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特币的底層技術區塊鍊

比特币的底層技術區塊鍊

比特币的曆史:在2008年11月1日,一個署名為塞托西·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文章釋出了比特币白皮書,書中詳細介紹了一種新型的電子貨币系統,采用完全點對點的形式,而且無須受信第三方的介入的貨币系統誕生了。中本聰選擇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将比特币公布于世,在介紹他的創新時說道:“傳統貨币最根本的問題在于信任。中央銀行必須讓人信任它不會讓貨币貶值,但曆史上這種可信度從來都不存在。銀行必須讓人信任它能管理好錢财,并讓這些财富以電子貨币形式流通,但銀行卻用貨币制造信貸泡沫,使私人财富縮水。”兩個月之後,也就是2009年1月3日,中本聰釋出了開源的第一版比特币用戶端,宣告了比特币的誕生。他同時通過“挖礦”得到了50枚比特币,産生第一批比特币的區塊就叫作“創始區塊”(Genesisblock)。至此比特币開始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中。

比特币:是一種虛拟貨币(也稱:數字加密貨币),有别于傳統的貨币。由計算機通過特定數學計算産生,可以了解為一串有價值的數字。比特币總共發行2100萬枚,基于pow機制(工作量證明機制),全網礦工比拼算力競争記賬,搶到記賬權的才能打包區塊,獲得比特币,也就是俗稱的礦工挖礦。在比特币系統中,大約每十分鐘進行一輪算力競賽(算力大小會決定赢得一輪競争的機率,算力高的節點赢得算力競争的機率更大),競賽的勝利者,就獲得一次記賬的權力,這樣,一定時間内,隻有競争的勝利者才能記賬(記賬即打包成一個區塊)并向其他節點同步新增賬本資訊。

礦工挖礦:由于大量的算力被浪費到了這樣無用的Hash計算上,高功率的專業礦機不停的運轉,電量被大量消耗了,而且産生巨大的噪聲,以及其他等諸多的原因,在中國挖礦是被禁止的(再此也提醒大家不要去做違法的事情哦)。比特币的平台交易由于存在無法控制和監管等原因(可能會被用來洗錢、洗賬款、非法的跨國轉賬交易),在國内比特币的平台交易網站也是被禁止的,隻能通過國外的一些平台交易網站來交易比特币。

區塊鍊技術:在比特币早期是沒有區塊鍊的,區塊鍊技術是比特币的底層原理。區塊鍊像一個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資料庫賬本,記載所有的交易記錄。利用的是分布式資料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區塊鍊技術特點:

1.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區塊鍊最基本的特征,意味着區塊鍊不再依賴于中央處理節點,實作了資料的分布式記錄、存儲和更新。由于使用分布式存儲和算力,不存在中心化的硬體或管理機構,全網節點的權利和義務均等,系統中的資料本質是由全網節點共同維護的。由于每個區塊鍊節點都必須遵循同一規則,而該規則基于密碼算法而非信用,同時每次資料更新需要網絡内其他使用者的準許,是以不需要一套第三方中介結構或信任機構背書。在傳統的中心化網絡中,對一個中心節點實行攻擊即可破壞整個系統,而在一個去中心化的區塊鍊網絡中,攻擊單個節點無法控制或破壞整個網絡,掌握網内超過51%的節點隻是獲得控制權的開始而已。

2.透明性

區塊鍊系統的資料記錄對全網節點是透明的,資料記錄的更新操作對全網節點也是透明的,這是區塊鍊系統值得信任的基礎。由于區塊鍊系統使用開源的程式、開放的規則和高參與度,區塊鍊資料記錄和運作規則可以被全網節點審查、追溯,具有很高的透明度。

3.開放性

區塊鍊系統是開放的,除了資料直接相關各方的私有資訊被加密外,區塊鍊的資料對所有人公開(具有特殊權限要求的區塊鍊系統除外)。任何人或參與節點都可以通過公開的接口查詢區塊鍊資料記錄或者開發相關應用,是以整個系統資訊高度透明。

4.自治性

區塊鍊采用基于協商一緻的規範和協定,使整個系統中的所有節點能夠在去信任的環境自由安全地交換資料、記錄資料、更新資料,把對個人或機構的信任改成對體系的信任,任何人為的幹預都将不起作用。

5.資訊不可篡改

區塊鍊系統的資訊一旦經過驗證并添加至區塊鍊後,就會得到永久存儲,無法更改(具備特殊更改需求的私有區塊鍊等系統除外)。除非能夠同時控制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上對資料庫的修改是無效的,是以區塊鍊的資料穩定性和可靠性極高。

6.匿名性

區塊鍊技術解決了節點間信任的問題,是以資料交換甚至交易均可在匿名的情況下進行。由于節點之間的資料交換遵循固定且預知的算法,因而其資料互動是無須信任的,可以基于位址而非個人身份進行,是以交易雙方無須通過公開身份的方式讓對方産生信任。

[1]:https://blog.csdn.net/awewong/article/details/78313519

參考:《區塊鍊:從數字貨币到信用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