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核觀察|美戰略核潛艇停靠南韓,除北韓外還可能刺激周邊大國?

作者:澎湃新聞

北韓試射“火星炮-18”固體洲際飛彈、美國戰略核潛艇停靠南韓……“硬碰硬”對抗不斷更新,北韓半島局勢動蕩進一步加劇。

圍繞美國戰略核潛艇時隔40年停靠南韓,北韓與美韓的對抗仍在繼續。據朝中社報道,北韓國防相強純男20日發表談話稱,美“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停靠南韓對北韓是直接的核威脅,此舉可能符合北韓使用核武器的條件。

在軍事專家看來,美國戰略核潛艇停靠以及加強延伸核威懾之舉除了刺激北韓,這種抵近部署戰略核武器還可能刺激周邊大國,因為南韓與幾個周邊大國隔海相望,距離非常近。

核觀察|美戰略核潛艇停靠南韓,除北韓外還可能刺激周邊大國?

美軍戰略核潛艇“肯塔基”号停靠南韓釜山作戰基地。

北韓國防相警告美國

南韓總統尹錫悅19日下午在釜山海軍作戰司令部基地登上了停靠該基地的美國戰略核潛艇“肯塔基”号,成為第一個登上該類型潛艇的南韓總統。

據韓聯社報道,尹錫悅登艇前發表了緻辭,尹錫悅稱,今通路世界最強的戰略資産之一——美軍戰略核潛艇“肯塔基”号非常有意義,且令人踏實放心。尹錫悅說,這是繼自1981年的“羅伯特·李”号潛艇後美國戰略核潛艇時隔42年再次停靠南韓,此舉充分展現出韓美兩國通過定期出動美國戰略資産加強延伸威懾執行力的堅定意志。

“肯塔基”号是美國海軍“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在韓美核磋商小組(NCG)舉行首次會議的18日駛入釜山作戰基地。作為美海基核力量的核心,“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水下排水量超過1.8萬噸,最多裝載24枚令人“談核色變”的“三叉戟”II D5型潛射彈道飛彈,這種飛彈最多可攜帶14個核彈頭,一艘核潛艇就可以基本毀滅一個國家。目前,美國海軍共裝備了14艘“俄亥俄”級核潛艇,其中太平洋艦隊擁有8艘。

“‘俄亥俄’級攜帶的核飛彈射程超過1.2萬千米,不需要到南韓,甚至在夏威夷就可以完成對核打擊任務,”海軍專家王雲飛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表示,“美國的這種做法其實就是一種武力炫耀,一方面是向北韓展示這種核打擊平台,威懾北韓;另一方面是向南韓傳遞信号,美國會履行延伸核威懾的承諾,核保護傘依然有效。”

在18日美韓核磋商小組首次會議結束後,韓美兩國評價稱,兩國表現出落實《華盛頓宣言》的堅定意志。南韓國家安保室第一次長金泰孝在記者會上表示,韓美将建構一體化的延伸威懾體系,即通過核磋商小組共同協商決定延伸威懾事宜并共同采取行動。延伸威懾是指,若美國的同盟國受到核攻擊,美國将動用核武器、飛彈防禦系統以及正常武器等進行打擊報複。

核觀察|美戰略核潛艇停靠南韓,除北韓外還可能刺激周邊大國?

北韓“火星-11”飛彈射程超過500公裡,射程覆寫南韓釜山基地。

對于美國戰略核潛艇停靠南韓,北韓反應強烈,除了進行飛彈發射活動外,北韓國防相強純男還發表了措辭強硬的講話。

據韓聯社報道,南韓聯合參謀本部19日稱,韓軍方當天淩晨3時30分許到3時46分許探測到北韓在順安一帶向北韓半島東部海域發射2枚短程彈道飛彈,飛彈分别飛行約550公裡後落入日本海。

“北韓19日發射的飛彈射程設定很有針對性,北韓順安離南韓釜山作戰基地距離也在550公裡左右,是以這次飛彈發射針對性很強,傳遞的信号就是提醒美韓,該基地在北韓飛彈的覆寫範圍之内。”軍事專家韓東分析認為。

強純男對美戰略核潛艇停靠南韓發出警告稱,美國派遣“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停泊在南韓釜山港作戰基地是40多年來第一次在北韓半島地區部署戰略核武器,也是對北韓最為露骨而直接的核威脅。強純男表示,要提醒美方,“包括戰略核潛艇在内的戰略資産部署的可見性增大可能會符合我們國家核武力政策法令所闡明的核武器使用條件”。

