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維隐居辋川,這三首小詩美到心醉

作者:慢慢失憶

王維年輕時就寫過一首題作《桃源行》的長篇樂府歌行,内容完全取材于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後來他又多次提到桃花源,直到晚年還寫詩給裴迪說:“悠然策藜杖,歸向桃花源。”唐代歌吟桃花源的詩人很多,但很少有人像王維這樣,不惜多年心力為自己營造桃花源。王維的桃花源就是辋川,這裡是他隐居高卧之地,也是他度假休閑之地,吟詩作畫之地,參禅奉佛之地。不過,由于他在朝中做官,忙于公務,真正居住在辋川的日子其實還是有限的。大多時候,他是趁着節假日來的,有時一去一來之間相隔大半年之久。《辋川别業》詩中說“不到東山向一年,歸來才及種春田”,應該不是誇張。

天寶九載(750年)年初,王維因母親過世,遵制丁憂,離朝屏居于辋川,直到天寶十一載(752年)春。他在辋川前後十幾年,要說成年累月地居住,就是這三年了。很可能就是在這段漫長又悠閑的日子裡,他從容地經營了他的桃花源,于是有了辋川二十景,然後又跟裴迪一一題詠,于是有了《辋川集》。

辋川别業不隻擁有《舊唐書》所說的“辋水周于舍下”的房屋,更以山水園林取勝。别業是與城裡的宅第相對而言,往往有私家園林,坐落在有山有水的地方。中國古代的園林藝術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開始,發展到魏晉南北朝,私家園林伴随着門閥士族興盛起來。又因為崇尚老莊的思潮,以及田園詩和山水詩的勃興,自然山水園林應運而生。到了唐代,園林藝術已經成熟了,一方面因地制宜,巧借自然山水之美,另一方面發揮想象,把詩情畫意融合其中。王維是寫山水的大師,又是畫山水的巨匠,酷愛山水自然,又醉心于園林藝術,經他多年打造的山水園林,必是戛戛獨造,非同凡響。

可惜,唐代的别業及園林全都煙消雲散了,王維的辋川别業也未能例外,但他留下了《辋川集》。辋川别業有二十景,王維和他的好友裴迪各賦五絕一首,總共四十首。王維作序說:“餘别業在辋川山谷,其遊止有孟城坳、華子岡、文杏館、斤竹嶺、鹿柴、木蘭柴、茱萸泮、宮槐陌、臨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灘、北垞、竹裡館、辛夷塢、漆園、椒園等,與裴迪閑暇,各賦絕句雲爾。”想來是引以為傲吧,就這麼簡短的序言,王維卻不惜筆墨,把辋川二十景一一羅列出來。從景點的名字來看,真正有建築的隻有文杏館、竹裡館和臨湖亭,其餘應該都是因地制宜,巧借自然山水之美。不過,“巧借”不是原封不動,以王維的藝術匠心和禅理禅趣,肯定還施展了經營園林的技巧。譬如說,深知“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妙趣的王維,會不會在他的園林擺放一些長滿青苔的怪石?吟出“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的王維,會不會讓他的竹林疏密有緻,好讓明月的清輝灑入其間?寫下“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的王維,會不會把他的辛夷花樹修剪出美麗的姿态?

王維隐居辋川,這三首小詩美到心醉

關于辋川二十景的園林藝術究竟如何,就隻能交給遐想了。好在每一景都留下王維的歌詠,我們就從《辋川集》中挑選其中最有名的三首欣賞一下吧。先看第五首《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

詩中有山,有人,有夕照,有深林,從其中任何一個角度揮灑開來,可寫的都太多了,但詩人偏往極細微的地方下筆。前兩句中,寫山隻寫其“空”,寫人隻寫“人語響”,“空山”與“人語響”之間,構成了很奇妙的詩意。其一,正因為空曠的山野萬籁俱寂,才聽得到人和人的說話聲。其二,山野裡悄無聲響,亦無人影,卻聽見“人語響”,以有聲反襯無聲,更讓人感到靜寂。其三,“人語響”之後,山野複歸于靜寂,愈顯其“空”。常常隐居在山野禅修打坐的王維,最能領略山野的“空”,這種以“人語響”反襯“空山”的手法,應該得益于久居山野的真實體驗,也得益于音樂家對聲響的藝術敏感。

王維隐居辋川,這三首小詩美到心醉

後兩句中,有三個意象:“返景”“深林”“青苔”。三者之間,構成了空靈靜美的畫面,蘊含着不可言說的禅趣。上句“返景入深林”,在兩個意象之間僅一個“入”字,畫面就很美了。“返景”同返影,指落日的餘晖。傍晚的深林是幽暗的,夕照斜斜映入,一縷一縷的光線與深林形成強烈的明暗對比。下句“複照青苔上”,偏把特寫鏡頭打在人們最容易忽略的地方。“青苔”長在陰暗潮濕之處,之是以能在深林中生長,就因為密集的樹木遮住了日光的強射。此時的陽光是落日暗弱的餘晖,隻因為斜斜映入,才能照到翠綠的青苔上。“複”是又的意思,用在這裡,有時間的變化。如果把“返景”映入“深林”、照在“青苔上”看作是同一時間,自是未嘗不可。但詩人的用意似乎不止于此,他想傳達的是,落日的餘晖映入幽暗的深林,随着夕陽西下,光線照射的角度和亮度不斷變化,最後“又”把一抹斜陽照到了青苔上。如果沒有修禅者靜谧的心境,就很難寫出這樣微妙的詩句。

