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約車司機尋親18年幫2個家庭找到失散親人 “我也想要在父母面前做一次孩子 哪怕一次”

網約車司機尋親18年幫2個家庭找到失散親人 “我也想要在父母面前做一次孩子 哪怕一次”

北青Qnews

2024-06-01 19:40釋出于北京北京青年報官方賬号

“家就是再遠,也要尋你回來”、“我想有一台時光機,回到有你的童年”……5月底,在武漢、南京、成都、天津、合肥、廣州、上海、蘇州、重慶、鄭州等10座城市的數百輛網約車上,都貼着這樣的尋找走失兒童的智語和啟事。而這項公益活動的發起人,是一名網約車司機,也是一個堅持尋親18年的人——彭智華。

一路上,他為自己尋找親生父母的同時,還幫助2個家庭尋找到了自己的孩子。而他作為恩人,拒絕出現在認親現場,他說,“我怕我會哭得很難看,我也想要找到自己的爸爸媽媽,想要在他們面前找到一次做孩子的感覺,哪怕一次也好,我就知足了。”

網約車司機尋親18年幫2個家庭找到失散親人 “我也想要在父母面前做一次孩子 哪怕一次”

“你就是個野孩子” 他從記事兒起就被同村孩子孤立

“我叫彭智華,今年不知道多少歲,也不知道我是哪裡人……可能我也壓根就不姓彭。”彭智華向北京青年報記者介紹着自己的童年。

他說,自己今年大概40歲。生活在湖北安陸的一個小農村,養父是炸油條的,養母沒有工作。打記事兒起,自己就被村裡孩子孤立,“他們會指着我說,我不是親生的,我沒有爸爸媽媽……他們家的大人,也不讓孩子和我玩兒。”有的時候,那些懵懂的孩子還會編出“野孩子”的歌謠,邊走邊唱,嘲諷着彭智華。

在彭智華的童年裡,每當他被欺負,從沒人為他撐腰,有時在家還會遭到毆打。他說,每次自己犯錯也好、做事兒讓養父母不滿意也好,都會被他們用竹條、藤條打,就連自己嘴饞想要好吃的,也會挨揍。

他說,自己的養家還有兩個姐姐,小時候每次看到她們有好吃的,自己也想找養父母要,但會被打。是以在養家,他幾乎沒感受過來自父母的溫暖。唯一疼他的,隻有養家的奶奶,每次被打後,奶奶就會偷偷地安慰他,給他揉搓疼的地方,平時有好吃的,也會單獨給彭智華留一份。

“我從小的飲食起居,都是奶奶在照顧,她給了我童年唯一的溫暖。可後來我剛長大了些,奶奶就去世了,我也沒機會再孝敬她了。”彭智華說,在自己十一二歲的時候,養父母就讓他辍學,跟随養母家舅舅去東北做泥瓦匠、去深圳打工,每月工資如數上交,沒有一點零花錢……

他記得養父母最後一次拿起藤條打他,就是14歲那年,他因為被親戚騙了,沒能拿回工錢被揍,那時養母正在氣頭上,一句“你就不是親生的”道出了實情。

不知道“我是誰” 把生日定在八月十五 走上18年的尋親路

彭智華一天天長大,童年的不幸和“我是誰”的疑問成了他的一塊“心病”。因為渴望團圓,他把自己的生日定在了1984年中秋節那天,“具體生日不知道是哪一年、哪一天,是以我就定了農曆八月十五,父母沒找到,但全國人民都在慶祝團圓,不也挺好的嗎?”他說。

2005年,他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妻子正是養母的外甥女。他也從丈母娘口中得知了部分情況。

她說,因為自己遠嫁并不知道彭智華的到來,直到有一次聽到親戚說姐姐弄回來一個小男孩才趕回去。她說,那是一個重男輕女的年代,家家都希望自己有個兒子,而彭智華當時已經能走了,一定不是被遺棄的。她也嘗試着從彭智華養母口中獲知更多資訊,但對方始終緘口不談。

一年後,彭智華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傾盡所有地疼愛着兒子,付出父愛的同時,也讓他聯想到了自己的生父生母,“作為一個父親,我不能接受失去我的孩子,可如果我不是被遺棄的,那他們這些年,内心會多麼地煎熬啊!”于是他決定尋親,到處釋出尋家啟事。

