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罰款加被捕,為何仍擋不住國産手機進軍印度的心?

罰款加被捕,為何仍擋不住國産手機進軍印度的心?

罰款加被捕,為何仍擋不住國産手機進軍印度的心?

印度對國産手機廠商的調查仍在繼續。

據印度報業托拉斯報道,以涉嫌洗錢活動進而使vivo獲得不當收益為名,印度執法局周二逮捕了四人,其中包括Lava International 移動公司董事總經理Hari Om Rai,特許會計師 Nitin Garg和Rajan Malik,以及一名中國籍vivo員工Andrew Kuang。這些人将面臨三天的拘留期。

vivo對此向媒體回應稱,公司“在印度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我們正密切關注近期的調查事宜,并将采取所有可行的法律措施進行應對。”

有知情人士告訴路透社,vivo此次被查仍是2022年相關案件的延續。2022年7月,印度執法局以涉嫌洗錢為由,突擊搜查了vivo及相關企業在印度的辦公地點,并當機了vivo 119個賬戶的近4億元資金。

一周後,印度德裡高等法院作出解凍vivo銀行賬戶決定。但解凍決定出台一個月後,2022年8月,印度稅務情報局再次盯上vivo,指控後者涉嫌偷逃稅款約20億元。

連番調查帶來的直接影響,則是有望打斷vivo在印度的增長勢頭。2023年第二季度,vivo以17%的市場佔有率,跻身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第二,僅次于三星,且是印度TOP5中唯一實作同比增長的手機廠商。

罰款加被捕,為何仍擋不住國産手機進軍印度的心?

小米就是vivo的前車之鑒。2022年1月,小米以涉嫌偷逃稅緣由,被印度當局追繳約5.6億元稅款;同年4月,小米再被印度當局當機約48億元資金。今年二季度财報電話會上,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對此回應稱,48億元資金僅僅是被印度政府當機,并非沒收,公司“仍然在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近期,網傳印度當局撤銷了對小米的當機決議,但該消息暫未獲得官方确認。

小米、vivo之外,包括OPPO、華為、中興等在内的幾乎所有國産手機廠商,都曾遭遇印度相關部門的稅務審查,蘋果代工廠富士康、偉創力等同樣未能幸免。

盡管印度搜查行動不斷加強,但沒有哪家手機廠商敢放言徹底放棄印度市場,就連一度宣布撤出印度的榮耀,最近也有了重新回歸的新計劃。

在去年7月公開從印度市場撤出後,近期,轉投榮耀陣營的realme印度前首席執行官馬達夫·謝斯,轉發了“榮耀科技印度”賬号的新品預告資訊,并配文稱“榮耀手機很快将在印度推出”。

一邊是層層加碼的審查政策,一邊是難以割舍的廣闊市場,印度,成了當下國産手機廠商又愛又恨的存在。

A

中國、美國和歐洲市場仍然是引領全球智能手機發展的心髒,但随着這些市場趨近飽和,已經成為全球智能手機銷量第二大市場的印度,正在擔起一衆手機廠商未來的主要增長動力。

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銷量同比下降8%,環比下降5%,且已是連續八季度出現同比下降。全球第一大市場的中國,二季度智能手機市場銷量同樣跌跌不休,同比下滑5%。

反觀印度市場,今年二季度手機市場銷量達到3610萬部,同比僅下降1%,且環比增長18%。

蘋果CEO庫克更是将印度視為iPhone的重要新增市場。沒有哪家手機廠商比蘋果更能展現印度作為下一個中國的賭注。今年一季度财報電話會上,庫克在被問及目前印度市場是否類同十年前的中國時,預測道:“我在印度确實看到有很多人進入了中産階級,我希望我們能說服他們中的一些人購買iPhone,我真的覺得印度正處于一個轉折點。”

為了加大在印度的滲透率,今年4月中旬,蘋果先後在印度孟買和首都新德裡開設了兩家蘋果直營店。這是繼2020年在印度正式開通線上銷售管道後,蘋果首度涉足線下管道。

庫克對印度的重視,還展現在逐漸加碼的iPhone新機同步生産上。自2017年以來,印度一直隻被允許組裝低端iPhone機型。改變從去年開始。2022年,iPhone 14系列發售幾周後,印度被準許代工生産最新旗艦系列。到了2023年iPhone 15系列,印度已經與中國一樣,擁有了首發生産資格。這意味着即便是中國使用者,也很可能收到來自印度制造的iPhone 15。

罰款加被捕,為何仍擋不住國産手機進軍印度的心?

