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雲波 │ 部隊之二十二——我與“梅林牌”午餐肉罐頭的故事(1)

作者:大院子女

作者:王雲波

為慶祝“五四青年節”機關組織了“銀耀稅月 攜青成長”“一老一小”座談會暨“銀發”導師聘任儀式活動。老幹部科邀請我去參加并通知我在會議中做個發言,給新加入公務員隊伍中的青年同志談談工作幾十年來的經驗教訓和體會。

接到這個任務後,我着實為難了好長一段時間,不知道我的發言從何說起,怕把座談發言弄成了自我表揚,讓人覺得有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之嫌;既然是老年同志和青年同志之間的座談交流,純理論性的說教,在座談會中也不一定合适。同時也不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為青年同志有着我們這一代人從來沒有過的寬闊視野,也有着我們過去沒有過的活躍思想,我的理論水準達不到足以說服别人的程度。

究竟怎麼樣說才好呢?

通過和老幹部科負責同志魏科長一番交流,在她的點撥和提醒下,我的思路頓開。那就從我人生過往中經曆的人和事談起吧。随着思考,被封印停留在深處的記憶,慢慢的被解開,想起了陪伴我走過一段人生之路的“罐頭”,帶來的那些美好回憶,和一段往事。

四十多年前五月的一個星期天,那時我在38軍通信營報務員訓練隊學習、訓練。吃早飯時班長通知時任副班長的我帶本班戰友楊志華(江西樟樹人)、儲小猛(湖北随州人),到軍部機關去出公差。

王雲波 │ 部隊之二十二——我與“梅林牌”午餐肉罐頭的故事(1)

幹完公差的活,已經快到中午12點了。為了節約,部隊那時候節假日、星期天都是吃兩頓飯。我們早上喝的那點玉米粥。經過幾個小時的勞動。肚子裡空空如也。想着離下午開飯時間還有幾個小時,還要餓着肚子走兩三站地再回到通信營營地,感覺兩腿都發軟。

走到軍部家屬院門口的軍人服務社時,我跟他倆說:咱們進服務社,買點東西吃墊墊肚子怎麼樣?要不回去也沒有飯吃。他兩人此時也饑腸辘辘,表示同意我的意見。

進了軍人服務社,櫃台裡各式面包、點心、糖果、什麼黃桃罐頭、山楂罐頭、桔子罐頭,琳琅滿目,讓我們嘴裡的口水直往外湧。什麼都想吃,三個人在食品櫃台前左挑右撿,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買什麼好,關鍵的原因還是囊中羞澀。那時我們戰士的的津貼費每個月是7元錢,買了牙膏,洗衣粉之類的生活用品後所剩無幾。

正在拿不定主意之時。邊上的一位阿姨跟櫃台内的營業員打招呼說:給拿一盒連雲港産的梅林牌午餐肉罐頭。一聽到連雲港三個字,我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了午餐肉罐頭上,因為連雲港是我的老家。于是我請營業員也拿一盒午餐肉罐頭給我看一下,接過午餐肉罐頭,隻見商标上印有“梅林”午餐肉罐頭。生産廠家是:江蘇省連雲港市罐頭食品廠。我特别興奮的跟他們倆人說,這是我老家工廠生産的。咱們就吃午餐肉罐頭行嗎?他倆聽我一說,一開始表示同意,一看商品價格搖搖頭說吃不起。那時午餐肉罐頭大概是不到三元錢一盒,于是我就把罐頭還給了營業員。

走出服務社,三人互相看了看,各人都流露出一種欲罷不能的表情。楊志華說:咱們還是買那個午餐肉罐頭吧,從來沒有吃過,嘗嘗什麼味道。儲小猛說:“錢不夠怎麼辦?我身上沒有那麼多錢,并且也沒吃過,花這麼多錢買了,如果不好吃就劃不來了。”我接着儲小猛的話說:“這樣,看行不?咱們三人合買一盒午餐肉罐頭,錢三個人平均攤。每人出不到一進制錢,這樣不至于把津貼費花的,這個月吃了上頓沒下頓。”聽了我的話,他們倆人同意我的主意。楊志華又問我說:“你吃過午餐肉罐頭嗎?”我搖搖頭。