2009年,他接觸到了網上尋親,并結識了寶貝回家志願者團隊。

網約車司機尋親18年幫2個家庭找到失散親人 “我也想要在父母面前做一次孩子 哪怕一次”

經曆過兩次希望和兩次失望 堅持幫他人擴散資訊成功讓兩個家庭團圓

從上街發尋親撲克牌,到進入尋人啟事論壇發帖,到抖音上開設直播尋親,彭智華嘗試過很多種方法,也曾有兩次找到疑似家庭,讓他差點以為找到了家。

彭智華說,2010年,他接到了來自寶貝回家志願者的第一個疑似資訊,那是一對武漢本地的夫妻,說他們的孩子是在醫院被抱走的,年齡和他很接近,更巧的是他和這位父親長得很像。雙方約着在解放公園見面,但在互相詢問血型時,發現彭智華的血型和兩人的血型并不符合親子關系。

第二次是2023年,武漢的一個大姐替父母尋找失散的孩子,認為是彭智華,最後幾經波折也是一場烏龍。

但正因為和這些尋子家庭的接觸,讓彭智華體會到了“把孩子弄丢”的這份自責和絕望,他說,“有不少家庭因為這個原因分崩離析,有的父母甚至在這個愧疚感和懊悔中,耽誤了自己的一生。”

當時的彭智華,一直在堅持通過抖音直播的形式尋親,其間收獲了不少資訊,于是他在為自己傳播資訊的同時,開始幫助其他尋親家庭傳播消息。十幾年裡,彭智華變成了擁有兩個身份的人:一個是尋親者,一個是寶貝回家的志願者,他也通過利用網際網路來尋親,并幫助2個家庭實作了團圓。

去年冬天,彭智華在孝感一次尋親活動中認識了饒浩宜。27年前,饒浩宜靠賣菜為生,也給了人販子借機套近乎的機會。饒浩宜說,“那個男人自稱是我丈母娘的老鄉,經常到我在的菜市場找我,後來還到家裡去過幾次,每次都是借口談生意,後來就把我不到3歲的兒子拐走了。”

饒浩宜說,那些年他瘋了似地尋找兒子,求助過當地電視台,去附近的車站和碼頭張貼尋人啟事,仍是毫無音訊。他甚至将小兒子的照片背在身上,一個人踏上尋子之路。

“我像個瘋子一樣舉着牌子站在大街上,聲淚俱下地講述丢失孩子的過程,希望有人能提供資訊。但大部分的人除了同情,也隻是愛莫能助。”他說,為了找兒子,他幹起了廢品回收的生意,隻因為走街串巷可以認識更多人的同時,也能果腹。

“我風餐露宿地走過太多太多地方,都是一步一步走下來的,怕錯過一絲線索,那個時候我總在想,為什麼中國這麼大,為什麼走不完。”饒浩宜說,之後他想在别人的認親現場擴散自己兒子的資訊,結識了彭智華。

他回憶,整個現場,除了認親的家屬嚎啕大哭外,哭得最厲害的就是這個“外人”彭智華。

“阿華(彭智華)很熱心,他教會了我用抖音發視訊、直播,還幫我定向推送尋親資訊,讓更多人看到。”饒浩宜說,可能是自己的故事讓彭智華有了共鳴,對方不遺餘力地幫助他。

果然,沒過多久,饒浩宜接到警方的好消息,失蹤27年的兒子終于有消息了,饒浩宜第一時間給彭智華報喜,“阿華,我兒子找到了!成功了,比對上了!”

彭智華說,自己當時剛送完一個乘客,他趕緊把車停在路邊,渾身顫抖,“那時很興奮,證明我的做法有用,我還是有機會找到家人的。”他說,亢奮之後自己嚎啕大哭。

彭智華每當郁悶,就會把自己關在車裡,把音響調到最大,放着最喜歡的那首《天之大》,借着音響聲音撕心裂肺地嚎唱,“天之大,唯有你的愛完美無瑕,天之涯,記得你用心傳話……”他用大哭和歇斯底裡的歌聲抒發着自己内心的憤懑。

随後的一段時間,在彭智華和其他愛心網友的幫助下,又有另一位父母找到了走失25年的孩子——吳銳。他們熱情地邀請彭智華去認親現場慶祝,要當面感謝彭智華。但無一例外,都遭到了彭智華婉言謝絕。“我不敢面對那樣的場景,看到這些孩子和父母團聚,我不免想到自己,我怕我會哭得很難看。”

