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近代歐洲理性主義思想家,萊布尼茨的“單子論”,究竟講了什麼?

作者:小播讀書

大家好,這是一個小小的廣播閱讀,今天帶大家了解的是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三位現代理性主義思想家之一:萊布尼茨。

近代歐洲理性主義思想家,萊布尼茨的“單子論”,究竟講了什麼?

現代西方哲學分為兩個主要派别: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經驗主義主要由不列颠群島代表:洛克,貝克爾和大衛休谟,而理性主義則由歐洲大陸主導:笛卡爾,斯賓諾莎和萊布尼茨。

我們分别介紹了笛卡爾和斯賓諾莎的哲學,然後我們從三大理性主義者中的最後一位開始:萊布尼茨。萊布尼茨在數學和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數學上,他和牛頓獨立發現了微積分,他使用的微積分的數學符号被更廣泛地使用,萊布尼茨發明的符号一般被認為更全面,應用也更廣泛,甚至萊布尼茨發明和完善了二進制。關于萊布尼茨發現二進制,有兩種說法:

陳述1:萊布尼茨首先發現了二進制,然後看到了中國先天的八卦圖,先天的八卦序列恰恰反映了他剛剛發現的二進制順序。是以他認為是英雄看到了一些稍微相同的東西,而中國古代的聖賢們早就發現了二進制的。

近代歐洲理性主義思想家,萊布尼茨的“單子論”,究竟講了什麼?

聲明二:萊布尼茨在看到中國與生俱來的八卦序列後,受到啟發,開始了解二進制秩序。萊布尼茨是第一批接觸中國文化的歐洲人之一,他從一些去過中國的牧師那裡接觸到了中國文化。

但事實上,這更有可能是一個虛假的神話。郭樹春在《古代世界數學大同》一書中指出:"事實是,萊布尼茨首先發明了二進制,然後看到傳教士帶回宋代學者重新編排了《周奕奕》八卦,發現八卦可以用他的二進制來解釋。"是以不是萊布尼茨在看到陰陽八卦時發明了二進制論。在萊布尼茨眼中,"陰"和"陽"基本上是他的二進制對立的中文版。"二進制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邏輯語言,具有普遍性,"他曾經斷言。今天在德國圖林根州,利斯的手稿仍然儲存在著名的五達宮圖書館,标題為"1和0,所有數字的神奇起源"。"

近代歐洲理性主義思想家,萊布尼茨的“單子論”,究竟講了什麼?

事實上,個人認為,中國人沒有必要強行将萊布尼茨發現的二進制對立與周毅和八卦聯系起來。八卦先天八卦序列,甚至六十四卦根據八卦序列的二進制定律,這個和二進制一緻,這是一個宇宙必然的規律,也可以說是巧合。但顯然我們古人并沒有把這個定律應用到數學領域,二進制有加減乘除運算,有與其他輸入的轉換,而陰陽八卦不加減乘,而與其他輸入轉換。是以,它們隻是表面上相似,本質上是不同的。

好吧,這就是萊布尼茨的故事和中國八卦圖表,我們将回到萊布尼茨的哲學。

萊布尼茨最著名的意識形态觀點是他提出了"單一理論"。此外,他還完善了形式邏輯的三條定律:同一定律、沖突定律、中間定律之外的第四定律:良知定律。同時,萊布尼茨是一個樂觀的倫理學家,在倫理學方面,萊布尼茨區分了三種不同類型的惡:形而上學的惡,道德的惡和形而上學的惡。他相信"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的宇宙是上帝創造的最好的"。

接下來,讓我們關注萊布尼茨的"單一理論"。首先,讓我們看看什麼是"清單"。這是屬于萊布尼茨本體論的重要理論。關于本體論,"原子理論"是在古希臘的Demkrit中提出的,世界上的一切都由"原子"組成。在Demkrit看來,原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的粒子,它們是物質,它們被廣泛延伸,它們占據空間,它們不再分離。

近代歐洲理性主義思想家,萊布尼茨的“單子論”,究竟講了什麼?