王雲波 │ 部隊之二十二——我與“梅林牌”午餐肉罐頭的故事(1)

我參軍前的七十年代,午餐肉罐頭尋常人家根本是看不到的,更别說吃了。據說那時國内生産的午餐肉罐頭主要供應港澳等地以及供應軍需,我隻是聽大院裡參加過抗美援朝戰争的伯伯、叔叔們說起過:午餐肉是二戰時期,美國軍隊的專用食品。這種好儲存、價格便宜的罐頭被大量采購和配發給軍隊食用,美國士兵常常一天三頓都要吃午餐肉。抗美援朝戰争時期,我們的志願軍戰士能吃着炒面,配上繳獲來的美國午餐肉罐頭,是件很開心的事。

那時候,就是水果罐頭也并不是說平時就能吃得上,若平日專門去買罐頭來吃,實在太過于奢侈。那時人們買罐頭,大緻有三個目的:一是家裡來了客人做酒肴,二是走親訪友捎禮物,三是探望病人當補品。

總之,大都不是為了自己享用。即使自己家裡有,也舍不得随便吃需留着日後應酬之用,除非家裡來了客人或家裡有人生病,是以,那時想吃到罐頭,并非易事。

到了八十年代午餐肉罐頭這種源自歐洲的食品才大規模走向中國的城鄉,成了之後二十年最具有知名度、誘惑力的罐頭食品,一般人也能吃到午餐肉罐頭了。一度受到人們的喜愛甚至成為了當時人們心中的奢侈品。

把錢湊齊罐頭買到手,再仔細看看,不知道怎麼把它打開。我就問營業員:“阿姨這個罐頭怎麼打開啊?”她笑着告訴我:“在罐頭表面用刀剁開一個十字口,再掀起鐵皮,把表面一撬然後再一磕,整個罐頭肉出來,就可以吃了。”

可是上那去找刀?沒想到買了罐頭卻吃不到嘴裡,我們三個人有點掃興,出了軍部大院。我看路邊上有個修自行車的老大爺,唉,我突然有了主意,借老大爺的工具,把罐頭打開。于是我們三人到了老大爺面前,商量借他的工具開罐頭。這位老人很熱情的将改錐和錘子借給了我們,我把改錐豎直放在罐頭面上,沿邊用錘子敲改錐,罐頭一點一點的就打開了。那種特别的引人食欲的香氣一下子冒了出來,打開蓋,把罐頭裡的午餐肉一分為三,我兩口就吃完了。當時吃在嘴裡的感覺,就如同,幾天沒有吃過飯的人,看見了一口飯,吃完仍感覺到不過瘾。我還把拿午餐肉的手指頭放到嘴裡咂吧咂吧。

記憶中我吃過很多次罐頭,但印象最深的還是這一次。

此後,我無論是在北京上軍校,還是到位于渤海邊的鹽場執行軍工生産任務,到内蒙古朱日河戰役訓練場參加演習。無論是在大城市、小城市,還是在偏遠的小鄉村。隻要走進副食品店或小商店我都能看到連雲港市罐頭廠出廠的“梅林牌”午餐肉罐頭。

每當節假日。自己偷偷摸摸的改善一下生活,想到的是“梅林牌”午餐肉罐頭。當戰友來訪,我往往會首選購買“梅林牌”午餐肉罐頭招待客人。這是那時最好的最簡便的來客加菜或下酒菜。

我們部隊外出執行任務、進行訓練的時候。也往往首選“梅林牌”午餐肉罐頭,作為随行的主要副食。當有任務不能及時吃飯的時候,午餐肉罐頭就可以解除燃眉之急。罐頭因為密封好,保鮮效果好,營養也不流失,深受戰士歡迎。午餐肉罐頭因其保存期限長。又便于攜帶,曆來是軍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戰備物資。

王雲波 │ 部隊之二十二——我與“梅林牌”午餐肉罐頭的故事(1)

作者近照

作者簡介

王雲波,1979年12月入伍,1981年上軍校,1983年畢業,曆任三十八集團軍一一二師高炮團排長,通信參謀,通信股長,1989年調連雲港警備區工作,1993年轉業。轉業後就職連雲港市稅務局現退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