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高二楊三曹四文龍,五嶽六盧七廣八文恭!指哪八位用槍高手?

作者:俠歌快看

一高二楊三曹四文龍,五嶽六盧七廣八文恭!指的是高寵、楊七郎、曹甯、陸文龍、嶽飛、楊文廣和史文恭八位評書演義中宋朝用槍的絕頂高手。

有人問,他們八位誰更強?其實答案已經在“兩句詩”中了。

一高:指排第一的是《說嶽全傳》中的高寵

一高二楊三曹四文龍,五嶽六盧七廣八文恭!指哪八位用槍高手?

高寵在評書中素有“大宋第一槍”之稱,其所用的虎口錾金槍有碗口那麼粗,不說有多重,一般的人想要将其完全握住都難吧?但他卻能将其完全握住,可見他不僅力氣大,手掌也不小啊!手掌不小,手臂自然也不小,難怪他雙臂能連挑十一輛滑鐵車,還不覺得累。要不是他的戰馬不行,他定能将十二輛滑鐵車全部挑飛,破了老哈的滑車道!

下面我們來回放一下高寵的神勇表現!

話說高寵下了紅桃山,單槍戰勝張奎、鄭懷和牛臯三人的合擊,徹底征服了這三位嶽家軍中的猛将。後來,他在幫助牛臯他們押運糧草的過程中,又沖鋒在前,一槍一個連殺金國四大元帥,表現非常勇猛!

再後來,他又在牛頭山一槍戰敗金國高手兀術,吓得兀術慌忙敗逃!

高寵見金兵金将如此不禁打,便拍馬追了上去,決定在金營内鬧他個天翻地覆。果然,武藝超班的他在金營之内,左沖右殺,如入無人之境!!!直殺得金兵金将叫苦連天,屍若山積,血若洪流。

高寵從中午殺到下午,感覺差不多了,于是拍馬從另一個方向殺出。結果他看到了西山上金軍的“糧倉”,于是他拍馬就往西山沖去。

這西山因為是存放軍糧的地方,是以除了有重兵把守之外,還有哈鐵龍帶來的十二輛滑鐵車“助陣”。老哈早就聽人說了高寵的厲害了,他見高寵往山頂沖來,連忙下令放滑鐵車。

當時,突然看見第一輛滑鐵車“咕噜咕噜”從山上猛沖而下的時候,高寵也禁不住吓 了一跳。但他藝高人膽大,瞬間便反應過來了——隻見他雙腿一夾馬腹,戰馬便如閃電般沖向那第一輛滑鐵車。他的虎口錾金槍猶如出海的蛟龍,帶着破風之聲,準确地擊中了滑鐵車的轅頭。隻聽他大叫一聲“起”!那滑鐵車便被他的虎口錾金槍高高抛起,挑落到山道的另一邊去了。

哈鐵龍一見,對高寵歎為天人。他心裡驚駭不已,于是,連忙又叫人放下第二輛滑鐵車。

當第二輛滑鐵車放下時,高寵已經做好準備了。他緊緊地抓住缰繩,身體微微向前傾,準備随時去挑那第二輛滑鐵車。随着“咕噜咕噜”之聲越來越近,高寵淡定地将手中金槍往地上一插,雙手緊握槍杆,在那等滑鐵車到來呢。隻聽一聲巨大的“砰!”響,滑鐵車就這樣被高寵的金槍,擋住了。高寵雙臂一較勁,同時大叫一聲:“起!”一股強大的力量從他的身體内部湧出,迅速傳遞到他的虎口錾金槍上。那滑鐵車瞬間就被他的虎口錾金槍高高挑起,“轟隆”一聲掉到山澗去了。

如此這般,高寵一連挑飛了十一輛滑鐵車,吓得哈鐵龍面色鐵青,他非常怕高寵能将這最後的第十二輛鐵車給挑了。如果這樣,他守糧的任務就失敗了,他也會是以丢了性命。

我們再來看高寵,他還是非常淡定,雖然身上出了不少汗,但他并不覺得很累。但讓人擔心的是他的大馬,滿身大汗,四個馬腳震顫不已。

這時,哈鐵龍豁出去了,他親自來到鐵車旁,迅速砍斷了固定滑鐵車的繩索。

滑鐵車“咕噜咕噜”迅速往下滑去,高寵又将長槍金槍插在地上,他心中想,管你多少車滑來,我都能将其挑飛出去!!!不曾想,這一次他的戰馬卻先倒下了。

滑鐵車撞上高寵的錾金槍,發出震耳欲聾的“砰”響!高寵見又成功地截住滑鐵車了,正待出力将其挑飛,突然,“撲通”一聲,他的戰馬堅持不住了,瞬間摔倒在地。就這樣,高寵和他的戰馬被滑鐵車“咕噜咕噜”軋了過去。

二楊:指排名第二的是楊家将中的楊七郎

一高二楊三曹四文龍,五嶽六盧七廣八文恭!指哪八位用槍高手?

