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極緻的産品思維:為什麼說L380必将打爆MPV市場?

作者:汽車通研社

在大衆的心智中,MPV始終以“高端、高品質、舒适”的形象占據中國消費者的心智,尤其在精英階層的心目中——一台豪華,乃至奢侈的MPV代表了他們的身份。

可想而知,和小轎車、SUV市場不同,MPV市場呈倒金字塔結構,中高端品牌占據了大頭。有45.5%的使用者認為MPV是高端的,遠高于轎車的33%;有46.1%的使用者認為MPV是高品質的。

在中國汽車市場“内卷”的大背景下,長期坐冷闆凳的中高端MPV市場,從去年開始,突然成了大家的香饽饽,變成了自主品牌扭轉戰局、品牌向上的關鍵。

極緻的産品思維:為什麼說L380必将打爆MPV市場?

其實,從2022年起,各大品牌紮堆推出中高端MPV車型,騰勢D9、傳祺M8、極氪009、岚圖夢想家等MPV紛紛以強勢的姿态進入MPV市場。從2023年年末到2024年上旬,魏牌高山DHT-PHEV、小鵬X9、理想MEGA等一系列MPV車型也都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

沒錯,大家都指望通過MPV市場上的爆款,把自己的品牌錨定在一個較高的生态位,進而借勢俯沖在市場站穩腳跟。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打造一款高端的新能源MPV不僅拉高自己的品牌價值,還能賺取良好的口碑。

極緻的産品思維:為什麼說L380必将打爆MPV市場?

2024年6月25日,LEVC翼真汽車旗下“空間王者”——L380正式上市,共推出100度6座Air版、116度6座Pro版、140度8座四驅Max版及140度6座四驅Ultra版4款車型,官方指導價37.99萬元到47.99萬元。

在筆者看來,這款MPV的産品戰略極具啟發性,它的産品設計思路将給MPV市場乃至整個汽車市場帶來很強的參考意義。

空間大:L380的最大亮點

在釋出會現場,LEVC CEO南聖良表示,當下,中國多孩大家庭的絕對數量會同比增加,同樣也會推動高端MPV的增長。

沒錯,L380的産品定位非常清晰——就是家用MPV。

筆者認為,大部分人看到“家用”定位,一定已經審美疲勞了,先不論理想汽車的風靡汽車市場的爆款中大型SUV的産品譜系,光在小衆的MPV市場,理想MEGA、小鵬X9這款産品就已經瞄準多孩大家庭使用者了。

L380憑什麼勝出?

在筆者看來,L380的産品設計絕不是跟風,它與同類競品的不同之處就在于,他們看到了新能源汽車産業的一個趨勢——車身設計的革命。

我們都知道,新能源汽車革命的主要方向是動力形式和智能化,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場革命還有一個方向就是車身設計的革命。

這一趨勢在這幾年已經顯現,最典型的例子是SUV對轎車市場的蠶食。回想上一輪SUV興起的浪潮,許多人購車者比較之後認為,SUV操控太差、在爛泥地行駛不及越野車、價格虛高、後備箱隔音不好等等,甚至抛出SUV不及旅行轎車和掀背兩廂轎車之類的言論。

極緻的産品思維:為什麼說L380必将打爆MPV市場?

但今天,電機解決了發動機變速箱占用前機艙空間的問題,置于底盤的電池解決了頭部空間的問題,三電系統的加速也不用額外發愁。于是,SUV成了消費者青睐的價量齊高的品類,反觀轎車雖然勉強守住份額,但利潤空間被不斷壓低。

具體到MPV品類,要知道,傳統燃油MPV由于發動機和變速箱自身體積較大,布置時,需要為二者預留較大的空間。而電動車的驅動電機體積小于發動機,這就給産品設計上的創新留足了空間。

那麼L380選擇的突破口在哪裡?

答案是死磕空間。

作為一台家用MPV,L380的産品設計思路是,充分挖掘“得房率”的極限,在筆者看來,車主一旦進入這台MPV,甚至感受不到這是一台車,沒錯,這才是“空間大”的最高境界。

首先,空間大到“不用糾結誰坐第三排”。

在許多MPV中,第三排一直都是一個非常尴尬的存在,由于空間小,大部分人都不願意委屈自己。但L380卻沒有這個問題,L380的車内有效長度3974mm,整車得倉率達到了75%。同樣是5米多的車身,L380給車内多釋放了近半米的空間,這樣一來L380的第三排腿部空間優于奔馳S級這樣行政旗艦轎車的二排空間,整體第三排空間更是達到了940mm,車主再也不用糾結出行誰要坐第三排了。

極緻的産品思維:為什麼說L380必将打爆MPV市場?

