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文化】望叢祠:西南地區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帝王陵冢

作者:方志四川

望叢祠

西南地區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帝王陵冢

九天開出一成都,千流萬脈源望叢。望叢祠位于成都市郫都區,是被尊為“天府前驅、蜀中先導”的望帝杜宇和叢帝鼈靈的合祭祠,也是中國西南地區唯一的一祠祭二主、憑吊蜀人先賢的最大帝王陵冢,至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聞名全國的名勝古迹之一,載入《中國名勝辭典》,列為成都市和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治蜀有功 望叢二帝政績輝煌

【曆史文化】望叢祠:西南地區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帝王陵冢

望叢二帝( 遠近攝影)

古蜀國曆經蠶叢、柏灌、魚凫、杜宇、開明五個氏族的統治,人們一般把五代古蜀王稱為“三王二帝”。“三王”即蠶叢、柏灌、魚凫,蠶叢教民蠶桑紡織,柏灌教民種植,魚凫教民漁獵。“三王”時代雖有山民移居平原初試農桑,但蜀地多旱澇,民生舉步維艱。“二帝”即望帝和叢帝。距今約2800年前,南來部族首領杜宇率族人北上,推翻了日漸衰落的魚凫王朝,進而“移治郫邑,或治瞿上”以郫邑為中心,由此開啟了杜宇稱帝、鼈靈繼之的“二帝”時代,為成都平原的農業、水利、政治文明、族群交往、空間擴充等方面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望帝杜宇,古蜀稱帝第一人,他從雲南來到蜀地,屬于最早的一批“蓉漂”。杜宇帶領古蜀人從落後的捕魚、打獵的生産生活方式轉變為更先進的農耕,在蜀地首創按農事季節耕種的制度,不斷創造和改進農具,親力親為教民農桑,被後代奉為“農神”。從此,蜀民居有定所、腹有糧食、身有衣衫,人們生活不愁吃穿,開創古蜀文明先河。

【曆史文化】望叢祠:西南地區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帝王陵冢

漢姜糧經複合現代農業産業園區(圖檔來源:郫都釋出)

但農耕文化要靠天吃飯,風調雨順則春種秋收,兇年饑歲則顆粒無收,天府之國飽受洪澇幹旱侵擾,望帝杜宇苦不能治。時為丞相的鼈靈被委以治水重任,“決玉壘山以除水害”,由此成功平息了水患,蜀民得以安處。鼈靈是岷江流域比李冰更早的治理者,後才有“開明肇其端,李冰集大成”的壯舉。鼈靈因治水有功,得望帝禅位,成為繼任蜀王,号稱叢帝,建立開明王朝,也是古蜀王國最後一個王朝。叢帝承襲望帝的國策,繼續大力發展國家,使郫能與北方強鄰秦國争雄。

而杜宇在退隐西山後,仍念念不忘人民農事,便化為杜鵑鳥,每到春耕,杜鵑聲聲,催民農耕。晚唐詩人李商隐寫的《錦瑟》:“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便是出自這個典故。

兩祠合并 古蜀望叢二帝共一祠

【曆史文化】望叢祠:西南地區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帝王陵冢
【曆史文化】望叢祠:西南地區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帝王陵冢

上圖:望叢祠雪景(杜越 攝) 下圖:望叢祠(方天德 攝)

望帝杜宇教民務農,叢帝鼈靈為民治水,望叢二帝執政期間,對内施行善政,對外積極進取,勵精圖治,遺愛在民,受到後人尊祀。以前,望帝祠和叢帝祠是分設分祀的,望帝祠最初的落腳地也不在郫都,而是今都江堰二王廟處,後人為望帝杜宇修建了祠墓合一的“祟德祠”。叢帝鼈靈逝世後,後人則在郫都為其修建了“叢帝廟”。南朝齊明帝時,益州刺史劉季連将望帝祠從都江堰遷至郫都,與叢帝廟相鄰。北宋仁宗時,人們把望帝祠與叢帝廟兩座祀祠合并,于是成為了今天的“望叢祠”。

【曆史文化】望叢祠:西南地區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帝王陵冢
【曆史文化】望叢祠:西南地區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帝王陵冢

望叢祠曆經1500餘年風雨,其間屢毀屢建,明末清初因戰亂被焚,至民國初,幾近湮沒。1919年,四川督軍熊克武駐防于郫,再次撥款培修廟宇,親立“古望帝之陵”和“古叢帝之陵”墓碑,使望叢祠較為完整地保留下來。

【曆史文化】望叢祠:西南地區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帝王陵冢

望叢祠全景(孟凡強 攝)

望叢祠原占地22畝,祠正面為照壁,上刻但懋辛書的“望叢祠”三字。祠中為祀殿,内塑望、叢二帝坐像。殿後、殿右為望帝、叢帝陵墓,二陵對峙,狀若山丘。1983年後,郫都對望叢祠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擴建,将祠堂面積擴至90.5畝,并對祠内建築、景點進行修繕、恢複。1991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機關。2000年後,又數次對望叢祠進行維修,并在大門前修建望叢文化廣場,使望叢祠古蜀文化更加彰顯,園林風景更加迷人。

