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斯克拿什麼撐起他的星辰大海?(三)獵鷹1号的一箭破蒼穹

作者:dqgb999

任何偉大的事業在創立之初都不會一帆風順,不管往後如何耀眼奪目,至少在最初的幾步路上,九死一生。

馬斯克和他的SpaceX也是,經曆了極度艱難的時光。

馬斯克拿什麼撐起他的星辰大海?(三)獵鷹1号的一箭破蒼穹

馬斯克與他的SpaceX

2001年,馬斯克從X.com被排擠出來,X.com也正式更名為Paypal。

在失去所創立企業的控制權之後,馬斯克搬到了洛杉矶。根本閑不住的馬斯克又拾起了他童年的夢想,太空旅行,他的星辰大海,并開始研讀關于火箭和太空的相關書籍。

洛杉矶可是一片航天沃土,美國軍方、NASA和很多企業在這裡開展着火箭生産制造和航天實驗,有許多太空探索愛好者聚集在這裡,探讨着關于外太空的一切。

在這裡,馬斯克加入了“火星學會”,與一群有着同樣愛好和追求的人共同讨論移民火星的可能性。馬斯克廣泛交友,尋找着潛在的合作夥伴,積累了廣泛的人脈,與一些航天業的頂尖人才以及NASA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可惜,火星學會并不能撐起他要去火星的雄心壯志。

馬斯克不是葉公好龍,光說不練,他真正超越其他創業者的地方在于,極端專注于他喜歡的東西,不惜一切代價去實作夢想。

馬斯克不僅是學霸,更是商業天才。憑借着積累的人脈,從來不随大流的馬斯克選擇成立自己的火星生命基金會,并邀請航空航天業的頂尖人才參加自己的論壇活動。在不斷交往的過程中,馬斯克認識了大導演卡梅隆和還沒有成為NASA局長的格裡芬。不僅如此,還将航天大師格裡芬納入麾下,成為了馬斯克在航天事業中的首席軍師。與NASA局長和工程師們的這一層關系,幫助他在以後的火箭實驗和危機中見招拆招,走出困境。

馬斯克拿什麼撐起他的星辰大海?(三)獵鷹1号的一箭破蒼穹

奧巴馬與馬斯克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了解了為什麼馬斯克能夠不斷從美國宇航局獲得訂單的原因了吧,人家背後可是有大人物的,甚至數次擊大名鼎鼎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世界首富貝索斯的藍色起源。

随着對星際旅行和移民火星讨論的不斷深入,馬斯克與一衆專家最終制定了一個叫做“火星綠洲”的項目,計劃在火星建造生長室,培育植物,為移民火星創造條件。正是火星綠洲計劃,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有志于火星的年輕人和專家學者加入馬斯克團隊,為實作目标不懈努力。

靠熱情和計劃還遠遠不能解決移民火星的問題。

千裡之行,始于足下,更何況是要登陸火星這個前無古人的瘋狂計劃。制定計劃僅僅是項目的第一步,後面的九十九步都需要靠大量的資金、人才和技術支撐,何其艱難。

計劃第二步,如何才能去火星?

到目前隻有一個方法,就是必須要用火箭把人和物送上去。

火箭去哪裡找?這又是一個大難題。

起初,馬斯克搜尋了美國和俄羅斯的所有軍方及私人火箭公司,但是價格太過昂貴,他那兩個億美金,遠遠不夠燒。于是馬斯克拉着格裡芬到處跑,甚至三赴俄羅斯,想購買數枚彈道飛彈,改造後用于制作火箭。在與俄羅斯火箭公司數次讨價還價之後,馬斯克終于撞了南牆,明白了一個道理,靠人不如靠自己。

馬斯克拿什麼撐起他的星辰大海?(三)獵鷹1号的一箭破蒼穹

NASA局長 格裡芬

要是一般人,到這兒也許就打消了去火星的念頭,但馬斯克就是馬斯克,從來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他的這個優點也不斷為他創造奇迹。

他大腦裡冒出了一個天才的想法,他要自己造火箭,而且要造全世界成本最低的火箭。馬斯克真天才真學霸,在四處奔走購買火箭的短短數月中,就自學完了關于火箭、天體動力和火箭推進方面的知識。并且列出了需要制造火箭的詳細目錄,而且價格還是世界最低。這一舉動,震驚了所有人。

