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眸,閱2023答卷】在新征程中交出高品質平安答卷

作者:中原盾
【回眸,閱2023答卷】在新征程中交出高品質平安答卷

在新征程中交出高品質平安答卷

——2023年全省政法工作綜述

黨對政法工作的上司持續加強、“三零”平安建立向縱深推進、新時代“楓橋經驗”花開中原、政法領域改革走深走實、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加快形成、鍛造政法鐵軍成效顯著……

回首剛剛過去的一年,我省政法工作交出了一份成果豐碩的靓麗答卷。成績的背後,是河南各級政法機關守護社會安定、人民安甯,護航高品質發展的生動實踐。

這一年,全省政法機關錨定奮力推進政法工作現代化這一目标,以“三零”建立為總牽引,紮實推進“四治融合”,全力做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各項工作,確定了社會大局持續安全穩定,為高品質建設現代化河南、高水準實作現代化河南提供了堅實政法保障。

旗幟引領 築牢政治忠誠

舉辦讀書班、組織集中調研,開展專項整治……去年4月,中央部署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以來,省委政法委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以強化理論學習指導政法實踐,以深入調查研究解決實際問題,以深化建章立制固化教育成效,為在全省政法系統進一步築牢絕對忠誠、提升服務水準、增進人民福祉作出了表率。

旗幟引領方向,思想就是力量。過去一年,全省政法機關和廣大政法幹警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要位置,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紮實推進主題教育,切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确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了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

——用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各級黨委政法委和政法機關黨組(黨委)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制度”,紮實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及時跟進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訓示精神。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常态化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舉辦集中輪訓班、專題研讨班、縣級黨委政法委書記、鄉鎮(街道)政法委員示範教育訓練班等,帶動各級政法機關分層分類分批開展政治輪訓1890餘期26萬餘人次,不斷築牢政法隊伍高舉旗幟、聽黨指揮、忠誠使命的思想根基。

——以實幹踐行忠誠為民。聚焦推進河南政法工作現代化等重大實踐問題,省委政法委員會委員領題調研,帶動政法系統圍繞100餘項重點課題開展深入調研,分級召開調研成果交流會,做好成果運用轉化,有效推動“問題單”變“成績單”。向社會集中公布40項便民利民舉措,認真落實惠企纾困司法政策,常态化開展沖突糾紛排查化解……一份份民生清單,一項項有力舉措,讓“政法為民”更加可知可感。

——讓“黨管政法”落地生根。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産黨政法工作條例》及我省《實施細則》,深入開展政治輪訓、政治督察、紀律作風督查巡查,對3個省轄市黨委政法委及所轄4個市級政法機關開展省級層面督察巡查,着力提高各級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運作水準,督促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全面履職,“黨管政法”在基層落地生根。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在一次次觸及靈魂的思想洗禮中,在一項項法規制度的有力規範下,全省政法幹警不斷錘煉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推動各項政法工作任務落實落細,落到老百姓“心坎上”。

打擊整治 守牢平安底線

社會安全與人民群衆切身利益關系最密切,是人民群衆安全感的晴雨表。

過去一年來,全省政法機關全面落實“十四五”平安中國建設規劃,把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省委政法委推動出台《平安河南建設提質增效行動計劃》,明确26項重點任務和58個重點建設項目,逐一分解到有關機關。全省5.2萬個村(社群)、93.3萬家企事業機關積極參與“零上訪零事故零案件”平安建立活動,彙聚起了“河南之治”的強大合力。

日前,光山縣警察局弦山派出所接到轄區居民楊女士報警稱,其母親的手機長時間處于通話狀态,很可能在與騙子通話。接到求助後,該所民警快速反應,當即趕往當事人家中,當面戳穿騙局,阻斷詐騙過程,避免了群衆遭受經濟損失。

進入新時代,“平安”的内涵與外延不斷豐富發展。電信詐騙、網絡謠言、養老詐騙……為順應群衆對平安的新期待、新要求,全省政法機關緊緊抓住人民群衆深惡痛絕的突出違法犯罪,打出一套懲治犯罪、維護群衆合法權益的“組合拳”。

常态化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争,突出打擊涉網黑惡犯罪、農村家族宗族勢力黑惡犯罪等,一批涉黑涉惡違法犯罪分子及其“保護傘”得到依法嚴懲;

重拳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新型犯罪,持續加強公共安全治理,深化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專項工作,全省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3.16%;

此外,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未成年人安全保護、緝槍治爆、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等,保民平安打出了赫赫聲威。2023年全省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3.06%,平安建設等工作位列全國第一方陣,人民群衆安全感不斷攀升。

基層善治 擦亮幸福底色

國之興衰系于制,民之安樂皆由治。

過去一年來,全省政法機關堅持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放在重要位置,注重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常态化開展沖突糾紛排查化解,紮實推進“四治融合”,建構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