彭智華的妻子說,丈夫看似堅強,但每次晚上,隻要刷過認親現場的視訊,他都會偷偷一個人哭,整夜輾轉難眠。她也告訴北青報記者,丈夫一直努力地在尋親和家庭中保持平衡。

“既有所求就要盡力” 每天拉滿16個小時希望能将尋親啟事帶到更多地方

“我選擇當網約車司機,每天穿梭在武漢的大街小巷,可以接觸到更多人,找到親生父母的希望也更大。”彭智華說,通過和這麼多尋親家庭接觸,他總在擔心“如果我的生父生母不會用智能手機怎麼辦?如果他們看不到我的資訊怎麼辦?可我們也不可能靠走遍大街小巷去釋出消息啊。”

在一次乘坐網約車時,他看到了前排座位上挂着的一個“請給5星好評”的牌子,他開始設想,如果上面能貼上尋親者的資訊,一定也能起到作用。于是他選擇從事網約車司機工作,并找到了一個熱衷于公益的“T3出行”網約車平台進行合作。

網約車司機尋親18年幫2個家庭找到失散親人 “我也想要在父母面前做一次孩子 哪怕一次”

據該平台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22年開始,T3出行就已經聯手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在部分城市上線尋找走失兒童公益活動。近3年的時間,累計有近2000輛T3出行網約車内懸挂了走失兒童資訊,通過将走失兒童資訊傳遞給更多乘客的方式,助力走失兒童早日與家人團圓。

網約車司機尋親18年幫2個家庭找到失散親人 “我也想要在父母面前做一次孩子 哪怕一次”

據了解,除了彭智華所在的武漢以外,南京、成都、天津、合肥、廣州、上海、蘇州、重慶、鄭州等9座城市的數百名T3出行司機師傅亦參與了此次活動,根據平台統計,這些車輛每天累計可觸達乘客超過1萬人次,伴随着每一次出行,每一位走失兒童的資訊就會被更多人知道。

“但比起傳播資訊外,更難的是如何讓這些被拐和走失的人敢于站出來尋找原生家庭。”彭智華說,大部分走失的孩子,對養家都帶有不舍的感情,有些是被“你父母不要你了”的話打消了尋家的積極性,有些則是認為尋家是對養家的“背叛”,不敢站出來。

網約車司機尋親18年幫2個家庭找到失散親人 “我也想要在父母面前做一次孩子 哪怕一次”

為此,他還根據自己的經曆和無數尋親家庭的心聲,在車上張貼了智語:“家就是再遠,也要尋你回來”、“我想有一台時光機,回到有你的童年”“這世上最美的詞是失而複得、虛驚一場”……

“我的願望就是虛驚一場,能夠跟父母失而複得。”彭智華苦笑着說,之後眼角泛起淚花,“我很想要自己的爸爸媽媽,哪怕就那麼一次,在他們面前任性一次,想要在他們面前找到一次做孩子的感覺,哪怕一次也好,我也就知足了。”

彭智華是在晚上11點左右接受的采訪,此時的他正在吃晚飯,他說,為了擴散尋親資訊,他每天都要幹夠16個小時,直到被平台強制休息,“既有所求就要盡力,我隻希望知道自己的根在哪。”

而對于自己的尋親線索,彭智華也是毫無頭緒,隻能介紹着自己的特征:在左眼的左下角有痣,鼻梁靠左臉頰邊上有痣。右臉也有痣,右小腿有巴掌大淺黑色胎記……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浩雄

檢視原圖 22K

  • 網約車司機尋親18年幫2個家庭找到失散親人 “我也想要在父母面前做一次孩子 哪怕一次”
  • 網約車司機尋親18年幫2個家庭找到失散親人 “我也想要在父母面前做一次孩子 哪怕一次”
  • 網約車司機尋親18年幫2個家庭找到失散親人 “我也想要在父母面前做一次孩子 哪怕一次”
  • 網約車司機尋親18年幫2個家庭找到失散親人 “我也想要在父母面前做一次孩子 哪怕一次”
  • 網約車司機尋親18年幫2個家庭找到失散親人 “我也想要在父母面前做一次孩子 哪怕一次”

繼續閱讀