楊七郎的勇猛與強大,早已在民間廣為流傳。他的槍法不僅在楊家将中顯得鶴立雞群,甚至有人認為他比《說嶽全傳》中的高寵還要勇猛。他慣用一根長一丈有八的蛇矛烏金槍,這杆金槍在他手中猶如出海的蛟龍,變幻莫測,威力無窮!

在楊家将中,他的槍法在“七郎八虎”兄弟中排名第一,每一次出槍都顯得非常的猛準狠,令人膽戰心驚。如果說他在楊家将中武力值最強,或許會有争議,因為也有很多人認為大刀王蘭英才是楊家将中的武力天花闆。但如果說楊七郎的槍法在楊家将中最好,這肯定無人置疑。

他曾憑借手中一杆烏金槍,在不吃不喝、日夜兼程的情況下,馬踏盧溝橋,吓得遼兵遼将如同受驚的鳥群一般四處逃竄。遼國大都督梁興洲不知死活,竟敢沖過來想要攔他,結果被他一槍将其挑落橋下。然後,他繼續策馬往幽州飛馳而去。

在幽州城外,他以單槍匹馬之勢勇闖敵軍十二道連營,如入無人之境。面對潘元帥的故意“刁難”,他更是完成了“力殺四門”的壯舉,令人驚歎。這一戰,他以一己之力從東門殺到北門,又從西門殺到南門,在幽州城外殺了一個大大的圈,殺死遼兵遼将不計其數,一戰揚名。從此,成為遼軍最怕的楊家将!

據說在明知道楊七郎已經死了的情況下,但在陣前看到有人長得和他相似,遼軍遼将都會心裡發毛。難怪楊六郎與韓昌在黃土高坡大戰三天三夜,一直難分上下。一等到扮成楊七郎的焦贊大喊“楊七郎在此”,連韓昌這樣久經戰陣的老将都吓得慌了神,被楊六郎抓住機會,一槍将其打落馬下。

三曹:指排名第三的是《說嶽全傳》中的曹甯

一高二楊三曹四文龍,五嶽六盧七廣八文恭!指哪八位用槍高手?

曹甯,這位曹榮之子,他使用的是一杆烏櫻三叉條紋槍,槍身與高寵的虎頭錾金槍的槍身大小一樣,也有碗口那麼粗。這從側面可以看出曹甯強悍的體魄與勇猛的特點。這種粗大的槍杆意味着需要更大的力量和更高的技巧才能将其靈活使用,是以也可以看作是曹甯武藝高強的一個象征。可見《說嶽全傳》裡說他比“雙槍将”陸文龍更狠,不僅指他臨陣勇狠,為了國之大義甚至連父親也敢殺,應該還有他武藝也比陸文龍更狠的意思在内。

為什麼僅憑“槍杆有碗口大”就可以看出曹甯的不凡呢?這是因為從《說嶽全傳》中我們可以看到,使用兵器柄杆有碗口粗的隻有三個,而這三個無一不是武藝超群的英雄。稍差一些的應該是杯口粗的兵器,例如在牛頭山救駕的張憲,雖然他也很厲害,但明顯比高寵要低一個檔次。西漢中的項羽所用的霸王槍,據說也是碗口粗的。是以可以推斷,能夠使用槍杆碗口一般大的,應該都是像高寵、項羽一樣的無敵英雄!

四文龍:指排名第四的是《說嶽全傳》中的陸文龍

陸文龍,這個殺了金國高手完顔壽和連兒心善的雙槍無敵将,有人說他比曹甯更強大,但這個不好說,隻能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他是潞州節度使陸登的兒子,自小便展現出了非凡的天賦和勇氣。陸登在與金國的戰争中英勇犧牲——與城池共存亡。金兀術敬佩老陸是個漢子,是以不僅沒有斬草除根殺了他的小兒子陸文龍,反而還将小文龍帶回了金國,又請來名師教陸文龍練習本事。

陸文龍天資出色,是以學什麼都快。他在名師的指導之下,苦練武藝,逐漸嶄露頭角。一晃十幾年過去,他練得了一身非常出衆的武藝,尤其擅使雙槍之技。

他的雙槍可不是鬧着玩的,他的雙槍之技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在陣前施展開來,就像兩道閃電劃過天際,令人膽寒。他曾在陣前連挑呼天保、呼天慶兩兄弟,展現出了驚人的實力。

嶽飛麾下大将何元慶、張憲、嶽雲等人見此,決定輪番上陣,試圖用“車輪戰”将他打敗,但都沒有取得成功。嶽家軍甚至被他逼得一連挂了好幾天免戰牌。

後來,多虧王佐使出“苦肉計”,說在嶽家軍呆不一下去了,是以投到金營之中,還獲得了兀術的信任。後來,王佐找機會把陸文龍的身世告訴了他。陸文龍一聽,原來自己不是金國人,而是陸登的兒子!于是他是以反出了金營,從此成為嶽飛麾下十分厲害的猛将。

五嶽:指排名第五的是《說嶽全傳》中的嶽飛

一高二楊三曹四文龍,五嶽六盧七廣八文恭!指哪八位用槍高手?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從嶽飛《滿江紅》中的這幾句慷慨激昂的詞句可以看出,嶽飛的确是一個胸懷壯志的男子漢!