其次,空間大到“上下車時筆者竟然意識不到這是一台車”。

上下車不友善,也是一個痛點,無論車企的營銷口号如何吹噓“空間大”,一旦上下車時感覺很擠,也會覺得車企在“吹牛”。

而L380則解決了這個痛點,可以說是實作了“上下車自由”,L380的側滑門開啟寬度達到了同級最大的890mm,二排座椅前移後的側向通道達到481mm,二排中央通道寬度為200mm,無論什麼身材都可以輕松出入,甚至還可以從行李艙進出到乘員艙。

這麼講,諸位可能觀感不強烈,在釋出會現場,官方告訴我們,LEVCL380的産品總工大鵬,身高1.96米。L380這個車的三排設計,就是以這位總工的體驗為标尺驗收的。沒錯,接近2米的大鵬都實作了進出自由,諸位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最後,空間大到“放下9個行李箱的同時,家人還能在車内躺平”。

許多MPV自诩空間大,但放完行李箱,其實也不剩多少空間了。但對L380來說,第三排坐人後,L380還可以有1100升的行李艙,輕松裝下9個24寸行李箱,并且得益于設計團隊對空間的充分利用,他們精心設計了“尾部下沉式地闆”,第四排既可以隐藏在行李艙底闆下,也可以向前翻起坐人,還可以向後翻起和家人一起觀海。

極緻的産品思維:為什麼說L380必将打爆MPV市場?

毫不誇張地說,L380的空間表現比兩排五座,寬大舒适的勞斯萊斯與庫裡南還要好。用官方的話來講就是:“排排超酷,超三魔四空間布局讓第三排乘坐感受行業第一,魔術第四排行業唯一,甚至L380的大于1.13平米人均座艙面積,超越了世界最大客機空客A380的人均座艙面積。”

經過剛才的分析,我們可以很自信地講,這絕對不是吹牛。

SOA架構,給了L380創新的底氣

為什麼L380的空間表現那麼好?除了設計團隊的别具匠心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技術的加持。

沒錯,LEVC翼真汽車的背後就是中國自主品牌——吉利汽車。

2006年,吉利集團收購LEVC 20%股權,并于2013年完成全資收購,在被吉利收購的18年裡,LEVC利用吉利強大的全球化技術體系,快速跨越從0到1的發展階段。

要知道,在過去五年,吉利在研發上的總投入共計256億元,近十年來,吉利累計研發費用超過1000億元,技術吉利的标簽深入人心,吉利在研發上的投入和決心無人能比。

正是在吉利技術體系的扶持下,LEVC正向開發出了全球首個空間導向型純電架構“SOA”。那麼,“SOA”架構到底賦予了L380什麼?讓設計團隊的設計思路能如此完美地落地?

首先,就是強悍的智能底盤。

L380的賽博底盤前懸采用了獨創的虛拟主銷麥弗遜前空簧結構專利技術,顯著提高整車舒适性和操控穩定性;後懸采用多連杆獨立懸架,精心設計的杠杆比,和空間布置使得後懸在滿足L380純平地闆設計要求同時,承載能力相對同級更提升30%。

要知道,除了空間大這一優勢之外,MPV都被賦予了日常通勤、假日出遊的多樣化場景需求。是以,L380裝備領先行業的賽博底盤技術,集數字化、智能化和卓越的機械性能于一身,通過多域協調控制,讓大車開出小車感,無懼山路轉彎、高速疾馳等多種路況。

極緻的産品思維:為什麼說L380必将打爆MPV市場?

要知道,賽博底盤比對前視雙目攝像頭,以數字化算法建構視覺坐标,識别距離達40米,10m處高度測量誤差小于5mm 。根據識别出的路面資訊,結合車輛狀态資料,L380智能感覺系統可提前對CDC和空氣懸架的阻尼特性進行調節,實作更理想的懸架決策控制。換句話說,就是任何路都能開。

賽博底盤搭載博世IPB 1.1 ONE BOX智能線控制動系統和CST舒适制動,100-0km/h制動距離僅為35.98m,充足制動力為安全刹車提供強力保障。

這些強悍的配置,都是設計團隊把思路完美落地的基礎。

其次,就是整車智能化。

L380空間大,坐得舒服的前提是整車智能化,也就是車主可以通過智能座艙發出指令,滿足自己的需求。

L380創造了6種座艙布局“一鍵切換”,車主可以通過車機一鍵操作,實作任何指令。

SOA架構的加持下,L380用1個5G以太網、2顆龍鷹一号晶片、3種無線傳輸、6個音區和9屏關聯的超高配置,建構起全面且領先的智能硬體基座。

其座艙系統采用Flyme Auto For LEVC OS,語音聲控精準,操作簡單絲滑,全艙座椅BEV模式和一鍵車控的“管家模式”,實作手機到車機操作習慣的全面平移,帶來更加精彩的輪上空間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L380還首次引入了商湯SenseNova5.0大模型,将AI技術引入車載領域,實作了車機生态的跨越式進步。上述AI大模型能夠化身健康管家,可幫助使用者準确監測乘員心跳、呼吸頻率和血氧濃度等多項健康名額,還能化身全能百科全書,協助使用者處理商務事宜,陪伴孩子聊天、唱歌,讓每一次出行都充滿樂趣。

極緻的産品思維:為什麼說L380必将打爆MPV市場?

沒錯,正如LEVC全球CEO南聖良所說的:“依托吉利全球化技術體系,LEVC開創了空間品類的全新藍海,作為一輛奔馳人生的座駕,空間王者L380全球啟航。”

總結來說,L380用優秀的産品定義能給所有同行打了一個樣,盡管如今純電市場很卷,如果要破局,設計團隊不能再把注意力放在堆料上,更不能放在營銷話術上,而是要把精力放到車身設計這個次元上,進行大膽的創新。

是以,筆者相信,基于吉利全球化戰略體系賦能,翼真L380開拓出空間創變新品類,以智能且多元的空間體系,為中國消費者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高端出行體驗,L380必将打爆MPV市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