關口前移,強化源頭防範,把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态——

“救火”重在及時,“防火”重在平時。為構築基層“防火牆”,全省政法機關堅持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化解沖突、防範風險,定期開展沖突糾紛大走訪大排查大起底,組織推進“踐行‘楓橋經驗’助力平安河南”人民調解專項活動等,沖突糾紛多元化解法治化水準不斷提升。

優化網格化服務管理,從城市到鄉村,23.9萬個網格41萬餘名專兼職網格員化身“資訊員”“安全員”“調解員”,走街串巷、上門入戶,将治理“觸角”延伸至基層“神經末梢”,真正實作沖突問題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上報、第一時間控制、第一時間解決。

凝聚合力,推動多元化解,建構“大調解”工作格局——

“原來有個啥沖突,要麼跟對方老死不相往來,要麼可能會鬧出事。現在多好,有地方說事,有專業人管事。”在開封,遇事找《宋都調解》已經成為老百姓解決問題的習慣做法。

《宋都調解》的“好口碑”是我省優化多元解紛機制,建構“大調解”格局工作效果最好的注腳。

一年來,我省不斷健全市、縣、鄉、村四級人民調解組織,全省人民調解組織達5.62萬個、人民調解員達16.34萬人,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人民調解網絡。

同時,積極推進訪調、訴調、檢調、警調對接,全面推進綜治中心實體化資訊化規範化建設,優化整合各類社會治理力量。目前,全省2500餘個鄉鎮(街道)、52000餘個村(社群)綜治中心已全部實體化運作,鄉鎮(街道)“一站式”沖突糾紛多元化解平台基本實作全覆寫,沖突糾紛排查化解功能規範化、服務便捷化效能不斷顯現。2023年,全省共排查化解較大沖突糾紛74萬餘件。

人民至上,推動“四治融合”,繪就共建共享“新圖景”——

經多方關聯,許昌市魏都區居民老杜和物業公司之間的糾紛通過“紅帆船”訴源治理智慧平台線上視訊調解得到了妥善解決。“這個平台真管用,問題在家門口就解決了!”拿到調解協定後,老杜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一年來,各地積極探索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路徑,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制度,充分發揮群衆自治的基礎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德治的教化作用、數治的支撐作用,最大限度激發基層治理主體的内在動力,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質效。

如今,“樓棟說事兒”“之風說和團”等一大批群防群治品牌,成為維護基層和諧穩定的重要力量。全省4個省轄市、78個縣(市、區)被命名為全國法治城市、法治縣(市、區)建立先進機關,“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全面落實,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局面基本形成。

2023年,鄭州市金水區政法委、開封市宋都人民調解委員會等4個機關入選全國“楓橋式工作法”機關;焦作市警察局、獲嘉縣法院史莊法庭等82家基層機關被表彰為全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三零”建立工作先進典型……從一處“盆景”到一片“楓景”,平安和美的幸福畫卷在中原大地徐徐展開。

改革創新 護航高品質發展

伏牛山南麓西峽縣回車鎮有我省極其罕見的野生黑殼楠樹群落,去年,針對該樹木群缺乏基礎保護措施等問題,西峽縣檢察院發揮公益訴訟職能,向當地林業部門送達檢察建議,促進科學有效保護這一野生資源。

該案入選最高檢新近釋出的公益訴訟典型案例,也成為我省政法機關深化政法改革結出的碩果之一。

——河南政法改革品牌叫響全國

改革,是破解政法工作難題的根本出路,也是促進政法事業長遠發展的一把鑰匙。過去一年,我省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全面深化政法改革實施綱要(2023-2027年)》,結合實際明确全省全面深化政法改革重點任務分工,省委政法委加強對政法改革的整體謀劃和督促落實,全省政法機關狠抓全年改革任務部署推進,政法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形成了一批有實效、有價值、有影響的改革品牌。

紮實推進法院審級職能定位改革試點工作,全省法院審判質效持續提升,全省法院生效裁判服判息訴率98.94%,審判品質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審判效率名額繼續全國領先;建構檢察機關“四大檢察”法律監督新格局,全省檢察機關82起案件入選最高檢典型案例;深化派出所“兩隊一室”警務機制改革,“一村(格)一警”被公安部總結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公安四大品牌之一;積極推進司法所标準化規範化建設,全省2460個司法所全部建成星級規範化司法所……随着改革縱深推進,政法機構職能體系履職更加順暢高效,将為新時代政法工作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法治保障高品質發展更加有力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2023年,省委政法委制定《政法領域促進法治化營商環境系統性改革方案》,明确4個方面20項重點任務,盯緊落實了一系列“實打實”的司法舉措,在促進企業健康發展中交出了亮眼成績單。

全省公安機關持續深化“優化營商環境暨萬警助萬企”活動,全省1.45萬名民警與1.77萬家企業開展“結對子”幫扶,幫助企業清了解決各類問題隐患4.7萬個;

