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輕人愛上“線上擺攤”:熱愛沖抵辛勞 擺的是生活

作者:海報新聞

随着地攤經濟的火爆,擺攤文化在青年群體中興起,“線上擺攤”也受到不少年輕人的追捧。手工藝品、攝影約拍、創意設計……“網際網路攤主”售賣的産品不僅五花八門,還能按需定制,小小攤位更傳達着網際網路時代年輕人對生活工作的态度與心聲。

做一個“網際網路攤主”

“雙11”當天,18歲的廣東大學生周曉佳在小紅書上更新了一則視訊,展示了自己創作的3幅畫着海浪的丙烯肌理畫,并配文:“線上擺攤賣畫第140天,賣畫去冰島看海~”沒多久,就有網友私信詢價,有兩幅畫順利賣出,一單“網際網路生意”就做成了。

近兩年來,地攤經濟火起來,“擺攤”一詞風靡一時。有許多像周曉佳一樣的“95後”在社交媒體平台“線上擺攤”,選擇成為一個“網際網路攤主”。

線上擺攤,都擺些啥?半月談記者發現,多是手工鈎織、手繪畫作、DIY粘土手辦等工藝品,或提供攝影約拍、創意設計等服務,單主挑選購買或提出定制需求,由攤主手工制作完成。

年輕人愛上“線上擺攤”:熱愛沖抵辛勞 擺的是生活

年輕人在社交平台線上擺攤

“之前也試過線下擺攤,支起一個攝影攤,感興趣的路人會來咨詢。”22歲的攝影愛好者餘典說,但線下攤位的覆寫面有限,還受天氣等突發情況影響,線上擺攤就沒有這些煩惱。

從今年3月開始,餘典營運起了自己的攝影賬号,經常釋出一些人像攝影作品,不少網友評論留言“好美”“想拍”。“盡管到目前為止,賬号隻有700多個粉絲,但變現能力很強,我日常空閑基本排滿單了,特别是今年畢業季時,兩個月時間就賺了兩萬元。”餘典說。

和餘典一樣,不少成長于網際網路時代的年輕人變身攤主,做自己的老闆。他們以興趣為導向,以玩為主、賺錢為輔;愛好小衆,強調個性化定制服務;部分商品并非實物,售賣的是知識或技能……

23歲的手工愛好者阿悅去年在抖音上分享了毛絨獸爪的視訊,迅速獲得超過30萬的點贊數,也為阿悅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獲。“沒想到如此小衆的愛好居然能接到單子,後來就一直在做啦,一個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阿悅說。

擺的不是攤,是熱愛

“世界是多樣的,你要允許好看卻沒什麼用的‘廢物’存在。”24歲的洛葉(化名)這樣形容自己的“生意”。大學畢業進入一家公司工作4個月後,她辭職回家拾起了曾經的愛好——粘土手辦制作。

年輕人愛上“線上擺攤”:熱愛沖抵辛勞 擺的是生活

洛葉的粘土手辦定制作品

擺的不是攤,是熱愛。“通過雙手,将一灘泥,變成一個‘小人’、一件作品,遇到一位喜歡它的單主,就會感到很滿足。”洛葉說。

中部一所211大學的研究所學生楊靜雯擅長視覺設計,雜志排版、海報制作、文創産品設計等都不在話下。“網上擺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興趣,當看到自己設計出來的畢業文化衫被大家穿在身上,給畢業生們留下一點記憶,就感到很驕傲。”楊靜雯說。

“有時候想休息了,就允許自己歇一段時間。”楊靜雯說,年輕人更傾向于自在輕松,随性而為,但這擺的不是“爛”,是自由。

餘典也表示:“沒有特别迫切的需求,要把網絡擺攤作為生活費的主要來源。有了這個副業,我能生活得更寬裕當然好,沒有它我照樣能活得很開心。”

鍛煉提升,是線上擺攤的另一個關鍵詞。周曉佳是一位美術藝考生,大學主修藝術設計專業,她說,很多美術生上了大學以後“基本很少畫畫了”,而線上擺攤賣畫讓她可以堅持畫下去,技能也有所提高,比以前更了解市場。

“傳統的大學生兼職多是當家教或者打小時工,而現線上上擺攤和我的大學專業很相關,在實踐中鍛煉技能,作品還可以寫到履歷上。”楊靜雯說,除了硬實力,對于初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與人溝通交往的軟實力也線上上擺攤中得到了提升。

熱愛沖抵了辛勞

單兵作戰,是線上擺攤的常态。進貨、客服、制作、打包、營運……維護一個網際網路小攤需要的多個工種,均由洛葉一個人承擔,有時會忙到淩晨4點甚至通宵不眠。“個性化定制的手工藝品隻能親力親為,與顧客溝通的每個環節我都要參與,否則沒辦法做出滿意的作品。”

餘典也覺得個體戶的生意規模有上限,延展性、裂變程度小,是以成立了一家創業公司,擴充團隊。

如今餘典正在西部支教,她把小攤的日常打理交給了一位師妹,未來研究所學生期間她打算繼續創業,但大機率仍是副業。餘典說,當興趣變成了工作,就會變得痛苦,消磨掉很多快樂。

全職還是兼職?不同的年輕人有不同的選擇。

“我是‘無業遊民’全職捏土,最近半年來每個月平均捏120個小人,收入一萬多元。自由職業一定要勤快,不能拖沓,做得多賺得多。”洛葉說,“目前處于樂此不疲的狀态,但對未來會擔心和焦慮,怕自己以後沒單子接,沒流量了,喝西北風了。”

在虛拟的網際網路上,沒有任何平台擔保的小攤,每一筆交易都是一次信任的連結。跑單、反悔、踩雷,遇到形形色色的顧客,年輕的攤主們“慢慢摸索、慢慢試錯”,也總結出了一些保障自我權益的經驗。

“做生意當然有風險,現在我都會先收定金,防止有人跑單不要了,制作完成以後、發貨之前再收尾款,不然他收到貨不付款拉黑了,我也沒有辦法。”洛葉說。

忙碌、不穩定、信任危機,網際網路小攤的經營自有一些不利因素,卻也擁有着無限可能。年輕攤主們憑着一腔熱血,開啟了線上擺攤之路。他們說,有熱愛才會有未來。(半月談記者廖君熊翔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