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梅西中國行取消幕後:主辦方準備不足,想延期但對方要求苛刻

梅西中國行取消幕後:主辦方準備不足,想延期但對方要求苛刻

11月1日,邁阿密國際中國行确認因故取消。國内媒體“氪體”透露了梅西中國行取消的幕後,稱主辦方準備不足,想延期但對方苛刻,最終雙方無法達成一緻,隻得宣布賽事取消。

梅西中國行取消幕後:主辦方準備不足,想延期但對方要求苛刻

報道稱,由于阿根廷中國行為主辦方帶來了超過千萬人民币的收益,在工體的那場比賽剛剛結束之後,就有很多來自中國的賽事公司和機構開始嘗試與邁阿密國際進行接洽,探讨這支同時擁有梅西、小貝兩大足壇頂流球隊來華的可能性。其中就包括此次中國賽的主要操盤手——邁迦體育。

“雖然從企業資訊上看邁迦體育是8月成立的,但是他們其實從6月底開始,就是第一批與邁阿密國際接觸的公司之一,”曾參與過此次活動合作的艾迪向氪體透露,在6月底、7月初的那個時間點上,除了多家中國公司外,包括很多海外公司都在與邁阿密國際進行溝通。

是以,為了提高競争力,邁迦體育選擇與伊涅斯塔所開的經紀公司NSN(Never say never)進行合作,雙方整合各自資源,提出了在日本和中國總計兩場比賽的方案。

随後為了友善注資與辦賽,邁迦體育在8月28日注冊成立,三方在9月中旬正式達成合作意向。

與邁迦體育有業務合作的Max坦言:“事實上競争是很激烈的,9月份國内曾多次曝出的梅西來華消息中,有一些确實就是參與競争的公司放出來的。這也從側面說明邁迦體育具備一定的體育行業經驗和資源,并不像外界所盛傳的這是一家純‘業餘’的公司,比如擔任法人的徐京,就曾促成過C羅與小刀電動車的合作。”

而據艾迪回憶,在達成合作意向後,邁阿密國際方面提出希望将比賽落地在一線城市舉行,日本方面比賽地敲定為東京,而邁迦體育則将國内的比賽地圈定為上海或者北京。

“在最初的計劃中,10月30日金球獎頒獎典禮後,全隊先是飛到東京在11月3日進行首場比賽,然後當天趕往北京,在6日進行第二場比賽。不過俱樂部方面提出希望能将兩場比賽稍微延後幾天,讓球員的行程能夠相對寬松一些。”

然而由于梅西加盟後邁阿密國際戰績提升,仍保有季後賽希望,使得具體比賽檔期始終無法确定,也讓邁迦體育前期無法拿出明确的賽事方案,緻使比賽在上海和北京進行相關審批的流程難以推進。是以邁迦體育選擇了第二套方案,開始嘗試推進将比賽地放在成都進行。

同樣的原因也導緻原計劃在東京進行的比賽無法落地,“進入十月後的第一周,日本方面突然告知無法承接賽事,将取消活動。而就在那幾天,邁阿密國際在正常賽中1球負于辛辛那提,徹底無緣本賽季季後賽,俱樂部方面确認了11月的檔期能夠滿足這次行程。”

但由于先前已有的提案,邁阿密國際俱樂部無法接受隻進行一場比賽,出于行程、商業、影響力等多個方面考慮,俱樂部提出希望把亞洲行變為中國行,将兩場比賽都放在中國進行。

“事實上,在當時的節點,由于問題出現在由NSN主要負責的日本行程中,同時賽事并未官宣,邁迦體育可以拒絕且無需要承擔過多責任。但在權衡之後,邁迦體育表示願意接受這個計劃。”

Max認為,正是從那一刻起,這場賽事活動開始走向無法控制的局面,“首先是資金問題,在原本的計劃中,每場比賽出場費大約在700-800萬美元,由邁迦體育和日本方面平攤。而邁迦體育同意将兩場都放在中國後,這筆費用就需要由他們獨自承擔,在完成支付後,翻倍的成本支出讓主辦方的資金壓力陡增。”

如今來看,這筆翻倍的成本,也是為如今賽事取消埋下的伏筆之一。而在當時,邁迦體育還需要面對另一個更為棘手的問題——比賽地點。

據了解,邁迦體育邀請了邁阿密國際俱樂部的從業人員來到成都和青島進行實地考察,當時雖然并沒有完成最終的賽事審批,但成都和青島方面對于梅西的到來都曾表達出了歡迎的态度,這也讓邁迦體育産生了過于樂觀的預估。

是以,中原標準時間10月9日,邁迦體育注冊微網誌賬号“邁迦SuperCup超大杯”,釋出了兩張以邁阿密國際俱樂部顔色為主色,分别配以山羊、貝殼圖案的海報進行暗示。