全省法院系統持續落實“服務民營企業高品質發展30條”,辦結涉企民商事案件同比增長8.25%;

全省檢察機關加強知識産權綜合司法保護,起訴侵犯知識産權犯罪1200餘人,辦理知識産權民事行政訴訟監督案件30件;

全省司法行政系統持續開展“萬所聯萬會”“千所聯千企”等活動,為“三個一批”項目企業提供法律服務22000餘次,組織律師服務團為4300餘家企業進行“法治體檢”。

問題解決了,服務完善了,企業滿意了。全省政法系統全力助企纾困的紮實舉措,讓客進得來、留得下、發展得好,用法治之光照亮了營商之路。

——人民群衆改革獲得感更加充實

“沒想到這麼友善,下班還能辦理業務。”去年9月的一天晚上,濟源市惱裡鎮工業園區某企業員工楊先生,在該鎮派出所24小時自助辦理終端辦完居住證後,忍不住誇贊起來。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這一年,全省政法系統貼近基層察民意,多管道多角度傾聽呼聲和訴求,創新推出了一批便民利企舉措。

省委政法委持續在全省政法系統組織開展愛民實踐服務承諾活動,推出便民利民措施40餘項;

全省公安機關辦理申領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全省通辦”業務170萬筆,為13.9萬名群衆便捷辦理出入境證件;

全省法院積極推進解決“告狀難”“執行難”,暢通訴求表達管道,持續攻堅執行難題,全省法院立案滿意率達98.46%,全年共執結案件87萬餘件;

全省檢察機關深化群衆信訪件件回複,辦理群衆信訪4萬餘件,7日内程式性回複、3個月内辦理過程或結果答複率均100%;

持續健全“一村(格)一警一法律顧問一支民調員隊伍”工作機制,全省選配1.42萬名法律服務人員擔任村(居)法律顧問,提供現場法律服務4.6萬次。

厲兵秣馬 鍛造過硬鐵軍

兩天時間、18個代表隊、285名參賽民警,經過激烈角逐,分别決勝出12個團體獎、10個成績突出基層所隊、21名成績突出個人……在全省公安機關實戰練兵考核比武活動上,全體參賽民警警容嚴整、精神飽滿、動作規範、鬥志昂揚,開展了一場理論知識、警情指揮、武器使用、警情處置、綜合體能的全力比拼。

這是全省政法機關開展常态化實戰練兵,錘煉隊伍能力作風的一個縮影。

隊伍強則事業興。沒有一支過硬的政法鐵軍,政法工作的開展就無從談起。過去一年,各級政法機關堅持刀刃向内和“練好内功”并重,注重發揮典型示範帶動作用,着力鍛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新時代政法鐵軍。

一方面,刀刃向内重自省。持續鞏固深化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認真做好省委專項巡視工作,堅決糾治“四風”,一體推進“三不腐”。深化以案警示、以案促改,引導廣大幹警心存敬畏、行有戒懼,為政法幹警劃清思想紅線。

另一方面,固本強基“練内功”。健全政治理論、黨性修養、專業知識“三訓合一”體系,完善教、學、練、戰一體化教育教育訓練機制,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技能比武、實戰演練等,組織優秀幹警開展送教、傳幫、巡講活動520餘次,一批幹警獲得系統省部級“業務能手”稱号,幹警業務素質和實戰本領不斷增強。

同時,各級政法機關還堅持嚴管厚愛相結合,關心愛護政法隊伍,積極主動落實各項職業保障措施,大力開展撫恤救助,有效解決了一批政法幹警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着力深化細化容錯糾錯、幹部交流等工作措施,激勵幹警幹事創業。

加強典型引領。大力選樹、宣傳、學習先進典型,組織開展“河南省人民滿意的政法機關和政法幹警”評選表彰活動;印發學習決定,組織開展向鞏義市原檢察官張曉鵬學習活動;組織開展“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河南實踐”“平安風吹滿中原”“平安河南基層行”“強能力 鍛作風 學英模 鑄鐵軍”等主題宣傳活動和“河南省政法優秀新聞作品征集展示”等活動,多措并舉傳遞河南政法好聲音,進一步激勵廣大政法幹警勇于擔當作為。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鶴壁市委政法委獲評“新時代政法楷模集體”稱号;湧現出全國法院先進個人王松洋、全國模範檢察官馮海寬、全國二級英模李岩、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吳靜靜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在全社會弘揚了河南政法隊伍的時代正氣。

擊鼓催征正當時,奮楫揚帆啟新程。2024年是實作“十四五”規劃目标任務的關鍵一年,站在新起點上,全省政法系統将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省委工作安排,牢記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最大的政治,忠誠履職、擔當作為,努力在新時代新征程政法工作中奮勇争先、争創一流,以政法工作現代化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

文:河南法制報記者 荊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