為了實作他的雄心壯志,嶽飛年輕的時候曾跟随陝西大俠周侗勤學苦練,并最終習得一身上好的武藝。尤其,槍法更是厲害無比。他擅使一杆瀝泉槍,曾在小校場以一招“敗槍”絕技逼退楊再興與羅延慶的聯手。這一幕,讓所有在場的人都為之驚歎。

嶽飛的槍法不僅讓人們為之贊歎,也讓他在比武大會上嶄露頭角。在比武大會上,嶽飛以高超的武藝和精湛的槍法,槍挑小梁王,勇奪武狀元。

嶽飛挂帥後,先後戰敗并收服過楊再興、餘化龍這樣的猛将。

嶽飛不僅是一位出色的武将,他還是一位文武雙全的人才。他的超群本事、文化素養和謀略水準都讓他在軍隊中有着極高的威望,大家對他充滿了敬仰和信任。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兵馬大元帥,卻因為被奸人所害,最終沒能實作自己的夢想。他的事迹讓我們深感惋惜的同時,也讓我們更加敬佩他的勇氣、忠誠和決心。要不是被奸人所害,他的成就定會更大!

六盧:指排名第六的是《水浒傳》中的盧俊義

一高二楊三曹四文龍,五嶽六盧七廣八文恭!指哪八位用槍高手?

盧俊義,這位威名赫赫的梁山好漢,在《水浒傳》108個好漢中排名居首,尤其精于棍棒之技,有“棍棒天下無雙”之稱。他還慣使樸刀,曾用手中樸刀打敗過的高手難以勝數。相較以上這幾樣兵器,他的點鋼槍(也稱麒麟槍)相對要弱一些。但也僅僅隻是相對偏弱,其實在《水浒傳》中,他的槍法也可以說達到了無敵的水準。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一下他用槍的戰績:他曾兩招擊敗了酆美,并成功将其生擒活捉。更為人震撼的是,他曾單槍匹馬,以一敵四,與“耶律四小虎”(指耶律宗雲、耶律宗電、耶律宗霖、耶律宗雷)這四員遼軍猛将展開激戰。在這場戰鬥中,盧俊義憑借出色的槍法本事,最終成功将這四員猛将擊敗。

是以,将盧俊義排在第六位,不僅名副其實,而且可能還略顯低估了他的實力。他的武藝和勇氣足以讓他在《水浒傳》中坐穩第一的寶座,他的表現也充分證明了他是這部經典小說中最出色的英雄之一。

七廣:批排名第七的是《楊文廣征南》中的楊文廣

一高二楊三曹四文龍,五嶽六盧七廣八文恭!指哪八位用槍高手?

楊文廣在評書中是少帥楊宗保和“渾天侯”穆桂英的兒子,他打小就學會了家傳的楊家槍法,後來又到高山上二次學藝,學到了剛猛霸道的張家槍。是以,他的槍法中既具有爺爺楊六郎槍法中的變化莫測的特點,又具有叔公“小張飛”楊七郎槍法中的狠和猛的風格。那真是柔中帶剛,巧中帶猛,非常的厲害!

後來,他還有奇遇得到了一把陰陽寶槍,并是以被大家稱之為“寶槍将”。他曾在擂台上打敗有“一棍震四方”之稱的大太保狄龍奪得帥印,成為征南大元帥。在征南的路上,他憑借手中的寶槍,一路奪關斬将,厲害無比。更在朱茶關外,用單槍破雙槍之技成功打敗有“南唐雙槍無敵将”之稱的呂萬年,一戰揚名。

八文恭:指排名第八的是《水浒傳》中的史文恭

史文恭,在民間傳說中他和嶽飛、盧俊義都是陝西大俠周侗的徒弟。在《水浒傳》中,他的槍法也僅次于武藝排名第一的盧俊義。他擅使一杆朱纓槍,這杆槍在他手中仿佛活了一般,靈動而充滿力量。

史文恭,在陣前有萬夫莫當之勇。每當史文恭手舞朱纓槍沖入敵陣,他就像一隻兇猛的獵豹,以無可阻擋之勢橫掃一切阻擋在他面前的“敵人”。他的槍法如龍騰虎躍,每一次揮舞都能讓對手膽戰心驚。在許多戰鬥中,史文恭用他的朱纓槍将敵人打得落花流水,讓人聞風喪膽。就連秦明這樣的勇将,也曾被他在陣前用槍殺得慌忙敗逃,可見他槍法有多出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