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風新意 揮灑華章 ——王仲剛書法作品大觀

作者:記錄者網

王仲剛者,中州固始人也,筆名小醜子、柳成行。其數十年從警從文,業績卓著,而其書法蜚聲華夏,堪稱一代人傑。

古風新意 揮灑華章 ——王仲剛書法作品大觀

固始——中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豫皖交界,南屬大别山,北臨淮河,控扼陳蔡,襟淮帶吳。立縣于2000多年前的東漢時期,取“事欲善其終、必先固其始”之意。此地曆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乃中國書法之鄉,是閩粵台贛客家人及海外華人之祖地,孕育出了春秋時期楚國一代名相孫叔敖,五代十國時期閩國開國國君王審知、抗清名将鄭成功、新中國開國将軍餘成斌等諸多彪炳千秋的曆史人物。

古風新意 揮灑華章 ——王仲剛書法作品大觀

固始所在的中原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的發祥地之一。近萬年以降,文脈綿長,文字書法有賈湖骨刻、倉颉造字、安陽甲骨、龍門魏碑,鐘繇楷書、肥緻碑及張遷碑隸書等傳世經典。著名學者王學仲曾慨歎“文物中州信吾師"。王仲剛從中州中國書法之鄉的文化厚土走來,“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浸潤了王仲剛的靈魂和血脈。

古風新意 揮灑華章 ——王仲剛書法作品大觀

王仲剛出生田陌,自幼家貧,然深受固始古今名士之熏陶,受新中國崛起世界新氣象之影響,志存高遠,性喜古文書畫。自六歲始學習書法,初拜本村鎮兩位老書法家為師,先臨顔柳歐楷書,硯耕日夜,不辍寒暑。或放學之後,或田間地頭,稍有餘暇,他便争分奪秒或用樹枝,或用硬土塊及碎磚瓦片,在田埂上、在打谷場上練字,在路上邊走邊用手指在空中比劃練字。在其故鄉小鎮周邊十裡八鄉,皆知愛寫字的少年王仲剛。鄉親們還常看到他母親到供銷社、衛生院、糧管所等國營機關要舊報紙,給小醜子練字。每至春節,給衆多鄉鄰書寫春聯,廣受贊譽,更提高了王仲剛學習書法的熱情。長期不懈地勤學苦練,令王仲剛書法功底越來越紮實。

古風新意 揮灑華章 ——王仲剛書法作品大觀

王仲剛參加工作後數十年,依然書道在心,矢志不渝,一有空便臨帖習碑。後廣拜宇内名家大師,博采衆長,主臨二王尤其是蘭亭序、聖教序、王铎行書,張遷碑、曹全碑、石門頌隸書等,書法藝術精進有加。

古風新意 揮灑華章 ——王仲剛書法作品大觀

欲在書法藝術上有所造詣,首先須有深厚的國學涵養和文化内涵,其次必經讀帖、臨帖、出帖、出新這四大階段,方能在書法領域有所成就,有所創新。欲流其遠,必浚其源。欲樹之高,必固其根。欲善其終,必固其始。千古書聖王羲之曾說,凡書貴乎沉靜,令意在筆前,字居心後,未作之始,結思成矣。啟功先生則認為,行筆如“亂水通人過”,結字如“懸崖置屋牢”。前者說的是意,書法創作當始于動筆之前,成字在胸,然後書寫;後者說的是神,意在強調書寫當氣定神閑,點捺之間,看似閑庭信步,其實内藏兵馬,如神在在,章法不失。王仲剛先生知識廣博,同時具有以上二者之法門,尤其在隸書書法上,主攻漢隸,且琢且磨,漸成自己風格。隸書之美,因樸厚而自然,由正大以崇高,底蘊深,氣象隆,鑄成金石不朽之氣。

