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萬打30萬,劉伯承:誰願打頭陣?沉默時突然站起一猛将:我去!

作者:南齋孤風

1946年6月,鄧公站在山頭,遠眺中原慘烈的硝煙。

蔣介石集結30萬大軍,瘋狂圍攻我黨上司的中原軍區。

李先念部情況危急,我黨主力岌岌可危。

他雙手緊握,心急如焚。

5萬打30萬,劉伯承:誰願打頭陣?沉默時突然站起一猛将:我去!

轉身大步流星走進指揮部,決定出奇兵打隴海要害,吸引敵軍兵力。

果然,軍隊剛一出手。

蔣介石立即從中原抽調3個整編師,又從徐州調1個軍2個師前來救援。

一下把大量兵力,吸引到了晉冀魯豫!

兩軍在隴海路上展開殊死較量,槍聲隆隆,硝煙彌漫。

8月,局勢再變。

剛剛殲滅一批敵軍的劉鄧部隊,又迎來30萬國民黨軍隊大舉圍攻。

5萬打30萬,劉伯承:誰願打頭陣?沉默時突然站起一猛将:我去!

這次我軍隻剩5萬之衆,而且許多連隊編制不足,疲憊不堪。

面對30萬大軍壓境,劉鄧兩人陷入沉思。

5萬對30萬大軍,懸殊之大不用說。

我軍處在人員武器雙重絕對劣勢,這仗要打嗎?還是應該暫避鋒芒,保全實力?

劉伯承和鄧公,在地圖前久久不語。

生死存亡,全系于一念

晉冀魯豫解放區面積達23萬平方公裡,人口近2600萬。

5萬打30萬,劉伯承:誰願打頭陣?沉默時突然站起一猛将:我去!

橫跨5省,是我黨在華北最大的根據地,也是各大解放區的紐帶。

這片紅色江山,彙集了來自不同根據地部隊的力量,是保衛全境的堅實後盾。

一旦這裡淪陷,四周根據地就成了無根的浮萍,我軍在華北的布局将土崩瓦解。

東南沿海的根據地,也會陷入敵軍籠罩的重圍。

沒有了迂回空間,我們的大好局面将喪失殆盡。

更嚴重的是,我軍會失去近3000萬人口的兵源補充。

5萬打30萬,劉伯承:誰願打頭陣?沉默時突然站起一猛将:我去!

沒了群眾支援,紅色武裝也将無源之水,後繼無力。

綜上,劉鄧決心硬拼這場惡戰,死守晉冀魯豫這片熱土。

隻有打赢了才有出路。

5萬對30萬,這一仗該怎麼打?

在戰争的年代,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左右千軍萬馬的生死存亡。

指揮部的沙盤上,标注着國民黨軍隊的兵力分布,城市、道路等各項情報也清晰可見。

鄧公和劉伯承,展開了一場緊張而謹慎的讨論。

5萬打30萬,劉伯承:誰願打頭陣?沉默時突然站起一猛将:我去!

國民黨軍隊,如同一支龐大的鐵流。

東西分成兩個集團,從不同的方向向晉冀魯豫解放區推進。

這支龐然大物,沿途需要分兵把守各大城鎮,以確定後方的穩固。

然而,真正可以投入激烈戰鬥的機動部隊并不多,約莫在10到15萬之間。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15萬兵力還被細分成6路,每一路的人數在1萬多到2萬多之間。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5萬打30萬,劉伯承:誰願打頭陣?沉默時突然站起一猛将:我去!

或許我們隻需殲滅一支國民黨軍隊,就能扭轉局面。

該對哪一支隊伍出手?

陣前的寒風呼嘯,将帳篷吹得烈烈作響。

地圖上各種标志、箭頭交織成一張錯綜複雜的蜘蛛網。

戰局緊張,每一個呼吸都沉甸甸的,每一個決定都關系到晉冀魯豫解放區的安危。

敵人東集團,由薛嶽主持指揮,其兵力龐大而精悍。

這一集團,包括了全美械裝備的邱清泉第5軍,胡琏整編的11師,以及方先覺的88師。

5萬打30萬,劉伯承:誰願打頭陣?沉默時突然站起一猛将:我去!

這三位國民黨将領,皆是軍事界的重量級人物,裝備一流。

而且,其官兵都經過了嚴格的軍事訓練,戰鬥力強悍。

這一路先不做考慮,以後有機會再收拾。

國民黨軍隊西集團的部署——由劉峙指揮,實力較弱,正在疲于奔命。

整編四十一師分散鎮守各城,分散的力量,顯然無法迅速形成有效防線。

整編四十七師亦是剛抽調整補,尚未恢複戰力,但非老蔣嫡系,費勁打了它,也不會心痛。

整編三師,半美化裝備,且剛從中原前線趕來,人困馬乏。

5萬打30萬,劉伯承:誰願打頭陣?沉默時突然站起一猛将:我去!

