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蓉簽約白小白,音樂人的新興求存之路?反向簽約打破壁壘“DIY”式求存之路共存是趨勢

作者:新音樂産業觀察

新音樂産業觀察了原文,并拒絕擅自轉載

作者|九條魚

90年代大多對王琦這個名字并不陌生,無論是江南北火熱的"我不是黃琦",還是後來被嘲笑的"雞雞",在這個人的名字背後,都有具體的代表作品支撐記憶點。

沒想到,再次聽到王偉的消息,她已經成為了一名白人小白簽約藝人——第一位被網紅簽約的歌手誕生了。

王蓉簽約白小白,音樂人的新興求存之路?反向簽約打破壁壘“DIY”式求存之路共存是趨勢

10月26日,王偉出席白小白電氣公司開業典禮

< h1 類"pgc-h-right-arrow">反向簽名,以打破障礙</h1>

2004年,周傑倫發行了《七李湘》,林俊傑發行了《江南》,蔡依林演唱了《倒帶》,即便是16年後的今天,依然被說成是當年的"神戰"。同年,王偉憑借專輯《我不是黃琦》獲得東南爆破榜"大陸爆破十大金歌獎"。

那一年,王琦以主流歌手的身份進入大衆視野。而這,也是目前很多網紅想要争奪的身份。

話又說回來,此次活動的另一位主角——白小白,百度的參賽作品表明,他有三個身份:網絡紅人、演員、歌手。的确,白小白的短視訊軟體不僅擁有百萬美元的粉絲群,還參演了電影《超級浪費》并釋出了原創歌曲《你說這分手》,包括去年上映的《最後我們不在一起》,在音樂平台上獲得了近5萬條評論。

就在幾天前,白小白在江蘇衛視《千百夜》晚會亮相,也有"老鐵"刷屏式的幫手。

王蓉簽約白小白,音樂人的新興求存之路?反向簽約打破壁壘“DIY”式求存之路共存是趨勢

懷特的表演收獲了衆多觀衆的幫助

有意思的是,在同一場晚會上,也有一個熱搜張維涵獨自演唱的熱搜。起因是張維涵和夢見美寇一起唱着《雨一直在走,少年》,但夢怡雅在張維涵的對比中唱得顯得微弱。

網紅和歌手之間是否真的有一堵牆的問題再次被翻轉過來。把兩件事放在一起,讓這個"逆簽"更有趣:事件的兩個主角都試圖同時赢得對方的身份,代表着網絡紅白的群體,但作為上司/老闆的身份是存在的。

畢竟,即使是像譚維薇這樣在《歌手》等專業音樂節目中發行過專輯、演唱過、被歌迷和音樂界認可的實力派歌手,也忍不住感歎文末的"流歌手羨慕不已"。

這種"羨慕"的背後,是主流藝人對市場流量分布規律的挫敗感:因為它不再是品質的信徒,也不再能代表大多數粉絲的喜好,而是分享了一半以上的市場佔有率。

是以,"王偉簽約白小白"活動拉開帷幕,或許是一位音樂從業者的一條新生存之路。

<h1級>"pgc-h-right-arrow"中"DIY"生存之路</h1>

目前,主流音樂産業中,實體專輯歌手的發行較多,再加上各大音樂平台和短視訊平台供普通使用者上傳音樂,僅就數量而言,音樂作品的産量早已超過市場需求。"如何制作高品質的音樂作品"的問題也悄然切換到"如何賣一首歌"。

生存已成為目前音樂從業者的首要任務。特别是獨立音樂家。

根據Media于9月釋出的"Indie Musicians Under The Impact",在全球範圍内,未簽約任何唱片公司的音樂家将在2019年産生8.728億美元的收入,高于201年的總體收入,這比八年前增加了32%,但在接受調查的346名獨立音樂家中,來自世界各地的64.2%的獨立音樂家每年從音樂中獲得的收入不到10,000美元, 總體平均年收入僅為8,079美元。

王蓉簽約白小白,音樂人的新興求存之路?反向簽約打破壁壘“DIY”式求存之路共存是趨勢

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獨立音樂在全球的強勁增長,但也證明了獨立音樂人今天僅靠音樂收入謀生是多麼困難。

在收集的資料中,線上音樂收入占這些獨立音樂家收入的28%。由于今年疫情的影響,甚至連占總收入18%、僅次于線上收入的線下制作收入也被大幅削減,收入來源更多地落在音樂發行、音樂教學、國外贊助甚至其他兼職工作上,其中大部分需要四到五個收入來源才能維持生計。

即便如此,隻有18%的人仍然認為獲得唱片公司合同很重要,而44%的人認為"這無關緊要"。

顯然,簽約唱片公司不再是獨立音樂人生存的首選,他們普遍認為,線上平台的開放性和支援性已經建構了一個完全自主的環境。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一直可以通過線上平台進行自我營銷,但事實上,40%的人口沒有花一分錢,隻有不到20%的人有與品牌或活動組織者合作的經驗。

超過一半的受訪者開始尋找一個平台來合作,他們可能已經退出了一些平台不平等條約,但現在選擇妥協;五分之一的人通過線上表演找到了新的收入來源,而更多的人則花了很多時間在音樂創作、發行和社交媒體互動上。

王蓉簽約白小白,音樂人的新興求存之路?反向簽約打破壁壘“DIY”式求存之路共存是趨勢

是以,對于音樂從業者來說,"生存"已經成為一條"DIY"開辟的道路。

但從效果來看,大多數人似乎被現實逼迫,不僅缺乏經驗,還容易因為疾病和無序就醫造成權益的喪失;

h1級"pgc-h-right-arrow"<共存>是一種趨勢</h1>

周繼倫在自己的個人演唱會上被要求演唱《學貓的呼喚》,然後就有數百萬《離開人們的煩惱》這首歌的網絡歌手,在《明日之子》比賽中一邊拿着吉他一邊用吉他唱歌,甚至連不知道6級和弦是什麼的李元傑,甚至連騰格爾都穿上了花衫,唱起了《Mand》。

這些品質參差不齊的線上歌曲似乎被推到了主流,但市場資料卻大聲否認:不,這些歌曲本身就是主流。但這真的是一件壞事嗎?

當音樂作品逐漸成為一種遊戲梗載體時,當歌唱的門檻再次下降,當歌手被網紅"反轉"簽名時,我們都應該開始思考,這是市場的變化,還是市場需求。

畢竟,在早期,每一種新興形式都最容易受到批評,當時不僅需要批評的聲音,而且需要的行動實際上可以降低遊戲的專業性。

網絡歌曲從網絡人脈時代開始,如今已有十年了,出口和接收人群已逐漸走向穩定,行業需求和市場佔有率已經超過了前網絡時代,網紅和歌手這兩種身份的結合,已經成為不可否認的行業趨勢之一。

沒有專業的流量是短暫而深遠的,無流量流量和自我啟動的圈子有什麼差別?王偉簽約白小白是國内同行業第一例。有人說這是網紅反擊,也有人說,這是行業風向的方向舵。

一家紅色孵化器的老闆認為,真正的頭網紅和一線歌手之間還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礙。畢竟王琦已經不再是流行歌手了,選擇這樣的合作方式隻是一個例子。

但我們必須拭目以待,看看這一次通過行業實驗性合作能激發什麼火花。

- 全文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