古風新意 揮灑華章 ——王仲剛書法作品大觀

王仲剛頗有韌性和悟性,臨習多種漢隸碑帖,廣收博采以方見長、淩厲古樸的張遷碑,結體端莊、方圓兼備的《乙瑛碑》、《史晨碑》,圓渾凝重的《好大王碑》等碑帖精華,吸收消化融會貫通。又與時俱進,神追古人,精心揣摩近現代書法家伊秉绶、何紹基、孫其峰等名家之長,融化于自己的創作實踐,形成了王仲剛作品的氣勢恢宏、方嚴、奇肆、寬博、恣縱的特點,更具時代風貌。

觀王仲剛之隸書作品,曆經數十年磨砻砥砺,字字有出處,筆筆有出新,已無俗氣、燥氣,用“删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标新二月花”形容最貼切。

古風新意 揮灑華章 ——王仲剛書法作品大觀

王仲剛隸書作品有六大特色:

其一結構嚴謹,古樸典雅。王仲剛隸書作品筆畫結構規整,嚴密穩健,筆走龍蛇,飄逸靈動,跌宕起伏。筆法精妙,線條流暢,有《禮器碑》之韻味,結體嚴謹、取勢顧盼、體态優美、清邁遒勁、動靜向背、古樸典雅。

古風新意 揮灑華章 ——王仲剛書法作品大觀

其二渾厚凝重,氣勢磅礴。王仲剛隸書作品筆畫腕力沉穩,筆力雄健,氣勢磅礴,渾厚凝重,撼人心魄。用筆老辣,筆到神随,力透紙背,翰墨雅香,袅袅撲面。有源自《好大王碑》之圓渾澀勁、雄厚奔放、恢弘壯闊的意象。

古風新意 揮灑華章 ——王仲剛書法作品大觀

其三端莊秀麗,布局和諧。王仲剛隸書作品墨色溫潤,柔和舒适。章法安排得當,整體美觀,字形端莊,線條婉轉中顯露秀麗之雅韻。有《乙瑛碑》字勢開展,俯仰有緻,向背分明,規正巧麗,字勢開張之韻味。

古風新意 揮灑華章 ——王仲剛書法作品大觀

其四氣韻生動,意境深遠。王仲剛隸書作品筆畫流暢自然,氣韻生動,激揚活潑,意境深邃。線條結字亦古亦拙,篇章亦松亦聚,墨色亦濃亦枯,意蘊舒展,開合有度,有《張遷碑》大巧若之樸素美,把道家之道法自然渾然天成地融合于作品之中。

古風新意 揮灑華章 ——王仲剛書法作品大觀

其五風骨铮铮,勇于創新。作品筆力峭緊,轉折圓美,如錐劃紙,巧奪天工。字正意圓,如鋼似鐵,神韻獨具,風格獨特。《淳化字典》曰:骨氣峭厲,如鐵畫銀鈎。有伊秉绶方嚴、奇肆、寬博、恣縱的書法之特點。

古風新意 揮灑華章 ——王仲剛書法作品大觀

其六形神兼備,剛柔并濟。王仲剛隸書作品之形式美和内容美完美之結合,外表美剛健有力,内在美柔和婉轉。剛柔并濟,開合有度,蘊含有緻。他了解筆墨語言,把握筆墨技巧,将書家藝術的内在積累和敏銳感覺,揮灑出最新最美之書法佳品。

文化藝術是時代的旗幟,是社會文化發展的風向标,是人類審美範疇的向導。王仲剛數十年戎馬倥偬,工作履曆遍及華中、華南、西北等大半個中國,可謂行萬裡路,讀萬卷書。不僅著作等身,而且書法也别具一格,實乃新時代文藝先鋒,可歎可贊可敬!

古風新意 揮灑華章 ——王仲剛書法作品大觀

人書俱老,爛漫春新。未來歲月,期盼王仲剛先生為華夏書壇,奉獻出更多更美的精品佳作。

詩曰:中原才子王仲剛,一手鐵筆一手槍。縱橫萬裡除邪惡,一十七次立勳章。揮毫潑墨追古風,隸書出新有真章。老骥伏枥氣如虹,百尺竿頭寫華章。2024年5月2日于京華(郭帆 書法家 作家 詩人 藝術評論家)

責任編輯:丁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