庫克

在摩根大通給出的預測報告中,到2025年,25%的蘋果iPhone将在印度生産。摩根士丹利分析師Erik Woodring更是大膽預測,未來5年,印度有望為蘋果貢獻15%的新增收入,和20%的新增使用者。未來10年,蘋果在印度年營收将達到400億美元。作為對比,蘋果在中國市場目前的年營收約在750億美元。

作為剛剛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的印度,盯上其發展潛力的不止蘋果一家手機廠商。

因從華為獨立而無暇顧及海外市場的榮耀,在去年選擇撤出印度後,近期被爆出重回計劃。據印媒報道,榮耀目前正在和印度本土三家制造商進行談判,且已經投入約3.5億元在當地建立營運中心和分銷網絡。

即便是遭受審查的小米、vivo,也仍然在加碼印度市場。今年4月,vivo曾對外聲稱将進一步投資印度市場,在2023年底前對印度投資約30億元用于智能手機的生産,其大諾伊達新制造工廠有望在擷取當地許可後,于2024年初開始生産,未來将具備年産近1.2億部智能手機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等新興市場給手機廠商帶來的機遇,不僅在于挽救手機銷量,而且能帶動一系列IoT裝置的發展。

可穿戴腕帶裝置在全球出貨量同比下降态勢之下,卻在印度市場收獲了大爆發。今年一季度,其印度市場銷量同比增長122%,抵消了全球14%的年同比下滑幅度。

B

十年前,國産手機廠商就盯上了印度市場的潛力。2014年被視為國産手機廠商國際化政策開啟元年,小米、vivo、榮耀等開拓海外市場的第一站,大多選在了印度。

除了市場空間廣闊之外,一衆國産手機廠商之是以紛紛加注印度,還離不開當時印度配套的扶持政策。

2014年,莫迪政府發起“印度制造”計劃,手機成為重點打造産業之一。為吸引國外手機廠商,印度大開友善之門,推出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

懷抱着Copy to India的雄心,雷軍将印度設定為小米正式邁出國際化的第一步。到2017年第三季度,經過三年時間,小米便超越曾經的霸主三星,成為新的印度第一,這種優勢被小米保持了五年,印度也成為小米最大的海外市場。

與小米快速攫取市場佔有率同時發生的,還有印度本土制造手機份額的大幅提升。2014年,印度本土産手機僅占全球手機市場的3%,在莫迪力推“印度制造”的第二年,印度制造的手機在全球占比已經升至11%,逐漸成為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手機制造國和全球第二大手機銷售市場。

罰款加被捕,為何仍擋不住國産手機進軍印度的心?

小米、OPPO、vivo、榮耀等國産手機廠商的到來,也重塑了印度手機市場的競争格局。在2010年左右崛起的一批本土智能手機廠商,如Micromax、Karbonn、Lava等,被更具成本效益的國産手機廠商搶走了大多數份額,日漸衰落。到2021年左右,印度超八成手機銷量來自國産手機廠商。

新的變化也自此出現。2021年10月,印度電子和資訊技術部向小米、vivo、OPPO、一加發出通知,要求擷取這些手機及其元件的有關資料和細節,并稱可能在未來幾周内釋出第二份通知,涉及要求對這些手機進行測試。

印度電子和資訊技術部打響審查第一槍後,過去兩年間,越來越多印度部門開始盯上國産手機廠商,不時上演罰款、當機資金等操作。

今年6月,印度再發供應鍊管理新規,要求小米、OPPO、realme、vivo等手機制造商的首席執行官、首席财務官、首席技術官、首席營運官等關鍵高管職位,必須由印度籍人士擔任,且這些公司的供應商必須是印度本地公司等。

