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作者:3号探秘人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文丨文稚

編輯丨3号探秘人

21次登上春晚舞台。

多次獲得“春晚獨幕喜劇王”的稱号。

趙本山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背後的那些男人。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現如今的趙本山雖然已經離開春晚舞台。

但在東北,他還是一位響當當的“大人物”。

更有傳言稱,在東北就沒有趙本山擺平不了的事情。

這一切都還是離不開他背後那些人的幫助。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01

趙本山在春晚的耀眼成績離不開那個男人的幫助。

他曾為趙本山創作出多部春晚佳作。

令其獲得六次“春晚獨幕喜劇王”。

那麼他是誰呢?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編劇何慶魁。

他給趙本山帶來的價值遠遠不止這些春晚作品。

更多的還是他的妻子高秀敏。

也就是趙本山在春晚舞台上的最佳搭檔。

隻可惜,最後三人間還是突生意外。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由于高秀敏因病去世,範偉因發展限制離去,何慶魁不再繼續創作獨幕喜劇劇本。

趙本山的春晚路途也即将結束。

這些都是趙本山成功之後的故事。

在他成功之前,在人生至關重要的時刻。

三個男人,令他得益一生。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6歲母親去世,父親一人離開家門。

趙本山成為無人照顧的孤兒。

同樣命苦的二叔不舍6歲幼兒過得如此苦難。

便将他帶回自己家中撫養。

然而二叔是位盲人。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盲人二叔憑着賣藝過日子。

勉強能讓年幼的趙本山生存下去。

日子過得這麼苦。

卻沒有人抱怨半句。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後來,等到趙本山再長大一些。

他跟着二叔學藝。

從最基礎的開始學起。

二叔用心教,他就用心學。

很快就将二叔身上的手藝都給學會。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随後趙本山就跟着二叔一塊去賣藝。

二叔的教導啟發出趙本山的表演藝術,讓他能有“資本”去與旁人争鋒。

時間一久,二叔的想法就會改變。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二叔不想讓趙本山繼續跟着自己賣藝。

他雖然文憑不高,但清楚地知道,賣藝為生永遠不可能出人頭地。

他早已年邁人生也就這樣。

可趙本山不同,他正值年輕,還有大把的機會。

在二叔多次勸說下,他才點頭同意。

直到他17歲的時候,迎來一場“變故”。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17歲的趙本山憑借自身的本事進入正式的表演團隊。

他在劇團屢次登台演出。

尤其是他的一次節目表演《瞎子觀燈》。

因為精湛地模仿出盲人的舉止而被冠以佳名。

同時還被一位人生中的貴人所牢記。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02

當時的戲曲大師李忠堂創作出一部名為《摔三弦》的作品。

作品中的主人公是個盲人。

可偏偏就是這個緣由導緻他在選角的時候一直都不滿意。

前來試戲的演員都演不出盲人的感覺。

空洞無神的眼神戲讓李忠堂糟心不已。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這個時候,李忠堂忽然想起來自己曾經看見過将盲人飾演得十分相似的人。

為了彰顯誠意,他親自跑到劇團,找上趙本山。

李忠堂在表明來意後還怕趙本山會拒絕他。

隻是他不知道趙本山有着無法拒絕他的理由。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之是以趙本山不會拒絕有兩點原因。

其一,戲曲大師親自找上門來已經是給足面子。

其二,趙本山剛出生的兒子患有先天性疾病,十分需要錢。

是以他是肯定會答應的。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在跟随李忠堂回去之後。

趙本山便拿上劇本開始自信揣摩起來。

李忠堂也對他下達“死指令”。

三天之内學會劇本。

可以就留下,不可以就卷鋪蓋走人。

面對李忠堂的高要求,趙本山二話不說就應承下來。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随後的三天時間裡。

為了能夠出演好這部作品。

同樣也是為了能夠掙到給兒子救命的錢。

趙本山幾乎沒怎麼合過眼。

一心一意地專注在劇本中。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三天時間轉眼便過。

李忠堂按時來檢驗趙本山的成果。

結果可想而知。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趙本山完美出演這個盲人角色。

三天時間,不僅是對趙本山本領的檢驗。

更是對其天賦的檢驗。

李忠堂滿意地點頭定下這個角色。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直到登台表演的那一天。

趙本山懷揣着激動且緊張的情緒走上舞台。

有些演員就是天生的。

生來就能吃上這碗飯。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開演前無論趙本山多麼緊張。

隻要節目一開始,他就能迅速融入狀态。

憑借着出神入化的本領。

他将盲人的精髓模仿到極緻,讓人真假難辨。

借此一戰成名。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趙本山也從原先的幾十塊錢演出費一下子提升到幾百塊,有時候甚至能達到幾千塊。