梅西中國行取消幕後:主辦方準備不足,想延期但對方要求苛刻

中原標準時間10月15日,邁阿密國際俱樂部和邁迦體育先後宣布:俱樂部将在11月5日、11月8日分别在中國青島青春足球場、成都鳳凰山足球場與青島海牛、成都蓉城兩支俱樂部進行友誼賽。

“其實在10月8日之後,俱樂部方面希望能夠盡早進行賽事的官宣,但當時邁迦體育并沒有敲定兩場比賽的審批和場地安排,是以在當時的時間節點沒有做官宣行為,是邁迦體育方面的堅持。”Max說,邁迦體育一直希望能夠帶着比賽城市和對手一同官宣,而邁阿密國際則是希望盡早官宣後可以開始推進一些商務上的合作。

事實上,俱樂部方面的迫切需求是此類商業賽事的慣例。曾操刀巴薩中國行、阿森納和切爾西倫敦超級德比杯來華的前時博國際執行董事總經理張震鵬向氪體介紹,“這一類商業賽事的官宣實際上很有講究,一般希望會在賽季中,由俱樂部錄制一段口播,在比賽現場用大屏播放這場比賽的賽事預告,然後再由俱樂部和賽事主辦方共同在社交平台上進行官宣,這種方式會在球迷心中加強俱樂部和主辦方之間的聯系。”

據知情人士透露,雙方最終決定在10月15日官宣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邁迦體育開始感受到了在資金上的壓力。“一般官宣之後,主辦方就需要支付第一筆費用,現在前期投入翻倍,距離比賽日期又相當接近,主辦方需要盡快跟贊助商達成合作,也需要在賽前留給贊助商激活的視窗期,是以即使審批還沒有敲定,在一定程度上邁迦體育也不得不官宣。”

但随着比賽日期的臨近,成都、青島兩地的審批并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不僅如此,賽事将被取消的消息也首次被傳出。張震鵬認為,是邁迦體育沒有充分預留足夠的審批時間。

按照張震鵬的從業經驗,一般來說舉辦這類賽事首先需要與參賽俱樂部,也就是國外俱樂部和國内俱樂部達成具體的商業協定,包括具體參賽安排、時間、參賽費用、具體商業條款等。然後賽事營運方拿到賽事的商業協定和書面許可向地方足協或中國足協進行申報,以獲得行業批文。

批文到手後,由主辦方、聯合主辦方或者承辦方(一般是國内參賽俱樂部、比賽進行地足協或體育局)、票務公司等組成的賽事委員會需要給國外俱樂部所有訪華的人員發邀請函,而國外俱樂部需要向中方提供所有訪華人員的名單,中方送出給國内相關管理機構對名單進行審查,審查合格後才能辦理所有來華人員的中國簽證。

與此同時,主辦方需要将雙方比賽對手、比賽場地、交通方案、接待酒店、訓練場地、安保公司、票務公司以及執行公司等辦賽必須資訊整理成詳細方案,向賽事所在地的警察局進行申報,經過安保、消防等稽核後,獲得安保和開票許可,才可以視為走完全部的審批流程,一般來講全部需要1-3個月的時間。

除此之外,張震鵬還特别強調:“‘謹慎官宣’是辦賽的一條底線,推遲官宣對商務、票務的推進都不利,但這些跟匆匆官宣,再出現變動并讓籌備工作陷入被動局面比,都是小事。”

曾運作過2004-2013年多屆NBA中國賽的體育賽事領域頂級專家邱志偉也表示:“不同級别的賽事,所需要的具體審批流程也不太一樣,所需要的審批主管機關也各有不同,比如根據賽事級别,有的需要報批,而有的隻需要報備——也就是隻需要告知,不需要被準許就可以進行比賽。”

具體從這一次邁阿密國際的事件來看,邁迦體育并沒有考慮到應該在什麼時間節點與協會或者體育局溝通,以及什麼時間尋求公安部門對接。換句話說,就是他們對于辦賽申辦流程不熟悉,對于審批流程中各個環節的細節把握也存在很大問題。

是以在沒有拿到賽事審批,甚至沒有與兩支國内參賽球隊完全達成一緻的情況下,就官宣中國行安排的邁迦體育,最終不得不咽下臨時更改比賽地點的苦果——10月26日,邁阿密國際中國行更新行程,原定設在青島的比賽改換至海口;10月27日,邁迦體育官宣中國行第二站将無法在成都舉辦,具體比賽城市待定。

梅西中國行取消幕後:主辦方準備不足,想延期但對方要求苛刻

“距離原定的比賽時間隻剩不到10天,在那個時間點上邁迦體育已經非常被動。”海南當地體育産業從業者Loewen告訴我們,邁迦體育體育一度曾考慮将北京比賽地更改為香港的可能性,但最終在國内共同參與籌劃的其他體育賽事公司幫助下,海口表示願意承接賽事落地。