受層層加碼的審查行動影響,2022年第四季度,小米丢失印度第一,該寶座被三星重新奪回。

C

對國産手機廠商“翻臉”的背後,突顯出印度對“印度制造”政策的更大野心,即從隻追求手機在當地組裝,到要求手機供應鍊的全面本土化。

在2014年提出“印度制造”後,莫迪政府于2020年加碼推出“自力更生”新政策,并配套“生産挂鈎激勵計劃”,進一步強調本土制造地位,希望借此将印度打造成全球新的手機制造中心。

按照規定,印度政府将為參與生産挂鈎激勵計劃的企業提供高額補貼,對本國制造産品銷售增量提供4%-6%的獎勵,有印度學者直接将此稱為“替代中國産業”計劃。

激勵措施之外,稅收成為印度引導外資企業加強本土化生産的另一關鍵工具。莫迪政府以印度廣闊的消費市場為吸引點,試圖通過提高進口關稅的方式,培育本土完整産業鍊。

據第一财經報道,從2017年12月開始,印度政府将智能手機的基本關稅從10%提升到了15%,2018年2月又上升至20%,4月份又對包括電路闆、攝像頭子產品在内的電子元件開始征收10%的關稅。至2020 年,印度對智能手機廠商的進口整機平均關稅為28%,其他零配件平均關稅為15%。

罰款加被捕,為何仍擋不住國産手機進軍印度的心?

紐約大學經濟學家、印度央行前副行長維拉爾·阿查裡亞曾在今年3月份的布魯金斯學會上分析指出,印度正在商品制造業等領域實行區域保護主義 。

為了維持上述稅收新政,保護本土制造業,印度甚至在最後關頭放棄加入RCEP協定。2020年11月,覆寫東盟10國及中國、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15個國家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簽署。RCEP旨在建立一個統一的市場自由貿易協定,最終目标是所有成員國将享受到零關稅的福利。原本作為第16個國家的印度,在參與談判後的最後階段選擇退出。

經濟民族主義理論較好概括了印度上述行為背後的動因,該理論認為,世界不同的國家之間存在經濟競争,某一國家想要從競争中獲勝,就必須施行排外政策,讓本國的經濟免受外國産品、技術和資本的競争。表現在具體貿易往來上,就是建立各種壁壘,阻止外國商品進入,以保護本土民族企業。

在印度強勢推行本土制造政策影響下,電子産品成為漲幅最大的出口類别。截至3月份,其出口額相比2018年,增長了兩倍,達到230億美元。其中,印度生産的智能手機産量,更是從2014年的全球3%,有望在2023年上升到19%。

在不打算對目前稅收制度進行任何改變的基礎上,印度甚至還想将手機産業上的成功經驗,推廣到電腦産業上來。

今年8月份,印度對外貿易總局宣布,為了“確定值得信賴的硬體和系統”進入印度、減少對進口的依賴、促進當地制造業,将對筆記本電腦和平闆電腦的進口實施許可證要求。

據路透社爆料,在蘋果、戴爾、惠普等企業界和美國政府抱怨之下,印度不得不調整政策,決定将其推遲一年執行。待企業在印度陸續開始本地化生産筆記本電腦、平闆電腦後,進口配額制度也将逐漸生效。每家公司的配額規模,将取決于其本地化生産、IT硬體進口以及從印度出口此類産品的情況。這一進口配額計劃将不适用于智能手機。

當下莫迪政府正在緻力于實作百分百本土生産手機的目标。2014年,國産手機廠商剛剛進軍印度時,其每年向印度出口的手機數量一度達到1.8億部,來自印度海關統計資料顯示,到2022年,印度從中國進口的手機數量已經降至219萬部,縮減超九成。

盡管從印度賺錢正變得越來越難,但在少賺錢和不賺錢之間,不到萬不得已,沒有手機廠商會主動選擇後者。

參考資料:

《消失的中國手機:十年前印度還進口1.8億台,如今不到300萬》第一财經

《vivo員工被捕,中企在印度有多難?》霞光社

《官宣退出一年後,榮耀手機将重返印度》觀察者網

《印度開始直接“搶”來了?》功夫财經

《小米創業思考》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