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曆史文脈“點亮”城市未來——光明區“曆史文化保護與活化利用”講座順利舉辦

作者:九派快訊

【來源:深圳市人民政府_部門動态】

為推動光明區曆史文化保護工作,指導後續保護與活化利用。近日,由光明區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光明管理局承辦的光明區“曆史文化保護與活化利用”講座在光明文化藝術中心順利召開。光明區發展改革局、區教育局、區科技創新局等職能部門及各街道、社群等140餘人參加了本次講座。

用曆史文脈“點亮”城市未來——光明區“曆史文化保護與活化利用”講座順利舉辦

講座開始前,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光明管理局三級調研員尹清哲同志簡要介紹了光明區曆史建築保護工作的開展情況,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上司下,光明區圍繞“找出來、保下來、用起來”工作思路,開展了全區曆史風貌區、曆史建築普查和線索認定以及合水口古村、公明老墟的曆史風貌區保護規劃編制等重點工作。針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本次特别邀請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曹勁、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院院長肖宇作主題宣講,為後續光明區曆史文化保護工作建言獻策,答疑解惑。

随後,兩位專家分别圍繞城市建設中的曆史文化保護實踐、光明區曆史保護與更新活化協同推進的思考展開主題演講,分享先進做法和經驗心得。

用曆史文脈“點亮”城市未來——光明區“曆史文化保護與活化利用”講座順利舉辦

(曹勁,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建築學博士、二級研究館員。中國古迹遺址保護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古迹保護協會理事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優秀專家、廣東省宣傳思想文化領軍人才、國家文物局專家庫專家、住建部名城委專家庫專家。)

曹勁博士結合近年來的工作實踐與觀察,介紹了南京小西湖片區“自下而上、自我更新”、潮州“潮人繡古城”等保護活化案例,闡述了關于遵循真實性、完整性的保護要求,分享了适應活态遺産特點,全面保護好古代與近現代、城市與鄉村、物質與非物質等曆史文化遺産的經驗和思考,并就城鄉建設中如何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将保護傳承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生态文明建設和現代生活提出了寶貴建議。

用曆史文脈“點亮”城市未來——光明區“曆史文化保護與活化利用”講座順利舉辦

(肖宇,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院院長、深圳市城市規劃協會副會長、城鄉規劃進階工程師、惠州市曆史文化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深圳市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肖宇院長系統分析了光明區曆史脈絡演變與價值特色,以合水口古村曆史風貌區保護規劃中“小單元、漸進式、微更新”模式為例,從新時代的底層邏輯出發,強調了尋找、發現、呵護城市曆史文脈的重要性。同時結合上海、廣州、新加坡、紐約等國内外系列超大城市對曆史文化保護探索的案例,從堅持傳統與現當代相結合、勇于創新發掘時尚文化、循序持續推進有機更新等方面對光明區曆史文化保護工作的推進提出了寶貴意見。

兩位專家講座内容豐富詳實、案例生動具體,進一步提高了幹部職工對曆史文化資源的保護意識,為共同推動全區曆史文化保護工作,講好新時代的光明故事拓寬了思路。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