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SOA國際部董事總經理Andrew Peterson:保險公司需主動轉變政策以适應新的市場環境

作者:經濟觀察報
專訪SOA國際部董事總經理Andrew Peterson:保險公司需主動轉變政策以适應新的市場環境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 胡豔明 5月30日,Society of Actuaries,(簡稱“SOA”,原北美精算師協會)中國年會在武漢舉行。作為SOA國際部董事總經理,Andrew Peterson再度來到中國。

Andrew Peterson來中國很多次,這一次,他又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在2024年SOA中國年會上,宏觀投資環境以及養老金融的發展是關鍵詞。Andrew Peterson也做了關于養老保險的分享。

Andrew Peterson發現,中國正在發生的系列變化給保險業帶來了一些挑戰,但是也帶來了機遇。保險公司需要靈活主動地轉變政策以适應新的市場環境。提及精算師,人們腦海中總會浮現出高知、高薪、“金領”等關鍵詞。這個可以熟悉運用數學、統計學、金融學知識進行風險分析、評估,并能設計保險産品的群體在一家保險公司中發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為世界最大的精算師協會之一,SOA的考試體系和認證受到不少偏愛精算行業的人青睐,而其與中國保險市場的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87年。

1987年11月,SOA與南開大學簽訂合作協定,由SOA協助南開大學在中國建立“精算研究所學生課程”。1988年,南開大學開始招收第一批精算碩士研究所學生,拉開了國内精算教育的帷幕。1992年,SOA跟南開大學合作,在南開大學設立了SOA考試中心;1997年,中國人民銀行保險司開始建立中國的精算師資格考試認證,就借鑒了SOA精算師協會的考試體系。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保險行業的發展,保險、養老金、金融風險管理等領域對精算師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保險行業的發展進入到了怎樣的新階段,險企和精算師們面臨着怎樣的環境,精算行業的教育和發展有哪些特點?帶着這些問題,經濟觀察報對Andrew Peterson進行了專訪。

經濟觀察報:這次來中國有什麼樣的感受?目前,中國保險行業在監管環境、利率環境、投資環境等方面正在發生一些變化,如何看待這種變化?其他國家市場有沒有可借鑒的經驗。

Andrew Peterson:我每年會來一次中國,很高興又在一年之後來到中國。中國市場的這些變化給保險業帶來一些挑戰,但是也有一些機遇。保險公司需要靈活主動地轉變政策以适應新的市場環境,需要關注風險管理和客戶需求,需要提升創新能力,以繼續保持競争力和發展的可持續性。

與中國市場目前所面臨的情況相較,其他國家的保險市場也經曆過類似的階段。以美國保險市場為例,為了應對低利率環境帶來的不确定性,美國的保險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例如進行産品創新、推出跟指數挂鈎的壽險産品來滿足客戶需求、提供更有吸引力的費率以及回報等。

投資政策也需要進行調整,不斷改善資産配置組合的多樣化,增加投資回報的潛力。在當時的環境下,美國的保險公司會更青睐投資像股票、房地産或者另類資産。美國的保險公司還加強了風險管理,更多關注資産與負債的比對性以降低利率風險。

此外,美國的保險公司還采用更先進的技術來優化定價政策。日本也有一段時期内處于低利率的狀态,但因為不同地區的監管環境不一樣,是以保險公司的應對措施也會有差異。

經濟觀察報:老齡化已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挑戰,人類預期壽命也在不斷延長,這給精算帶來了哪些挑戰?保險公司應該如何面對長壽風險?

Andrew Peterson:預期壽命延長給壽險精算師帶來的挑戰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會對保險産品的定價、風險管理和商業模式帶來影響。随着人們預期壽命的延長,保險公司需要更準确地預測未來的死亡率,以使保險産品的保費與保障期限更加合理。此外,長壽風險也使得保險公司面臨更大的資本壓力和償付能力的挑戰。

保險公司應該通過以下方式予以應對。第一,加強資料收集和分析,特别是有關人類壽命和健康狀況的資料,以便可以更準确地預測未來的死亡率。

第二,進行保險産品創新,推出更适合老年人的保險産品,比如長期護理保險與終身年金保險相結合的産品。

第三,要增強風險管理的能力。通過多樣化的投資政策,建立風險準備金以降低風險。

此外,保險公司也可以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以應對長壽風險。

經濟觀察報:怎樣看待醫療技術進步對健康險精算帶來的挑戰?如何看待中國健康險市場的發展?

