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手機一季度大賣,供應鍊加單,部分器件應聲漲價

手機一季度大賣,供應鍊加單,部分器件應聲漲價

界面新聞

2024-05-31 09:04釋出于北京界面新聞官方賬号

界面新聞記者|戈振偉 陸柯言

界面新聞編輯|林騰

在AI的加持下,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行業正在複蘇。

國際資料公司IDC公布的報告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7.8%至2.89億台,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已連續第三個季度增長。

供應鍊端的回暖态勢同樣明顯。例如手機玻璃制造商藍思科技,一季度實作營業收入154.98億元,同比增長57.52%,創曆年同期新高;歸母淨利潤3.09億元,同比增長379.02%;為多家手機廠商供應電池的欣旺達一季報也業績高增,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19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手機一季度大賣,供應鍊加單,部分器件應聲漲價

藍思科技相關人士告訴界面新聞,2024年一季度,由于國内外消費電子及新能源汽車客戶的中高端新品需求旺盛,藍思科技節假日仍加班加點。

據欣旺達相關負責人對外稱,今年以來多數客戶訂單目标指引有所增加,公司上半年訂單充足。

伴随着消費電子行業逐漸回暖,供應鍊漲價的聲音也随之而起。

存儲産品漲價明顯

産品漲價涉及因素衆多,具體到供應鍊各産品而言,漲價情況則各有不同。

多名供應鍊人士告訴界面新聞,此輪消費電子供應鍊漲價最明顯的是存儲産品。根據TrendForce資料,2024年第二季DRAM合約價漲幅上修至13~18%;NAND Flash約15~20%。DRAM、NAND Flash均是智能手機主要存儲器件。

存儲廠商佰維存儲方面表示,2024年,随着終端需求複蘇,上遊減産漲價政策延續,終端客戶庫存不斷改善,逐漸走向供需平衡的複蘇。存儲器價格在今年一季度仍舊持續增長,二季度繼續漲價的意願很強,三季度和四季度的行業趨勢有待觀察。

“公司産品價格主要受供需關系、市場競争等多種因素決定。目前市場供需關系逐漸改善,公司産品價格随行就市。”佰維存儲方面稱。

此輪存儲産品價格上漲的一個重要背景是,随着AI技術的爆發式發展,海内外大模型正不斷湧現,對算力和資料的更高要求催生出海量存儲需求。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存儲大廠都将更多産能轉移到了AI伺服器業務中,智能手機的需求則尚未得到完全滿足。

除了供需關系等因素,原材料成本上升也是直接導緻此輪供應鍊漲價的因素之一。而銅便是其中主要的原材料。

國内某消費電子供應鍊公司向界面新聞表示:“公司部分電子元器件産品價格有所提高,幅度在5%-10%,主要是原材料在漲價,如銅漲價,導緻MLCC(貼片電容)做電極的銅粉漲價,漲價預計至少持續1-2個季度。”其中,MLCC是電子行業用量最多的無源器件之一。

銅是消費電子上遊供應鍊應用最多的原材料之一,今年以來,銅的價格持續走高至有史以來的最高水準。

5月20日,覆銅闆龍頭公司建滔積層闆發漲價函稱,由于覆銅闆主要原材料銅價格大幅上漲,客戶近期備貨較多,公司5月份産能已經全部接滿,迫于成本壓力,故從即日新接單起,對相關闆料提價5元/張-10元/張。在此之前,建滔積層闆已經在3月份釋出過一輪調漲函。

覆銅闆是PCB(印刷電路闆)的上遊材料,後者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根據上遊材料至下遊的傳導效應,PCB等各類下遊産品“漲聲四起”。

中銀證券指出,全球整體宏觀的改善修複帶動銅價的持續上升的趨勢确立,銅價的輻射效應也将進一步推動集中度相對高的覆銅闆領域向下遊轉嫁,同時AI帶動的PCB需求的全面恢複,也為漲價傳導提供了溫床。

不過,銅價的波動對那些不必要用到銅作為原材料的供應鍊公司則無影響。

國内某光學公司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銅價上漲對我們沒影響,因為我們做攝像頭,裡面用不到這些漲價的原材料。公司目前的采購價格沒有變化,出貨量根據客戶的訂單來安排。當然,智能手機需求回暖會帶動公司産品出貨量的增加。”

此外,國内某電子元件供應商稱:“公司産品暫時沒有漲價,有些品類價格比較穩定,沒怎麼降價(元器件一般要年降,即同一個料号,今年招标價格較去年要有降幅)。”

手機廠商如何應對?

除存儲産品之外,智能手機的核心處理器同樣面臨漲價。此前有外媒報道,美國晶片巨頭高通旗下旗艦SOC骁龍8Gen3價格将從160美元漲至200美元。另有消息稱,骁龍8Gen4的價格或将上漲500元。

高通晶片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台積電3nm先進工藝制程節點的引入,由于EUV光刻工具數量的增加,每片晶圓以及每塊晶片的生産成本也相應被推高。

漲價壓力已經傳導至終端廠商。以近期釋出的新機為例,榮耀200系列、OPPO Reno 12系列在相同的記憶體配置下,都比前代價格提高了200元。

榮耀CEO趙明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零部件的供應短缺是漲價的主要原因之一。現在各種原材料、電子器件在全球的供應情況都比較緊張。随着AI應用和算力大爆發的時代到來,未來很多器件供應都可能進入相對緊張的狀态。

面對上遊供應鍊的漲價壓力,手機廠商有兩種最基礎的應對方式:漲價和減配。

以近期釋出的新機為例,榮耀200系列、OPPO Reno 12系列在相同的記憶體配置下,都比前代價格提高了200元。

本月初,魅族20 Classic手機被曝将官方宣傳中的“全系标配UFS 4.0閃存”降級為了UFS 3.1。魅族解釋稱,這是生産工藝調整導緻的。但據界面新聞了解,背後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閃存價格的上漲。

Canalys進階分析師朱嘉弢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減配最嚴重的價位段将是2000-3000元。這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基本盤,競争也最為激烈。去年由于記憶體價格大跌,為了争奪市場,各大廠商都在這一價位段用上了大記憶體方案。但這一價位段利潤相比高端旗艦機型本就微薄,今年今年記憶體價格漲回來以後,廠商也就難以承受背後都成本壓力。

朱嘉弢表示,相比之下,高端旗艦機由于利潤空間相對可觀,在營銷和管道上的成本調整也更具彈性,此輪漲價對其影響較弱。

realme全球副總裁徐起在此前接受采訪時提到,今年供應鍊漲價帶來的影響的确超過預期,realme會通過提高規模體量來降低其他成本,或者通過技術研發來降低成本,但不會因為供應鍊漲價而降低産品性能。

海外供應商的漲價,也促使國内手機廠商加快尋找國内替代方案。例如在2023年,一加就與京東方合作聯合推出了“東方屏”,應用在一加數字系列及Ace系列上。兩家廠商為此經過了2年的聯合預研,共投入上億的研發資金。

這是手機廠商在同質化競争下尋求創新的一種方式,同樣也能夠在聯合研發中進行成本攤薄、形成風險共擔機制,不僅能夠多一重供應保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上遊元器件漲價的壓力。

檢視原圖 106K

  • 手機一季度大賣,供應鍊加單,部分器件應聲漲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