說是最困難、最繁瑣的一個步驟。尤其是遇到訂單資訊不一緻等情況時,人工處理通常會導緻訂單處理的延遲。RPA解決方案可以将整個PO流程自動化,進而實作高度精準和快速的結果。如圖所示為訂單機器人自動建立采購訂單的場景分析。

面向制造業的RPA發展之路

在訂單建立方面,RPA機器人負責從獨立系統中提取資料,尋求有關部門負責人的電子郵件準許以及處理PO生成請求。在訂單管理方面,RPA有助于驗證訂單,從多個系統中提取資料、檢查結算并驗證它們以確定沒有重複訂單。

産品資訊管理及報告(以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工廠内部為主)

對于制造企業而言,需要記錄和管理大量資料,這其中大部分便來自工廠。特别是一些大型制造商,通常在世界不同地區擁有多家工廠,資料記錄及分析的任務量巨大。這些制造商會使用特定的資訊管理系統,在系統中,資料的操控将會變得更加困難和繁瑣。

RPA的資料機器人可以幫助制造商更輕松、有效地記錄和分析相關資訊。它能夠自動執行資料的提取與搬運,監控、通路和更新Web連接配接系統中的任何更改,并向業務的其他部分提供報告,提高整體業務效率。另外,RPA還能提供揭示企業潛在瓶頸的業務模式和内部工作資訊的報告、實時儀表闆等。這裡以資訊錄入為例,給出應用場景分析。

面向制造業的RPA發展之路

發票處理

供應商的發票是制造商不可回避的問題,而發票的處理則是一項耗時且極度痛苦的過程。員工必須浏覽每張發票并交叉檢查它們、發送它們以供準許。這一過程通常都是手動處理,不僅耗費大量時間,而且由于多次審查和更換,也極易出現人為錯誤。

RPA機器人可以掃描、閱讀和檢查采購訂單的發票,自動發送發票以供相關部門準許。稽核成功後,RPA機器人會将發票輸入會計系統,最後将采購訂單标記為已完成。

财務機器人的工作主要分為訂單發票的查驗和稽核兩個部分,通過使用RPA的财務機器人,發票查驗過程隻需要人工幹預輸入驗證碼即可,其餘過程全部由機器人代替,而訂單發票的審查過程則全程由RPA完成,隻需要人工設定稽核标準即可,如此一來,訂單發票的查驗和稽核效率大大提升,同時也減少了人為因素導緻的錯誤。如圖所示為财務機器人的運作流程。

面向制造業的RPA發展之路
面向制造業的RPA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