Andrew Peterson:醫療技術的進步通常伴随着患者需要支付更高的醫療費用。新的療法、藥物以及醫療裝置的引入,也會增加保險公司支付的金額。精算師需要準确評估這些成本,然後确定如何把這些成本納入到保費定價中,以確定保險産品的可持續性。

醫療技術的進步也伴随着不确定性,新治療方法和藥物的長期有效性以及成本效益需要時間來評估。面對不确定性,精算師需要管理風險,考慮醫療技術的發展以及潛在的治療方案,以及這些因素會給保險帶來的影響。

醫療技術的進步也意味着醫療資料的增加。精算師需要處理大量的醫療資料,并對其進行分析和預測。這需要非常強大的統計分析能力,來支援保險産品的準确定價和風險管理。

我認為,中國健康險市場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随着人們對健康和醫療保障需求的不斷增加,市場對健康險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中國有日益壯大的中産階層,他們對醫療保障和個人健康管理有着更高的期望,這為健康險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中國政府也在積極推進健康險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以進一步提升市場的透明度和發展的可持續性,這些舉措都會有利于促進健康險市場更健康地發展。

随着競争的加劇,保險公司在中國健康險市場推出了更多的創新産品和服務,例如定制化的保險計劃、健康管理服務、網際網路醫療保健等。

風險管理和可持續發展是健康險市場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保險公司需要加強風險管理能力,準确評估醫療成本和風險,制定合理的保費定價政策,也需要關注保險産品的可持續性。

經濟觀察報:精算師在保險公司中發揮着怎樣的作用?近年來,在精算師人才培養方面發生了哪些變化?人工智能(AI)技術的發展對這一職業産生了怎樣的影響?

Andrew Peterson:精算師在保險行業中發揮着非常核心的作用,他們的工作有助于保險公司合理評估風險、設定保費、預測索賠和利潤。

精算師通常需要具備紮實的數學和統計知識,對金融和保險業務有很好的了解,并且有良好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還需要很強的溝通能力,與其他部門溝通闡釋技術的概念,以保證産品開發、營銷以及财務預算的一緻性;精算師的工作通常要求高度精準,且注重細節,還需要處理大量的資料、模型,進行非常複雜的統計分析跟風險評估,工作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專注力;他們還需要參與制定保險公司的戰略計劃,為業務的增長、産品的創新提供資料支援和建議。精算師在滿足監管要求以及适用會計準則中也發揮着確定合規性和财務報告準确性的作用。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保險市場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多元化、激烈競争的市場,保險公司的數量在不斷增加,保險産品種類不斷豐富,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精算師的專業性也在不斷提升。

SOA正是看到了中國市場的發展機遇,決定在中國設立辦事處,以支援本土精算師和精算行業的發展。2016年,SOA在北京設立辦公室,專門聚焦大陸市場的發展。

精算教育訓練課程也需要與市場需求和趨勢保持同步。SOA會定期審查和更新課程内容,以確定精算師能夠接受最新的知識和技能的教育訓練。今年5月,SOA就做了一些新的調整。在AI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這種調整會越來越快。

我們也一直關注AI技術的發展,AI對保險精算産生了深遠的影響,給保險行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

AI技術對保險精算的資料處理、模型預測産生了深遠影響。目前AI技術已經在保險精算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比如一些保險公司已經在用AI技術進行自動承保索賠;又如,AI技術在保險産品的個性化推薦、風險控制、欺詐檢測等方面也發揮着重要作用。

關于行業讨論的AI是否會替代精算師的問題,目前還沒有明确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AI目前隻是一個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工作效率。未來,AI可以助力精算行業發展得更好。

我們也在關注AI帶來的職業道德和倫理方面的問題。我們需要了解AI模型的輸出,確定這些模型可以進行解釋,結果沒有任何歧視性。精算師的角色就是用專業能力去判斷AI輸出的結果,使其更好地被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