這首小詩表現的是帶着禅意禅趣的空寂幽靜。“空山不見人”,起筆就是寂無人影的空寂大山。“但聞人語響”,以動襯靜,越發顯得空寂。“返景入深林”,凸顯的是空寂幽靜的景緻。“複照青苔上”,更把空寂幽靜寫到了極緻。

王維隐居辋川,這三首小詩美到心醉

《辋川集》第十七首是《竹裡館》。與《鹿柴》的空寂幽靜不同,《竹裡館》充溢着回到大自然的喜悅: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詩中所表現的,不隻是雅興,更有一種逸興。在山野之夜“獨坐幽篁裡”,這樣的情境高雅脫俗,卻未免有些清冷孤單了吧?但詩人要的是自由自在,在這裡,他遠離了京城的喧嚣嘈雜、朝堂的波詭雲谲、公務的案牍勞形,還有俗世生活中糾纏不休的瑣事和應酬,他盡可以釋放自己,無拘無束了。他“彈琴複長嘯”,撫琴彈奏,又引吭長嘯,好不惬意自适!

可是,一個人獨坐在幽深的竹林裡,又是“彈琴”,又是“長嘯”,有誰去聽?這裡不是京城長安,他的音樂演奏、畫作、詩作、書法,甚或幾句哲理禅機的解悟,總能赢得他人的喝彩。這裡隻有山水草木,鳥獸蟲魚,頭頂隻有星空和明月。世人不知,又有何妨?“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那一輪皎潔的明月,似乎聽得懂他的琴聲與嘯聲,把如水的光華灑到他的竹裡館。一個“來”字,把明月拟人化了,知心好友一樣的親切融洽。

王維隐居辋川,這三首小詩美到心醉

在古代詩歌中,“彈琴”多是雅士、隐士的高雅之舉,“長嘯”常讓人想到志士的激情抒發,詩人卻是“彈琴複長嘯”。原來,月下彈琴的雅士,也有激情洋溢的時候,他可以高歌長嘯,也可以逸興遄飛地說“明月來相照”。今夜的明月,不是他應皇帝之命寫應制詩的月亮,也不是與衆僚應和唱酬的月亮,今夜的明月是傾聽他琴聲和嘯聲的月亮,是他一個人的月亮。他與天地自然融合在一起,心無挂礙,神清氣爽,逸興随之而來。可以說,在清幽絕俗的氛圍中,卻表現出逸興和激情,也是這首小詩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王維隐居辋川,這三首小詩美到心醉

《辋川集》的第十八首是《辛夷塢》。“塢”是地勢周圍高中央低的地方,“辛夷塢”當是辛夷花盛開的一塊低地。詩中說“澗戶寂無人”,可見這塊地位于山澗之旁。全詩如下: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王維隐居辋川,這三首小詩美到心醉

“木末”指樹梢,“芙蓉花”喻指辛夷花。辛夷花分白紫二色,今天通常把白色的叫白玉蘭,把紫色的叫紫玉蘭。紫色辛夷花像芙蓉一樣花瓣碩大,顔色美豔,開在樹梢頂端,是以詩人說“木末芙蓉花”。這樣嬌美的花“山中發紅萼”,藏在山野幽谷,在空曠的大山裡綻放。

有了前兩句,按照一般寫法,後兩句要麼歌詠辛夷花的美麗脫俗,要麼贊美辛夷花的與世無争,詩人卻把筆墨突然一轉寫道:“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山澗裡空寂無人,辛夷花紛紛盛開,又紛紛墜落。“澗戶”是指山澗兩側的岩石像門戶一樣相對,這裡就是指山澗。詩的第二句剛說“山中發紅萼”,第四句就說“紛紛開且落”,這當然不是一瞬之所見,一日之所感。辛夷花的花期有兩個月左右,不像櫻花之類的那樣短暫,邊開邊落。詩人寫辛夷花“紛紛開且落”,首先是以誇張的手法突出感覺,強調時間的飛逝。

但此句的寓意,遠不止于此。想想看,在空寂無人的岩谷山澗,辛夷花自開自落,自生自滅,這是怎樣的意境,又是怎樣的禅境?胡應麟說得好,他說這是“入禅之作”,“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

王維隐居辋川,這三首小詩美到心醉

在佛家看來,花有開落,人有生死,沒什麼不同,一切都是自然的、随緣的。但從世人角度來看,人的生與死是天大的事情。就連有名的永嘉玄覺禅師在初見六祖慧能的時候,也忍不住感歎一聲“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慧能告訴他:“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你為什麼不體會一下“無生”,以此來通達明白你所說的“無常迅速”?

“無生”是佛教用語,意思是沒有生滅,不生不滅。王維認為,人在無情歲月面前,隻有懂得了“無生”,才能走出生死的困擾。他的《秋夜獨坐》一詩說:“獨坐悲雙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白發終難變,黃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學無生。”《歎白發》一詩說:“宿昔朱顔成暮齒,須臾白發變垂髫。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兩首詩都是傷歎歲月的流逝,生命的短暫,強調的都是從佛教中找到解脫。如果說“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是在渲染生命消歇的悲涼,好為末兩句“欲知除老病,唯有學無生”做鋪墊,那麼《辛夷塢》的“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本身就是以象征性的畫面和富有禅意的暗示,微妙傳達對“無生”的解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