為兒子救命的錢有了。

他對李忠堂感激不盡。

為了報答恩情他心甘情願地做出一項事關人生的重大選擇。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趙本山拜李忠堂為幹爹。

有這一層關系後。

李忠堂便開始為自己的“兒子”鋪路。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首先就是舉薦趙本山進入鐵嶺藝術團。

并為其找來一位搭檔。

在當時的東北同樣小有名氣的潘長江。

兩人成為搭檔後就開始表演生涯。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兩人間默契地配合使得他們迅速打響名氣。

從鐵嶺市開始向周邊輻射。

漸漸地,整個東北都知道這個組合。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03

李忠堂見趙本山在東北的人氣蒸蒸日上。

但卻又因為某些特殊因素,而被局限在東北地區。

雖然在東北已經是個“名人”。

但放眼全國卻還是個無人知曉的人。

他想讓趙本山能夠有個更好地發展前景。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李忠堂知道隻在東北的話局限會越來越大。

他必須想辦法讓趙本山揚名全國。

讓全國人民都了解到趙本山以及他的藝術表演。

在經過長時間地觀察後,他終于找到方向。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李忠堂發現春晚就是一個絕好的舞台。

隻是想要登上春晚舞台談何容易。

沒有辦法的李忠堂犯起了愁。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正巧這個時候。

姜昆在東北這邊表演節目。

但又因節目效果不好。

台下的觀衆沒有多少反應。

在詢問過後才得知原因。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原來是因為姜昆的表演方式在東北并不受歡迎。

他聽聞當地比較出名的演員是趙本山。

他就想到現場親自看看這位風靡東北的演員到底有何能耐。

于是姜昆來到趙本山表演的地方。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此刻舞台上的趙本山一場《大觀燈》的節目表演徹底征服姜昆。

讓他對這個人贊不絕口。

好巧不巧李忠堂正好在這個時候找到他。

說是想舉薦一個人。

兩人見面一番洽談,最後才發現原來是這麼個情況。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李忠堂想要舉薦趙本山,讓他有機會登上春晚的舞台。

姜昆十分賞識這個人。

隻是簡單地交談後。

回到北京的姜昆便為趙本山寫了一封舉薦信送至春晚節目組。

然而事情發展得并非那麼順利。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趙本山第一次有機會登上春晚舞台。

然而卻被節目組以他的節目不符合春節喜慶的氛圍而被下架。

出師不利的他沒有氣餒。

姜昆也滿含歉意地為趙本山寫下第二封舉薦信。

這一次,幸運眷顧。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獲得第二次登上春晚舞台機會的趙本山格外珍惜。

為了這一次能夠通過稽核登上舞台。

趙本山特意寫出一部符合喜慶氣氛的作品《相親》。

獨特的氣質加上精湛有趣的表演方式讓趙本山的形象在春晚舞台上大放光彩。

同時人們也記住了這個名字。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随後的時間裡。

趙本山連續二十一年登上春晚的舞台。

為觀衆帶來許多有趣的表演。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趙本山的一生具有一抹傳奇色彩。

他從“孤兒”一路走到“獨幕喜劇王”。

又從巅峰時刻跌落至谷底。

一生當中跌宕起伏。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但因後來的某些問題。

趙本山選擇離開春晚舞台。

屬于他的時代随之結束。

在回歸普通人的生活後。

他卻不想變得普通。

最終因為權力而被“吞噬”。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啟蒙導師”二叔。

“提攜貴人”李忠堂。

“知音伯樂”姜昆。

“禦用編劇”何慶魁。

這些都是趙本山人生路上的“貴人”。

正是有他們的幫助才能讓趙本山有所成就。

隻可惜的是,現如今一切都發生變故,都不再如從前那般。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在東北,找本山,什麼事情都能擺平。”

這句話或許隻有東北人才知道其中的内涵。

權力會令人陶醉。

也會讓人陷入迷茫。

當人不能控制住權力欲望時,便會失去道德。

趙本山的落幕也從被官方點名批評開始。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有些時候低調一點或許才能長久。

趙本山的獨幕喜劇是旁人無法比肩的一種藝術。

他為觀衆帶來的是一種“精神上的食糧”。

直到現在,還是有許多人記得他在獨幕喜劇中的台詞。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從趙本山的故事中吸取教訓。

一位具有天賦的天才,在經過種種磨砺成功之後。

要時刻保持謙虛與真誠。

這樣才能使自己走得長遠。

事實證明,從春晚“消失”11年的趙本山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