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宇航員月球代步車啥樣?配有超大AR螢幕、蜂窩輪胎和操縱杆控制器

宇航員月球代步車啥樣?配有超大AR螢幕、蜂窩輪胎和操縱杆控制器

劃重點

  • 1

    豐田月球概念車具備全景視圖,有AR技術驅動的儀表闆以及能夠探測月球上崎岖地形和隕石坑等坑洞的攝像頭和傳感器。

  • 2

    這款車采用了蜂窩輪胎,利用蜂窩網狀的彈性結構代替傳統的充氣輪胎結構,徹底避免了野外爆胎的風險。

  • 3

    豐田月球概念車配備了輪内電機,車内并沒有方向盤,而是配備了類似挖掘機的操縱杆控制器。

  • 4

    豐田希望這款六輪自動駕駛月球車将于2029年登陸月球,并将能夠在月球表面行駛1萬公裡。

距離人類上一次在月球上行走已經過去了50多年,但最多再過兩年多一點的時間,我們就可能會重返月球表面。

作為阿爾忒彌斯(Artemis)重返月球計劃(Artemis)的一部分,美國宇航局(NASA)希望将第一位女性和第一位有色人種宇航員送上月球。按照計劃,NASA最終将在2030年前建立月球基地。

然而,如果我們要在月球上永久生活,宇航員難道不需要代步工具在月球上移動嗎?由此,豐田月球車應運而生。

宇航員月球代步車啥樣?配有超大AR螢幕、蜂窩輪胎和操縱杆控制器

圖1:豐田月球概念車,看起來就像是20世紀70年代NASA月球車的更新版

這款車名為Baby Lunar Cruiser Concept,目前它還隻是一款概念車,但這款電動SUV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未來願景,它就像20世紀70年代真正實作登月的月球車更新版。

宇航員月球代步車啥樣?配有超大AR螢幕、蜂窩輪胎和操縱杆控制器

圖2:豐田月球概念車具有全景視圖,有增強現實技術驅動的儀表闆,以及能夠探測月球上崎岖地形和隕石坑等坑洞的攝像頭和傳感器

宇航員月球代步車啥樣?配有超大AR螢幕、蜂窩輪胎和操縱杆控制器

圖3:這款車的格栅上也有豐田的标志,配備了輪内電機,将由操縱杆控制

首先,這款概念車看起來更像是在地球上看到的汽車。但它的最大特點是具備全景視圖,有增強現實技術驅動的儀表闆,以及能夠探測月球上崎岖地形和隕石坑等坑洞的攝像頭和傳感器。

宇航員月球代步車啥樣?配有超大AR螢幕、蜂窩輪胎和操縱杆控制器

圖4:這款車采用蜂窩輪胎代替傳統的充氣輪胎,徹底避免了野外爆胎的風險

這款車采用了蜂窩輪胎,利用蜂窩網狀的彈性結構代替傳統的充氣輪胎結構,徹底避免了野外爆胎的風險。

這款車的格栅和後輪上都印有豐田的标志,配備了輪内電機。也許最令人興奮的是,車内并沒有方向盤,而是配備了類似挖掘機的操縱杆控制器。

豐田月球車的設計靈感來自豐田最初的FJ40陸地巡洋艦和月球巡洋艦,後者由豐田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共同開發。

這款六輪自動駕駛月球車将于2029年登陸月球,并将能夠在月球表面行駛6200英裡(約合1萬公裡)。這一設計基于這樣一種理念,即人們可以在車裡安全地吃飯、工作、睡覺和與他人交流,這同樣也可以在太空中完成。

宇航員月球代步車啥樣?配有超大AR螢幕、蜂窩輪胎和操縱杆控制器

圖5:這款概念車是由豐田全球設計部門旗下CALTY設計研究所設計的

這種類似房車的電動汽車可以容納兩個人,允許他們在穿越月球的過程中在裡面生活和工作長達14天。它将由豐田的燃料電池技術提供動力。相比傳統的電池技術,在月球這樣的特殊場景下,燃料電池技術的優勢更加明顯。

然而,與月球車不同的是,豐田月球車的後部采用了分離式尾門設計,其可調節的空間架構座椅承諾提供優質的内部靈活性和舒适性。它甚至還有一個後座,可以折疊起來供額外的乘客使用。

宇航員月球代步車啥樣?配有超大AR螢幕、蜂窩輪胎和操縱杆控制器

圖6:豐田月球車的設計靈感來自于豐田FJ40陸地巡洋艦,以及該公司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合作開發的月球車

這款概念車由豐田全球設計部門旗下CALTY設計研究所(美國)設計,除了采用了豐田FJ40陸地巡洋艦的諸多設計元素,還增加了許多新技術。

宇航員月球代步車啥樣?配有超大AR螢幕、蜂窩輪胎和操縱杆控制器

圖7:豐田的設計就像20世紀70年代實作登月的月球車更新版

舉例來說,FJ40陸地巡洋艦的車頂被刷成白色,以便在偏遠的叢林或沙漠氣候下保持車内涼爽。CALTY的月球車也有白色車頂,這在月球上尤為重要,因為月球上的最高溫度達121攝氏度,而最低時則有零下128攝氏度。

與此同時,這款概念車中采用的一些革命性技術,很可能最終會出現在豐田未來的汽車上。它們不僅可以在外星球上行駛,還可以适應地球上崎岖的地形。

宇航員月球代步車啥樣?配有超大AR螢幕、蜂窩輪胎和操縱杆控制器

圖8:豐田還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合作開發一款月球探測車,該公司希望能幫助人們于2040年之前在月球上生活,然後再殖民火星

宇航員月球代步車啥樣?配有超大AR螢幕、蜂窩輪胎和操縱杆控制器

圖9:這款類似房車的月球車可以容納兩個人,讓他們在月球旅行時在裡面生活和工作長達14天

CALTY的設計是為了紀念該設計工作室成立50周年,同時恰逢日本人對月球越來越着迷。

今年早些時候,一家名為ispace的日本初創企業試圖成為第一家登陸月球的私人公司,但其月球着陸器卻墜落到月球表面。

迄今為止,隻有美國、前蘇聯、中國和印度四個國家實作了登月。

日本商人前澤友作在2021年底拍攝了自己在國際空間站漂浮的視訊,他已經預訂了SpaceX星艦飛船繞月飛行的旅程。

至于豐田,該公司的一位工程師此前曾表示:“把我們的汽車送上月球是我們的使命。豐田汽車幾乎無處不在,但這是要把我們的汽車帶到我們從未去過的地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