馬斯克繼續壯大自己的團隊,吸收了許許多多的天才選手為他所用。2002年6月,SpaceX在悄無聲息中成立了,誰也沒能預料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的小公司在日後掀翻了世界航空航天界的大桌子,将各大航天強國幹翻在地,開創了低成本火箭發射和回收新紀元。

SpaceX一開始就瞄準了小型衛星發射,想在低端衛星發射市場分一杯羹,以此自給自足,先活下來再說。

馬斯克是個狂人,說幹就幹,還要大幹快上。他為自己的火箭發射項目制定了極端瘋狂的時間表。根據SpaceX最早的計劃書顯示,他們将在2003年5開始制造最先的2台火箭推進器,下個月生産火箭箭體,再下個月完成組裝測試,再下個月準備好發射台,11月份進行首次發射,并最終于2010年登陸火星,火箭發射成本從行業價格3000萬美元降至每次690萬美元。這是想來一次跨界降維打擊啊。

初生牛犢不怕虎,這句話放在新入行的創業者身上簡直是再合适不過了。一個外行,從沒有航空航天從業經驗的馬斯克竟然給自己和團隊制定了一個瘋狂的大躍進計劃,想在半年之内趕上許多大公司和航天強國數十年的積累。

用瘋狂都不足以形容馬斯克,這是一個極端的人,對自己的目标和要求極度極端。可是他還是太年輕了,跨界降維打擊那是需要絕對實力的。

瘋狂的不止是馬斯克,還有一大批太空愛好者和美國軍方,他們希望能以廉價且快速的方法向太空發射衛星,比馬斯克大躍進更誇張的是,他們竟然相信了馬斯克的計劃。不得不說,馬斯克真是一個營銷高手,忽悠大師,連軍方都能被忽悠。美國佬真是讓人驚掉下巴啊!

然而馬斯克高估了自己團隊的實力,制造火箭和登入火星并沒有那麼一蹴而就。

這将是一個漫漫長路,必經九九八十一難、九死一生。

馬斯克打算造火箭,之前就已有許多億萬富翁和無數科學家前赴後繼,花費了大量金錢和時間,最後得到的結果大多是無疾而終。

結果顯而易見,馬斯克并沒有在短時間内創造奇迹,突破火箭魔咒。從SpaceX成立至今已有21年,公司雖然取得了很大進展,創造了許多新技術,隐隐有引領世界航天潮流的表現,但是登陸火星還遠遠沒有實作。

不知當初馬斯克制定這個計劃的時候是在畫大餅忽悠還是真的認為可以做到(歡迎大家評論區讨論)。

直到成立6年後,SpaceX才真正成功發射了第一枚火箭。

馬斯克拿什麼撐起他的星辰大海?(三)獵鷹1号的一箭破蒼穹

獵鷹号火箭

這枚火箭叫做獵鷹1号,是馬斯克親自起的名字,他希望這枚火箭能夠像《星球大戰》中的千年隼号一樣創造奇迹,締造全新未來。

獵鷹1号是SpaceX的首秀,但是其研發曆程卻極其艱難,差點讓馬斯克破産。起初馬斯克打算用以往制造火箭的經驗,采購各種零件然後組裝,但成本比較昂貴。多種方案都不能降低成本的情況下,馬斯克又一次驚倒衆人,提出靠人不如靠自己,決定獨立研發獵鷹号火箭的全部零部件和技術。

這是一個偉大、艱難而英明的決策,為SpaceX的發展打開了廣闊的空間。這個有點應該也是馬斯克能夠在多個領域取得耀眼成功的關鍵。

制定好了計劃,起好了名字,剩下的就是全力以赴,馬斯克一方面不斷從各大公司各大高校網羅頂尖人才,甚至親自打給在校頂尖學生電話,招聘他們加入自己團隊。另一方面将自己的團隊打造成了一個航天鐵軍,将團結就是力量的精神發揮到淋漓盡緻,在以後無數的日子裡,他的航天鐵軍克服無數困難,馬不停蹄毫不松懈的開展了火箭的全部自主研發,為SpaceX的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應該也是馬斯克的用人之道,必須要有自己的嫡系禁衛軍。

