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推動全球汽車和交通綠色變革的重要力量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近期,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持續炒作所謂“中國産能過剩論”,宣稱中國政府“大力補貼其優先考慮的産業”,造成電動汽車等新能源領域産能過剩,引發中國産品以低價在海外傾銷,損害了他國企業和勞工的利益。深入分析這一論調,不難發現其貿易保護主義的實質和對中國産業快速發展的擔憂。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的成功是國家戰略引領、企業接續奮鬥、消費市場培育與基礎設施等相關保障體系持續完善的共同展現,是開放競争的必然結果。面向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将會以更加開放合作、更為互惠共赢的姿态,讓綠色發展的成果遍及世界。

新能源汽車産業不存在“産能過剩”問題

首先,從新興産業發展規律看,在總需求沒有達峰之前,不存在産能過剩問題,更多的是産能更新換代。尤其是在作為新興産業的新能源汽車領域,技術與産品疊代速度非常快,每一次疊代都會有大量企業和投資湧入,進而形成新的産能,同時原有不适應競争的舊産能則有些會被出清。新的産能形成與舊的産能出清,是新興産業發展的常态。

其次,從全球新能源汽車供需關系看,産能不足是目前的主要沖突。新能源汽車已成為世界各國推動汽車、交通低碳發展的共同選擇,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465萬輛,較2014年增長約42倍。據國際能源署研究,為實作碳中和目标,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需要達到4500萬輛,目前各國的現狀和投入尚不能滿足全球綠色轉型的需要。在全球化大發展的背景下,如何結合全球分工發揮各國比較優勢,通過開放合作提升新能源産品的性能、品質和成本經濟性,持續增加成本效益高的産品供給,才是未來實作全球産能平衡、推動綠色發展的關鍵。

清醒認識“産能過剩”背後的貿易保護主義實質

西方部分政客提出“中國的産能過剩扭曲了全球價格和生産模式”“中國電動汽車從政府提供的補貼中獲益,産品價格在市場上更具競争力”等觀點,實則是西方國家不尊重市場和經濟規則轉而進行貿易保護的借口。近些年,一方面,歐美推行“去風險”和“近地化”的原則,直接采取高額補貼、稅收優惠等手段推動産業鍊的回流。如美國《通脹削減法案》提供約3700億美元補貼支援電動汽車、關鍵礦物、清潔能源及發電設施的生産和投資,其中電動汽車稅收抵免直接将中國排除在外。另一方面,歐美揮舞貿易保護主義大棒,通過設定貿易、低碳、合規壁壘等方式妨礙全球自由貿易。這與20世紀美日在紡織纖維、汽車等産業的貿易摩擦中美國以“生産過剩”為由的貿易打壓如出一轍。這種試圖擾亂全球經貿秩序和産業鍊、供應鍊穩定的行為,違背市場經濟規律,将對全球經濟和氣候合作程序造成嚴重沖擊。

客觀看待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和優勢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建立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全球低碳發展的戰略願景之上,其發展的初心始于治理大氣污染、保障能源安全。正是基于這一初心和目的,中國在汽車能源轉換對傳統産業的颠覆性變革中審時度勢,果斷作出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以,從一開始,中國的産業發展就絕不存在将别國視作對手、意圖摧毀别國産業的意圖。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是在全球化和開放合作的背景下,由國内國際力量共同推動的結果。在産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堅持開放合作,不斷擴大開放水準。特斯拉上海工廠作為首家外商獨資車企,實作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投産、當年上市,2023年其産量已占到特斯拉全球産量的約50%;大衆、寶馬、博世、英飛淩等各國企業深度參與,成為産業全球化發展的典範。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優勢建立在技術創新驅動基礎之上,絕不是低水準重複建設的結果。國家設立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确立“三縱三橫”研釋出局,行業企業加快創新步伐,動力電池、新型充電、高效驅動等技術持續突破,帶動産品性能和經濟可及性的提升。例如在電池領域,量産的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從2012年的130瓦時/公斤提升至目前的300瓦時/公斤,技術進步為産業的發展提供了核心動力。

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将為全球汽車和交通綠色變革貢獻更多力量

新能源汽車全球發展的不均衡性正在日益顯現,如中歐美三方新能源汽車銷量份額占全球總份額的94%,其中中國占到60%以上,各國滲透率呈現出高者愈高、低者平緩的分化情況。部分先發國家在電動化向縱深推進過程中遇到了産業、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壁壘;更多新興國家基于綠色發展的訴求開始推動汽車電動化,但卻面臨着推廣基礎薄弱、經驗缺乏、産業與技術能力不足等問題。

合作共赢是解決不均衡問題及實作全球協同的重要選擇,也正在引起更多國家關注。如泰國推動電動化的重要方式是開放合作,希望引入更多的外國投資者,其目标是4年内汽車産業引進投資達1萬億泰铢;德國作為傳統汽車強國,希望在汽車資料流動和技術創新方面進一步推動合作與标準協調;澳洲、紐西蘭希望在全球範圍内增加更多電動汽車的進口;西班牙、匈牙利等積極改善營商環境,以吸引更多跨國車企的合作。

中國在促進全球新能源汽車與交通轉型中的積極作用正在凸顯。一方面,中國汽車産業對外開放水準持續提高,是全球汽車産業的重要市場和供應鍊中心,大衆、寶馬、特斯拉等跨國巨頭車企與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鍊體系緊密相連,充分利用中國的市場、技術、供應鍊優勢,正在實作向“在中國,為世界”的轉變。另一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利用出口、投資、技術、人才合作等多種方式加速融入全球,通過多樣化的合作方式支援全球汽車産業轉型,不斷加強全球産業協作能力,為全球汽車和交通綠色變革貢獻更多力量。

(作者:張永偉,系清華大學21世紀發展研究院執行副院長、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來源: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