強純男表示,北韓核使用規定允許,當國家遭到或者判斷為即将遭到核武器攻擊時,就可以進行必要的行動程式。

在北韓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金與正發表多次講話後,北韓國防相發表講話被認為是為了表明北韓軍方的态度,軍事層面警告的色彩更濃。

核潛艇停靠南韓為何可能刺激周邊大國

南韓《民族日報》刊文認為,“肯塔基”号停靠釜山港不僅會刺激北韓,還會刺激俄羅斯,或将使半島局勢更加動蕩。報道稱,美國将利用停靠在半島的戰略核潛艇來牽制俄羅斯。報道還提及,18日當天,中國和俄羅斯海軍艦艇進入日本海展開聯合海上軍事演習,演習持續到29日。

近期,多支力量在日本海舉行的聯合軍演引發外界關注。

根據新華社報道,“北部·聯合-2023”演習開幕式20日上午8時在日本海某海域舉行。中俄雙方參演兵力将圍繞海空護航、威懾驅離、錨地防禦等多個課目展開聯合演練。

報道稱,中俄兩國互為最大鄰國和全面戰略協作夥伴,中俄兩軍是促進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重要力量。演習指揮員邱文生在開幕式緻詞中表示,此次演習是全面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的實際舉措,是兩國、兩軍高度戰略互信和牢固傳統友誼的再次展現,也是對中俄海空兵力在遠海遠域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的多元度檢驗。全體參演官兵将全力以赴,以實際行動增強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應對各種安全挑戰的能力。

在北韓發射“火星炮-18”新型固體洲際飛彈後,美國、南韓和日本7月16日在北韓半島東部海域進行了三方飛彈防禦演習。此次演習動用了三艘“宙斯盾”驅逐艦,分别是南韓海軍的“栗谷李珥”号、美國海軍的“約翰·芬恩”号以及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摩耶”号。韓聯社報道稱,演習假想北韓發射了一枚彈道飛彈,三國武裝部隊着重演練了發現和追蹤假想的彈道飛彈的流程,并進行了資訊共享。

“南韓與周邊幾個大國隔海相望,最近距離隻有幾百公裡,雖然美國聲稱戰略核潛艇停靠南韓是為了反制北韓,但搭載核武器的平台在如此近的距離‘秀肌肉’如果引發周邊大國關注也是正常的,”韓東指出,“戰略核潛艇的飛彈雖然不用靠近對手就可以發動核打擊,但抵近部署采用超低彈道發射将大幅縮短飛行時間,反導系統也更難應對,更具威脅。”

“與戰略核潛艇停靠南韓相比,美國這個舉動是否意味着美國未來會更多向常态化南韓部署戰略武器更值得關注,比如美國是否會在南韓部署中程飛彈。”韓東告訴澎湃新聞。

《南韓日報》7月11日刊文稱“堤豐”系統實際上是将美國海軍的飛彈垂發系統轉移到陸地上使用。6月27日,美國陸軍成功使用“堤豐”陸基中程飛彈系統發射了一枚“戰斧”飛彈。報道稱,美國可能将于明年提出在南韓部署“堤豐”系統的建議,“南韓方面可以借機實作南韓國際地位的大飛躍”。

“堤豐”陸基中程飛彈系統目前配備的武器主要有射程1700公裡的新型“戰斧”飛彈和射程370公裡的“标準-6”飛彈。韓媒報道稱,通過對軟體進行更新及簡單的裝置改造後,“堤豐”系統可以發射更多類型的飛彈,包括最大射程900公裡的LRASM隐形反艦飛彈、能攔截高超聲速飛彈的改進型“标準-6”飛彈、能攔截洲際飛彈的“标準-3Block2A”飛彈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美國會調查局的報告表示,“考慮到射程等限制因素,如果不将‘堤豐’系統部署到海外美軍基地,它的作戰效能将大打折扣,甚至本身的存在也會失去意義”。

“‘堤豐’系統配備的巡航飛彈不僅覆寫北韓全境,甚至周邊大國的部分領土也在該飛彈的射程範圍之内,如果美國真的在南韓部署中程飛彈,将是‘薩德’入韓之後又一重要舉動,值得高度警惕。”韓東指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