從火箭發動機、渦輪泵、低溫貯箱結構、箭體、航電、制導和控制,甚至包括一個螺母都全部自主研發。這個鋼鐵團隊,真是足以超越曆史上任何刻苦的創業團隊。很多時候一天工作20個小時,比起咱們的996福報,馬斯克的206(每天工作20個小時,每周上6天班)更是慘無人道。但馬斯克的團隊更多的是出于自願,每個成員都是馬斯克親自挑選,每個人都懷揣着激情和夢想,連一分一秒都不願浪費,迫不及待地要投入到這場史無前例的科研戰場中來,完全把這項事業作為了自己的生命來對待。每天的生活就是三點一線,研發—實驗—總結—睡覺—研發—實驗—總結—睡覺,團結到一起不分你我,不斷地戰勝每一次無法克服的挑戰。

雖然這樣刻苦這樣拼命,幾千次幾萬次的失敗接踵而至,成功毫無蹤影,每一次試射都以失敗告終,每一次打擊都足以緻命。

2006年獵鷹1号第一次發射失敗。2007年第二次發射後失聯。2008年第三次發射後失聯。

緻命的不止是精神上的重大打擊,還有金錢上的無力維持。一個初創團隊有多麼燒錢,如果大家不能了解這個概念,請看許家印許老闆和賈躍亭賈老闆投資電動車的故事就知道了,幾十億幾十億的美金往裡砸,還是沒有搞出來。

馬斯克将自己2億美元的身價都全部搭了進去,甚至在接到數次失敗後偷偷抹淚。如果不是瘋子,誰會将2億美元(這可是2002年的2億美元)的全部身家投入到一項未可知的風險投資中去。

這也許是馬斯克能成功的最大優點,沒有之一。

可惜這世界熙熙攘攘,來來往往,每個人都在為金錢而瘋狂,卻隻有極少數人為夢想癫狂。為了金錢的,大多身死名滅;為了夢想的,不少獨步江湖。

這點很關鍵,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明白了為什麼成功的總是少數人。

雖然糧草不足以支撐幾個月,但在表面上,馬斯克始終風輕雲淡,保持樂觀,即便快要破産,也沒又透露出一絲悲傷,甚至還告訴他的團隊,工作要精益求精,錢,不是問題。

馬斯克也是一位枭雄啊!

試問,這樣的鋼鐵軍團,焉有不成功之理?

馬斯克拿什麼撐起他的星辰大海?(三)獵鷹1号的一箭破蒼穹

火箭回收

皇天不負有心人。終于,孜孜不倦地奮戰了2600多個日夜後,在2008年9月28日,獵鷹1号火箭從太平洋西部的誇賈林環礁一箭破蒼穹,取得了公司成立以來的首次成功。

此次發射驗證了獵鷹1号發射系統的穩定性,為實作公司低成本商業火箭發射的目标鋪平道路,SpaceX是以成為世界上首個成功發射運載火箭的私營企業,并且在當年12月赢得NASA的16億美元合同。

2009年7月14日,獵鷹1号乘勢而上,從太平洋馬紹爾群島将馬來西亞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馬斯克和他的SpaceX團隊迎來了第一次全面勝利,這次成功發射衛星标志着太空探索技術真正邁出了商業發射的第一步。

馬斯克和他的SpaceX團隊,終于走過了漫長的黑夜,迎來了黎明的曙光。

SpaceX的成功也應證了咱們的古話,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

不得不佩服老馬!這個世界,沒有你征服不了的星辰大海!

你不當首富,誰當首富!你不上火星,誰上火星!

話說回來,SpaceX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有許多精神經驗十分值得我們借鑒,拿來主義必須要講起來、用起來,将SpaceX團隊實用主義、超越創新、精誠合作、刻苦以求、永不放棄的精神拿過來為我所用,咱們的尖端科技,必将超越世界。

獵鷹1号的成功僅僅是計劃的第二步,SpaceX和馬斯克火星綠洲的艱難險阻也才剛剛開始,星辰大海在哪裡?後面的故事,且聽下回分解。

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繼續讨論。

關注我,更精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