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雍正皇帝的六大曆史功績

作者:趣說曆史

雍正皇帝,清朝之第五帝,滿族血統,入關後承繼大統之第三位皇帝,康熙大帝之嫡子,孝恭仁皇後烏雅氏所出。雍正統治時期,平定了羅蔔藏丹津之叛亂,創設軍機處以強化皇權,推行“改土歸流”、“火耗歸公”等改革措施,對康乾盛世之連續扮演了重要角色。盡管雍正在清代曆史中提及不多,然其功績卻不容忽視,今日我們便來細數這位皇帝之曆史成就。

盤點雍正皇帝的六大曆史功績

談及雍正,衆人皆知康乾盛世,亦知其為康熙之嗣子,乾隆之父。雍正于清代前期史書中提及甚少,即便是在大中學校的曆史課本中,亦鮮有觸及。這使得他成為一位充滿神秘色彩的皇帝,對于他的評價,衆說紛纭,褒貶不一,成為一位頗具争議的曆史人物。

我們所見更多的是戲劇中的雍正形象,然而,《雍正王朝》這部作品卻讓我從正面了解了這位曆史上最為勤勉的皇帝。撇開雍正為推行其政策所采取的手段不談,就其政策目标、成效及曆史意義而言,我認為他是有功于世的。

盤點雍正皇帝的六大曆史功績

【一、整頓官場風氣】

康熙末年,官場風氣敗壞,A錢盛行,官員腐化堕落,國庫空虛。雍正對此早已洞察,一即位便着手整頓,要求文官廉潔奉公,武官不克扣軍饷。為此,他還特設會考府,對财務進行嚴格審計,從制度上杜絕了腐敗現象的發生。

【二、創設軍機處】

原清朝軍事事務主要由議政處決策,日常國家行政事務則由内閣處理。雍正則在議政處和内閣之外創設了軍機處,選拔5至7名軍機大臣共商國家大事,提高了朝廷決策效率。然而,軍機處權力過大,地位淩駕于内閣之上,使得内閣原有的拟旨及糾正皇帝錯誤決策等權力形同虛設,雍正大權獨攬。

盤點雍正皇帝的六大曆史功績

【三、完善密折制度】

雍正擴大了上奏折人的範圍,高峰時期達1200人,拓寬了資訊來源。奏折直接送達雍正手中,亦可直接下發至奏事人,加強了皇權的集中。

【四、推行改土歸流】

雍正改革了少數民族地區世襲的土司、頭人制度,這些地區原本不受中央任免控制。改土歸流政策的推行,使得這些地區改由朝廷派遣的流官管理,有任期限制,進而加強了中央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

盤點雍正皇帝的六大曆史功績

【五、實施灘丁入地】

在中國古代,土地和人丁分别交稅。雍正實行灘丁入地政策,将人頭稅并入土地稅中,消除了無地農民仍需繳納人頭稅的不公平現象,減輕了封建稅負及人身依附,客觀上促進了人口的增長。

【六、廢除賤民制度】

賤民在民籍之外,不屬于士農工商之列,不能讀書,不能參加科舉考試,世代為奴。雍正廢除賤民制度是一項重大舉措。他執政十三年,勵精圖治,力求改革,整頓官場,清理财政,推行灘丁入地,擴大墾田,火耗歸公,以銀養廉等政策,促進了生産發展,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政局穩定,邊疆鞏固,統一增強。他還設定駐藏大臣,五世班禅等職位,為乾隆建立“大清全盛之勢”奠定了堅實基礎。雍正皇帝具有開拓精神,是一位有所作為的皇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