望叢祭祀 蜀人尋根問祖的大典

【曆史文化】望叢祠:西南地區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帝王陵冢

祭祀大典現場(圖據天府郫都)

古蜀國——特别是望叢二帝時期,雖沒有閩越王國的華彩與悲壯,沒有樓蘭古國的風韻與離奇,卻有着令後人啧啧稱奇的傳世功業和休聲美譽的動人詩話。望從二帝在蜀中開創了以田園稼穑取代漁獵墾牧的農耕社會,具有劃時代意義,被尊為“開天府之師”,為曆代後人尊祀。

“望叢祭祀”是成都平原的傳統民俗活動,為緬懷望叢二帝的豐功偉績,曆代官吏每年春秋二季都定期在望叢祠舉行憑吊禮祀活動:春季為三月初三,是中國傳統節日上巳節,拉開了春耕生産的序幕;秋季為九月初九,慶祝一年的豐收。據說,都江堰放水剪彩時,川西道地方官員和省管水利的官員還須先到望叢祠祭祀二帝,《郫縣志》載,“每年都江堰放水,成、綿、龍、茂道台,過郫境則祭之,舊例也”。禮畢,方去舉行隆重的都江堰放水祭祀儀式,砍掉“馬槎”,放下蓄水,宣告成都平原一年一度的春耕春播正式開始。

【曆史文化】望叢祠:西南地區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帝王陵冢

祭祀大典現場(圖據天府郫都)

望叢祠是天下蜀人尋根問祖的聖地,曆代香火祭祀不斷,官方大規模祭祀從宋代開始一直延續到清代。千百年來“望叢祭祀”早已成為川西平原不可或缺的儀式,并列入成都府祀典。2010年,望叢文化融入新的主題,望叢古蜀文化節暨首屆世界蜀商懇親大會在郫都舉行,世界各地打拼的蜀商精英代表回到家鄉,祭祀望叢,踏青會友,古老而常新的郫都再一次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望叢祠是一個承載着蜀人曆史和文化記憶的地方,每屆望叢古蜀文化節都會吸引各地蜀人回鄉祭祖懇親,成為了全球蜀人的盛會、蜀人的精神家園。

望叢賽歌 田地裡生長出來的歌

【曆史文化】望叢祠:西南地區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帝王陵冢

“鵑城之聲·燃動大運”——2023郫都區第40屆望叢賽歌會

除了祭祀,蜀人還會在端午節這天,聚集望叢祠,以賽歌形式,歌詠二帝恩澤,這就是望叢賽歌會。郫都農人愛唱田歌,栽秧子要唱歌,薅秧子要吼薅秧歌,形成了風氣。薅秧季節,每到一處都能聽到高亢的薅秧歌,久而久之就出現了一些吼秧歌的高手。二道秧子薅完後,農閑了,一些吼秧歌高手餘興未盡,就相約到望叢祠來一展歌喉,比試高低。後漸成習俗,因為是“吼”歌,聲音高亢洪亮,是以民國《郫縣志》不無誇張地說,望從祠“端午日,遊人如蟻,農民競田歌,聲聞數裡”。

望叢賽歌會起源約南北朝之後。清郫人孫錤兄弟在《望叢前後志》中記載:“五月端午,湘楚吊屈原,岷陽朝杜主(杜宇),鄉老曰:千秋節也,至今成俗,然其詳不可得而言矣。”由此可知,望叢賽歌會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

【曆史文化】望叢祠:西南地區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帝王陵冢

郫縣“望叢賽歌會”

望叢賽歌的習俗興盛于清代,流行于民國早期,抗日戰争期間中斷。1983年再次在望叢祠内舉辦,一直延續至今,以郫都為中心向周邊發散,輻射新都、彭州、溫江、都江堰等地,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傳統民歌賽事。歌會期間,小攤小販雲集望叢祠内外,銷售各種農具、生活用品和水果、小吃等,猴戲、雜技、西洋鏡、被單戲等民間藝術也紛紛登場,望叢祠内外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2011年,望叢賽歌會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郫都也因望叢賽歌會的巨大影響力,于2008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郫縣民歌之鄉”。

望叢祠,一個久負盛名的曆史遺迹,一個沉澱着蜀地文化與曆史的地方。現在的望叢祠,是一座集“文、秀、清、幽”為一體,讓人流連忘返的古典園林,常年舉辦各類活動。公園内,二帝陵墓,一前一後,讓人肅然起敬。紀念館、博物館、帝陵、漣漪園、子規園、聽鵑樓……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透露出歲月的痕迹,訴說着那些塵封的故事。千百年來,這裡被古柏環繞,紅牆綠葉,生生不息。人們能在這裡感受到古蜀的心跳,也能感受到不同于現代的生活節奏,尋找到那份久違的甯靜與安詳。

參考文獻:《人文郫都》《郫都特色文化解析與創新發展研究》《郫都鄉愁》《郫縣概覽》《成都古迹裡的曆史課》

來源:郫都史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