但萊布尼茨質疑,如果世界是由單獨的原子組成的,它怎麼能形成一個動态的整體。這就像一堆樂高積木無法堆積一隻移動的貓。顯然,很難用一個單一的、不動的原子來解釋一個複雜而多變的運動的世界。

萊布尼茨提出了"單一理論",清單是構成世界的最小機關,但清單不是物質的"粒子",它沒有廣闊的延伸,不占據空間,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點,但也具有連續性。您如何了解這一點?

我們平時了解的"點",比如太陽、月亮是一個點,小石頭、沙粒也是點,這些都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點,它們是真實的,是物質的。但顯然"點"不是萊布尼茨說的。因為萊布尼茨也是一位數學家,他說"點"來自抽象數學,比如幾何學中每個圓的中心都是一個點,一條線的兩端有兩個點。這些數學或抽象的點,它們不是物質的,不占用空間,沒有寬的延伸。

近代歐洲理性主義思想家,萊布尼茨的“單子論”,究竟講了什麼?

是以,萊布尼茨提出了一個比數學點更抽象的"點",稱為"單一"。清單是一個連續的、動态的、不可分割的精神實體,它構成了事物的基礎和最終機關。在這裡,你可能會問,這個精神實體是如何構成我們看到的物質實體的?

在這裡,萊布尼茨認為,整個物質世界隻不過是清單在我們主觀反思中的一種表象,它不是客觀的反映,而是一種主觀意識。平時我們認為,我們看到的山川、花草樹木都是通過我們的眼睛看到的,具有主觀的"看"能力,但實際上,我們看到這些物質是因為光波反射到我們的眼睛裡,我們大腦的視覺系統通過一系列複雜的神經活動,這些接收到的光波資訊,轉化為我們的認知, 這是一個完全被動的過程。是以我們看到的就是世界呈現給我們的方式,眼睛有一種表象能力,由清單形成的世界是通過人眼呈現的,是用人眼這種表象能力的印記。不同的主體看到不同的世界,比如在蝙蝠和兔子眼中,世界是不同的。

近代歐洲理性主義思想家,萊布尼茨的“單子論”,究竟講了什麼?

是以,萊布尼茨認為,實體世界是一種表象的清單,無數的清單互相連接配接形成一種主觀的表象,比如我們看到的天上的彩虹有七種顔色,但你可以捕捉到天空中的彩虹,其實彩虹隻是陽光下無數的水蒸氣, 呈現給我們的眼睛一種現象。

世界在每個人眼中都是非常主觀的,我們隻能看到世界的表象,并不能了解它的本質。其實,這種認識論的觀點也可以在哲學家康德身上找到,康德說過,我們隻能通過直覺的概念來了解世界,而世界本來的樣子我們就不知道了,後來哲學家叔本華更直覺地描述說"世界是我的外表"。

近代歐洲理性主義思想家,萊布尼茨的“單子論”,究竟講了什麼?

叔本華

其實,無論是東方思想,還是西方思想,獨立看待每個思想家的思想都大不相同,但實際上,他們内部有很多聯系,很多思想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有的是延續,有的是質疑。

例如,我們談論現代西方理性主義的三個代表:笛卡爾,斯賓諾莎和萊布尼茨。在笛卡爾看來,世界是物質的和精神的,他提出了"心靈二進制論",而在斯賓諾莎看來,"上帝就是自然",世界上萬物的本質都是"上帝"或"一",這種"上帝"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上帝之道,有點類似于我們的道家思想,是世界的規律和世界的起源, 而萊布尼茨在他們的基礎上提出,世界是由"清單"組成的,清單的特征是"很多",不是笛卡爾的"二進制論",不是斯賓諾莎的"一進制論"而是"多樣性"。

近代歐洲理性主義思想家,萊布尼茨的“單子論”,究竟講了什麼?

我們可以看到,萊布尼茨的"單一理論"不是異想天開,而是基于對前輩的批評。西方哲學的傳統是批判性思維,許多思想家對前人提出的思想和理論進行批判和質疑,雖然他們的思想會受到後來哲學家的批評和質疑,但正因為如此,人類的思想才會不斷進步和發展。

是以,我們學習東西方思維,不僅要關注自己的想法,還要關注他們為什麼提出這樣的觀點,以及他們的觀點和其他觀點的内在聯系。此外,他們應該從這種批判性思維和了解精神中學習。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這些,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大家注意"小廣播閱讀"或者和你的朋友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