既要對付戰火的餘燼,又要迅速适應這片陌生的土地。

整編三師,嫡系部隊——正是當年與日軍血戰衡陽的整編十師。

師長趙錫田,是顧祝同心腹。

年僅29歲就成為少将。

參加過長沙會戰、衡陽保衛戰等重大戰役,實力不俗。

但最近圍攻我軍整編作戰,傷亡慘重,又無暇休整,這才人心渙散、士氣低落。

5萬打30萬,劉伯承:誰願打頭陣?沉默時突然站起一猛将:我去!

天賜良機,劉鄧二人眼前一亮,将三師重點圈出!

他立時分析完畢這個軍史罕見的戰機,迅速排程部署,準備一舉殲滅衰弱中的敵軍三師。

家國之命,系于一役

8月,秋日陽光斜照大地。

趙錫田帶領隊,深入我軍陣地,一往無前。

在我軍的配合下,一路“攻城拔寨”,山間回蕩着他傲然一笑的笑聲。

傲慢在整個行軍隊伍中彌漫,仿佛要将我軍城池摧毀得一幹二淨。

圍殲時機已然成熟,如同一場默契的交響樂,即将迎來高潮。

5萬打30萬,劉伯承:誰願打頭陣?沉默時突然站起一猛将:我去!

密林後,雲遮天黑的埋伏圈已經悄然展開。

我軍隻待這股敵軍主力深入甕中,便可擒王擒帥,擊垮國民黨軍隊西路軍的半壁江山!

戰鬥很快打響。

夜幕下,我軍士兵穿越戰場,迎面而來的是整編3師兇猛的火力。

子彈呼嘯而過,火光照亮了黑暗的夜空,形成了一場無比激烈的對抗。

漫漫長夜中,我軍為了摧毀整編3師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摧毀了敵軍的一個營!

整編3師的師長趙錫田,也感受到了深深的威脅,迅速向劉峙求援。

5萬打30萬,劉伯承:誰願打頭陣?沉默時突然站起一猛将:我去!

9月5日,夜幕籠罩下的大楊湖畔,戰場的轟鳴聲與刺耳的槍炮聲,交織成一曲凄厲的交響樂。

整編47師的援軍漸行漸近。

整編41、55、68師如同餓狼一般,快速靠攏,宛如夜色中的幽靈。

“兩天之内再不拿下整編3師,我們就有可能被包圍。”劉鄧兩位首長面對這個現實,心中不禁生出一絲沉重。

9月5日的深夜,大楊湖畔的軍事會議堂内彌漫着煙霧。

昏黃的燈光灑在地圖上,将戰場的布局映照得森冷而嚴峻。

5萬打30萬,劉伯承:誰願打頭陣?沉默時突然站起一猛将:我去!

劉鄧兩位首長坐在主席台上,緊鎖的眉頭透露出壓力與焦慮。

戰局已至緊要,當務之急就是要盡快奪下大楊湖最前端的敵20旅59團。

誰來打頭陣?殲滅59團!

這個問題如同一塊巨石,壓在每位将領心頭。

短暫的沉默中,會場彌漫着無形的壓力。

戰局兇險,整編3師的頑抗讓每位将領,都感受到這份壓力的沉甸甸。

5萬打30萬,劉伯承:誰願打頭陣?沉默時突然站起一猛将:我去!

一道堅毅的身影站起,破除了壓抑的寂靜。

“我去!”

王近山聲音洪亮而堅定,如同一聲戰鼓,響徹整個指揮部。

并且當衆立下軍令狀:“我們六縱是年輕的縱隊,打光了也不要緊,隻要主力縱隊還在,晉冀魯豫解放區就在。”

9月5日,時鐘的指針已然指向深夜十一時。

淩晨的黑暗中,火線上方充盈着硝煙與激烈的戰鼓聲。

5萬打30萬,劉伯承:誰願打頭陣?沉默時突然站起一猛将:我去!

王近山所在的6縱沖入大楊湖,那個不足一平方公裡的小村莊,成為生死搏殺的舞台。

彈盡糧絕,卻無人退縮。

主攻的第54團,原本數百兵士。

如今隻剩百餘人,卻依然毫不畏懼。

雷雨夾雜着風聲,将整個戰場籠罩在一片模糊之中。

戰地的土地變得濕滑而泥濘,原本堅實的泥土,在雨水的洗禮下化為一片爛泥。

敵人原本威風凜凜的機械化部隊,頓時如困獸一般,陷入了癱瘓。

在短短半天,整編三師被我軍全殲,生擒趙錫田。

經此一役,國民黨軍隊潰敗而逃,我軍也保住了晉冀魯豫這片熱土,為之後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