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5後女生“開”無人機種田 長輩隻能種3畝我能種1000畝

作者:封面新聞
95後女生“開”無人機種田 長輩隻能種3畝我能種1000畝

封面新聞記者 李慶 王祥龍 陳光旭 冷宇

5月,德陽市中江縣龍台鎮,1000畝高粱正在孕育。幾個月之後,它們就将成熟,被送入茅台、五糧液等酒廠釀造美酒。

27歲的張馨方是這片土地的管理者。一年前,她脫掉高跟鞋,從辦公室走到田間,開始做一個新農人。“我的長輩就是農民,一個人最多種3畝地,每畝利潤不大,種植出來以後銷售也沒有保障。”張馨方說,“現在通過良種、良技和良法,我能管理1000畝的土地,收益還不錯。能為‘天府糧倉’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很驕傲!”

95後女生“開”無人機種田 長輩隻能種3畝我能種1000畝

張馨方

手機一點

她一個人管1000畝土地

生于1996年的張馨方,老家在攀枝花,大學畢業後,她在當地當上了老師。“後來想到成都闖一闖,又進了建築企業當文員。”

因為公司轉型的原因,2022年3月,張馨方開始接觸農業。“我們的合作方眉山好味稻,是全國最大的水稻合作社,總部在東坡區太和鎮。去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眉山,讓我們很是鼓舞。”

脫掉高跟鞋,穿上筒鞋,她從一個“小白”開始學習。“一開始覺得很辛苦,有一次為了節約勞工,我去幫着搬蔬菜,結果過水溝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當時把我痛哭了,現在腳上都還有疤。”

95後女生“開”無人機種田 長輩隻能種3畝我能種1000畝

機械化作業的農田。

從育種、栽培、施肥到管理,張馨方逐漸上路,開始負責資陽和德陽流轉土地的種植管理。“眼前這片近2000畝的高粱,就是我們4月剛種下的,别看這麼大,實際管理者就我和同僚兩個人。”張馨方說,高标準農田改造後,從改土、播種、施肥等,全是機械化操作。“前兩天剛打了一遍農藥,這麼大的面積,我們兩個人操控無人機,3天就打完了。”

每天早上7點,張馨方會到田裡巡田,看看生長情況。“通過衛星監測,我們在手機上就可以實時檢視,像我負責的這近1000畝土地。大概接近100個足球場那麼大,但是通過一塊小小的手機屏,就可以盡收眼底。”張馨方說,“通過實時監測,哪塊地需要澆水、哪塊地需要施肥,也會有相應提醒,輕輕一點,就把田種了。”

95後女生“開”無人機種田 長輩隻能種3畝我能種1000畝

張馨方巡田。

轉型一年

相親時不知怎麼介紹職業

“我家小時候要種地,傳統農民一家一戶可能就2至3畝地,每畝利潤也不大。而且種植出來以後銷路沒保障。遇到效益好掙個幾千元,還不如趁年輕在外面打工。是以越來越多的人離開土地,不想種地,進城務工。”張馨方說,“我轉型做農業一年多了,實實在在獲得了收益,種田并不像大家想得那樣累、那樣沒有收入。”

“像中江這個基地,因為還在進行高标準農田改造,是以規模還不是很大。我負責的這1000畝高粱,預計可以實作每畝1000元左右的純收入。我也可以獲得幾萬元的績效獎勵。”張馨方說,加上平時收入和第二季的獎勵,轉型一年,自己的收入就翻了番。“我的很多同學擔心我,覺得農業太苦,我是女生受不了。其實真正做下來後,發現并不是想象中的那麼艱苦。”

95後女生“開”無人機種田 長輩隻能種3畝我能種1000畝

張馨方覺得,現代農業大有可為。

不過,家裡人一直反對張馨方種田。“我本來出身農村,家裡人覺得讀了書,不當老師又回去種田了,這不是白辛苦嗎?”今年過年,家裡人催着張馨方相親,但相了好幾個都沒成功。母親抱怨說:“我怎麼跟人介紹你的職業呢?說我女兒是在外面種地的?”

“我也在跟家裡人和朋友溝通,告訴他們現代農業,已經不是他們想象的臉朝黃土背朝天了,其實農業大有可為。”張馨方說,“我們身邊,已經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團隊。是以說,重要的不是别人怎麼看你,而是你自己怎麼選擇。”

95後女生“開”無人機種田 長輩隻能種3畝我能種1000畝

張馨方巡田。

最怕曬黑

想為“天府糧倉”貢獻青春力量

開着皮卡行走在鄉間,鞋子沾滿了泥巴,雖然不再像過去那樣時刻保持美顔,但新農人的生活,卻讓她很開心。“過去兩點一線,每天的生活都是重複,時間久了,雖然很閑,但是内心卻很累。現在每天都有新收獲,雖然很累,内心卻很安,體驗感完全是不一樣的。”

“當然最怕就是曬黑,本來就是女漢子,曬黑了就更找不到男朋友了!”一望無際的高粱地上,張馨方邊走邊介紹自己的防曬秘訣:一個遮陽帽、一個防曬面罩、一副防曬冰袖。

95後女生“開”無人機種田 長輩隻能種3畝我能種1000畝

閑暇時的張馨方也是個愛美的女孩。

“我下田都是穿長褲,很久都沒穿過裙子和短褲了。”張馨方說,自己每次都武裝得很好,加上也不用在地裡待太久,是以種地一年,皮膚還是保護得比較好,基本沒有曬太黑。

“總書記說,‘推進農業現代化,既要靠農業專家,也要靠廣大農民。要加強現代農業科技推廣應用和技術教育訓練,把種糧大戶組織起來,積極發展綠色農業、生态農業、高效農業。’這讓我很是鼓舞,雖然我是半路出家,也不是什麼專家,但是通過不斷的學習,開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作為一個年輕人,我很自豪,可以為打造新時代更高水準的‘天府糧倉’,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張馨方說。

95後女生“開”無人機種田 長輩隻能種3畝我能種1000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