“過去幾年中,海南省對于體育賽事非常重視,包括2022賽季的中超、女超、第24屆CUBAL聯賽等賽事的引進,不僅填補了海南高水準體育賽事的缺口,還擴大了海口的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帶動了海口、海南的旅遊消費,青訓産業等,是以海南省非常積極地推動了原定設在青島的比賽改換至海口。”

在Loewen看來,賽事落地的困難遠遠超過了邁迦體育的預想,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與邁阿密國際方面的溝通也産生了障礙。“事實上可以看到這個時候,他們内部已經混亂起來了。在确認一場比賽能夠落地海南後,邁迦體育急于推進相關的招商、品牌投放、權益和營銷激活,是以他們應該是内部交流和讨論中,商讨選擇在大麥進行開票的事情,然後被邁阿密國際誤以為是确認将在大麥開票,進而導緻俱樂部官宣後,被大麥官方發文打臉,随後主辦方不得不出來辟謠的烏龍。”

事實上這并不是偶然事件,在此前邁阿密國際官方釋出的賽事宣傳中,就曾錯誤地将青島海牛介紹為“從未降級的中國頂級足球俱樂部”。

然而困難還不止于此。據Loewen介紹,海口正在迎來旅遊旺季,根據海南省旅文廳釋出的《11月至12月全省旅文體活動計劃》顯示,未來兩個月中海口将舉辦多項重大旅文體活動,而邁阿密國際的比賽也勢必将吸引大量的球迷。海量遊客以及海口承接體育賽事經驗的欠缺,讓這座城市在短時間内難以承接兩場賽事,是以海南方面傾向于隻承辦一場,“這樣一來,等于能夠落地的又隻剩下一場比賽,對于邁迦體育來說又回到了原點。”

中原標準時間10月30日,在本次賽事官方微網誌賬号“邁迦SuperCup超大杯”靜默4天後,社媒平台上大量球迷開始激烈表達對主辦方的不滿,而有關“邁阿密國際中國行将被取消”的消息也開始陸續傳出。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官宣取消之前,邁迦體育曾與邁阿密國際溝通将比賽延期至明年2月的可行性,然而由于俱樂部方面提出了多條有些苛刻的條件,最終雙方無法達成一緻,隻得宣布賽事取消。

梅西中國行取消幕後:主辦方準備不足,想延期但對方要求苛刻

過去的24天裡,有關于這場比賽的故事,像一部有着歐亨利式結尾的小說,盡管我們一直在猜想比賽最終能否順利成行,但沒有人能想到這場鬧劇最終會以這樣的方式收場。

在很多行業人士看來,6月份阿根廷中國行的成功與盈利,給了很多行業外公司一種幻想:“不就是一場比賽嗎?我也能辦!”。

事實上根據我們的了解,正如前文提到的,邁迦體育有着豐富的體育行業經驗和資源,比如在針對邁阿密國際在國内的行程和商業活動時,他們不僅充分安排了球員見面、公開訓練、簽名晚宴等場外環節,甚至敲定了梅西若獲得金球獎将攜帶獎杯前來的事宜。

有曾嘗試促成品牌贊助這次賽事的營銷公司告訴我們:“在官宣之後很多品牌都曾問價,卻沒有一家達成實際合作。有意思的是,相比于贊助賽事,更多的品牌是在尋找與梅西或者小貝個人合作的可能性,并且相當一部分甚至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然而即便如此,邁迦體育對于辦賽流程和難度的準備不足,也讓這群正常意義上的體育從業者見識到了“讓專業人幹專業事”的意義。而這次邁阿密國際中國行的慘淡收場,則證明了這種違背行業規律的偶然事件是無法複制的,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或者商業賽事,更需要懷揣敬畏之心去認真對待賽事的籌備、對待球迷的熱情和來之不易的市場契機。

阿根廷中國行的爆火,以及過去一個賽季裡中超聯賽的回歸,讓中國球迷重新找回了現場觀賽的激情,也證明了中國的足球市場仍是一片值得耕耘的沃土。不是中國球迷沒有消費力,不是中國球迷不愛看比賽,大家隻需要更好的賽事産品,需要更好的觀賽體驗,才願意用鈔票來投出自己的一票。

這一次邁阿密國際中國行的取消,不失為敲響的一聲警鐘,告誡那些對這個行業有錯誤認知的潛在入局者要有更多敬畏之心;讓垂涎短期金錢利益的投機者重新審視、遵循行業規則;敦促那些成熟的賽事公司組織方為球迷打造出,能真正激活市場,實作社會和經濟效益的雙赢品牌賽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