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雷軍:自曝SU7成績單,将消費類産品思維卷到汽車領域

作者:半導體産業縱橫
雷軍:自曝SU7成績單,将消費類産品思維卷到汽車領域

本文由半導體産業縱橫(ID:ICVIEWS)根據2024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雷軍的演講整理

沖刺單年傳遞12萬輛,認認真真做好一輛車。

雷軍:自曝SU7成績單,将消費類産品思維卷到汽車領域

在正在進行中的“2024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中,小米創始人雷軍登台,分享了小米汽車相關消息:

  • 小米自研汽車成績單
  • 小米汽車兩大“市場吸睛點”
  • 把消費電子的思維卷到汽車領域
  • 關于智能電動汽車産業發展的思考

SU7,到底賣的怎麼樣?

2024年3月28日,小米集團召開XIAOMI SU7上市釋出會,一時風頭無兩,如今兩個月過去“賣了多少”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對此雷軍給了非常明确的成績單:

  • 發售首月小米SU7的鎖單量已達88200台
  • 4月傳遞量達7058台
  • 5月傳遞量達8630台

這一系列數字也證明小米是為數不多做到釋出即傳遞、傳遞即上量的公司。釋出的兩個月時間,小米汽車傳遞了15,000多台汽車。

雷軍:自曝SU7成績單,将消費類産品思維卷到汽車領域

雷軍表示:“當下很多的消費者特别關心的一個問題是大家預定了這麼多輛車,小米什麼時候能交車?在過去兩個月,我們确實忙的焦頭爛額,當下我們在做幾件事情,第一件事情,6月份我們的工廠開始開雙班,我們要確定在6月份單月傳遞過1萬輛。第二件事情是全年我們保證傳遞10萬輛汽車,此外我們還在沖刺12萬輛。要知道單車型9個月時間交12萬輛,這是一個創了行業記錄的目标。”

成績背後:豆漿怎麼挂我都想好了

雷軍表示,小米取得這些成績背後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小米充分意識到汽車的複雜度。雷軍提到“我們對汽車工業有非常強的敬畏之心我們花了10倍投入,認認真真聚焦做好一輛車,同時鎖定核心技術賽道,從核心技術做起,是以正是這一系列的核心研發的突破,我們才有了今天小米SU7的成功,我覺得這是小米SU7做成的最核心的原因。”

第二點,小米做了14年的消費電子,對于使用者的研究和洞察下了很大的功夫,并做了非常多的産品點。第一個産品亮點是防曬。雷軍表示:“防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産品點但是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其實防曬很難做,并且防曬對于女性車主是非常重要的。而小米汽車能夠過濾99.9%的紫外線,并隔絕99.1%的紅外線,前風擋也做了3層鍍銀,4個車門做了UV鍍膜。”

雷軍:自曝SU7成績單,将消費類産品思維卷到汽車領域

第二個産品亮點是收納。雷軍表示:“小米汽車的收納是業界諸多車輛中做的最好的,舉個例子,小米在汽車的中控台下面做了兩個挂鈎,這兩個挂鈎用途很大,比如可以用來挂湯粉的早餐、豆漿油條等。

雷軍:自曝SU7成績單,将消費類産品思維卷到汽車領域

此外小米SU7還做了很多貼心的設計,比如它的化妝鏡是最大的而且帶色溫在車内自拍顯得皮膚好等等。這一系列設計讓小米SU7的車主群體中,女性占到了一半。作為一款高性能的運動轎車,有這麼多的女車主喜歡遠超雷軍的想象,也給了市場一個驚喜。

雷軍:自曝SU7成績單,将消費類産品思維卷到汽車領域

智能電動汽車本質上就是汽車✖電動✖智能

在會上,雷軍還站在新人角度對關于智能電動汽車産業發展提出了三點思考。

第一點,智能電動汽車本質上就是汽車✖電動✖智能。雷軍表示,汽車工業現下已有140年的曆史,如今的發展也已經非常完善,過去的十年整個産業都在解決電動的問題,現在電動的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當下汽車産業開始越來越注重智能化,包括智能座艙、智能駕駛以及語音控車、智能生态、晶片作業系統、電子架構等,這一系列技術都在變得越來越複雜。

雷軍表示,小米敢于進入這麼複雜的一個産業,并且有信心将汽車智能化做好。在進入智能電動汽車行業的第一天,小米就已經決定了實作智能駕駛技術的全棧式自研。

這三年自研的結果如何?雷軍給出了一些資料來證明:

小米汽車自動駕駛功能使用的活躍率在過去兩個月裡超過了83%,自駕裡程達362萬公裡。此外,各大媒體朋友也對小米汽車做了諸多測試,結果表示在自駕領域中,小米泊車和代客泊車都是達到天花闆級别;高速領航功能在諸多測試評價中也居于第一陣營;小米還在開通10城的城市NOA。

在測試城市NOA功能時候,雷軍親自駕駛小米汽車3個小時從上海浦東到杭州小米中心,期間城市NOA加高速NOA全程視訊直播。回憶此事,雷軍笑着說:“第二排坐着的是小米自駕技術的負責人葉博士,他在後面滿頭大汗,而我卻覺得特别輕松,這個測試過程令我十分驚訝,因為這個測試全程我是零接管狀态。”

雷軍表示,他對小米的團隊非常有信心,三年前他提出的目标就是到今年年底成為智能汽車行業第一陣營。

第二點,智能電動汽車是汽車工業和消費電子的高度融合。雷軍提到,三年前小米做了大量的調研,那麼為什麼下定決心來做汽車呢?最重要的是今天的汽車跟過去已經完全不同了,今天的汽車大部分都是電子部分。而小米做了14年消費電子,這令他們在制造智能電動汽車時有一定的技術積累,這也是小米能在三年内把車造出來的一個主要原因。

第三點,生态開放合作十分重要。雷軍表示,“三年下來的話,我們越來越感覺到汽車工業的複雜度,也感覺到使用者需求的多樣性。我認為生态拓展是唯一的路。”

“後排螢幕”是雷軍列舉的生動例子。後排螢幕的應用的場景很少,部分人會特别喜歡,但是絕大部分人都不需要後排螢幕,那麼加裝一個後排螢幕的成本就會比較高。小米的解決方案是,在後排屏上插一個平闆。雷軍表示:“我們隻要把系統開發好,你的平闆插上去,就像原生的螢幕一樣,這個問題就非常容易解決。”是以,雷軍建議将螢幕接口統一化,這樣不管是小米還是華為再或者其他家的的平闆都可以在汽車上作為後排螢幕使用,各車企也沒有必要在這個小問題上卷來卷去。

雷軍表示,小米已經做了多款接口标準,如果把這些都資源共享,那麼國産汽車便會越來越好用,它不僅僅有利使用者,也有利整個産業。是以雷軍呼籲整個産業要聯合起來,共同推動和共建生态發展,而小米汽車進入這個産業也一定會為中國汽車産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演講的尾聲,雷軍先生以滿懷敬意的姿态,再度以一位嶄露頭角的汽車行業新星的身份,向那些引領新能源汽車時代潮流的前輩們表達了崇高的敬意。

*聲明:本文系原作者創作。文章内容系其個人觀點,我方轉載僅為分享與讨論,不代表我方贊成或認同,如有異議,請聯系背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