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SO/IEC 14496(MPEG4) 文檔内容簡介

ISO/IEC 14496是MPEG專家組制定的MPEG-4标準于1998年10月公布第1版,1999年1月成為國際标準,1999年12月公布了第2版,2000年初成為國際标準。

全文分為27個部分:

(1)ISO/IEC 14496-1系統部分,描述視訊和音頻資料流的控制、同步以及混合方式(即混流 Multiplexing,簡寫為MUX)。

(2)ISO/IEC 14496-2視訊部分,定義了一個對各種視覺資訊(包括自然視訊、靜止紋理、計算機合成圖形等等)的編解碼器。(例如XviD編碼就屬于MPEG-4 Part 2)。

(3)ISO/IEC 14496-3音頻部分,定義了一個對各種音頻信号進行編碼的編解碼器的集合。包括進階音頻編碼(Advanced Audio Coding,縮寫為AAC)的若幹變形和其他一些音頻/語音編碼工具。

(4)ISO/IEC 14496-4一緻性部分,定義了比特流和裝置的一緻性條件,用來測試MPEG-4的實作。

(5)ISO/IEC 14496-5參考軟體,提供了用于示範功能和說明本标準其他部分功能的軟體。

(6)ISO/IEC 14496-6多媒體傳送整體架構DMIF,這是MPEG-4應用層與傳輸網絡的接口,定義了通信協定,使MPEG-4系統的資料流能進入各種傳輸網絡。還包含一個存儲格式MP4,用于存儲編碼的場景。

(7) ISO/IEC 14496-7優化的參考軟體,提供了對實作進行優化的例子(這裡的實作指的是第五部分)。

(8)ISO/IEC 14496-8在IP網絡上傳輸,定義了在IP網絡上傳輸MPEG-4内容的方式。

(9)ISO/IEC 14496-9參考硬體描述,提供了用于示範怎樣在硬體上實作本标準其他部分功能的硬體設計方案

(10)ISO/IEC 14496-10進階視訊編碼AVC,定義了一個視訊編解碼器(codec)。AVC和XviD都屬于MPEG-4編碼,但由于AVC屬于MPEG-4 Part 10,在技術特性上比屬于MPEG-4 Part2的XviD要先進。另外,它和ITU-T H.264标準是一緻的,故又稱為H.264。

(11)ISO/IEC 14496-11場景描述和應用引擎。

(12)ISO/IEC 14496-12ISO媒體檔案格式,定義了一個存儲媒體内容的檔案格式。

(13)ISO/IEC 14496-13知識産權管理和保護(IPMP: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擴充。

(14)ISO/IEC 14496-14MP4檔案格式,定義了基于第十二部分的用于存儲MPEG-4内容的容器檔案格式。

(15)ISO/IEC 14496-15AVC檔案格式,定義了基于第十二部分的用于存儲第十部分的視訊内容的檔案格式。

(16)ISO/IEC 14496-16動畫架構擴充AFX(Animation Framework eXtension)。

(17)ISO/IEC 14496-17同步文本字幕格式。

(18)ISO/IEC 14496-18字型壓縮和流式傳輸(針對公開字型格式)。

(19)ISO/IEC 14496-19合成材質流(Synthesized Texture Stream)。

(20)ISO/IEC 14496-20簡單場景表示(LASeR for Lightweight Scene Representation)。

(21)ISO/IEC 14496-21用于描繪(Rendering)的MPEG-J拓展。

(22)ISO/IEC 14496-22開放字型格式(Open Font Format)。

(23)ISO/IEC 14496-2符号化音樂表示(Symbolic Music Representation)。

(24)ISO/IEC 14496-24音頻與系統互動作用(Audio and systems interaction)。

(25)ISO/IEC 14496-253D圖形壓縮模型(3D Graphics Compression Model)。

(26)ISO/IEC 14496-26音頻一緻性檢查:定義了測試音頻資料與ISO/IEC 14496-3是否一緻的方法(Audio conformance)。

(27)ISO/IEC 14496-273D圖形一緻性檢查:定義了測試3D圖形資料與ISO/IEC 14496-11:2005, ISO/IEC 14496-16:2006, ISO/IEC 14496-21:2006, 和 ISO/IEC 14496-25:2009是否一緻的方法(3D Graphics conform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